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沒有找到結果。

第四章  台北市女性選民投票行為及其影響因素

第一節  台北市女性選民之投票行為

立 政 治 大 學

Na tiona

l Ch engchi University

55

第四章 台北市女性選民投票行為及其影響因素 

第一節 台北市女性選民之投票行為 

TEDS 2010C 的調查結果顯示,全體受訪台北市女性選民投票對象,68.5%投票給 郝龍斌,31.5%投票給蘇貞昌。郝龍斌的得票率不僅超過半數,亦大幅領先蘇貞昌 37%,顯示郝龍斌較受女性選民的支持,這次選舉國民黨在台北市仍具有過去藍大於 綠的優勢(見表 4-1-1 及表 4-1-1a)。

壹、 台北市女性選民個人背景與投票行為關聯性 

首先,本研究先檢定出全體受訪選民的性別差異,發現有統計上顯著差異(見表 4-1-1)。台北市女性選民投票給郝龍斌占 68.5%,高於男性選民投給郝龍斌的 59.1%;台 北市女性選民投票給蘇貞昌 31.5%,低於男性選民的 40.9%。男性女性選民在郝龍斌及 蘇貞昌的投票差距均為 9.4%。

其次提出年齡、教育程度、省籍、職業、收入及族群認同為台北市市女性選民個 人背景,並與選民的投票行為做交叉分析,經統計結果,如表 4-1-1 顯示,台北市女性 選民的年齡、教育程度、職業未達統計上的顯著關聯性,但省籍、收入、族群認同等 三項變項與投票行為則達到顯著關聯性。

一、 省籍 

台北市女性選民本省客家人投郝龍斌占 72.7%,比投給蘇貞昌 27.3%高出許多;本 省閩南人投給郝龍斌 57.4%多於投給蘇貞昌 42.6%近 15%;大陸各省市人投給郝龍斌高 達 93.9%,比投給蘇貞昌的 6.1%,更是有著相當大的差距。

‧ 國

立 政 治 大 學

Na tiona

l Ch engchi University

56

二、 收入 

台北市女性選民低所得投給郝龍斌比例最高占 78.2%,比投給蘇貞昌 21.8%高出許 多;中低所得以上投給郝龍斌達6至7成,明顯高出投給蘇貞昌低於4成以下。

三、 族群認同 

台北市女性選民認同自己是「台灣人」者投蘇貞昌占 58.2%,高於投給郝龍斌的 41.8%;認同自己是「台灣人也是中國人」者投給郝龍斌達 89.6%,高出投給蘇貞昌的 10.4%;認同自己是「中國人」者投給郝龍斌更高達 94.1%,比投給蘇貞昌的 5.9%勝出 許多。

表 4-1-1 台北市女性選民個人背景與投票行為的關聯性 投票行為

個人背景

郝龍斌 蘇貞昌 合計%(人數) χ2 P 值 % %

性別

男性 59.1 40.9 100.0(416) 8.259 <.01 女性 68.5 31.5 100.0(448)

年齡

20-29 歲 59.7 40.3 100.0(67) 6.082 >.05 30-39 歲 62.5 37.5 100.0(80)

40-49 歲 69.7 30.3 100.0(99) 50-59 歲 72.0 28.0 100.0(100) 60 歲以上 74.5 25.5 100.0(102) 教育程度

國中以下 67.4 32.6 100.0(92) 2.929 >.05 高中職 74.2 25.8 100.0(132)

大專以上 65.6 34.4 100.0(224) 省籍

本省客家人 72.7 27.3 100.0(33) 50.463 <.001

‧ 國

立 政 治 大 學

Na tiona

l Ch engchi University

57

本省閩南人 57.4 42.6 100.0(291) 大陸各省市人 93.9 6.1 100.0(114) 職業

高、中級白領 69.4 30.6 100.0(170) 4.586 >.05 中低、低級白領 68.8 31.2 100.0(186)

藍領 54.1 45.9 100.0(37) 農林漁牧及其他 74.5 25.5 100.0(55) 收入

低所得 78.2 21.8 100.0(78) 11.639 <.05 中低所得 60.3 39.7 100.0(68)

中等所得 77.1 22.9 100.0(105) 中高所得 62.9 37.1 100.0(89) 高所得 61.8 38.2 100.0(55) 族群認同

台灣人 41.8 58.2 100.0(201) 120.539 <.001 都是 89.6 10.4 100.0(212)

中國人 94.1 5.9 100.0(34)

本次台北市長選舉為郝龍斌爭取連任之戰,欲瞭解台北市選民與上次選舉(2006)投 給郝龍斌得票情形,如表 4-1-1a 所示。經與表 4-1-1 做比較,發現台北市選民投給郝龍 斌還是占6成以上,而投給郝龍斌的女性選民由 62.8%增加到 68.5%,而男性則由 62.6%下降到 59.1%,男女投給郝龍斌的差距原較接近,現在差距逐漸拉大。

