• 沒有找到結果。

立 政 治 大 學

N a tio na

l C h engchi U ni ve rs it y

15

第一節 召喚地方——新體制下的地方政策理念 第二節 台灣的地方文學建設

第三節 朝鮮文學的秩序轉換

接續上一章對文學環境的考察,1940 年逐漸顯露以「地方」為題的發揮空 間。第一節將回到日本頒布的地方文化振興政策中,考究日本提倡地方文化的原 意。第二、三節則聚焦殖民地對同一政策的思想邏輯與傳播受容。殖民地文人解 讀「地方」的符碼時:一則是屬於日本國策之中的全體主義特質,作為帝國的延 伸;另一方面,地方文化的特殊意義也受到戰時為與西方現代對抗的影響,傳統 精神的強調成為此時的另一項重點,殖民地追求特殊性與傳統時,因而得到保存 在地既有文化的空間。第二節中將分別以臺灣對地方解讀策略、相關討論切入,

觀察台灣文人對於地方書寫的運用;第三節部分則以朝鮮的崔載瑞、金鍾漢對朝 鮮文學、地方文學的特殊性主張作為代表,觀察兩地對援引「地方」的理解,這 些文藝主張裡的地方跟政策中「地方」的差異為何?又該以什麼樣的形式特色來 書寫地方?

第四章 文學創作中的地方書寫 第一節 創作方向的轉換 第二節 東洋精神的探尋

——以呂赫若〈風水〉、俞鎮午〈南谷先生〉為中心 第三節 回歸鄉土與自然

——以張文環〈夜猿〉、金史良〈ムルオリ島〉為中心

本章節將以文學作品的呈現為主,釐清主要的題材與書寫類型上的特色,再 選取主題、作家比較進一步討論。地方政策作為文藝層面的提倡時,夾帶著帝國 作戰的思想意識,影響對文學主題的要求。在這樣的背景下,出現數種類型的書 寫題材:呼應國策強調增產報國、鼓吹從軍、內鮮一體、內台如一等;亦有乍見 下與戰爭無關題材,描寫故鄉風俗、反思傳統精神。第二節即以反思傳統精神的 角度出發,比較呂赫若跟俞鎮午的小說創作及思想,並以〈風水〉、〈南谷先生〉

作為主要分析文本。第三節則以張文環〈夜猿〉、金史良〈ムルオリ島〉為代表 作品,觀察作者、故事主角返回故鄉的歷程,如何建構與世隔絕的空間呈現傳統、

民俗的色彩。這一類看似遠離煙硝之作,如何在殖民地/地方角度回應前述的思 想、環境,兩地在表現手法跟思考的重點上又有何差異。

第五章 結論

回顧日本戰爭動員體制為建構大東亞逐步以集權方式展開控制,又以地方思

‧ 國

立 政 治 大 學

N a tio na

l C h engchi U ni ve rs it y

16

想概念重新編整統領的範圍。統制過程中援引的概念滲入文化領域,進入殖民地 更經過傳播、受容、變異的過程,地方在政治原意、殖民地呈現策略、文本創作 之間產生矛盾。透過這些角度的呈現,台灣及朝鮮的參照,希望得以展現地方書 寫上的特色。

另由於本文涉及臺灣、朝鮮兩地的比較,其中包括各項文藝宣傳組織創設更 動、文藝座談會、合輯等文藝宣傳措施,為能更為清楚地讓讀者對照,將附相關 對照表於附件,作為論文之補充。

‧ 國

立 政 治 大 學

N a tio na

l C h engchi U ni ve rs it y

17

第二章 步向戰爭動員體制

第二次世界大戰是世界秩序重要的轉折點之一,現代化的發展以及資本主 義帶來的社會型態轉變,伴隨帝國主義的侵略膨脹、列強之間爭逐利益,多方勢 力衝突下形成強大風暴。「戰爭」既時常代表強烈變動的歷史分斷,但更重要的 是其背後涉及政治動員乃至文化塑造過程,尤其影響思想統制及傳播;文學外部 的發表空間與媒體,內部表現內容、審美方式亦在此範疇。換言之,文學既受到 社會影響造成美學及題材上的特色,在此同時卻也間接呈現社會變化,並成為反 射戰爭意識型態的一面鏡子。

戰爭型態改變文學的角色,雖然戰爭題材在文學史上並不新鮮罕見,壯烈 雄偉的戰爭史詩或反思戰爭的相關題材俯拾即是。然而,文學透過動員方式服務 戰爭並成為精神思想改造的媒介之一,卻是隨二十世紀作戰方式改變而來的轉 換。從前線到後方,文字書寫與沙場騁馳同步迎敵,不僅在前線記錄派遣至前線 的將士兵們英勇為國的模樣;也在後方鼓吹人力、物力的增產為國的標準楷模。

第二次世界大戰中,日本以東亞協同凝聚作戰意識,同時也塑造特殊的文學 環境,在這非常時期之下,政治力量約束文學必須要為戰爭服務,但文學也無意 識地折射呈現推向戰爭的思維背景。究竟這段時間戰爭動員的制度與思維是如何 成形、影響文學,並且進一步推向殖民地?

