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沒有找到結果。

第二章 文獻探討

第二節 浮力的相關文獻探討

第二節 浮力的相關文獻探討

一、浮力(Buoyancy)概念:

科學史正是代表著一個概念的演變,而浮力(Buoyancy)在中西方的科學史 發展上,都各自有著一段歷史故事。在中國歷史上有一段「曹沖秤象」的歷史故 事;在西洋史上則是以 阿基米德(Archimedes)的「真假皇冠」最廣為人知,然 這段故事最後都演變成今天教科書上的「阿基米德原理(Archimedes’ Principle)

」 或「浮力原理」。

因此研究者將循著這些科學哲理,利用推導原理的方式,來回顧阿基米德原 理。如下圖2-2-1 所示,若一柱高為 𝐻 且截面積為 𝐴 的圓柱體,置於一液體密度 為 ρ 的靜止流體中 。若圓柱體頂部所受的作用力為 𝐹$ 、圓柱體底部所受的作用 力為 𝐹% ,則:

物體置於靜止流體內所受的靜液壓力大小,與其液體密度𝜌、液面下的垂直 深度 ℎ 以及重力場大小𝑔有關,其數學式可表示為:

𝑃=𝜌𝑔ℎ (2-2.1)

若圓柱體頂部與底部所受的靜液壓力大小分別為𝑃$ 及 𝑃%,則可以根據上式

(2-3.1)可將𝑃$與𝑃%表示為:

𝑃$=ρgℎ$ (2-2.2)

𝑃%=𝜌𝑔ℎ% (2-2.3)

由於壓強 𝑃的定義為「在單位截面積𝐴上,所受之垂直正向力𝐹」,故數學式 可表示為:

𝑃 =,- (2-2.4)

因此我們可以將圓柱體頂部與底部所受的作用力𝐹$與𝐹%,藉由上式(2-2.4)

與(2-2.2)~(2-2.3)表示為:

𝐹$=𝑃$𝐴 = 𝜌𝑔ℎ$𝐴 (2-2.5)

𝐹%=𝑃%𝐴 = 𝜌𝑔ℎ%𝐴 (2-3.6)

16

而於靜止液體中的圓柱體,在鉛直方向上所受的合力大小為:

𝛴𝐹/ = 𝐹% − 𝐹$ = 𝜌𝑔ℎ%𝐴 − 𝜌𝑔ℎ$𝐴 = 𝜌𝑔(ℎ%− ℎ$)𝐴 (2-2.7)

上式(2-3.7)中的 (ℎ%− ℎ$) 即為圓柱體的柱高 𝐻。因此,若乘上柱體的截 面積 𝐴,則為圓柱體的體積𝑉。若定義鉛直方向的合力為圓柱體所受的浮力𝐵,則 上式(2-3.7)可表示成:

𝛴𝐹/ = 𝐹%− 𝐹$=𝜌𝑔𝑉=𝐵 (2-2.8)

密度即為質量與體積之比值。因此,上式(2-2.8)𝐵=𝜌𝑔𝑉 中的物理量 𝜌𝑉,

背後所代表的意義為體積為𝑉的液體質量,故 𝜌𝑔𝑉 的即為「圓柱體所排開的液體 重」,其數學式可表示成:

𝐵= 𝑉𝜌𝑔= 圓柱體 (物體)所排開的液體重 (2-2-9)

▲圖 2-3-1:物體於靜止流體中於鉛直方向上的受力示意圖

由這些推導過程中,可以歸納出浮力與密度、力平衡、壓力及靜液壓力概念,

有著密不可分的關係。因此研究者將以這些概念做為發展試題的概念基礎。

二、國中教科書中的浮力單元回顧:

研究者同時參考了現行國民中學自然與生活科技領域,翰林版及康軒版的第四 冊的教科書內容的浮力單元章節內容。發現,各教科書在正式介紹浮力概念前,常 透過「人在游池內游泳,會覺得自己變輕」(康軒版)或「在泳池內抱人,會比較

𝒉𝟏

𝒉𝟐 𝑯

𝑭𝟐 𝑭𝟏

𝑨

17

省力」(翰林版)的例子,來告訴學生浮力現象 ; 並且透過浮力實驗,例如:「讓 金屬掛在彈簧秤下端,並使金屬沒入水中後,透握量測其彈簧秤讀數,來了解浮力 概念(翰林版)」、「取等重金屬塊與黏土塊,分別將其懸掛在自製桿秤的兩端,

並使其達平衡 ; 接著,再讓金屬塊沒入水中後,桿秤會往黏土塊的一端下傾,這暗示 了沒入水中的金屬塊變輕了(康軒版)」,讓學生了解「浮力即為物體在水中所減 輕的重」,即:

