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沒有找到結果。

第三章 學校校園規劃及用後評估

第二節 台灣學校建築的歷史發展

學校建築規劃係以教育理念、學校環境和建築構造條件為基礎,以使用者、空間、時 間和經費為基本向度,使校地、校舍、校園、運動場及附屬設施的配置,能達到整體連貫 之歷程(湯志民,民 81)。

台灣日據時代以前的文教背景,可分為三個階段:

(一)第一階段:可遠溯至西元 320 年,此一階段沒有成立任何文教機構,但文化之根 已移植。

(二)第二階段:自西元 1661 年至 1683 年,計二十三年,是中原文化的根與泥土結合 的時期,中原文化開始在台灣生根。

(三)第三階段:為滿清統治時期,台灣屬福建省,從康熙二十三年的一府三縣到光緒 十三年的二府十一縣,平均過兩年多就設立府縣的儒學。台灣書院的 祭祀空間、曲線屋頂、門額、柱聯、壁框,前院嚴肅、後院悠遊的庭 院設計,以及身教重於言教的師生宿舍關係(王鎮華,民 78),對學校 建築的規劃,有其本土的參與意義。

日據時代台灣的學校建築,受日本在 1895 年 3 月公佈「學校建築圖說及設計大要」的 影響(黃世孟,民 78),標準型教室設計,校舍形成呈現沿圍牆設置成口字型,中間為操 場,陳伯璋(民 82)稱之為「日本國旗」。漢寶德(民 73)稱之為「官衙式」的學校建築,

以操場和司令台為重心,學校是傳達政令,訓練國民之場所,莊嚴肅穆、尊重紀律與服從 命令,當時國民學校十之八九皆為此種類型;而中等以上學校有一部分的學校建築,則因 新建材、新構造技術的普遍和新設計觀念,加以台灣與外來文化交流之影響,造型、結構 較為華麗複雜,如由台灣基督長老教會所建的淡江中學(1923 年),校園中八角塔介於中 國式與英國城堡之間,台大的文學院採折衷主義,以簡潔的線條、尖拱或半圓拱窗,表現 古典的空間意象(李乾朗,民 81)。

台灣光復以後,各級學校校舍或建築設備標準的研訂,仍然規範著台灣學校建築的發 展,標準型的教室設計仍舊延續。此時,台灣中等學校以上的學校建築,有部分學校受中 國古典式樣建築之影響,私立淡江大學是台灣第一個校園實驗場,其第一期工程中六間復 古式鋼筋混凝土教室(1945 年),屋頂為歇山入口抱廈則以博風朝向正面,鍾靈化學館(1959 年)採裝飾步趨,建築物簷部以垂珠及雀替處理,學生活動中心(1962 年)屋身砌以空心 花磚,簷部飾以簡化斗拱,平台欄杆亦為古典形式,同樣的手法重複出現於城區部大樓(1965 年),視聽教育館(1966 年)及騮先紀念科學館(1967 年)之中;其次是中國文化大學大 成館(1961 年)、大義館(1961 年)、大仁館(1965 年)大恩館(1970 年)及大典館(1973 年),構成了台灣中國古典式樣新建築最密集的大本營(傅朝卿,民 82)。

近十幾年來,台灣的學校建築,在政府的大力投資下,確有長足的進步,尤其是新設學

校的規劃理念,更呈現出整體化、教育化、生活化、人性化、開放化、彈性化、多樣化和現 代化的發展趨勢(湯志民,民 81),惟在此發展趨勢中,學校建築的本土文化形塑問題,值 得我們深入去探討。

我們必須強調的是,建築乃文化的產物,時代精神的象徵,不能脫離文化歷史,也必須隨 著時代而進步(蔡保田,民 66)。

現代化的學校至少具備三種特性:(1)塑造人格之所(2)社會文化的象徵(3)現代精 神的表達。並使其達到:

(1)適存於空間(Fit for the space): 適應既有的環境,不能成為「景觀垃圾」和「建築垃圾」,造成視覺上的污染。

(2)適存於時間(Fit for the time): 適應時代的背景,不能背離時代的美學和時空背景,造成「時空混淆的錯覺」。

(3)適存於人間(Fit for the people): 適應使用者的需求,並與生活相結合(湯志民,民 83)。

因此,台灣的學校建築發展,如何擺脫制式規格和經費標準化的困境,使其一方面能蘊 涵本土文化、一方面又能反映時代精神,實為目前學校建築規劃和未來走向上,值得吾人深 思的課題。

