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沒有找到結果。

力學的迷思概念 力學的迷思概念 力學的迷思概念 力學的迷思概念

心智模式心智模式

第五節 力學的迷思概念 力學的迷思概念 力學的迷思概念 力學的迷思概念

第五節 第五節 力學的迷思概念 力學的迷思概念 力學的迷思概念 力學的迷思概念

根據物理學的理論,所有的力均來自於物體與物體之間的交互作用(French, 1971)。因此,許多力學的迷思概念均源自於學生不能了解物體與物體之間交互 作用的機制。自 1980 年開始,陸續有許多國內外的學者紛紛對此議題進行相關 的探討與研究。

在國內學者方面;董正玲與郭重吉(1992)曾對「力學概念」,進行一系列迷 思概念的探討。結果發現,學生可能發生的迷思概念包括:(1)物體不受力時便 會呈現靜止狀態;(2)物體會持續保持原有的運動方式,直到使其運動的力耗盡;

(3)走直線的運動體會比走曲線的運動體來得快;(4)重量是一種磁力。郭重吉與 楊其安(1989)亦在其研究中發現:當學生在說明等速運動體的概念時,他們會用

「與生俱來的力」來解釋慣性的現象。此外,全中平(1993)針對「摩擦力」的研 究議題發現,學生可能具有的迷思概念包括:(1)物體移動的距離越長,摩擦力 越大;(2)物體受到外力時,摩擦力可增加物體的速度;(3)有運動傾向的靜止物 體不受摩擦力。

再者,楊其安(1989)發現國中學生持有的重力迷思概念有:(1)重力與地心引 力不同,前者與重量有關,後者會影響下落速度;(2)地心引力的大小和物體的 高度有關,越高的物體其萬有引力越小。此外,全中平(1994)曾針對大二學生進 行迷思概念的研究,結果發現學生認定運動體在其運動方向必定有一力產生;而 對未接觸力學相關概念的學生而言,有過半數的學生認為:(1)平衡力不會使物 體運動;(2)磁力要在一定的距離才會發生;(3)物體只有向下運動才受地心引力。

最 後 , 施 宗 翰 (2008) 與 簡 于 智 (2008) 於 去 年 亦 分 別 針 對 I&V(2001) 與 diSessa(1993)的力學概念議題進行準實驗研究,結果發現,學生的迷思概念會因 為情境的不同而有所差異。此外,他們分類整理出學生所持的力學迷思概念(新 p-prim)包括:(1)歐姆現象;(2)力為推動者;(3)力為偏向者;(4)連續力;(5)力為 旋轉者;(6)干擾;(7)消逝;(8)更努力工作;(9)熱機;(10)真空推動;(11)施力必

耗能;(12)有公式才有數字;(13)傳遞力(簡于智,2008)。

綜上所述,國內學者對於學生力學迷思概念的種類約略可分成以下幾類:(1) 物體本身要「受力」才會運動;(2)物體會受特殊的「摩擦力」所影響;(3)物體 重量「隱含」了磁力;(4)物體所受的力會「耗盡」;(5)地心引力與磁力和物體的

「位置或距離」有關;(6)走直線的「運動體」比走曲線的運動體來得快;(7)物 體不受力或力平衡時較「穩定」;(8)物體的重量與「大小」有關;(9)物體的「重 量」會影響其下落速度。其中,各類迷思概念均與物質本體屬性有關(Reiner et al., 2000),即物質被動迷思(如(1)、(2)、(5))、物質主動迷思(如(3)、(4)、(6))、物質 本質迷思(如(7)、(8)、(9))。

在國外學者方面;由於文獻篇幅眾多,擬由列表方式呈現,如表 2-5-1 所示,

其中,各篇研究對於學生力學迷思概念的種類亦可分成被推的(pushable)、摩擦 的(frictional)、裝填的(containable)、消耗的(consumable)、被放的(locational)、運 動的(transitional)、穩定的(stable)、外型的(corpuscular)、大小的(additive)、習性 的(inertial)、重量的(gravitative)等十一類,若以 Reiner 等人(2000)的分類觀點詮 釋,將可完全囊括這十一個類別的力學迷思概念。

