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沒有找到結果。

台灣地區國中教育資源不均差異之相關研究

第四章、 實證發現

4.1 台灣地區國中教育資源不均差異之相關研究

社會對教育事業的要求:追求成本、效率與質量,教育事業具有多目標、生 產過程長、勞力密集高、投入產出高、人的投資等特色(高希均,1985)。

根據 1980 年《世界銀行部門政策報告》指出,教育機會、教育公平與教育效 率的適當重視,會影響國家教育水準的發展。我國國中教育入學率已超過 90%(教 育部統計處),故教育則應朝向確保資源分配均等為施政重點。就經濟學觀點,教 育是一種產業,國人生育率逐年下降,教育需求減少,在學校數不變,亦即供給 不變下,每年入學人數越來越少,學校窘境與困境將在於招生不足。故必須思考 與檢討教育資源的分配狀況以及資源分配是否公平(陳錫慧,2006)。因此利用次 級資料的統計觀點,來探討不同縣市各公立國民中學教育資源分配公平與否,即 不均差異的研究。

教育資源,多指任何教育活動過程中,所需財力、物力、人力等資源,而教 育資源的提供是教育活動得以進行的前提,所以教育資源又稱為教育條件(陳錫慧,

2006):

一、 人力資源:教師是學校教育進行的重要角色,對學生學習影響深遠,

故人力資源方面以生師比為最主要。

二、 物力資源:指學生的活動空間資源。活動空間資源是指每學生享有之校 地面積、教室面積、禮堂面積、運動場面積、圖書館空間等。

三、財力資源:分經常門與資本門,並以學生為單位。

而本研究,以一般教育資源中的校數、老師數、學生數、班級數為研究分析 重點,求出生師比、班生比、校生比等,做 96 學年度至 100 學年度共五個學年度 的分析比較,指出教育資源之差異。

百分比指數,此一指標是根據不同群體所佔的相對位置,來測定教育資源分 配均等或不均等。它說明某一特定群體或地區所擁有教育資源的代表指數,相對 於學生總數而言是高或是低。百分比指數高,表示該群體或地區擁有較多的資源;

百分比指數較低,則代表其教育資源分配少。觀察資源分配問題,以百分比指數 100 為臨界,指數超過 100 者,表示屬於高教育資源區;指數低於 100 者,表示屬 於低教育資源區。

4.1.1 96-100 學年度台灣地區各縣市國中教育資源概況

本研究應用百分比指數來檢定各縣市間之校生比、班生比與生師比之分布分 配是否均等。

校生比乃按學生人口比例計算校數,並呈現 96 學年度至 100 學年度各縣市國 中學校數分佈百分比指數。百分比指數計算方式為:以某縣市校數分配所佔總校 數之百分比,除以該縣市學生人數所佔學生總數之百分比,得到該縣市平均每校 學生數比之百分比指數。

班生比乃按學生人口比例計算班級數,並呈現 96 學年度至 100 學年度各縣市 國中班級數分佈百分比指數。百分比指數計算方式為:以某縣市班級數分配所佔 總班級數之百分比,除以該縣市學生人數所佔學生總數之百分比,得到該縣市平 均每班學生數比之百分比指數。

生師比乃按學生人口比例計算教師數,並呈現 96 學年度至 100 學年度各縣市 國中教師數分布百分比指數。百分比指數計算方式為;以某縣市教師數分配所佔 總教師數之百分比,除以該縣市學生人數所占學生總數之百分比,得到該縣市平 均每師教導學生數之百分比指數。

由以上三類人均比中再個別找出前三名與後三名縣市做排名,以針對資源最 佳或最適安排的前三名縣市與資源最緊縮或最需再調整的後三名縣市做出資源分 布差異的了解並做資源再配置時的參考。

各縣市間依地理位置的差異、人口結構的不同、城鄉發展進程的快慢、與各 縣市本身的發展特性不一,而有不同的基礎教育資源分布狀況。一般都市化較高 的城市人口多、發展進程快,商業活動多,因此校數、班級數與教師數便相對多 很多,地不一定廣,但人稠;相對農業縣、交通較不便利或是離島地區,則有著 不一樣的情況,各縣市間有著很微妙的人均比之教育資源分布值得去探討。

一、96 學年度台灣地區各縣市國中教育資源概況

所代表為校數百分比分佈比例高於學生數百分比分配比例;低資源縣市共有 11 個,

比指數皆低於 65 以下,校數分配比例低於學生人口分佈比例,造成校數過少,因

所代表為校數分佈比例高於學生數百分比分佈比例;低資源縣市共 11 個,其所代

比分佈比例,造成校數過少,因此對於該三縣市校數資源分配需增加。

97 學年度各縣市班生比,連江縣、澎湖縣與台東縣,為高資源分配縣市前三

縣市後三名,其百分比指數皆低於 100,甚至 65 以下。學校數百分比分配比例低

表 4.6 98 學年度台灣地區各縣市之教育資源差異

由表 4.6 得知,98 學年度各縣市國中之生師比中,資源最低縣市為台北縣,

多做調整,有些學校校舍已有閒置者,但有些學校空間仍不足,市政府宜再做空

縣市班級數資源分配需減少或再調整。台中市、新北市與嘉義市,為低資源分配

為新北市,最高為連江縣。就生師比資源分配高資源區觀察,高資源縣市共有 14

名,其百分比指數均超過 100 以上,連江縣甚至高達 200 以上,班生比中班級數

由表 4.10 知,100 學年度各縣市國中之生師比中,資源最低縣市為新北市,

其百分比指數皆低於 100 以下,屏東縣為第一次進榜,成為低資源縣市。而基隆 市掉出榜外,可見資源分配比之前略見改善。這三縣市教師數百分比分配比例低 於學生數百分比分佈比例,造成教師數較少,因此對於該三縣市教師數資源分配 需增加。

