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沒有找到結果。

第一章 緒論

第五節 名詞解釋

在本節中,筆者將就本次創作與解析中將出現之藝術、漁業等相關名詞進行 解釋,以利讀者閱讀時對照本文中的相關專有名詞的意義。

一、旗魚意象(Sailfish Imagination)

「意象」是指客觀物象經過創作主體獨特的情感活動而轉化、創造的藝 術形象。以旗魚為創作主題之客觀物象,經過藝術家的情感活動創造出的藝 術形象,就是本次的創作主旨--旗魚意象。

二、旗魚(Sailfish, Marine)

旗魚是多種大型掠食性魚類的總稱,依照不同的品種,還有槍魚、馬林 魚等稱呼。

在本次創作中,雖然畫面上是以意象方式呈現旗魚,但在作品解析說明 中將會提到專有魚種的名稱,因此以下就四種在創作上應用的旗魚魚種列圖 介紹,以供閱讀作品解析時之參考。

(一)雨傘旗魚(Atlantic Sailfish)

雨傘旗魚(圖 1.4),俗名又稱:破雨傘、雨傘魚、芭蕉旗魚、帆魚、扁

http://digitalarchives.tw/collection_detail.jsp?exhibition_id=781(2010 年 8 月 10 日瀏覽)

(二)立翅旗魚(Black Marlin)

立翅旗魚(圖 1.5),俗名又有:翹翅仔、白肉旗魚、闊胸仔、白皮旗魚、

白皮丁挽等稱呼。成魚體長約 1.5~2.5 公尺,最大體長可超過 4.5 公尺,重 量超過 700 公斤。活體體色為背部藍黑色、肚腹為銀白色,但死後即呈黑色,

因此英文稱為 Black Marlin。味道最鮮美的季節是冬季,每年十月至翌年四 月間是盛漁期。

圖 1.5 立翅旗魚

資料來源:數位典藏與數位學習 成果入口網〈臺灣旗魚列傳〉

http://digitalarchives.tw/collection_detail.jsp?exhibition_id=781(2010 年 8 月 10 日瀏覽)

(三)黑皮旗魚(Blue marlin)

黑皮旗魚(圖 1.6),俗名又稱:

鐵皮丁挽、油旗魚、黑皮槍魚、油 旗魚、鐵皮、烏皮

,身體背部藍黑色、腹肚銀白色。身體有十數條蔚藍 色橫帶,英文名稱 Blue marlin。

圖 1.6 黑皮旗魚

資料來源:數位典藏與數位學習 成果入口網〈臺灣旗魚列傳〉

http://digitalarchives.tw/collection_detail.jsp?exhibition_id=781(2010 年 8 月 10 日瀏覽)

(四)紅肉旗魚(

Striped marlin fish

紅肉旗魚(圖 1.7),俗名又稱:

紅肉丁挽、紅肉旗魚、正四鰭旗魚、

紅肉槍魚、紅目丁挽、真旗魚、紅目旗魚、正旗魚

身體背部呈深藍

又帶紫,側線以上淡藍色,腹部銀白色,體側有數十條橫帶紋狀斑點

, 花紋明顯,因此英文名稱為

Striped marlin fish。

圖 1.7 紅肉旗魚

資料來源:數位典藏與數位學習 成果入口網〈臺灣旗魚列傳〉

http://digitalarchives.tw/collection_detail.jsp?exhibition_id=781(2010 年 8 月 10 日瀏覽)

三、黑潮(Kuroshio)

五、鏢旗魚(Marlin Speared)

旗魚的漁法有鏢刺、延繩釣與流刺網捕撈等方法,其中使用鏢刺漁法的 用意,主要是鏢刺捕獲的旗魚可以立即捕撈上船進行放血,因此相較於網撈 與延繩釣漁法的魚獲沒有腥味,較受高價市場消費者的青睞。

鏢旗魚是團隊工作,通常大型的旗漁船上,會設有一名看魚手,專門尋 找目標;舵手則隨時依據看魚手指示調整船行進方向;在船首的部分,有一 至二名手持鏢槍的鏢手(一正一副),看準目標後,依正、副之順序出手。

六、延繩釣(Longline fishing)

延繩釣是由漁船拖曳一條主要纜繩,上面分接 1000-3000 支的副繩,並 接以浮球的大量垂釣漁法。主要以高經濟價值的鮪魚、旗魚與鯊魚為主。

延繩釣可以根據預設捕獲的魚種改變餌料或魚鉤的深度,也因為能夠針 對目標進行捕捉,因此必須有適當的管理,否則很容易就會造成對單一生物 族群的過度捕捉。

圖 1.8 延繩釣示意圖

資料來源:國立海洋生物博物館,http://shark.nmmba.gov.tw/home4.2.html(2010 年 10 月 21 日瀏覽)

七、壓克力顏料(Acrylic Paint)

壓克力顏料的主要成分是甲基甲醇丙烯酸脂(Methyl Methacrylate,或稱 聚丙烯酸脂),大約在在 1930 年代發明,1950 年代開始被廣泛應用於藝術創 作。

繪畫發展史上,藝術家為了得到良好的繪畫效果與長期的作品保存,歷 經數千年,在不同的地區與氣候,不斷的嘗試許多不同的媒材,包括:膠彩、

臘彩、馬賽克、乾壁畫、彩繪玻璃、濕壁畫、蛋彩、坦培拉等,直至西元十 五世紀之後才逐漸研發出被認為最容易被廣泛使用的油畫,並在繪畫藝術史 上長時間佔有重要地位。儘管油畫顏料製作的作品可以保存數百年之久,但

卻無法承受室外氣候與溫度的影響,因此在壓克力顏料發明後,開始在繪畫

八、極簡美學(Simple Aesthetics)

極簡美學來自極簡主義(Minimalism/Minimal Art 或稱簡約主義、極限藝 術),極簡主義開始於 20 世紀中期,與硬邊藝術、後期色彩的抽象屬於同一 個系統,是對當時抽象表現主義的反動。美國藝術家史帖拉 (Frank Stella,

1936-),是極限藝術的最具代表性的開拓者之一。而歐洲現代主義建築大師 Mies Vander Rohe 的名言“Less is more"被認為是代表著簡約主義的核心思 想。極簡主義風格的特色是將造型、色彩元素簡化到最少的程度,利用幾何 造型、色彩飽和、畫面潔淨,以求達到化繁為簡、以少勝多的效果,現代的

「極簡」、「簡約」等風格名稱其實在形式上已經脫離原本極簡主義的精神,

但其精神與名稱已經融入我們的生活之中。

九、東方美學(eastern Aesthetics)

「東方美學」一詞通常有不同的面向,包括泛指中東地區(如阿拉伯)、

料、技法與風格,幾經思慮,筆者認為創作者更該將自己對在地的人文情懷,轉 化成創作靈感並於本次的創作作品中呈現出新題材、新材料與新風貌,才能在藝 術創作的歷程中,有所突破。

相關文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