截至目前為止,有關迷思概念的分類研究中,應屬 Reiner 等人(2000)對於力 學迷思概念的分類最為完整。Reiner 等人(2000)認為:許多生手的初始知識(initial knowledge)都具有物質屬性(substance based),亦即生手對於概念的理解往往植基 於日常生活經驗而來;相關力學迷思概念的物質屬性如下所述:

(1)物質是要「被推的(pushable)」:物體只要被推就有力(Piaget, 1973; Clement, 1982),但卻沒有合力的概念。

(2)物質是有「摩擦的(frictional)」:物體只要被拖曳就有力,在日常經驗中,

此力常發生在接觸面間(Gunstone & Watt, 1983; White, 1983),但卻不知形 成此力背後的原因。

(3)物質是可「裝填的(containable)」:物體有沒有力與能量或速度的裝填有關 (Piaget, 1973; Clement, 1982; Halloun & Hestenes, 1985; Brown & Clement,

表 2-5-1 國外學者對於力學迷思概念的研究發現

國外學者/發表年份 力學迷思概念 類別

Gunstone & White

(1981) 離地面越近的物體重量越大 Locational

Gravitative 等速運動的物體是因為有力量持續作用在他身上 Pushable

Containable Clement (1982)

兩物互推時力量通常不相等,取決於物體運動的狀態 Stable Additive McCloskey (1983) 衝力理論:物體具有一種內隱的力,會隨時間而消失 Consumable

Transitional Gunstone & Watt

(1983) 重力是大氣壓力所造成,沒有空氣就沒有重力 Gravitative Frictional White (1983) 日常生活中存有看不見的摩擦力造成力學迷思概念 Frictional

靜止的物體不會因為受力而產生反作用力 Containable 以相對位置來區分速率,而不考慮時間因素 Locational Driver (1985)

重力隨高度的增加而增加 Gravitative

Locational

物體不受力時呈靜止狀態 Stable

主動施力者對受力者提供較大的力氣 Inertial Halloun & Hestenes

(1985)

摩擦力僅存在固體與固體之間,其他態之間無摩擦 Frictional Corpuscular Terry & Jones (1986) 學生不清楚哪些力之間屬於作用力與反作用力 Pushable Brown & Clement

(1989) 力來自物體本身,而非一種交互作用 Containable Bliss et al. (1989) 學生認為的衝力作用基於物體的硬度與速度 Corpuscular Containable Eckstein & Shemesh

(1989) 在等速運動的車中,下落的物體會掉到車後 Inertial Finegold & Grosky

(1988) 學生認為的衝力作用基於物體的形狀與重量 Corpuscular Gravitative Finegold & Gorsky

(1991)

力是屬於物體內在的,而不屬於作用在物體上的外在 實體

Containable Inertial Galili & Bar (1992) 拋體運動當中,物體在最高點不受力 Locational

物體做圓周運動時有繞圓圈的慣性力 Inertial Hestense et al. (1992)

比較大的力或最後作用的力會決定運動的方式 Additive

靜止的物體僅受重力或不受力 Stable

Gravitative Thijs (1992)

物體的慣性力會因為受阻力或重力影響而逐漸減弱 Frictional Gravitative Palmer & Flanagan

(1997) 運動方向便是力的方向 Transitional

1986),無法理解力的定義。

(4)物質是可「消耗的(consumable)」:物體所受的力會自動被用完(Piaget, 1973;

McCloskey, 1983),無法理解力會消失的原因。

(5)物質是會「被放的(locational)」:物體被放在不同位置時受力不同(Gunstone

& White, 1981; Driver, 1985; Streri & Spelke, 1988; Galili & Bar, 1992)。

(6)物質是會「運動的(transitional)」:物體能主動運動才有力(Piaget, 1973;

Terry & Jones, 1986; Palmer & Flanagan, 1997),殊不知生命體與無生命體 的差異。

(7)物質是要「穩定的(stable)」:物體不會自發地出現或消失(Clement, 1982;

