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沒有找到結果。

第四章 創作理念與內容

本研究之創作以重新規劃設計我國陸軍徽章為創作內容,透過文獻探探討與 前一章的研究分析結果,可以清楚的瞭解現行陸軍徽章的圖像設計過於複雜,甚 至還出現無法辨識的細微線條等問題。而在問卷調查外觀形狀上,超過52%的志 願役軍人認為單位最適合以「盾形」外觀形狀呈現、超過13%的人則以「三角形」

或「多角形」為選擇;在色彩搭配上,超過40%的人選擇以「現代的」與「穩重 的」等意象為代表;最後,在重新設計徽章物件上,超過65%以上都希望以武器 裝備作為物件,因此本創作在瞭解使用者需求概念後,重新詮釋陸軍徽章設計,

讓官兵及社會大眾,更能清楚辨別單位差異,並且透過符號化的圖像瞭解單位特 性。

在本章中將說明徽章設計創作流程,並依據上述分析結果,選擇徽章外觀形 狀、元素、字體字型、配色等,進行創作內容說明。本創作製作手法先以電腦繪 圖軟體Adobe Illustrator 設計圖稿,最後成品以實際電繡方式呈現,另考量電繡 廠商製作時間,將實際做出成品設定為八款不同單位及層級的徽章進行電繡製作,

其餘徽章製作則以大圖輸出加裱貼合成版方式呈現。

4-1

本研究創作流程

本研究創作流程(如圖 4.1)依序從分析陸軍組織層級編制及單位特性→徽 章外觀形狀選定→徽章圖像元素設計→徽章整體架構→徽章色彩搭配與實際電 繡製作等,創作流程簡述如下:

1.分析陸軍組織層級編制及單位特性

陸軍組織為三軍之中編制最大及龐雜的單位,因此在創作前須先依照組織 編制與特性做分析與區分,以利創作流程的內容與架構。

2.徽章外觀形狀選定:

透過前一章分析結果,瞭解大部分志願役軍人在外觀形狀選擇上以盾形為主,

其次為三角形及多角形,而本創作為區分單位組織編制,故不同層級皆有不同的 外觀形狀,因此在外觀選擇設定上,最低層級編制單位以盾形為主,次高層級編 制單位為三角形,最高層級編制單位則為六角形。

3.圖像元素設計

在圖像元素設計上,為了能清楚辨識單位,因此選擇以單位特性為主的武 器裝備或相關重要元素為主體,並以簡化圖像的方式呈現,最後搭配輔助性的 圖像與線條等元素進行編排。

4.整體架構設計

完成上述步驟後,接著進行徽章整體架構設計,不同的外觀形狀有不同的架 構設計,另外也從此步驟中選定字型,而在設計的過程中,不僅需要確認單位別 稱、番號及單位源起年份等正確性外,更要注意文字大小與圖像空間等。

4.色彩搭配與實際製作

最後在色彩搭配上則是從色彩意象表作延伸與參考,並配合實際布料與繡線 顏色,並先在電腦繪圖軟體上做不同顏色搭配,配色完後經過實際印刷與電繡製 作後,挑選最適合單位之顏色。

圖4.1:本創作流程圖

(資料來源:本創作繪製)

4-2

本研究創作內容說明

4-2-1 分析陸軍組織層級編制及單位特性

陸軍單位組織編制龐大且複雜(如圖 4.2),因此在創作前必須先分析與歸 納陸軍組織與單位特性,並設定創作範圍對象,而本創作在設定對象上,以陸軍 司令部組織編制下的三個層級為範圍,區分陸軍本島及外島地區,本島地區下轄 單位選定以旅級、指揮部、學校單位等上校編缺以上為對象,外島則以防衛部、

群級、大隊等,上校編缺以上為對象,另外憲兵因單位特性不同但仍屬陸軍單位,

因此憲兵指揮部下轄單位,仍使用同一款徽章為主。此外,在單位特性上,可以

區分 1.陸軍司令部與軍團指揮部等指揮體系單位、2.武器裝備特性單位、3.軍事 學校單位、4.新兵訓練單位、4.本島地區指揮部、6.外島防衛部、7.後勤單位、

8.教育訓練單位、9.憲兵單位。等 9 種特性。

圖4.2:陸軍組織編制圖

(資料來源:本研究繪製)

4-2-2 徽章外觀形狀選定

本創作徽章外觀形狀的選定,將參考前一章問卷分析結果,志願役軍人選擇 以盾形最多、三角形及多角形次之,並採用三個不同外觀形狀作層級上的區分。

以下為詳細說明為何選定最低編制層級為盾形、次高層級為三角形及最高層級為 多角形外觀外,也將說明為何在多角形上選擇六角形及將正三角形外觀形狀改為 倒三角形等內容。

1.最低層級-盾形:

盾形不僅代表騎士精神,也代表守護之含義,且本創作最低層級編制對象為 基層單位,屬國防安全的第一陣線,因此本創作將「最低層級」設定為-盾形。

然現行的陸軍徽章外觀形狀中雖已有盾形,但本創作為區別現行的徽章外觀,將 盾形的外觀修正為較具動態流線感之盾形作區別,形狀修正如下圖4.3。

圖4.3:盾形修正前後圖

(資料來源:本創作繪製)

2.次高層級-三角形

三角形為所有幾何圖像中象徵最多變、強烈的一種形狀,不僅象徵主神,更 有力量、穩定之義,且兩個一倒一正三角形相交便形成大衛之盾-六角星,具有 統一、和諧之意,且六個等腰三角形組合便是六角型(六邊形),與本創作中最 高層級-六角型,有所連結。因此本創作中將「次高層級」設定為三角形,而為 了與現行徽章外觀形狀作區隔,將採用倒三角形,並將倒三角形拉長向下延伸,

