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沒有找到結果。

名詞界定與介紹

在文檔中 摘要 (頁 42-51)

一般人對於低體重新生兒與早產兒的區分並非非常清楚,總以為早產兒都會 是低體重兒,或造成低體重新生兒的因素是早產,這是一個錯誤的觀念。早產兒 並不一定會是低體重兒,因為早產兒有可能只是低於早產兒定義前幾天分娩,所 以在這種狀況下,新生兒並不一定會是低體重兒;而低體重兒在醫學上則絕大多 數會是早產兒,這是因為胎兒在母親體內成長,母親本身體質或生活習慣會影響 胎兒對於養份的吸收,進而容易造成產生早產兒、低體重新生兒。為區分相關概 念,本研究將於下列對相關名詞作一定義與介紹。

壹、低體重新生兒(low birthweight)

本研究使用世界衛生組織(WHO)公布的定義為:體重小於 2,500 公克的新 生兒稱為低體重新生兒(low birthweight);體重小於 1,500 公克的新生兒稱為 非常低體重新生兒(very low birthweight)(吳欣玫,1998),本研究之研究對 象低體重新生兒指體重低於 2,500 公克之新生兒。

有多數導致低體重新生兒原因不明,可能導致原因如下:1.懷孕期間母親體 重增加不足。2.母親患有心臟血管疾病或慢性腎臟病。3.母親長期處於氧氣不足 的狀況下,如長期居住於高海拔處、貧血、抽煙、吸毒、酒精中毒等。4.胎盤和 臍帶異常。5.多胎。6.胎兒感染或畸形。7.處於放射源環境中或藥物的使用(馮 容莊,1997)。

貳、早產兒(premature)

早產兒(premature)指嬰兒出生早在妊娠完全之前,即 37 週之前即分娩,

不論其出生體重多少。

最主要的因素,佔所有早產中的 20~30%。來自母親的因素包括:母親有心臟血 管疾病、腎臟病、糖尿病、腹部手術、腹部受到撞擊、子宮異常、子宮頸閉鎖不 全、母親感染(特別是泌尿到感染)及母親使用藥物等……。胎兒因素則包括了 多妊娠、羊水過多或胎兒感染。其他如低社經地位的孕婦或前胎曾有早產病史的 孕婦均容易有早產的跡象。

早產對產婦的影響,包括擔心胎兒的狀況、住院安胎的壓力及一些安胎藥物 使用所造成的不舒服等……。對胎兒的影響則包括:胎兒器官不成熟,無法發揮 有效功能,使新生兒生命受到威脅,如肺不成熟會導致新生兒的呼吸窘迫症、心 臟血管系統不成熟導致開放性動脈導管、腸胃系統不成熟導致壞死性腸炎等。此 外,生產過程中因為胎兒較脆弱,容易受到創傷,如顱內出血等……。

早期的診斷可分為兩部份,一為子宮在每 15 分鐘內收縮 30 秒以上,第二是 子宮頸有變薄和擴張的現象。

在臨床處置方面,因為早產對新生兒的影響頗大,通常儘量採安胎治療,但 如果合併下列情形,則分娩為不可避免的,需即時將胎兒生出:1.子宮收縮持續 進行,子宮頸擴張超過 4 公分。2.出現妊娠引起高血壓,如果繼續懷孕會使得產 婦發生危險。3.胎兒出現合併症,胎兒不正常。4.破水已經太久,有感染跡象時。

5.無法停止或嚴重的出血。6.胎兒已死亡。

早產的跡象:1.每 10 分鐘或少於 10 分鐘即有子宮縮收。2.下腹部有微弱、

類似月經來時的疼痛。3.感覺骨盆腔受到壓迫,胎兒有下墜感。4.下背部疼痛,

可能是間歇性的或持續性的。5.陰道分泌物改變,如量增加、出現血色或變成較 清澈似水樣得分泌物。6.腹部痙攣性疼痛,但不一定有或無腹瀉現象(李開瑞等,

1997)。

參、母親在懷孕期間增加的體重多寡

母親懷孕期間體重會逐漸的增加,初期建議增加 1 ~ 2 公斤,中期後每週增 加 0.5 公斤,整個孕期建議共增加 10 ~ 14 公斤最為理想(孕婦健康手冊,2004)。