壹、學校建築未來的走向

(註一)

進入了二十一世紀,我們發覺學校建築的形式和內容,在過去一、二世紀間有著相當大 的改變。早期並沒有所謂的教育設備(如教室、課桌椅…等等),所謂「Wherever the teacher was,there was the school」,也就是說老師在那裏,教室(學校)就在那裏。當時的物 質環境並不受重視。一直到十九世紀初,美國開始實施公共教育,期望學生能在特定的空間 內受教育。因此,在學校的興建和設計上有了重大的投資,也增加了對這些空間的外觀、佈 置和方位的意義(湯志民,民 89)。

學校建築一開始的發展是瞞簡陋的,當時的學校也只不過是一個遮風避雨的地方,並沒 有太多的教育設施或設備,經過了物質生活的提升後,也使得對學校建築規劃也開始重視了。

L.Sullivan 在 1880 年代提出了,現代建築的基本原則「形隨機能而生」說,此一學說對學 校建築的發展,產生了重大的影響(Castadi,1987)。

台灣學校建築的發展情況,若以湯志民(民 89)的研究,可發現他以日據時代為主要 分水嶺,並分為三大時期:

(1)前清時期(約 1895 年以前),其建築內容主要在教學、居住、行政、藏書、服務和 交通等。

(2)日據時代( 1895~1945 年),以制式標準化的學校建築和教會所興建的建築為特色。

(3)光復以後(1945 年以後),學校建築發展的重點,有 60 年代國中校舍的波浪式屋

頂設計,70 年代積極的擴充設備,80 年代的整體規劃(注重建築造型和校園景觀 美化),及無障礙的校園空間,開放教育下的開放空間…..,使學校建築有了多樣 化的發展空間。

目前,學校建築規劃的發展,已由簡陋、局部性的規劃,逐步邁向精緻、整體性的規劃

(湯志民,民 89)。黃政傑(民 80)也指出,近幾年來校園革新的重要取向是:學校物質環 境的現代化、人性化、學習性、開放性和安全性。黃世孟(民 80、81)和張鈿富(民 80), 也分別從學校建築的轉型和教育設施規劃趨勢中,特別強調明日的學校建築設施,應走向人 性化、多樣化、科技化、資訊化、現代化和效率化。另外,從國內外許多研究學者或專題研 究報告,以及國內近十幾年來新建學校的校園整體規劃,亦可很明顯看出整體化、教育化、

生活化、人性化、開放化、彈性化、多樣化、現代化和社區化,已成為學校建築規劃的重要 發展趨勢(湯志民,民 89)。

惟在此發展趨勢中,建構一個具有人文精神的本土文化學校,以及符合現代化需求的兩 性平等的學校建築,亦是不可或缺。茲分述如下:

一、人性化的學校建築

「能盡人之性,則能認物之性」(中庸二十章),學校教育的對象是「人」,學校建築 的使用者也是「人」,人一開始就是學校建築的核心;因此,學校建築的規劃設計以人為本,

以「人性」為依據,自是毋庸置疑。張鈿富(民 80)說明:「興建富有人性化新型學校,成 為本世紀末學校建築的一個主要訴求。」人性化的學校建築規劃,從教育哲學的理念出發,

及教育性的功能設計,可從整體規劃和細部設計方面,來看其發展趨勢。

在整體規劃方面,湯志民(民 89)認為新設學校教學區與運動或活動區的動靜區 隔,舊學校四合院式學校建築的植樹綠化,即基於使用者動態與靜態活動問的緩衝需求;其 次,校舍、教室或遊戲場配置,以鄰近使用者為原則,即以人體的伸展活動空間,在時間的 限制下應有的考慮。在細部設計方面,如樓梯、課桌椅、飲水台、電話機、圖書架、工作台、

小便槽、標示牌等等,其長、寬、高規格,大致均以使用者靜態或動態伸展空間的實用性為 考慮。

值得注意的是,目前學校建築,不論在整體規劃或細部設計方面,不僅能從使用者實 用性的角度出發,並且注重學校建築的最大使用團體學生之趨勢,其使用規格的考量,也可 從以前的一致性規格,到年級、班級或個人之團體與個別差異之重視,尤其是無障礙校園環 境的積極建構,更可以看出學校建築規劃人性化趨向的發展脈動。

