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沒有找到結果。

第二章 原理

2.1 半導體捲管形成原理 [12]

三維微米捲管的形成,基本上有兩個重要的組成成分,第一個是成長於同一基板 (substrate)上的應變雙層薄膜(strained bilayers),第二個是成長於基板和應變雙層薄膜之 間的犧牲層。應變雙層薄膜是由兩種晶格常數(lattice constant)不同的材料所組成,再利 用具有高度選擇性的蝕刻溶液蝕刻掉其底部的犧牲層後,即會釋放應力而產生自發性的 捲曲,形成半導體捲管。

本研究中的應變雙層薄膜以三五族半導體 GaAs 以及 InGaAs 兩種材料為主,此兩 種材料的晶格常數可由圖 2.1.1 得知。GaAs 的晶格常數為 5.65325Å,InxGa1-xAs 在 x=0.2 時晶格常數為 5.73426Å ,因此可知應變雙層薄膜的晶格不匹配量(lattice mismatch)約為 Δa/a=1.43%。而犧牲層則是使用 AlAs,其晶格常數為 5.6611 Å 。

圖 2.1.1 半導體的晶格常數及能隙圖

4

半導體微米捲管的形成機制如圖 2.1.2 所示,首先於 GaAs 基板上成長晶格常數互相 匹配的 AlAs 犧牲層,再成長由 GaAs 以及 InGaAs 這兩種晶格常數不同的材料所組成的 應變雙層薄膜於其上。為了要使晶格常數較大的 InGaAs 能夠晶格匹配(Lattice-match)的 磊晶於晶格常數較小的 GaAs 基板上,因此 InGaAs 薄膜會受到壓縮(compressive)的應力,

而應變雙層薄膜中的 GaAs 薄膜則會受到一伸張(tensile)的應力。接著使用具有高度選擇 性的氫氟酸(hydrofluoric acid, HF)溶液蝕刻掉 AlAs 犧牲層,而不會蝕刻 GaAs/InGaAs 薄膜,則受到應力的雙層薄膜會被釋放離開基板。此時原本受壓縮應力的 InGaAs 層會 產生向外延展的力量 F1,同時原本受到伸張應力的 GaAs 層則會產生向內收縮的力量 F2,如此便會產生一作用在 GaAs/InGaAs 雙層薄膜上的力矩 M,促使雙層薄膜捲曲而 形成微米捲管,以平衡應變雙層薄膜間所受的應力。

圖 2.1.2 半導體微米捲管形成機制示意圖 [12]

(a)磊晶前各薄膜層的晶格常數,其中 GaAs 層與 InGaAs 層不互相匹配 (b)經分子束磊晶後 GaAs/InGaAs 間受到應力而互相匹配的樣品

(c)選擇性蝕刻犧牲層後釋放應力而捲曲的應變雙層薄膜 (d)應變雙層薄膜捲曲完後形成捲管

5

2.2 半導體捲管直徑理論值推估以及偏好捲曲之晶格方向

半導體捲管的直徑是由雙層應變薄膜的內建應變量(built-in strain),雙層應變薄膜的 總厚度及其厚度比例所決定,而基於巨觀的連續力學模型(continuous mechanical model),

可得到下列計算半導體捲管直徑的公式[13][14]:

(2.1) 式中的各項參數分別為:d =d1+d2是雙層薄膜總厚度,m= d1/d2是雙層薄膜的厚度 比,n= Y1/Y2為雙層薄膜的楊氏係數(Young’s modulus )比,以及由於雙層薄膜之間的晶 格不匹配(lattice mismatch)所產生的平面雙軸向應變量(in-plane biaxial strain)

若假設 Y1~Y2,則上式可簡化如下:

(2.2) 利用連續彈性理論(continuous elasticity theory),我們不僅可以模擬由平面多層薄膜 形成捲管的應變鬆弛(strain relaxation),同時也能推測捲管在不同晶格結構、方向及對稱 性等因素下所相對應的應變能(strain energy),並藉此解釋捲管偏好沿〈100〉方向捲曲 的原因[15]。

假設捲管為一圓柱狀捲曲結構如圖 2.2.1 所示,徑向的應力鬆弛且為零,而由後續 推導可得知,無論捲管軸向(y 軸)應力鬆弛與否,皆不會影響捲管的曲率半徑。首先以 at、ay分別表示在平面切線方向、軸向的晶格常數,以及以 ar表示徑向的晶格常數,而 εt、εy及εr則為相對應的應變量。其中 at和 ar與徑向座標 r 有關,假若薄膜厚度為 d,則 在薄膜的內、外表面分別為 r=0 和 r=d。若薄膜內表面的曲率半徑及晶格常數分別為 R 和 ai,則 。ai和 R(和 ay)由應變鬆弛的情況所決定,而 εr(和 ar)則和雙 軸鬆弛有關,即徑向應力σr=0。