讓外觀更尖銳、具有攻擊力與迅速的行動力等,詳如圖4.4。

圖4.4:三角形外觀修正前後圖

(資料來源:本創作繪製)

3.最高層級-多角形

在多角形選擇中,因六角形具有神秘、統一、和諧、理性、穩定與太陽系等 之象徵涵義,故以六角形為首選,而六角形可區分為兩種型態-六邊形及六角星,

為避免與猶太之星-六角星相似,且在六角星中不易編排及調整,故在外觀形狀 設定上不採用六角星為外觀,因此本創作在「最高層次」外觀形狀選定為六邊形

(圖4.5),且現行陸軍軍隊徽章並無此形狀之徽章。

圖4.5:最高層次外觀形狀-六角形(圖型內包含六角星示意)

(資料來源:本創作繪製)

4-2-3 物件元素設計

本創作在物件元素設計上,採用象形符號(Pictgrams)設計優點 1.明顯且 具吸引力、2.讓傳達訊息更明確容易理解、3.簡潔、親和、單純化的視覺、4.替代 或補充文字,吸引關注的視線(呂東榮,2014)。除了以單位特性武器裝備為元 素外,也考量到非實兵單位無武器裝備,因此也將單位重要建築或象徵性意象等 符號納為元素,此外,因本創作研究目的其中之一為透過重新設計軍隊徽章,讓 人更易清楚辨識單位,因此將圖像設計以剪影、簡易圖像等方式呈現,舉例如下:

1.陸軍司令部與軍團

陸軍司令部與軍團爲指揮體系,且涵蓋許多不同的單位,在地理位置上北部 為六軍團、中部為十軍團、南部為八軍團。而陸軍司令部與軍團,因爲沒有專屬 或特定的武器狀備、特殊建築及精神堡壘,因此本創作參考上一章分析結果,在 重新設計徽章元素問卷問項上,日月星辰及山巒河川的選項上也佔了一小部分,

故選擇以日月星辰及山巒河川作為陸軍司令部與軍團的設計元素,另外,本創作 在挑選元素上,以六軍團-太陽、十軍團-山巒及八軍團-河川為設定,不僅是 因為太陽象徵活力、勇氣、知識及智慧、山巒代表著穩定、安全及可靠,河川則 象徵著力量、奉獻及升升不息等外,也符合北、中、南,太陽在上、山巒居中、

河流為下呼應各軍團地理位置,另將其三個元素組合,以代表司令部統一指揮及 上述象徵之涵義,詳如下圖4.6。

圖4.6:陸軍司令部與軍團徽章圖像設計

(資料來源:本研究繪製)

2.具有武器裝備特性之單位:

本創作中在具有武器裝備特性之單位圖像設計上,參考上一章研究方法分析 結果,並依單位武器裝備特性繪製圖像,以索緒爾的符號學論點,符號具為武器 裝備,符號義為軍人保衛國家、英勇的象徵涵義,例:將現行國軍使用的武器T91 戰鬥步槍(圖4.7)、M114A1 式 155 公厘榴彈砲(圖 4.8)、M60A3 式戰車(圖

4.9)等武器,繪製成物件元素圖像。以下為各武器物件圖像詳如下圖 4.10、4.11、

4.12。

圖4.7:T91 戰鬥步槍

(資料來源:軍聞社(2018),載於 2018 年 7 月 2 日)

圖4.10:機械化步兵旅徽章圖像設計

(資料來源:本研究繪製)

圖4.8:M114A1 式 155 公厘榴彈砲

(資料來源:青年日報(2016),載於 2018 年 5 月 2 日)

圖4.11:砲兵指揮部徽章圖像設計

(資料來源:本研究繪製)

圖4.9:M60A3 式戰車

(資料來源:青年日報(2017),載於 2018 年 5 月 2 日)

圖4.12:裝甲旅徽章圖像設計

(資料來源:本研究繪製)

3.學校單位:

國軍學校單位屬軍、士官養成教育單位,重視軍人武德,因此在學校單位 圖像設計上,以能代表學校或具有武德精神象徵的建築物(如圖4.13、

4.14),並依索緒爾的符號學論點,符號具為學校及精神建築,符號義為代表 本校軍人武德象徵涵義為設計元素,並將圖像簡化,詳如圖4.15、4.16。

圖4.13:陸軍官校精神堡壘-中正堂

(資料來源:陸軍官校網站,載於2018 年 5 月 2 日)

圖4.15:陸軍官校圖像設計

(資料來源:本研究繪製)

圖4.14:陸軍專科學校精神堡壘-勇士之鐘

(資料來源:陸軍專科學校網站,載於2018 年 5 月 2 日)

圖4.16:陸軍專科學校圖像設計

(資料來源:本研究繪製)

4.新訓單位:

新訓單位雖然以陸軍步兵為全銜,但主要任務為新兵入伍訓練,而訓練重點 以「如何成為合格的步槍兵」為目標,並依索緒爾的符號學論點,符號具為臥射 姿勢(圖4.17),符號義為培育單兵戰鬥教練的特性象徵涵義,因此在新訓單位 圖像設計上採用基本射擊姿勢-臥射為圖像(圖4.18)。

新訓單位雖然以陸軍步兵為全銜,但主要任務為新兵入伍訓練,而訓練重點 以「如何成為合格的步槍兵」為目標,並依索緒爾的符號學論點,符號具為臥射 姿勢(圖4.17),符號義為培育單兵戰鬥教練的特性象徵涵義,因此在新訓單位 圖像設計上採用基本射擊姿勢-臥射為圖像(圖4.18)。

相關文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