本章的第一節,將呈現日本步入「大東亞戰爭」的背景,在這之隱含著什麼 樣的思考跟角色定位。另一方面探討動員制度怎樣成形並影響文化的空間,在殖 民地用什麼樣的方式展現。第二節勾勒日本的文化界的動態,顯現動員時期的文 化空間以及發表狀況、結成組織,思維背景。第三節則呈現台灣與朝鮮的文壇組 織的狀態,檢視在官方的壓力下,文壇所面臨的停滯跟轉型的契機。

‧ 國

立 政 治 大 學

N a tio na

l C h engchi U ni ve rs it y

18

第一節 步向大東亞的戰爭動員體制

回顧日本所發動的「大東亞戰爭」不單是帝國主義擴張、侵略、掠奪的行 為,近代化過程與戰爭之間亦密不可分。近代化雖帶給日本戰爭的能力,克服大 量移植西方近代思潮帶來的弊病也成為日本發動大東亞戰爭的理論基礎,支持其 行動。日本近代化過程,帶來的作戰實力給予日本向外發展的信心,也在直追近 代的過程蘊含對近代文明的敵意,促使日本的國族意識揚昇30,這樣的膨脹發 展,其實隱含著日本往戰爭動員的可能。

1. 帝國困境與戰爭

早在明治維新時期,日本透過「殖產興業」、「富國強兵」、「文明開化」31三 方面同步進行,力圖躋身「近代化」國家之列。經濟上,透過國家主導與提供資 金、扶植大型財閥發展資本主義與工商業。法律上,參考德國的憲法制訂君主立 憲的帝國憲法,並且在其中明文規定「大日本帝國由萬世一系之天皇統治」。文 化方面,國民教育與各級教育體制相關法令頒佈實施,知識分子也將各種啟蒙思 想帶進日本。除此之外,日本亦相當注重人民的思想教育,1890 年即頒佈《教 育敕語》32以訓練人民服從天皇體制。與戰爭最為密切的即是「富國強兵」一項 所立下的各項措施,透過建立警察制度、設置軍隊,加上吸收封建時期武士道精 神,強調效忠天皇打造皇軍。伴隨前述資本主義的擴張,使得富國強兵之路終踏 上戰場。

這些制度層面的改革,雖使日本得以實現近代化目標,但國家內部條件尚 未能配合急速提昇的腳步,造成國家內部經濟與社會矛盾加劇,外部國際情勢的 動盪等負面影響。加上國際利益衝突,更迫使日本採取戰爭化解危機33。當日本 一步步建立起帝國體制時,脫歐入亞的渴望與大陸政策推動也逐漸浮現。帝國陸 續發動幾場戰爭——中日戰爭(1895)、日俄戰爭(1900)、第一次世界大戰

(1914)。節節勝利的確為日本帶來國家利益:中日戰爭裡取得台灣作為殖民地,

並得到大量的賠款擴充軍力,日俄戰爭後併吞朝鮮,大致確立帝國版圖。另一方 面,參與第一次世界大戰的過程,由於歐戰使先進工業國陷入混亂狀態,日本得 到工業出口拓展外需的機會。在這些戰爭裡不僅獲得了民族自信與優越感,也更

30 參考倉澤愛子等編,《岩波講座 アジア.太平洋戦争 1 なぜ、いま アジア.太平洋戦争か》

(東京:岩波書店,2006 年);松浦正孝,《"大東亜戦争"はなぜ起きたのか: 汎アジア主義 の政治経済史》(名古屋市:名古屋大學,2010 年)。

31 湯重南等,《日本帝國主義的興亡(上)》(北京:世界知識出版社,1996 年),頁 5。

32 「教育敕語」,是日本針對當時西歐思想大量入侵,對道德文化的戒慎恐懼,因而提倡作為輔 助。昭和時代又再度加強「教育敕語」的重要性,成為軍國主義之中的重要精神號召。

33 湯重南主編,《日本帝國主義的興亡(上)》,頁 8。

‧ 國

立 政 治 大 學

N a tio na

l C h engchi U ni ve rs it y

19

帶來向外擴張的信心。

日本對外征戰的勝利,似乎解決眼前困境,尤其經濟方面難題暫得舒緩。原 本由政府主導扶植下才得到快速成長的日本資本主義,國內雖有生產卻無相應的 內需市場,於是必須向國外拓展外需,造成經濟體質上對外強烈的依賴性,只能 以輕工業跟手工業外銷獲利,扮演歐美先進國家的後備工廠,歐洲戰亂恰使日本 有機會大量出口獲利。另一方面,日本經濟能力跟生產質量,無法與英美先進資 本主義國家、工業大國競爭。只能轉而採取海外殖民與軍事侵略的方式,以期滿 足擴大市場並取得原物料的需求。戰爭所侵佔的殖民地,正為日本帶來豐厚的資 源。

日本儘管躋身帝國主義國家,實際生活卻並未如其他西方近代化國家。一戰 結束後再陷財務困境,戰間期歐洲經濟體恢復,軍需大幅下滑,日本一度好轉的 工業轉眼化為泡影。加速原本快速經濟發展的貧富落差、城鄉差距,勞工失業的 不滿情緒等狀況浮出,隨即而來的世界性大蕭條更是讓經濟雪上加霜。日本國內 問題因此更趨嚴重,深深影響到社會及一般平民生活。此背景下動盪不安的氣氛 成為集權政治、思想滋長的空間34

日本對外關係也將其推向戰爭。由於美國對於一戰後的凡爾賽公約之中日本 對華政策及二十一條要求有所不滿,介入英日同盟的關係,使日本喪失 1902 年 以來大陸擴張的國際支柱。華盛頓會議後所訂定的「四國條約」35,構成的體系

日本對外關係也將其推向戰爭。由於美國對於一戰後的凡爾賽公約之中日本 對華政策及二十一條要求有所不滿,介入英日同盟的關係,使日本喪失 1902 年 以來大陸擴張的國際支柱。華盛頓會議後所訂定的「四國條約」35,構成的體系

相關文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