6

圖 2.2.1 圓柱狀捲曲結構示意圖,其中 t、y、r 分別為捲管的切線方向、軸向以及徑向 [15]

對於等向性(isotropic)材料而言,徑向應變量 ,而薄膜的應變能為 。其中 Y、υ 分別為楊氏係數以及泊松比。而對於鑽石 (diamond)以及閃鋅(zinc blende)結構材料而言,還必須要考慮其立方對稱性。對於(001) 方向的薄膜,徑向應變量 ,且

假如薄膜沿著〈100〉方向捲曲,則 。因此應變能為:

當(001)方向的薄膜沿著(hk0)方向捲曲時,其中(hk0)方向與[100]方向夾一角度 φ,

則應變能將變為:

假如薄膜沿著〈110〉方向捲曲,φ=45°,其中 ,且 , 則 。因此我們可知,當薄膜沿著〈100〉方向捲曲時,其應變能為最小值,

所以捲管會偏好沿著〈100〉方向捲曲。

7

2.3 半導體微米捲管環形共振腔之光學共振模態

半導體微米捲管的管壁是由應變雙層薄膜所組成的,若是我們在應變雙層薄膜當中 成長量子點(或是量子井)的結構,則量子點(或量子井)就會在捲管管壁中形成一個具有 光學活性的區域(optically active region)。此外,由於量子點(或量子井)周圍的半導體材料 以及空氣其等效折射率 neff較低,因此便形成了一個有效的波導結構,而樣品薄膜由原 先的二維平面捲起後形成的三維捲管更是加強了此波導結構的特性。

在光激發量測捲管的光學特性時,當雷射光源打在捲管上便會在雷射光的焦點附近 產生(generation)電子與電洞,接著電子與電洞會迅速在光學活性區形成激子(exciton),

並產生輻射複合(radiative recombination)而放出光子。當產生的光波能夠滿足在管壁以及 空氣介面之間形成全反射的條件時,則光波便會在垂直於捲管軸向(z 方向)的圓周方向 上形成建設性干涉,並且在環繞圓周一圈後維持相同的相位,圖 2.3.1 即為光波在捲管 中全反射的示意圖。因此,我們在量測捲管的光學特性時,被局限在捲管圓周方向上的 光波便會在相對寬廣的量子點(或量子井)發光波段上產生一系列尖銳且等距的訊號波峰,

即為半導體微米捲管環形共振腔的光學共振模態(Optical Resonance Modes, ORMs)。

圖 2.3.1 光波在微米捲管管壁中全反射的示意圖

根據文獻[16]的研究結果可得知,局限於捲管中的光波其電場主要是平行分布於捲 管管壁的,因此我們可以利用等效的二維平面波導模型(planar dielectric waveguide model) 來分析捲管的光學共振模態[17]。圖 2.3.2 即為等效二維平面波導模型的示意圖,模型中 的 z 及 l 方向分別為捲管的軸向以及沿著捲管圓周的方向。

z

D

Semiconductor neff~3.5 Air neff=1

λ

8

圖 2.3.2 等效二維平面波導模型示意圖 [18]

由純量的亥姆霍茲方程式(scalar Helmholtz equation)可得到下式:

(2.3) 其中 為電場分布, 為真空波向量(vacuum wave vector)。

由於捲管軸向的電場變化極小,因此可將電場拆成軸向及圓周方向兩個分項,

是沿著 z 方向的橫向電場分布,而 β 則為沿著 l 方向的傳播常數(propagation constant),

即將電場分布近似為 ,將其代入上式可得到公式(2.4)。由於公式(2.4) 的形式類似於薛丁格方程式,因此稱為 photonic quasi-Schrödinger equation,利用此公式 並配合數值解可以求得捲管的光學共振軸向模態(axial modes)。

(2.4) 而再將邊界條件代入,則可得到方位角的共振條件(azimuthal resonance condition),

即為環繞捲管圓周方向的主要共振模態條件,如公式(2.5)及公式(2.6)所示:

(2.5) (2.6) 在達到共振的情況下,捲管中的光波會滿足上面兩個式子,其中 neff為半導體捲管 材料的等效折射率(effective index of refraction),D 為捲管直徑(也就是共振腔長度=捲管 圓周長=πD),m 為方位角模數(azimuthal mode number),λ 為在捲管中的光波波長。

9