Driver, 1985; Halloun & Hestenes, 1985; Carey, 1991),誤以為物體的穩定與 否與力的大小有關。

(8)物質是有「外型的(corpuscular)」:物體具有表面和體積(Halloun & Hestenes, 1985; Finegold & Grosky, 1988; Au, 1994),誤以為外型相同物體受力相同。

(9)物質是有「大小的(additive)」:物體可經結合後增加質量或體積(Clement, 1982; Finegold & Grosky, 1988; Bliss et al., 1989; Reiner, 2000),誤以為物體 的大小與力的大小有關。

(10)物質是有「習性的(inertial)」:物體需靠外界操縱控制(McCloskey, 1983;

Eckstein & Shemesh, 1989; Finegold & Grosky, 1991; Hestense et al., 1992),才能決定力的大小,殊不知影響物體受力的多重原因。

(11)物質是有「重量的(gravitative)」:物體會往自己下落(Gunstone & White, 1981; Gunstone & Watt, 1983; Driver, 1985; Thijs, 1992),殊不知地球引力 造成的結果。

屬性(1)到(6)均為學齡前兒童的基本認知技能(Piaget, 1973):(1)在幼兒時 期,兒童經驗了推/被推的歷程,確實持有「推或拉的概念」;(2)「摩擦」被孩童 認定是一種運動的阻礙;(3)「裝填」是一種透過守恆實驗必須認識的基本技能;

(4)「消耗」常常與食物的概念相連結;(5)「位置」屬於四個月大嬰兒的認知(Streri

& Spelke, 1988);(6)「運動」是日常生活的常見的狀態。以上屬性均為 1990 年 前,學者們對於兒童素樸概念的研究發現。1990 年後,相關研究學者紛紛補充 其他可能的迷思概念:(7)Carey (1991)發現:兒童認為破碎的物體不具重量,而 Smith 等人(1997)也在八年級學生身上發現這類的迷思概念,亦即物體的「穩定 性」將影響物理屬性;(8)Au (1994)發現:學童對於「微粒的概念」常常會和連

續的觀點混為一談,只要是物體就具有粒子性;(9)Reiner 等人(2000)認為:孩童 有了守恆的概念之後,自然可預期「大小」將形成他們的強烈信念;(10)Reiner 等人(2000)提到:學童不認為液體或蒸汽是物質,但它們本身仍存有某種「習 性」;而這樣的迷思往往可能與電流或光相連結;(11)學童對「重量的概念」是 相當普遍存在的一種屬性(Reiner et al., 2000)。

依據 Reiner 等人(2000)的觀點,許多物質屬性會形成學童的強烈信念,導致 學童難以習得正確的科學概念而發生概念改變。對此,Vosniadou (1994)在其架 構理論中已提到,認知個體存有先天的兩大預設,並主宰了個體的信念:「本體 論(Ontology)與認識論(Epistemology)」。其中,本體論的部份涉及物質本體的屬 性,如 additive、stable、corpuscular、gravitative 等四類,分別涉及物質本體的大 小、穩定性、外型與重量。而認識論的部份則涉及認識物質主動或被動的行為,

如 pushable、frictional、locational、inertial、transitional、containable、consumable 等七類,前四者分別探討物質被動的行為是否可推、受摩擦、受位置或習性而影 響,後三者則分別探討物質主動裝填、運動傳輸、消耗等行為。因此,前述 11 類的 迷思 概念便 可個別對 應到「 概念 分類論(Chi, 1992) 」與「概念 限制論 (Vosniadou, 1994)」的「新-心智模式架構」中。詳細的分類對應方式,將於第三 章研究方法的部份再做更清楚的介紹。

綜上所述,力學的迷思概念大多發生在認知個體的日常經驗當中。從國內外 的文獻整理可知,學生的力學迷思概念大多隸屬於 11 種類別(Reiner et al., 2000),亦即學生無法理解來自物體之間交互作用所形成的力,反而將力視為是 物體本身所具有的一種物理量。拿「新-心智模式架構」為例,當教師已了解學 生先前概念之後,欲破除其既有的迷思概念,首當對他們的預設信念挑戰,迫使 學生降低「物質概念」的使用機會,將物質概念轉為正確的「過程概念」,進而 達成有意義的科學學習。