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沒有找到結果。

立 政 治 大 學

N a tio na

l C h engchi U ni ve rs it y

1

第一章 緒論

第一節 研究背景與動機

1970 年代效率市場假說(efficient market hypothesis)出現後,一直是現代財務理論 中相當重要的基礎,此假說認為一個有效率的資本市場,所有資訊都會完全且快速 的反應在股價上,也就代表著市場上不存在所謂異常報酬,投資人無法就現有的資 訊對未來的股價走向進行預測,無論是運用過去股價進行技術分析,或是以其他資 訊進行基本分析都無法獲得超額報酬,並不存在能夠百分之百擊敗大盤的投資策 略。

雖然效率市場假說簡化了資產的定價模式,但近年來,越來越多證券市場的實 證研究都顯示股價對於資訊的反應不迅速也不準確,時常可以觀察到市場有過度反 應(overreaction)或是反應不足(underreaction)的現象,也因此不斷有相關研究嘗試去 挑戰市場是否真的具有效率性,因此,研究投資人心理的行為財務理論(behavioral finance theory)逐漸興盛,大家慢慢注意到投資人的心理偏誤會導致市場出現異常,

並且可以透過預測不同投資人的行為模式去建構投資策略,進而獲取異常報酬,其 中最具代表性的兩種,分別是反向策略(contrarian strategy)和動量策略(momentum strategy)。

動量策略即是一般耳熟能詳的追漲殺跌策略,透過觀察市場一段期間,購買在 該期間內表現良好的股票、賣出表現不好的股票,以此建構一個投資組合並持有一 段期間,應用此投資策略的投資人認為市場存在著反應不足的現象,漲與跌皆具有 動能,能夠再持續一段時間。而與其相對的反向策略,則隱含其認為市場有過度反 應的現象,超漲與超跌的股票,股價將會回到其應有水準。

一直以來,動量策略的獲利能力和其獲利來源都是近代財務研究討論的重點,

也做出了許多理論上和實務上的論述,而各主要市場皆有相關研究。

策略績效,另外本研究採用 Stivers and Sun(2013)提出之事後分類法對市場狀態進行 分類,並觀察在不同市場狀態下的動量策略表現差異,進一步地,本研究試著透過 Stivers 與 Sun(2013)所提出之方法,計算台灣股市之橫斷面報酬變異之移動平均 作為市場狀態是否開始變動的領先指標,並驗證此指標和動量策略報酬的關係。

‧ 國

立 政 治 大 學

N a tio na

l C h engchi U ni ve rs it y

3

最後,本研究探討在當動量策略的形成期、間隔期和持有期處於相同或是不同 市場狀態下台灣市場中動量策略的獲利能力,檢驗當市場狀態維持一致時,動量策 略是否會受到影響。

透過以上各面向之探討,希望投資人在建構動量策略投資組合時能有更多指標 可供參考。

‧ 國

立 政 治 大 學

N a tio na

l C h engchi U ni ve rs it y

4

第三節 研究架構

確定研究方向

訂定研究架構研究方向

進行文獻探討

各種期間長度之 動量策略投資報酬

贏輸家表現差異 橫斷面報酬變異 市場狀態

提出研究結論

修 正

提出研究建議

‧ 國

立 政 治 大 學

N a tio na

l C h engchi U ni ve rs it y

5

相關文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