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沒有找到結果。

同儕關係的理論及其相關研究

在文檔中 碩 士 論 文 (頁 31-36)

第二章 文獻探討

第二節 同儕關係的理論及其相關研究

同儕關係不但是青少年階段的重要任務,也對其未來的發展具有重要的功 能,並影響其日後人際關係適應及社會能力的發展。

壹、同儕的意義

在劍橋國際英文字典(Cambridge International Dictionary of english)中對同儕

(peer)的定義是:「在一個團體中之個人,其年齡或社會地位或能力與此團體中的其他 人相同」。同儕關係是指與同等地位的他人互動交往的情形與程度(陳怡君,2003)。Coleman

(1991)指出同儕是一種同質的青少年文化,其中往往會帶著他們的價值觀及獨特的社會

系統(引述自雷庚玲、曾慧芸,1999)。

有一些學者則針對青少年與同儕,容易形成團體的特色,而對同儕團體下定義,如張 春興(1989)提到同儕團體,是指兒童或青少年們自由組合的團體,成員們在年齡上極為 相近,團體中成員間的關係非常親密,成員們認同團體中的行為標準,有隸屬感,且持有 類似的價值觀念。

貳、同儕關係的理論

(一)人際關係論

本理論是由美國精神醫學家Sullivan 於1953 年所提出,強調人格是人際關係交互作 用的結果,進而建立了「人際關係的人格論」(鍾思嘉譯,1984)。他相信每一個人在出 生之後,就有想獲得「人際安全」(interpersonal security)的衝動,因此當人際關係 受到威脅時,就會產生焦慮和緊張。針對兒童而言焦慮或其他心理疾病的成因,大多來自 於與父母或重要他人的關係缺乏安全感所致(Zinbardo,1988)。所以若能在各個人生階段,

都擁有和諧的人際關係,將有助於個人的人格發展。

(二)社會交換理論

社會交換理論(Exchange Theory)是由Thibaut 和Kelle 於1958 年所提出的,他們 認為在人際交往的互動當中,可藉由酬賞(reward)和成本(cost)的互換來加以了解。

而且人們常期待高酬賞、低成本的互動(曾端真、曾玲冺譯,1998)。酬賞包括物質性的 酬賞,或能滿足對方需求的語言和非語言行動;成本則是為了維持繼續的關係,所必須付 出的時間、金錢或精力等。交往的過程中酬賞與成本會相抵,而得到一個正或負的結果。

(三)平衡理論

平衡理論(Balance Theory)是由Heider(1958)根據認知論的觀點建立的。他認為

人際關係的建立,經常是透過某種事物或人物而發生交互作用。也就是說人際關係的發生 除了行為者本身及別人外,尚包括涉及情境的某件事或某個人。因此,人際關係的好壞,

取決於兩者之間彼此對於事物的看法是否一致,當出現不平衡狀態或失調時,就必須透過 溝通、協調以達到再一次的平衡。

(四)相互依賴理論

相互依賴理論乃由Levinger 和Snoek 於1972 年所提出,在描繪人們由偶然的互動,

發展到親密關係的歷程。圖2-2-1 顯示甲與乙兩個體,互賴關係逐漸增加的發展階段。

零 接 觸

(兩個無相關的人)

甲 乙

知 曉

(單方面的態度或印象)

甲 乙

表 面 接 觸

(雙向態度:有一些互動)

甲 乙

共同關係:連續的過程 輕 度 互 賴

甲 乙

中 度 互 賴

甲 乙

強 烈 互 賴

(親 密 關 係)

甲 乙

圖2-2-1 相互依賴理論圖(資料來源:引自陳皎眉,1997)

(五)人際關係需求理論

Schutz(1973)是最早提出人際關係需求理論(Interpersonal Need Theory),亦即 人際關係三向度理論(Three-dimensional Theory)的學者。他認為每個人都有人際關係 的需求,而人際關係的滿足與否,可能影響自我概念。人際關係的需求可分為三類即接納

(inclusion)、控制(control)、及情感(affection)三方面需求。不同需求類型的人,

會發展成不同的人際反應特質。敘述如下(黃淑玲,1995):

1.接納

接納的需求即歸屬的需求,是存在於團體中的慾望,亦即一種覺得自己重要,有價值 而且被愛、被關懷的感覺。雖然每個人滿足這種需求的人際互動量有差異,但一般而言每 個人都有這方面的社會性需求。

2.控制

控制的需求是成功的影響週遭人、事、物的慾望,指個人在權力、人際間影響力及權 威之間作決定的過程,而且每個人的控制需求是有差異的。

3.情感

情感的需求及愛的需求,反映出一個人表達和接受愛的慾望。情感代表兩個人之間親 密的情緒感覺,尤指不同程度愛和恨的感覺。

參、同儕關係之相關研究

邱招婷(2001)在其以「國民中學青少年次及文化、同儕關係與生活適應相關之研究」

為題的研究中發現,國民中學青少年同儕關係,與生活適應之間有相關性存在。

施玉鵬(2001)在其以「出生序、父母管教方式對國小高年級學生自我概念、同儕關 係、社會興趣之關係研究」為題的研究中發現,自我概念、同儕關係與社會興趣間有顯著 相關。

羅瑞玉(1997)在其研究中提到,學校是兒童成長的重要社會化情境。對於在學學生 而言,跟同儕之間的互動甚至超過兄弟姊妹。

石培欣(2000)在其國民中學學生家庭環境、同儕關係與學業成就之相關研究中指出 家庭環境、同儕關係與學業成就之間是兩兩相關的。

綜合以上所述,我們可以了解到同儕在青少年的成長過程中,佔有舉足輕重的地位。

除了逐漸取代家庭的地位,給予青少年支持外;也能提供其行為學習與試驗的場所;同時,

同儕能提供情緒的抒發與生活經驗的分享,滿足親密的需求,更提供基本的社交地位,讓 青少年為進入未來的社會作準備。若能善用同儕力量將可以對高中生之憂鬱傾向,產生預 防的作用。

在文檔中 碩 士 論 文 (頁 31-36)

相關文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