4.1.2 96-100 共五學年度台灣地區各縣市國中教育資源差異變化分析

台灣地區的人口出生數,以內政部戶政司的統計,多呈逐年下降趨勢,因此 學校學生總人數亦逐年逐降,學生是教育的主角,影響著教育未來的發展。

圖 4.1 現住人口出生數(率)變動統計 資料來源:內政部戶政司

由圖 4.1 得知,民國 77 年至民國 86 年間,人口出生數大致呈持平狀態,出生 率穩定。但是民國 87 年驟降,後有回升三年,但從民國 89 年起,即呈快速減少

趨勢,顯現台灣地區出生人口越來越少,影響全國國中教育總就學人口數。

標準差(standard deviation),是最常使用的變異性的量度,它不像全距或平均 離差那麼簡單,有如平均離差。一群觀察值與平均數之差,亦稱為離均差,各離

依 99 學年度及 100 學年度兩學年度的五都之間來看,國中校生比以新北市為 最高,均達 2000 人以上。最低校生比則為台南市,且只有台南市的校生比 1165.58 低於全國平均值的 1176.85,顯示校生比狀況較佳。(表 4.8、表 4.10)

圖 4.2 96-100 學年度台灣地區國中校生比之變化 資料來源:研究者整理

由圖 4.2 可知,依 96 至 100 學年度校生比之趨勢觀察,大致呈逐年下降趨勢。

標準差在 98 學年度略增,但 99 學年度又呈再次減少現象,並下降較多。

變幅則是逐年下降,顯示台灣地區學校人數的最大值與最小值之間的差距有 越來越減少趨勢,尤其 98 至 100 學年度間下降明顯快速,可知最大值與最小值之 間差距越來越小。

平均數亦呈減少情況,由 96 學年度 1288.21 降至 100 學年度 1176.85,顯見 全國校生比逐年降低。

三、96 學年度至 100 學年度台灣地區各縣市國中平均每班學生數變化

教育部為發揮小班教學多元化、個別化及適性化的精神及功能,98 學年度 起實施「國民中學階段精緻國教發展方案」,國中一年級自 99 學年度起以 33 人 編班,目前台灣地區在 100 學年度國中平均每班學生人數為 31.59 人(表 4.10) 以全國縣市來看,五學年中班生比大致以嘉義市、升格前的台北縣及台中市,

升格後的新北市與台中市為最高,大致都市化程度高之縣市均呈現較高現象。而 台東縣、澎湖縣及連江縣等偏遠縣市或離島的班生比則較少。

依 99 學年度及 100 學年度的五都之間來看,班生比以 99 學年度新北市的 34.04 人及 100 學年度的台中市 32.99 為最高,高雄市為最低。而五都間台北市及高雄 市低於全國平均值,顯示這兩市的班生比狀況較佳。(表 4.8、表 4.10)

圖 4.3 96-100 學年度台灣地區班生比之變化 資料來源:研究者整理

由圖 4.3 可知,依 96 至 100 學年度班生比之趨勢觀察,大致呈逐年下降趨勢。

標準差變化不大,在 97 學年度有略增,但 98 學年度又呈再次減少現象,99 學年 略增,但 100 學年再降。變幅則是逐年下降,顯示台灣地區班級人數最大值與最 小值間的差距有越來越減少趨勢。變幅 98 學年與 99 學年度相同,但五年間仍呈 逐年下降趨勢。 平均數亦呈逐漸往下趨勢,由 96 學年度的 34.18,減至 100 學年 度的 31.59。

四、96 學年度至 100 學年度台灣地區各縣市國中平均每位教師教導學生數變化 依全國縣市來看,五學年中之生師比,五都升格前的台北縣、台中市、基 隆市與台南縣,升格後的新北市、台南市及基隆市和屏東縣為最高。而金門縣

、澎湖縣及連江縣等離島縣市的生師比則較低。

依 99 學年度及 100 學年度兩學年度的五都之間來看,國中生師比以新北市 為最高,台北市為最低。而五都之間台北市及高雄市於 99 學年及 100 學年兩個 年度的生師比皆低於全國平均值,顯示這兩市的生師比狀況較佳。

圖 4.4 96-100 學年度台灣地區生師比之變化 資料來源:研究者整理

由圖 4.4 可知,依 96 至 100 學年度生師比之趨勢觀察,大致呈逐年下降趨勢。

標準差在 98 學年度有略增,但 99 學年度又呈再次減少現象,並逐年下降,每位 教師教導學生數逐年降低。

標準差在 98 學年度有略增,但 99 學年度又呈再次減少現象,並逐年下降,每位 教師教導學生數逐年降低。

相關文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