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沒有找到結果。

區域安全需求的重要因素及影響

第五章 上海合作組織與大國關係的安全觀

第一節 區域安全需求的重要因素及影響

立 政 治 大 學

N a tio na

l C h engchi U ni ve rs it y 第五章 上海合作組織與大國關係

在冷戰時期,國際力量結構主要端看大國的關係與發展,特別是大國之間的 結盟關係;但是在冷戰結束後,隨著經濟全球化趨勢迅速發展和高科技產品的開 發與應用,國際力量結構本身也發生重大的變化。從整體來看,國際力量結構正 由兩極格局轉而向多極傾斜與改變。以大國關係為主的世界主要力量中心之間關 係的性質,是決定 21 世紀國際體系性質的最重要因素。20520 世紀 80 年代以後,

中國當局對當時的國際形勢做出判斷,認為「和平」與「發展」是當今世界的主 流,才真正開始重視中國的多邊外交,尤其是與其他大國的外交關係。所以,中 國一再強調上海合作組織的機制化,反映了與其他成員國基於廣泛共同利益上的 互信和對自我能力及地位的自信,也反映了中國對於該組織作用的殷切期待;從 一定意義上來說,上海合作組織已成為中國國際地位和國際影響力上升的一個象 徵,206也是中國擴展國際外交的及與周邊國家發展雙邊與多邊關係的代表。

第一節 區域安全需求的重要因素及影響

近年來發生了許多重大的國際事件,預示著後冷戰時代大體告一段落,新興 大國崛起時代已悄然到來,全球合作應對全球性問題的時代已經全面開啟,國際 體系變遷正由量變進而發生質變,207是當今這個時代最重大的課題,各個大國均 在加強因應措施。如何準確定位上海合作組織在新時代的多重角色,並做出更多 元、更合理的戰略選擇,已成為該組織後續 發展無法回避的重大課題,故上海 合作組織深受體系變遷影響的同時,亦應進行戰略調整,以符合區域安全之需求。

一、國際體系與「極」的概念

國際體系是一個界限相對廣泛的概念,與之內涵相近的概念亦很多,從國際 關係理論的角度來說,國際「體系」指的是國際關係中力量對比分布的某種相對 穩定的狀況,「極」反映的是某個國際體系的基本特徵,而此國際體系應當是一

205 夏立平著,《當代國際體系與大國戰略關係》(北京:時事出版社,2008 年),頁 20。

206 楚樹龍、金威主編,中國外交戰略和政策(北京市:時事出版社,2008 年 4 月),頁 425。

207 袁鵬,〈國際體系變遷與中國的戰略選擇〉,《現代國際關係》,2009 年第 11 期,(2009 年 11 月),頁 39。

‧ 國

立 政 治 大 學

N a tio na

l C h engchi U ni ve rs it y

種客觀的現實,而不是主觀的願望。208一般來說,決定國際體系主導權歸屬及國 際體系形態、性質的首要因素是國際力量的對比,主要是在經濟、政治、軍事、

科技和文化等領域具有壓倒性優勢,209方能主導整個國際體系。

二、多極化的世界格局

目前的國際體系到底是「單極」還是「多極」?這個問題有著許多爭論。有 些國際關係學派認為是「單極」,另外有些學者認為是「多極」體系正在形成,

美國前國防部部長助理奈(Joseph Nye)還有另一種觀點認為是「安全上單極,經 濟上多極」。那到底要如何區分「極」的概念?如果世界上有一個大國,它的實 力遠遠超過其他大國,那麼這個世界就是「單極」的;如果世界上有兩個大國,

它們的實力遠遠超過其他大國,那麼這個世界就是「兩極」的;如果世界上有三 個或三個以上的大國,它們的實力遠遠超過其他大國,那麼這個世界就是「多極」

的。210因此,在多極化的世界格局之下,大國關係是世界格局的基礎,各主要強 國若能維持「均勢平衡」與「友好合作」關係,將有助於國際局勢的穩定;在戰 略上,中國則認清到美國的超強地位,在短期內仍無法發生變化,發展與世界其 他大國關係,將可發揮多極制衡的力量,達到牽制美國的目的。211

因受全球化的衝擊與影響,使「極」的相互作用發生了變化,國際關係趨向 於透過對話與合作,而非對抗與戰爭來解決問題,核毀滅及各國相互依存的加 深,促使大國對國家利益的認知發生變化,大國間發生戰爭的可能性減少,市場 經濟的運作使各大國認識到政治並非總是零和遊戲,因此,儘管各國之間存在各 種矛盾,「合作」將成為大國間相互作用的主要方式。212江澤民在中國十五大報 告中指出「多極化趨勢在全球或地區範圍內,在政治、經濟等領域都有新的發展。」

江澤民與葉爾欽的兩次重要聯合聲明中也指出,「20 世紀末的國際關係發生了冷 戰結束、兩極體制消逝的深刻變化,世界多極趨勢加速發展。」而在「十六大」

208 丁偉等著,《從國際關係理論看中國崛起》(台北市:五南圖書出版股份有限公司,2007 年),

頁 4。

209 林利民,〈21 世紀國際體系轉型析論〉,《現代國際關係》,2009 年第 6 期,(2009 年 6 月),頁 1。

210 丁偉等著,從國際關係理論看中國崛起(台北市:五南圖書出版股份有限公司,2007 年),頁 4。

211 石沙,「多極化體系裏的中共外交」,中央日報,1998 年 11 月 26 日,版 2。

212 丁勝,多極化遇到挑戰(北京市:世界知識出版社,1992 年 12 月),頁 16-17。

‧ 國

立 政 治 大 學

N a tio na

l C h engchi U ni ve rs it y

中亦明示,「根據國際形勢的發展變化,堅持正確的對外方針和政策,廣泛展開 雙邊和多邊外交,積極參與國際交流和合作」。中國認為,當前的國際形勢是世 界格局朝著多極化發展,短期內不會有發生大規模戰爭的可能性,在國際間相互 依賴深化下,要維持大國地位,單靠軍事力量的維持是無法持久的,而是應該發 展國家的「綜合國力」。所以,為了能早日成為世界上重要的「一極」,中國必須 積極尋求發展與現代化,為求發展,就必須維持國際環境的和平。因此,一切以 國家整體經濟發展為最重要的條件,國際因素則是配合國家發展、維持穩定,以 營造有利發展的國際環境。