▲圖 2-3-2:浮力為物體在水中所減輕的重(翰林版課本截圖)

再來,則是引導學生進入阿基米德原理及其數學式,即浮力就等於物體於液面 下的體積乘以液體(水)的密度,下圖2-3-2(a)與(b)為的比較

(a) (b)

▲圖 2-3-3:浮力就等於物體於液面下的體積乘以液體(水)的密度

(圖a 為翰林版;圖 b 為康軒版課本截圖)

最後再浮力的成因部分,康軒版的課本正文中,有提到浮力的成因即為「物體 在液中所受到的液體壓力差」; 而在翰林版部分,則是將這部分的概念,放在 補充資料中,其中下圖 2-3-4 為康軒版課本截圖。

▲圖 2-3-4:浮力即為物體在液中所受到的液體壓力差(康軒版課本截圖)

三、浮力相關的迷思概念文獻探討:

自過去以來,浮力的迷思概念相關研究,一直都是國內、外科學教育研究上,

經常被討論的議題 。研究對象從 6 歲的兒童(Piaget 1995;Inhelder 1955)到中學生

(Biddulph 1983;Osborne 1983;Hewson 1986;郭重吉 1989;江新合 1992;林俊義

18

2001; She 2002;吳昆勇 2002)甚至到職前的教師(劉翠伶 2003)都有。有如此大 數量的研究文獻,意味著過去的這些學生,在學習浮力這一單元概念中,存在有各 式各樣值得探究的迷思概念類型。下列是針對過去國、內外於浮力迷思概念相關研 究的研究文獻結果分述:

(1)PiagetInhelder1955:以六歲孩童作為研究對象探究孩童對沉、浮的體 解釋方式。經研究結果發現,孩童認為球與蠟燭是「圓」的因此會下沉; 針很

「輕」因此會浮起來,但若用手將其向下壓,則針會下沉。有此可知, 幼兒在 分類物品的沉浮標準不一。

2)BiddulphOsborne1983:針對7~14 歲的學童做浮力概念的研究,研究 結果發現,孩童判斷物體沉浮的標準,是依「物體的成份」(塑膠可能浮,鐵

的物質則會沉)、「是否含有空氣」(含有空氣的就會浮)、「物體的長度、

形狀」(較長的物體可能會沉)、「是否中空」(中空的物體可能會浮)、

「液體的深度」(物體比較會沉在較深的液體中)來判斷 。

(3)Dentici & Grossi & Borghi & De Ambrosis(1984):針對6-8 歲的學童做 浮力概念的研究。其研究結果發現,孩童會以「物體的重量、組成或形狀」來 判斷物體的沉浮。

(4)Hewson(1986):以 14~22 的南非地區學童,做浮概念的研究。其研究發現,

學童無法正確解題的原因,是因為學童缺乏密度的概念,特別是體積的部分。

(5)郭重吉(1989):針對國一、二的學生做浮力概念的研究。研究結果發現,學 生的迷思概念有 ─ 浮體之所以能漂浮,是因為「物體本身是空心的」或因為

「浮力大於重力」的關係;水愈多時,物體浮中水面的體積愈多;物體在海水中 較容易浮得起來,是因為海水有鹽分的關係。

(6)江新合(1992):針對國中生做浮力概念的研究,並根據其研究結果歸納出 這幾項迷思概念的四大類型:「因為浮力相關概念的定理或公式的錯誤記憶所 導致」、「利用自身的生活經驗取代了課本中的正確概念」、「利用所學不相 干的新概念,來解釋浮力現象」、「對浮力的成因、變因分析不清」。

(7)許嘉玲(1997):針對國中生做浮力概念的研究,並根據其研究結果歸納出 幾項迷思概念類型:「物體浮出水面,是因為是空心的」、「物體浮於水面,

是因為所受的浮力比較大」、「液體愈多,則物體在液中所浮出的體積會愈 多」、「物體浸於液中時,物體頂部的上壓力會與頂部的下壓力相等」、「物 體浸於液中時,物體頂部所受液體之下向作用力,會恰好與物體所受液體的浮 力相互抵消」、「熱氣球充滿空氣時會上升是因為熱空氣上升的原理,因此與 浮力無關」以及「液體對懸掛的沉體沒有施加作用力」。

19

20

21

(Fisher 1985 ; Driver 1985;Guesne 1985 ;Tierghien 1985 ; 郭重吉 1989 ; 鍾聖校 1994),也就是說許多迷思概念類型都存在於「不同的年齡層」、「不同的地區」

