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沒有找到結果。

為使本研究所探討的各項問題有明確概念,以下將名詞加以界定說明,本研 究中重要名詞為「幼兒」、「幼兒園」、「在地化課程」、「生態系統論」、「家 長參與態度」、「教師專業能力」,就以上相關名詞敘述如下:

幼兒(young children) 一、

本研究中所指「幼兒」研究者服務之花環國小附幼 3-6 歲幼兒。

幼兒園(preschool) 二、 systems Theory of Human Development)提出的 4 個影響發展個體的環境系 統,分別為:小系統、中間系統、外系統、大系統。最核心的一層是小系統,

施、幼兒園課程發展委員會。第四層為大系統即最外的一層,指文化、政治、

信仰、社會價值觀對個體的影響。Bronfenbrenner(1979)認為每個人的發展都 受到這四種層級的直接影響,然而這些情境系統與幼兒互動的頻率與密切度 是有差異性的,這四個情境系統都是維持在一種交織動態的平衡,呈現蜂巢 結構。換言之,幼兒的發展是非單一因素形成,而是經歷動態的運作而成,

幼兒與其生活環境的人事物是無法切割的整體。

家長參與態度 五、

家長參與態度在推動在地文化課程中扮演重要的角色,因為在地文化課 程的課程設計是以幼兒的生活環境、當地文化特色為出發點,因此教保服務 人員在推動這些在地文化課程之前是需要先去了解幼兒的文化背景,而可以 透過與家長訪談方式來蒐集與幼兒有關的文化訊息,因此家長正向的參與態 度對在地文化課程的教學成效是有很大的助益。本研究針對家長參與態度的 訪談內容可分為以下四個面向:家長認知、家長行動表現、課程成效滿意度、

家長對文化傳承態度,來分析家長對於進行在地文化課程之參與態度。

幼教師專業能力 六、

朱建民(1992)指出「專業是一種理論與實務的對話。「專業是一種具有 科學性、歷史性、藝術性之特定專門學術的職業。」戴文青(2001)專業的幼 教師須具備 6 種核心知識能力,列舉如下:

(一)了解幼兒成長與發展的學識修養並促進其發展。

(二)維護幼兒健康與教室管理的能力。

(三)發展適性課程與實施教學的能力。

(四)具有輔導的觀念與技巧,使幼兒建立安全感與正向關係。

(五)尊重並包容幼兒個別差異。

(六)對幼教師專業倫理有基本瞭解,並能信守獲得的成就感。

5

文獻探討

卑南族 Pinuyumayan 早年被稱為「八社番」,是台灣東部原住民族群之一,

族群主要分布於中央山脈以東的台東平原與卑南溪以南地區,主要居住於台東縣

卑南族 10 部落 ngawngaway、talibatokan、kitubansaL、malatawan,進入 takuban (少 年會所),參加集體生活,接受各種嚴格的訓練,養成少年們成為體 格強健、守紀律、服從、勇敢的卑南族男人。

2、青 少 年 期 (myabetan): 十 七 、 八 歲 時 , 升 為 青 少 年 (miyabetan) 加 palakuwan 入 (成人會所),參加各類成人活動和祭儀。為長老們服 務,訓練成為可以刻苦耐勞、服從命令、自動自發的精神。

3、準青年期(kitubangsar): 約二十歲在大獵祭(mangayaw)舉行成年禮儀 式。要成為卑南族真正的男人須通過考驗,族人會為其戴上花環為

落婦女們會在男子下山的前一天在部落外面布置好迎獵場,當天會在迎 palakuwan 集合,由年紀最大的婦女們響了銅磬,沿路呼喊出發前往山上 拿取男子們事先在山裡尋獲的檳榔藤心,並在途中進行分齡賽跑活動,

完成後一起將藤心送到部落年紀最大的長輩家,才返回部落集會所唱古 調歌謠,並享受部落男子們精心準備的午餐及娛樂活動,下午則進行傳 統的娛樂活動。

(四 )海祭 : 海 祭的由來 源於傳說,卑南族部 落原來並沒有小米, 是祖先 Temalasaw 前往蘭嶼取回,為了感念祖先辛苦及飲水思源,並祈求來年 豐收,因此卑南族人每年七月小米成熟時都會在海邊朝向蘭嶼方向進行

兔毛足飾、臀鈴、肩帶、佩刀、頭巾、花環,年長者可穿著佈滿紅色幾何圖形十 字繡的龍袍(長老袍),60 歲以上的男子才可以代掌長老帽,65 歲以上才可以在 長老帽上插上飛禽的羽毛。(姜祝山、孫民英、林娜玲,2016)

圖 2-2-1 長老龍袍 圖 2-2-2 長老帽

圖 2-2-3 男子後敞褲 圖 2-2-4 男子使用的兔毛腳飾

圖片來源(2017)台灣原住民文化知識網

http://tcgwww.taipei.gov.tw/ct.asp?xItem=1001101&CtNode=17414&mp=cb01 (二)女子服飾

女子服飾較為簡單,以白、黑色上衣配上刺繡兜,和花色長裙、長腰帶、綁 腿等,年長的女性會加上深藍色的長袖短上衣。裝飾物方面,女性的白銅飾物較 男性少,通常是銀製髮簪、頭帶(綴小珠子),花環則是不可或缺的重要裝飾。(臺 灣原住民數位博物館)。

9

圖 2-2-5 女子長者服飾 圖 2-2-6 腰帶

圖 2-2-7 女子內裙 圖 2-2-8 女子外裙

圖 2-2-9 十字繡肚兜 圖 2-2-10 年輕女子服飾 圖片來源:(2017)台灣原住民文化知識網

http://tcgwww.taipei.gov.tw/ct.asp?xItem=1001101&CtNode=17414&mp=cb01

10

五、花環

卑南族是愛花的民族,花環更是外人印象最深刻的民族印記,未成年的卑南 族男子僅能配戴由蕨類編織而成的草環,成年後會由教父為其換上新裙,由教母 為其卸下草環,戴上象徵榮耀的花環,從此男子正式布達晉升成為 bangsaran(成 年人),可以結交異性朋友,參加部落的社交活動。,mangayaw(大獵祭)時男子 會上山打獵,待他們下山回到部落後,婦女會編織花環為歸來的長輩及到訪的親 友戴上花環,通常越受敬重的男子會得到一圈又一圈的祝福,可見花環對於卑南 族男子而言是社會地位的象徵意義(李莎莉,2005)部落長老也會在 mangayaw(大 獵祭)時為今年家中有人過世的喪家們剃除草環,換上花環除喪,揮別悲傷的日 子重新在新的一年融入部落(林梨容,2010)。

傳統花環以輪傘草或草繩為編繩,組成材料有紅、白、黃的花朵,搭配排香 草(asap)或蘄艾(pueyung )編織而成, asab 這種葉子曬乾後會有獨特的香味,

老一輩的族人相信它是高貴尊榮的,並且可以驅邪(達西烏拉彎.畢馬,2007)。

圖 2-2-11 花環—以現代塑膠花編織 圖 2-2-12 花環—以鮮花編織

圖 2-2-13 受敬重的長老 圖 2-2-14 青年成年禮

相關文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