肆、懷孕母親懷孕期間有家中安胎

懷孕母親懷孕期間有家中安胎:安胎有分等級,懷孕母親懷孕期間有家中安 胎,其安胎等級是屬較輕微不適症狀,只需懷孕母親自行在家減少活動並口服安 胎藥物即可。

伍、懷孕母親懷孕期間有住院安胎

懷孕母親懷孕期間若子宮有嚴重縮收,需嚴密觀察是否可能隨時會造成早產 狀況發生者,則需要住院安胎。至於何種嚴重程度需要住院,則是醫師的醫療專 業判斷。

陸、日常貧血

本研究中日常貧血指懷孕婦女未懷孕時或懷孕初期時所測量之結果,其貧血 指每百豪升的血中血紅素濃度低於 12 克(合記圖書出版社編輯委員會,1985)。

柒、懷孕性貧血

貧血是婦女懷孕期間最常見的血液問題,導致的原因不易辨別,而影響懷孕 婦女罹患貧血的因素有懷孕婦女的社經地位與人口學因素以及營養缺乏、溶血或 失血等……。

正常懷孕的生理改變,導致血容積與血球數目的增加,血液中鐵的吸收量須 達 750 到 1000mg(或輸血四單位,甚至更多),以符合懷孕期間鐵需求量增加的

積的增加造成血液的稀釋,使得血色素與血容積相對的減少,因此,懷孕貧血的 標準是第二、三孕期時血紅素低於 11g/dl 稱之。此低數值反映出血液稀釋的結 果。

此外,血色素質也受到下列因素的影響:

1.紅血球破壞率及骨髓對鐵的重吸收率。

2.飲食中鐵的攝取量(經由飲食攝取鐵量,每日也只能攝取到 10~18mg,而懷孕 期間每日需鐵量為 30~60mg)

3.腸胃道吸收鐵的能力(正常腸胃道可吸收 10%的鐵量,若是有鐵缺乏情形產 生,則可增加到 20 的吸收量)

孕婦的血色素偏低通常沒有症狀,除非血色素值低於 6~7g/dl,導致心臟無 法輸出足夠的血液時才會產生臨床症狀。而當孕婦輕度貧血(8~10g/dl)時,則 可能會造成低體重新生兒。其致病機轉目前仍不清楚,可能與其他環境因素有關。

表 2-3-1 孕期貧血:妊娠週數與妊娠各期血紅素與血球容積的變化 妊娠週數 12 16 20 24 28 32 36 40

妊娠各數 1 2 2 2 3 3 3 足月

平均血紅素(g/dl) 12.2 11.8 11.6 11.6 11.8 12.1 12.5 12.9 5%紅血球素質(g/dl) 11.0 10.6 10.5 10.5 10.7 11.0 11.4 11.9 5%等量血球容積(%) 33.0 32.0 32.0 32.0 32.0 33.0 34.0 36.0

資料來源:轉引自產科護理學上冊,Katharyn A. May, Laura R. Mahlmeister 原著;陳彰惠等 譯,1997。

捌、妊娠糖尿病(Gestational Diabetes Mellitus;GDM)

妊娠糖尿病(Gestational Diabetes Mellitus;GDM):糖尿病是懷孕期間

糖尿病患者的胰臟無法製造足量的胰島素以應碳水化合物代謝所需。由於胰 島素的不足,葡萄糖無法進入細胞而留在血液中。當血糖升高時,細胞內缺糖而 呈現出能量枯竭的狀態,且組織中之脂肪及蛋白質會氧化,以供應能量,而造成 脂肪及蛋白質的耗損。由於蛋白質分解而造成負氮平衡,脂肪代謝而造成酮病,

過高的血糖引起血管內滲透壓升高而使水分由細胞內進入血中,導致細胞內脫 水。血中過高的糖分也會從小便中排出而形成糖尿。尿中葡萄糖滲透壓會阻礙腎 小管對水分的再吸收,更形成細胞外脫水狀態。

由於妊娠期間,人類絨毛軀體催乳素(Human chorionic somatomammotropin;

HCS)會抵消母體胰島素的作用,且在妊娠中後期,胎盤分米的人類胎盤泌乳激 素(Human placental lactogen;HPL)增加,胰島素分解酶活性也相對增加,

及產生胰島素拮抗作用,因此孕婦的胰島素需求量亦會隨之增加。

懷孕時胎兒不斷成長,其所需的能量是來自母體儲藏的葡萄糖;另外懷孕早 期的動情素(Estrogen)及黃體激素(Progesterone)會使胰島素的分泌增加及 刺激胰臟β細胞的增生,這使得葡萄糖的產生及利用產生了微妙的變化,故妊娠 合併糖尿病之孕婦在懷孕 24 週開始必須增加胰島素的劑量。

