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沒有找到結果。

微米捲管直徑調控

經由磊晶成長應變雙層薄膜時,控制雙層薄膜的材料以及總厚度、厚度比例,即可 調控微米捲管的直徑,再配合黃光微影製程和蝕刻製程,我們便可以精確製作符合所需 的捲管。而在捲管製作完成後,可以利用掃描式電子顯微鏡(Scanning Electron Microscope, SEM)影像來對捲管作進一步的檢測,例如 SEM 側視圖可以檢視捲管的直徑及管壁厚度、

捲曲的圈數,而 SEM 上視圖則可以確定捲管的形狀、尺寸等是否合乎要求。

根據第二章所述,基於巨觀的連續力學模型,可得到計算半導體捲管直徑的公式 (2.1),因此使用數學模擬軟體並代入相關參數,即可得到捲管直徑的理論值。捲管直徑 實驗值則可由 SEM 影像得知,圖 4.1.1 即為三個樣品的捲管 SEM 側視圖。

(2.1)

圖 4.1.1 捲管的 SEM 側視影像

(a)樣品 Rn947 (b)樣品 Lm5136 (b)樣品 Lm5161

模擬捲管直徑理論值所用到的半導體材料參數如表 4.1.1 所示,其中 a 為晶格常數,

Y 為楊氏係數(Young’s modulus)。而依據 Vegard 定律,三元化合物參數與其組成元素的 參數可以近似成線性關係,例如 InxGa1-xAs 的晶格常數,可由 InAs 及 GaAs 的晶格常數 線性組合而得到,即為

(c) (b)

(a)

19

表 4.1.1 半導體材料參數

半導體材料 晶格常數 a (Å ) 楊氏係數 Y (GPa)

GaAs 5.65325 85.9

InAs 6.0583 51.4

In0.2Ga0.8As 5.73426 79.0

表 4.1.2 為實際磊晶成長的樣品參數、根據公式(2.1)所計算出來的捲管直徑理論值,

以及藉由 SEM 影像得到的捲管直徑實驗值。圖 4.1.2 則為捲管直徑理論值以及實驗值對 應變雙層薄膜厚度比 m 的關係圖。由於所有樣品的應變雙層薄膜皆是由 GaAs 層以及 In0.2Ga0.8As 層所組成,故所有樣品的平面雙軸向應變量 ε 以及楊氏係數比 n 都是一樣的。

因此,根據公式(2.1)可得知,樣品之間會影響捲管直徑的參數就是應變雙層薄膜的厚度 比例以及總厚度。由圖 4.1.2 我們可發現,捲管直徑的理論值以及實驗值大致是相符合 的,尤其以樣品 Lm5161 的捲管直徑實驗值與理論值最為符合。我們推測這是由於應變 雙層薄膜的厚度比例較為接近時,利用選擇性蝕刻來釋放應變雙層薄膜的應力時,應變 雙層薄膜之間的力矩作用力會較為平衡,因此可以形成較為符合理論直徑值的捲管。而 當應變雙層薄膜的厚度比例差距越大時,所形成的捲管直徑也會越大,應變雙層薄膜之 間的力矩作用力會較不平均,捲曲較大直徑的捲管時也很容易產生變形且不均勻的捲管。

我們由 SEM 影像也發現,應變雙層薄膜的厚度比例差距最大的樣品 Lm5136 所形成的 捲管管徑最大,然而其變形與管徑大小不均勻的情況也最為嚴重,如圖 4.1.3 所示。

求取捲管的直徑大小對於本實驗來說相當重要,因為當捲管作為一個光學共振腔體 時,在捲管管壁中形成共振的光波必須滿足週期性邊界條件(periodic boundary condition),

也就是滿足公式 ,其中圓周長為 ,D 即為捲管直徑。因此捲管直徑 的準確與否,會影響我們在後續的實驗中計算光學共振模態是否合理的重要因素。

20

表 4.1.2 樣品參數:薄膜厚度、捲管直徑理論值以及實驗值 樣品 d1 (GaAs)

(nm)

d2 (In0.2Ga0.8As)

(nm) m=d1/d2

直徑理論值 (μm)

直徑實驗值 (μm)

Rn947 50 10 5 10.4716 9.5715±0.49589

Lm5136 60 10 6 13.9243 14.17625±2.12994

Lm5161 50 15 3.33 8.77613 8.745±0.4523

以及 n 為所有樣品的固定參數

3.0 3.5 4.0 4.5 5.0 5.5 6.0

8 9 10 11 12 13 14 15 16 17

Diameter (um)

Thickness ratio m D (theory)

D (measurement)

圖 4.1.2 捲管直徑理論值以及實際值對應變雙層薄膜厚度比關係圖

圖 4.1.3 捲管的 SEM 影像,捲管有變形的現象產生 【樣品 Lm5136】

(b) (a)

2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