結果,68.5%支持郝龍斌,蘇貞昌只獲得 31.5%的選票,泛藍支持者可以說是國民黨取 得優勢的關鍵。

‧ 國

立 政 治 大 學

Na tiona

l Ch engchi University

59

三、 候選人評價與投票行為的關聯性  (一)候選人評價差距與投票行為

台北市女性選民對候選人評價差距與投票行為具有顯著關聯性。如表 4-1-3 顯示,

對郝龍斌評價差距愈高,則投票給郝龍斌的機率大於投給蘇貞昌。

表 4-1-3 台北市女性選民對候選人評價差距與投票行為的洛基迴歸分析(1-郝龍斌;0-蘇貞昌)

係數 標準誤 Exp(B)

候選人評價差距 4.603*** 0.582 99.786

N=283,P<.001,-2LL likelihood=73.923,Cox&Snell R2=0.624

(二)候選人情感溫度計與投票行為

台北市女性選民對郝龍斌情感溫度計與投票行為具有顯著關聯性。如表 4-1-4 顯 示,對郝龍斌情感溫度計愈高,則投票給郝龍斌的機率大於投給蘇貞昌。

表 4-1-4 台北市女性選民對候選人情感溫度計與投票行為的洛基迴歸分析(1-郝龍斌;0-蘇貞昌)

係數 標準誤 Exp(B)

郝龍斌情感溫度計 0.952*** 0.100 2.592

N=443,P<.001,-2LL likelihood=324.810,Cox&Snell R2=0.398

台北市女性選民對蘇貞昌情感溫度計與投票行為具有顯著關聯性。如表 4-1-4a 顯 示,對蘇貞昌情感溫度計愈高,則投票給蘇貞昌的機率大於投給郝龍斌。

表 4-1-4a 台北市女性選民對候選人情感溫度計與投票行為的洛基迴歸分析(1-郝龍斌;0-蘇貞昌)

係數 標準誤 Exp(B)

蘇貞昌情感溫度計 0.898*** 0.91 0.408

N=435,P<.001,-2LL likelihood=342.575,Cox&Snell R2=0.372

‧ 國

立 政 治 大 學

Na tiona

l Ch engchi University

60

四、 所重視議題誰最能代表與投票行為的關聯性 

台北市女性選民所重視政策議題誰最能代表與投票行為具有顯著關聯性。如表 4-1-5 顯示,認為郝龍斌最能代表妳的想法投給郝龍斌占 96.9%,投給蘇貞昌僅占 3.1%;

認為蘇貞昌最能代表妳的想法投給蘇貞昌占 92.4%,投給郝龍斌僅占 7.6%。由此可 見,台北市女性選民愈認同郝龍斌代表她的想法愈傾向投給郝龍斌,認同蘇貞昌代表 她的想法就會投給蘇貞昌,認同蘇貞昌卻投給郝龍斌者高於認同郝龍斌而投給蘇貞昌 者。

表 4-1-5 台北市女性選民所重視議題誰最能代表與投票行為交叉分析 投票行為

誰最能代表妳的想法

郝龍斌

蘇貞昌

合計%

(人數) 郝龍斌 96.9 3.1 100.0(191) 蘇貞昌 7.6 92.4 100.0(79)

合計 70.7 29.3 100.0(270)

χ2=215.136 p<.001

五、 市長施政滿意度與投票行為的關聯性  (一)整體市長施政滿意度

台北市女性選民對整體市長施政滿意度與投票行為具有顯著關聯性。如表 4-1-6 顯 示,對郝龍斌整體市長施政滿意度愈高,則投票給郝龍斌的機率大於投給蘇貞昌。

表 4-1-6 台北市女性選民對整體市長施政滿意度與投票行為的洛基迴歸分析(1-郝龍斌;0-蘇貞昌)

係數 標準誤 Exp(B)

整體市長施政滿意度 2.642*** 0.250 14.035 N=436,P<.001,-2LL likelihood=361.868,Cox&Snell R2=0.340

(二)綜合各項施政滿意度

‧ 國

立 政 治 大 學

Na tiona

l Ch engchi University

61

台北市女性選民對綜合各項施政滿意度與投票行為具有顯著關聯性。如表 4-1-7 顯 示,對郝龍斌綜合各項施政滿意度愈高,則投票給郝龍斌的機率大於投給蘇貞昌。

表 4-1-7 台北市女性選民對綜合各項施政滿意度與投票行為的洛基迴歸分析(1-郝龍斌;0-蘇貞昌)

係數 標準誤 Exp(B)

綜合各項施政滿意度 2.930*** 0.394 18.718

N=345,P<.001,-2LL likelihood=339.465,Cox&Snell R2=0.217

六、 突發事件與投票行為的關聯性 

台北市女性選民對突發事件與投票行為不具有顯著關聯性。

綜合本節研究發現:台北市女性選民的省籍、收入、族群認同等個人背景及政黨 認同、候選人評價差距、候選人情感溫度計(郝龍斌、蘇貞昌)、所重視議題誰最能代 表、整體市長施政滿意度及綜合各項施政滿意度等與投票行為達到顯著關聯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