二、本土化的學校建築

依辭源的解釋,「本土」所指的乃是本鄉、本地,也可延伸為故鄉和社會國家。

就英文而言,「本土」(indigenousness)則具有自然生產地、生長、生活或發生於 特定地方、區域或環境之意。所以「本土」實具有本國、本鄉、本地、當地區域或 地域、鄉里的意思。

任何一個國家或地區,都有其歷史與文化,它是生活在這一塊土地上的人民生 活的總結,更是我們賴以承先起後的源頭與動力。我們應該引導學生對本國、本鄉、

本地、當地區域等生活空間的歷史文化、人文社會和自然環境的了解與情懷的培 養,使能凝聚鄉土的認同感和歸屬感,讓我們的人民能擁有心愛鄉土,胸懷世界的

家鄉情與世界心。

三、多元化的學校建築

多元化的學校建築規劃觀念,主要係受課程分化和不同教學法運用,以及彈性 化與生活化空間需求之影響。在教學空間的需求方面,由於教育上「多元性活動型 態」的發展,使得學校建築的空間規劃日趨多樣而複雜,其反映在建築上的意義則 為:不同質與不同量的教學空間(翁金山,民 63),而各種不同教學活動空間的比 重,亦應視實際需要而定,正如吳清山(民 80)所強調的:「只有利於教師教學與 學生學習的建築配置,才能凸顯學校建築的價值。」

其次,在教室的情境佈置上,為因應教學革新(個別化教學、思考化教學和有 效的教學)之發展(湯志民,民 82),以及近年來推展的開放教育、小班教學、多 元智慧教學,或實施中的九年一貫課程實驗等等,使教室空間的配置、設備(如粉 筆板、桌椅、櫥櫃)的選擇及教材教具的購置上,均呈現趨向多元化的發展風貌。

四、開放、彈性化的學校建築

1967~1970 年間,美國 2,500 所新設學校中有 50﹪,採開放式設計( open type design),是將傳統的「蛋盒」設計(”egg-crate” design)加以修正,內牆比 較少,空間運用較不固定(George, 1975 ; Ziegler & Andrews, 1987)。雖然,

早期的開放設計學校(open design schools)是以經費和效率為基礎,而不是建 基於教育改革模式的哲學承諾(a philosophic commitment to a changed model of education)上,但對於傳統學校建築的成排標準化教室,在建造時不設固定的隔 牆,以創造人性化的教育歷程,卻具有催化(catalyst)作用(Wolfe,1986)。 今天,開放式的學校設計,在美國及加拿大已相當明顯,而澳洲、西歐和日本 也跟著推展;日本在 1984 年文部省為國民中小學,特別設置了「多目的空間」的 政府國庫補助,目的在提供「教室」、「走廊」以外可供多用途的開放空間(日本建 築學會,1989;黃世孟,民 81),目前日本全國約 5,000 所學校採用此種制度。上 述的發展,正印證了 Moyer(1972)所言:「開放性是學校建築設計的一般趨勢」。 黃世孟(民 85)提供「空間無限」的理念,並認為「學校建築」是教育改革中之 最大「教具」,此亦為學校開放空間的設計,釋出更自由之註腳。蔡保田(民 66)

也認為世界各地建築物的趨勢,是向不拘規格的形式發展,正如人們的思想要奔向 自由一樣,今後的學校建築應當朝向這方面去發展。

在邁入二十一世紀之後,開放空間的概念,不僅限於教室的彈性空間設計,更 應在整體建築設施和校園環境上,反映出開放、自由、人性、多樣、進步、革新的 風格,使學校內的所有空間,都能成為學生可以自由出入與活動的快樂學習場所(湯 志民,民 85)。

由於受到開放空間設計觀念的影響,彈性化也成為今日學校建築規劃重要發展 趨勢之一。教育的卓越並非僅存於任何建築情境中,二十世紀的學校設計應允許教 育經驗有充分的活動範圍;就此目的,彈性(flexibility)的概念是明日學校設 計的關鍵(George,1975)。

相關文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