(Piaget 1995;Inhelder 1995; Biddulph 1983;Osborne1983;Dentici 1984;

Grossi 1984; Borghi 1984 ;De Ambrosis 1984;陳振威 1999;She 2002;郭重 吉1989;吳武雄 1989;林福榮 2001;王龍錫 1991;許嘉玲 1997)

(2)僅以「物體的重(質)量」作為判斷浮力的依據

(Dentici 1984; Grossi 1984; Borghi 1984; De Ambrosis 1984;郭重吉 1989;

陳振威1999;林俊義 2001;吳昆勇 2002;劉翠伶 2003;Rowell 1997;Dawson 1977;王龍錫 1991;許嘉玲 1997; 林福榮 2001)

(3)誤用「物體的體積」來作為判斷浮力的依據

(Hewson1986;郭重吉 1989;陳振威 1999;林俊義 2001;吳昆勇 2002;劉翠 伶2003;許嘉玲 1997;林福榮 2001)

22

(4)誤用「物(液)的密度」來作為判斷浮力的依據

(吳昆勇2002 ; 劉翠伶 2003 ; 郭重吉 1989 ; 許嘉玲 1997 ; 林福榮 2001 ; Mullet 1988;Montcouquiol 1988)

(5)誤用「物體於液體中的位置」來作為判斷浮力的依據

(Biddulph 1983; Osborne 1983; Mullet 1988; Montcouquiol 1988;黃湘武 1987)

(6)誤用「物體與液體的接觸面積」來作為判斷浮力的依據

(She 2002 ; 吳昆勇 2002)

(7)錯誤的使用浮力概念來解釋浮力現象

(吳昆勇2002;郭重吉 1989;林俊義 2001;黃湘武 1987)

(8)以「不相干的概念」解釋浮力現象(江新合1992;劉翠伶 2003)

此外,在江新合(1992)的研究中也指出,學童在浮力的迷思概念中,常犯的 四大類型為:(1)定理或公式的「錯誤記憶」所導致;(2)利用自身的「生活經驗」

取代了課本中的正確概念;(3)利用所學「不相干」的新概念,來解釋浮力現象;(4)

對浮力的成因、變因分析不清。(廖棍熙2001)

23

第三章 研究方法與工具

第一節 研究架構與流程

一、研究架構:

本研究挑選了三所公私立學校的大一新生作為研究對象,並以浮力作為主要 的概念測驗章節,探討學生是否能正確運用或連結相關的浮力概念來解決浮力問題。

在這部分的調查研究,將比較各校大一新生的答題表現、答案類型與迷思概念類型,

並根據受測者的入學方式等以,調查各校在多元入學管道上的招生策略及所招收到 的學生特質 ; 另外,我們也將透過與八、九年級生的答題表現比較,探討學習前、

後的學生,在答案類型與迷思概念類型上的差異,以及學生的概念是否會隨著年齡 而增長。 以下是本研究的研究架構與內容,一共分成「針對各校在多元入學方案 所採取的策略及招收的人數比例調查」及「針對高中的課綱」這兩種調查面向:

(一)針對各校在多元入學方案所採取的策略及招收的人數比例調查:

根據受測者的學習歷程資料, 將甲、乙、丙三校學生入學方式做為資料 分類依據,探討各校在多元入學方案上,所採取的招生策略 。

(二)針對高中的課綱:

比較三所學校的答題表現與答案類型,並於施測後透過「晤談」的方式,

來診斷學生的迷思概念,再藉由與八、九年級生的答題表現、答案類型,以 及迷思概念類型比較,來探討「學生在學習前、後,概念上的轉變」以及

「學生的概念,是否會隨著年齡的成長而增長」。

24

二、研究流程:

如下表 3-1-1 為,本研究的研究流程、規畫與劃分說明。本研究流程一共可為 三個階段:

(一)第一階段(20158月):

此階段為準備階段,主要在蒐集與分析國內外的相關文獻資料及國、高中 課綱內容。同時與指導教授及多位參與研究的教授,討論施測試題,並於 2015 年 8 月底前完成「普物物理圖表認知概念調查問卷」的試題發展。

(二)第二階段(20159月~20164月):

此階段為實施階段。分有大一新生與八、九年級生兩部份:

(1)大一新生部分:於2015 年九月各校開學時的第一堂普通物理實驗 課,針對三校的大一新生做施測,並於同年十月底前完成,三校大一

(1)大一新生部分:於2015 年九月各校開學時的第一堂普通物理實驗 課,針對三校的大一新生做施測,並於同年十月底前完成,三校大一

相關文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