攝入高量胰島素及胎兒持續的運用葡萄糖,可能導致孕婦在兩餐之間形成低血糖 的危險,尤其再一間特別容易發生。

這些病理變化造成糖尿病四個主要症狀:多尿、多喝、多吃、和體重減輕。

多尿(頻尿)是因葡萄糖滲透活動造成腎小管無法在吸收水分。多喝是由於多尿 造成脫水現象。多吃是因為細胞無法利用糖分而造成組織耗損及處於飢餓狀態。

體重減輕是由於脂肪及蛋白質異化功能所致(余玉眉等,1991)。

妊娠糖尿病篩檢方式:葡萄糖耐量試驗、血糖測定、測驗尿糖、測驗酮體、糖化 血色素、視力檢查。

1.葡萄糖耐量試驗(Glucose Tolerance Test;GTT):最好是在第二或第三妊娠 期做此試驗,其結果較為可靠。100 公克口服葡萄糖耐量試驗(OGTT)是在空婦

血糖測定:空腹血糖範圍為 80~120mg/dl,連續二次測驗血糖值大於 140 mg/dl,

表示可能有糖尿病;飯後兩小時血糖正常值應低於 145 mg/dl,如果超過表示可 能有糖尿病。

2.測驗尿糖:使用 Multistix 及 Dextrostix 試紙。

3.測驗酮體:以 Acetest 及 Ketostix 檢查出尿中的酮體,可作為酮性糖尿及不 一定型糖尿的診斷。

糖化血色素(HbA1c)的測定:此檢驗一般用於以患有糖尿病之孕產婦,決定 高血糖程度的有效方法。正常HbA1c 的正常範圍為 6%以下,糖尿病患者的Hb A1c 則為 6~22%。

4.視力檢查:懷孕合併糖尿病時可能出現視網膜的變化有滲出液增加、點狀出血 及斑狀水腫等現象。

妊娠合併糖尿病的影響除了會對胎兒、新生兒造成低體重新生兒的發生機率 提高外,還會造成子宮內死胎、呼吸窘迫症候群、先天性畸形、新生兒低血壓 等……;另外對母體的影響是會造成楊水過多、高血壓、酮酸中毒、難產等……

(馮容莊,1997)。

玖、妊娠高血壓(pregnancy induced hypertension;PIH)

妊娠高血壓(pregnancy induced hypertension ;PIH):懷孕引發的高血 壓,經常在懷孕 20 週後出現,常見於懷孕最後 10 週、分娩中、或產後最初 48 小時。治癒妊娠高血壓唯一的辦法就是生下胎兒,但若早期診斷早期治療仍可得 到良好的控制(李開瑞等,1997、余玉眉等,1991)。

學者專家指出「血管攣縮(Vasospasm)」是造成孕期高血壓各種症狀的主要 生理病理學性因子。然而導致血管攣縮的原因目前仍不清楚,但被認為可能相關

1.具有血管性疾病史者:如糖尿病、高血壓、腎臟病等。

2.營養不均衡者:懷孕中攝取蛋白質、鈣質、鐵質、維生素等攝取不足,或是碳 水化合物、鹽分攝取過多者。

3.為水囊狀胎塊懷孕者,往往在懷孕 20 週前即會出現各種孕期高血壓的症狀。

4.第一胎或多胎妊娠者。

5.家族史中有高血壓傾向者。

症狀與徵象:

1.高血壓且併發有前額頭痛、視覺模糊、景不僵硬、噁心、嘔吐等症狀。

2.水腫、小便量減少、體重過度增加,即每週增加約 4~5 公斤以上。

3.尿液中含蛋白。

4.右上腹疼痛。

5 如發生痙攣則診斷為子癲症。

妊娠高血壓檢測方式:

一、血壓測定

與懷孕前或懷孕期間第一妊娠期之血壓比較:

1.收縮壓上升 30mmHg,舒張壓上升 15 mmHg 以上者;或血壓值超過 140/90 mmHg 者。

2.以平均動脈壓(Mean arterial pressure;MAP)來判斷:

MAP=DP+(SP-DP)/ 3(SP:收縮壓,DP:舒張壓 )

第二妊娠期 MAP>90 mmHg 或第三妊娠期 MAP>150 mmHg 表示孕婦有高血壓傾向。

3.翻轉身試驗(Roll-over test):可用來預測妊娠姓高血壓是否發生。在妊娠 28~32 週時,孕婦先左側臥 15 分鐘後,測一舒張壓為基準,然後轉為平躺,在 1 分鐘及 5 分鐘個量一次舒張壓,若高於左臥時之血壓 20mmHg 以上者,表示該孕 婦傾向於發生妊娠高血壓,宜加強追蹤護理。

在文檔中 摘要 (頁 42-51)

相關文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