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沒有找到結果。

第三章 研究方法

第二節 動量策略的建構

立 政 治 大 學

N a tio na

l C h engchi U ni ve rs it y

13

第二節 動量策略的建構

一、形成期與持有期的設定

本研究中動量策略的形成期和持有期的長度皆為對稱設定,即形成期為三個月 之動量策略期,持有期亦為三個月,而形成期為六個月之動量策略,其持有期亦為 六個月,其餘同理可推至形成期和持有期分別為(9,9)、(12,12)、(18,18)等策略。

除了沿用 Jegadeesh 與 Titman(1993)對於形成期和持有期的設定之外,本研究亦 參考了 Stivers 與 Sun(2013)的策略,在形成期和持有期中間跳過一期,作為間隔期。

本研究採取重複期間法,即每月建構一次策略投資組合,綜上所述,樣本選取 方式可以表示為下圖,以形成期和持有期皆為三個月之策略為例:

圖 1:動量策略建構示意圖 形成期 3 個月 持有期 3 個月

1991/01 1991/04~05 1991/08 (跳過一期)

形成期 3 個月 持有期 3 個月

1991/02 1991/05~06 1991/09 (跳過一期)

形成期 3 個月 持有期 3 個月

2014/05 2014/08~09 2014/12 (跳過一期)

‧ 國

立 政 治 大 學

N a tio na

l C h engchi U ni ve rs it y

14

二、贏家與輸家投資組合的建構與績效評估

如何定義輸家與贏家投資組合(winner portfolio)主要有兩大類方法。

第一種是以 DeBondt 與 Thaler(1985, 1987)為首,隨後亦為 Chan(1988)以及

Jegadeesh 與 Titman(1993, 2001)等人所延用的,以所有股票排名最差的後十分之一的 股票以平均之方式組成輸家投資組合,另以排名最佳的前十分之一之股票以平均之 方式組成贏家投資組合。

第二種定義輸家投資組合與贏家投資組合之方法以 Lo 與 Mackinlay

(1990a)、Lehman(1990)為首,隨後亦為 Conrad 與 Kaul(1998)、Jegadeesh 與 Titman

(2002)、Lewellen(2002)等人所延用的加權相對強勢策略(weighted relative strength

strategy),在加權相對強勢策略下,考慮市場上所有的股票,將所有股票分為兩組:

贏家和輸家。若個股報酬率大於市場平均報酬率則為贏家投資組合,若個股報酬率 小於市場平均報酬率則為輸家投資組合,並以個股報酬率相對於市場平均報酬率之 離散大小來調整其投資比重權數。

本研究採用的為第一種策略設定,即以所有股票排名最差的後十分位之股票以 平均之方式組成輸家投資組合,另以排名最佳的前十分位之股票以相同權重之方式 組成贏家投資組合。計算方式如下:

Rank(R𝑖,(t−m,t)) ≤ N/10

故輸家定義如下:

Rank(R𝑖,(t−m,t)) ≥ 9N/10

‧ 國

立 政 治 大 學

N a tio na

l C h engchi U ni ve rs it y

15

其中,i=1,2,3,…,N,表示 i 股票(共 N 種股票)在時間 t-m 期到 t 期累積報酬率由大 而小排序之結果,N/10 代表形成輸家或贏家投資組合之股票家數(十分位之數目)。

在本研究中動量策略所設定個股投資權重 Wi 如下:

w𝑖,𝑡(𝑚) = {

(−1)/(10/𝑁), rank(R𝑖,(t−m,t)) ≤ N/10 1 (10/𝑁)⁄ , rank(R𝑖,(t−m,t)) ≥ 9N/10

0, otherwise

如果該檔個股在形成期的投資報酬率為前 10%,則買進持有,如果介於

10%~90%則不放入策略,而表現最差的後 10%,則放空該股,以平均權重之方式來 形成投資組合。因此,形成期為 m 之第 t 期贏家投資組合(代稱 W)和輸家投資組合(代 稱 L),可以表示成下式:

W(t, t + k) = ∑ w𝑖𝑡(𝑘)

𝑁

𝑖=1

𝑅𝑖(𝑡, 𝑡 + 𝑚) ∙ 𝐼(rank(R𝑖(t − m, t)) ≤ N/10)

L(t, t + k) = ∑ w𝑖𝑡(𝑘)

𝑁

𝑖=1

𝑅𝑖(𝑡, 𝑡 + 𝑚) ∙ 𝐼(rank(R𝑖(t − m, t)) ≥ 9N/10)

其中𝐼(A)為指標函數,當 A 為真時,𝐼(A) = 1,否則為 0。

而當持有期結束後,根據當期股價,計算動量投資組合的獲利為:

M(t, t + m) = W(t, t + m) − 𝐿(t, t + m)

‧ 國

立 政 治 大 學

N a tio na

l C h engchi U ni ve rs it y

16

相關文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