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沒有找到結果。

第三章 舒曼之鋼琴音樂創作

第三節 創作特色

39 Stanley Sadie, ed., The New Grove Dictionary of Music and Musicians (London: Macmillan publishers, 1980), 386.

40 林公欽,《舒曼鋼琴曲集》(臺北:四章堂文化事業,2005),49。

為:主題必須始終保持其易解性,但也應該經過各種不同顏色的鏡片來表現,如 同透過各種不同顏色的玻璃窗來看景色,有時可見日落般的玫瑰色,有時映現夏 日金色的早晨……。41 第三類為套曲曲式(series of character pieces)【圖表二】,在 當時出版的 39 首鋼琴獨奏曲當中,套曲曲式的作品就佔了 18 套,舒曼擅長寫作

( Impromptus über ein Thema von Clara Wieck ) 1832 op.13 《交響練習曲》( Etudes Symphoniques ) 1834

41 Joan Chissell, Schumann (London: J.M.Dent & Sons Ltd., 1967), 23.

42 陳玉芸,《舒曼鋼琴代表作之研究》(臺北市:全音樂譜出版社,1991),18。

op.14 《第三號鋼琴奏鳴曲》( Große Sonate ) 之第三樂章 1836 op.118 《為青少年的三首鋼琴奏鳴曲》之第二樂章

( Drei Klaviersonaten für die Jugend ) 1853

(二) 旋律

舒曼的作品經常被評論缺乏結構性,但舒曼並不在意形式上的遵循,他甚至批評 當時的音樂作品太過重視結構素材,在他的作品中,旋律主題通常是短小精簡的,

幾乎不超過四個小節,且經常具有重複性。此外,舒曼還特別喜愛引用及對位的 手法,引用旋律的出處又可分為自創或是他人創作,例如舒曼在《狂歡節》中的

〈佛洛瑞斯坦〉引用自己的另一首作品《蝴蝶》的旋律片段【譜例一】、《幻想曲》

的第一樂章則是引用了貝多芬 ( Ludwig van Beethoven, 1770-1827 ) 的連篇藝術歌 曲《致遠方的愛人》( An die ferne Geliebte, 1816 )【譜例二】。

【譜例一】上-舒曼《狂歡節》〈佛洛瑞斯坦〉第 19-24 小節 下-舒曼《蝴蝶》第一首 第 1-8 小節

【譜例二】上-舒曼《幻想曲》第一樂章 第 295-299 小節 下-貝多芬《致遠方的愛人》第六首 第 6-10 小節

對位的手法則是以卡農、賦格的形式呈現,例如舒曼在《幽默曲》的最後一個段 落【譜例三】,以及《敘事曲集》的第一首當中【譜例四】,以對位的手法將旋律 層層堆疊,《交響練習曲》的第三變奏主題則使用了卡農的手法【譜例五】。

【譜例三】舒曼《幽默曲》第五段落 第 875-882 小節

【譜例四】舒曼《敘事曲集》第一首 第 56-67 小節

【譜例五】舒曼《交響練習曲》第三變奏 第 1-3 小節

(三) 節奏

舒曼早期的作品受到舒伯特的影響,經常使用舞曲的節奏,在《蝴蝶》及《狂歡 節》這類描繪舞會相關的作品更是明顯。舒曼創作的節奏常呈現不穩定的狀態,

而不尋常的節奏改變主要是藉由重音的錯置,使節奏韻律失去慣性,反映出舒曼 強烈不穩定的性格。他經常使用的節奏模式如下:43

1. 相同節奏 (Homorhythm)

採用等值或基本節奏的模式來創作,達到強調、擴張的效果,經常用來表達進行 曲、舞曲等作品,例如《幻想曲集》【譜例六】、《幽默曲》【譜例七】。

43 陳玉芸,《舒曼鋼琴代表作之研究》(臺北市:全音樂譜出版社,1991),22-26。

【譜例六】舒曼《幻想曲》第二樂章 第 239-250 小節

【譜例七】舒曼《幽默曲》第一段落 第 86-104 小節

2. 互補節奏 (Complementary rhythm)

在等值或基本節奏的主旋律之下,伴隨著持續進行的分解和弦或其他伴奏型態,

產生綿延不絕的效果,例如《森林情景》【譜例八】、《幻想曲集》【譜例九】、《克 萊斯勒亞那》【譜例十】。

【譜例八】舒曼《森林情景》〈告別〉第 1-4 小節

【譜例九】舒曼《幻想曲集》〈飛翔〉第 123-125 小節

【譜例十】舒曼《克萊斯勒亞那》第 13-15 小節

3. 交錯節奏 (Cross rhythm)

旋律與伴奏以不等分節奏互相交錯,Hemiola 就是典型的交錯節奏模式,反映舒曼 內心的衝突與掙扎,例如《幻想曲》【譜例十一】、《狂歡節》【譜例十二】、《森林 情景》【譜例十三】。

【譜例十一】舒曼《幻想曲》第三樂章 第 16-19 小節

【譜例十二】舒曼《狂歡節》〈優塞比斯〉第 1-5 小節

【譜例十三】舒曼《森林情景》〈告別〉第 17-20 小節

(四) 調性與和聲

Florestan 和 Eusebius 兩個對立的角色在樂曲中同時出現。

舒曼為了達到調性擴展和模糊的效果,會避免原位主和弦的使用,例如《夜曲》【譜

44 Joan Chissell, Schumann (London: J.M.Dent & Sons Ltd., 1967), 90.

【譜例十四】舒曼《幻想曲》第三樂章 第 1-3 小節

【譜例十五】舒曼《夜曲》第一首 第 1-8 小節

【譜例十六】舒曼《狂歡節》〈優塞比斯〉第 6-16 小節

C A F

【譜例十七】舒曼《幽默曲》第五段落 第 1-5 小節

相關文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