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沒有找到結果。

研究場域與對象

本研究場域為花環國小附設幼兒園,為研究者任教的班級,幼生有 30 名,

多為卑南族,花環國小成立於 1896 年,是東台灣原住民正式接受新式教育的開 端,歷經了日據時代至今已屆 120 年,擁有豐富的文化資源,是歷史非常悠久的 原住民學校,全國 16 個原住民族中,卑南族僅有在台東縣的台東市及卑南鄉,

是一個擁有非常特殊會所文化的族群。全校順應了學生與部落的需求,極力地進 行卑南族文化實驗課程。

一、園所概況:

花環國小附設幼兒園於民國 94 年 1 月核定設立,迄於一百年七月三十 一日試辦國民教育幼兒班,招收四足歲至五足歲混齡幼兒。民國 101 年 8 月 1 日,改制為台東縣台東市花環國小附設幼兒園迄今,目前招收三足歲至五 足歲混齡幼兒,招收幼兒以經濟弱勢、隔代教養及原住民幼兒居多。目前僅 有一班共 30 名幼兒,卑南族有 24 人、阿美族 2 人、非原住民學生 4 人,

正式人員編制共有 5 人加上一名申請原住民族委員會沉浸式族語教學計畫的 族語教師,分別為校長、研究者(教師兼任園主任)、一名代理教師、一名代 理教保員、一名廚工、族語教師。

二、教學環境:

(一)校園位置與平面圖:

校地面積:23668 平方公尺。校舍共有教室七間、活動穿堂(會議室)、

行政室、校長室、保健室、電腦教室、圖書室、自然專科教室、50 人 座多功能視聽教室(音樂教室)、遊戲室(輔導諮商室)、午餐廚房與倉庫 各一間,廁所兩間、鄉土教育中心 一棟(含地下室一間-分隔成桌球 室、文書檔案室)、體育器材室一間。

3-2–1 台東縣花環國小校園平面圖

21

(二)教室環境

花環國小附設幼兒園創始於民國 94 年,只有一個班級,一開始以小學 部空餘教室一間使用,然在教學上與生活上有諸多的不便。校長非常重 視幼兒教育,與小學部溝通後,將音樂教室移至鄉教中心,便有一間空 餘教室供給幼兒原使用,經前主任極力爭取與各處室協助下,於 103 年度通過教學環境改善計劃,整建了廁所、兩間教室的通道門、教室天 花板、與增設教具櫃等工程,因此目前本園有兩間活動室可以使用,一 間做為主要教學活動室,一間做為角落學習區與午睡的寢室。

圖 3-2–2 花環國小附設幼兒園教室平面圖 三、作息時間:

花環國小附設幼兒園小熊班作息時間依據「幼兒園教保服務實施準則」安 排,課程以統整不分科方式進行,每日 8:00-8:30 進行大肌肉活動,並在的配置 主要希望落實「教育即生活、生活及教育」之理念。每日主題教學時間內提供沉 浸式卑南族語教學活動,主要進行在地化課程,另外,依據幼兒興趣會在教室內 提供 5 個學習區方便幼兒依據興趣及需求進行角落探索,文化角理會擺放在地化 課程進行中的相關書籍以及卑南族的傳統文物與書籍,美勞角除了一般美勞素材 外還會不定時更換幼兒在學校或部落撿拾的鬆散材料,也規劃編織與刺繡區,益 智角中有夾豆、生活日常訓練板、鈕扣板等訓練手眼協調教具,扮演角除了有卑 南族的傳統服飾及傳統廚具、工具外,也會依照主題更換配件。學習區依幼兒的 能力與興趣,進行個別的探索活動,激發學習動機,促進社會性技巧發展,可統 整幼兒各方面的學習,研究者也能利用學習區探索時間蒐集幼兒能力表現。

22

表 3-2-1 作息時間表

3、族語教師

實施沉浸式族語教學幼兒園後園所增加一名族語教師, C 師熟悉卑南族 語言與文化,是研究者設計在地化課程的主要諮詢對象,與研究者經常 進行教學相關的討論,給予十分寶貴的建議。

(三)領域專家

1、多元領域專家

為研究者的指導教授及兩位口試委員,三位教授有豐富的學識涵 養,指導教授對卑南族文化與花環部落進行過田野調查,對研究議題提 出盲點,協助研究者釐清研究方向。

2、部落耆老

林校長與鄭校長為部落中發展語言及文化最重要的推手之一,兩位 長輩長時間投入卑南族語言與文化的振復,不遺餘力的發展文化教材與 辭典,是花環部落的精神領袖之一,對於幼兒園文化課程設計更是提供 許多寶貴的意見。

(四)幼兒與家長

在教育基本法第八條第三項提到家長有義務及權利參與子女的教 育事務,根據 Bronfenbrenner 的文化生態論理論,影響幼兒的的發展不 是單一情境因素,而是生態系統中的小系統產生了不同的交織作用,所 以家長提供的觀察與回饋是重要的研究方向之一,幼兒則是課程的主要 靈魂,有了幼兒的參與,課程才得以進行。

表 3-2-2 訪談參與對象

24

相關文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