三、安全概念的發展

中文的「安全」一詞原本用於描述生活安穩與生命受到保障,與「安定」之 意義相近。其主體可以是個人或家庭,也可以大至朝廷國家。對於「安全」的概 念,213一般學者最常引用 Arnold Wolfers 在 1962 年所提出的說法:「安全,在客 觀意義上意指既有價值不受威脅,在主觀意義上意指對既有價值可能遭受攻擊不 感恐懼。」214一些主流派的國際關係學者認為:「安全就是主權國家之間的權力 關係保持某種平衡的狀態,簡單來說就是維持現狀。」這是對國際社會「安全」

狀態的一種認定。所以,在「安全」的狀態下,國家存在的目的一方面是在維護 其對領土範圍內人民、財富及社會的管轄權,另一方面也是在維護由所有主權國 家所共同認可並支撐的國際政治秩序。

就當前國際體系而言,「國家安全」的意涵不如以往明確,它不再侷限於「傳 統安全」的軍事議題範圍,它已經擴展到包含經濟、傳染疾病、毒品危害、走私、

天然災害、環境汙染及生態保育等各個層面的「非傳統安全」的威脅。換句話說,

所謂「國家安全」,已經超越軍事層面的考量。世界各國試圖在無政府狀態下設 法解決共同面臨的問題,他們運用的手段包括簽署條約、培養共同價值觀,以及 成立國際組織等等。215上海合作組織就是在冷戰後的國際環境中成長,是一個完

213 陳牧民著,國際安全理論--權力、主權與威脅(台北市:五南圖書出版股份有限公司,2009 年),

頁 14。

214 前揭書,頁 16。原文:security, in an objective sense, measures the absence of threats to acquired values; in a subjective sense, the absence of fear that such values will be attacked).

215 Frederic S. Pearson.、J. Martin Rochester 著,胡祖慶譯,國際關係(台北市:麥格羅希爾出版,

五南圖書有限公司發行,2006 年),頁 252。

‧ 國

立 政 治 大 學

N a tio na

l C h engchi U ni ve rs it y

全摒棄冷戰舊思維的多邊合作組織。在上海合作組織的框架下,安全因素是始於 邊境安全和軍事互信,隨後在「911事件」發生後,凸顯出防範恐怖主義的重要 性。在中、俄及中亞國家之間,復有宗教因素和民族因素所產生的宗教極端主義 和民族分裂主義以及非法販賣武器、毒品、非法移民等,這些威脅即形成所謂的

「四股勢力」和非傳統的安全威脅。216在形成危安因素之前,必有造成之因,在 傳統的國與國之間衝突之外,凸顯了非傳統安全的重要性,非傳統安全是與其他 一個和多個國家相互作用,對其本國的生存與發展構成重大威脅、非軍事的、政 治與外交衝突引起的其他領域的安全問題。217

四、區域安全的意義

所謂「區域安全」指的是一個地理範圍內總體尚處於穩定狀態,沒有發生動亂的 危險,亦不存在對現實的威脅。而基於可能發生衝突的狀況,國與國之間便尋求 建立跨國之機制,藉此規範國家行為,必要時擔任調解糾紛、仲裁,以化解衝突,

保障區域的穩定及安全。而傳統的「區域主義」是指一種較狹義的地理界定,及 鬆散的區域性組織。對於經濟而言,有關區域主義的論點,在傳統的貿易政策上 都被認為是在邊境貿易上增加障礙。然而,「區域主義」的概念隨著國家日益密 切的互動關係,逐漸形成較為廣泛的定義與解釋,並且擁有較多元的意義。從地 緣政治觀點來看,「區域主義」具有界定區域範圍與領域的必要性;從現實觀點 看,「區域主義」是以共同利益為基礎將各個國家聚集在一起;從組織機制觀點 看,「區域主義」被視為發展共同社區(community)大人類福祉目標的必經階段。

就國際安全而言,「區域主義」係指一群國家基於,域內衝突發生,盡可能將其 規範為區域事務,由區域本身的機制解決問題。正因國家與國家間此共識,故形 成區域主義,區域組織也應運而生。218

五、中國的新安全觀

中國要建立一個穩定與友好的周邊秩序面臨很多困難,中國與鄰國間的一個 關鍵問題是彼此間的信任,雙方之間的信任在發展,但信任的基礎還不堅固。中

216 王桂芳,中亞戰略格局與中國安全(北京市:軍事科學出版社,2004 年),頁 270-271。

217 中國現代國際關係研究所編《全球戰略大格局(上海市:時事出版社,2000 年),頁 488。

218 楚樹龍、金威主編,中國外交戰略和政策(北京市:時事出版社,2008 年 4 月),頁 425。

‧ 國

立 政 治 大 學

N a tio na

l C h engchi U ni ve rs it y

國為新崛起的世界強權,所以面對崛起的中國,鄰國擔心來自於中國的越來越強

國為新崛起的世界強權,所以面對崛起的中國,鄰國擔心來自於中國的越來越強

相關文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