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沒有找到結果。

第三章 研究方法與研究工具

第三節 研究工具

第三節 研究工具

一、普通物理圖表概念認知調查工具發展:

(一)2015物理奧林匹亞初賽試題分析:

針對大一新生所發展的普通物理圖表概念認知調查紙筆測驗工具,主要來 自2015 物理奧林匹亞初賽試題中,第一部分填充題的第五題。題目敘述如下:

「一內有金屬塊 W 之小木桶,整體浮在一裝有水之容器水面上。今將金屬 塊 W 由木桶內取出置入容器之水中,金屬塊在沉入底部後,試問容器內

的水面高度 h 之變化是上升、下降亦或是不變? (8) 。」

▲圖 3-3-1:2015 物理奧林匹亞初賽試題第五題示意圖

在接下來的部分,將針對此道物奧初賽試題,進行試題分析,以藉此能進 一步了解學生具備有哪些物理概念,才能夠順利應答。以下是研究者根據原題意,

所繪製出的步驟分解圖(如下圖3-3-2 所示),同時也針對此道試題提供參考解 法:

▲圖 3-3-2:步驟分解圖

假設小木桶的重量為W 、金屬塊的重量為 W 且原液面高度為 h 。視金屬 W 及小木桶 W 為一系統,若系統所受到浮力為 B1,則根據靜力平衡的條件,

系統在鉛直方向上所受到的外力總和恆為零,故:

Σ𝑭鉛直 = 𝑾+ 𝑾 + 𝑩𝟏= 𝟎 或 𝐵$ = 𝑊+ 𝑊 1)

𝑾

h h’

𝑾 𝑾

𝑾

29

若將重W 的金屬塊,從小木桶取出置入水中並待其沉於底部後,此時液

面高度為h’ (如上圖 3-3-2 右圖所示)。若小木桶與金屬塊,所受的浮力分

別為B 與 B,同樣可以根據「靜力平衡」的條件,小木桶與金屬塊在鉛直 的方向上,所受的外力總和恆等於零,即:

Σ𝑭A = 𝑩+ 𝑾 = 0 或 𝐵= 𝑊 (2)

Σ𝑭A = 𝑩+ 𝑾 + 𝑵 = 0 或 𝐵 = 𝑊 − 𝑁 (3)

再根據浮力公式 𝐵 = 𝑉𝜌𝑔 及密度的定義 𝜌 =EF ,將上(3)式改寫為 𝐵 = V 𝜌 𝑔 = EH

𝜌 𝑔 = 𝑊 HH

4)

因此,若視小木桶與金屬塊為一系統,則系統所受的浮力𝐵%即為「小木 桶所受的浮力B與金屬塊所受的浮力B總和」。根據上(2)及(4)式,

可以將此結果表示為:

𝐵% = 𝐵+ 𝐵= 𝑊+ 𝑊 HH

(5)

由阿基米德原理知道「浮力即為排開的液體重 𝑊」;因此,浮力的 變化 ∆𝐵 即可視為排開液體重的變化量 ∆𝑊。今將盛水容器內水量(液 體容積)表示為𝑀 = 𝐴 ∙ 𝑦 (其中 A 為盛水容器之底面積、y 為液面的高 度),則浮力的變化 ∆𝐵可記為:

∆𝐵 = ∆𝑊排開的液重 = (∆M水量)𝑔 = 𝐴(𝑦− 𝑦)𝜌𝑔 (6)

若將上式(1)與(5)的結果代入(6)式中化簡,我們可以得到:

∆𝐵 = 𝐵+ 𝐵 − 𝐵$ = 𝑊+ 𝑊 𝜌

𝜌 − (𝑊+ 𝑊) = 𝐴(ℎ− ℎ)𝜌𝑔

∆𝐵 = 𝑊 HH

− 1 = 𝐴(ℎ− ℎ)𝜌𝑔 7)

藉由金屬塊沉於水底的條件,我們知道「金屬塊的密度大於水的密 度」,即

30

𝜌> 𝜌HH

< 1 (8)

即暗示了,上(7)式的恆等式必「小於零」,即:

− ℎ < 0 或 ℎ < ℎ (9)

另外,我們也可以藉由下面的方法,得到一樣的答案結果。 因此,浮力 的變化量∆𝐵,即為金屬塊投入水中後的浮力𝐵% 與投入水中前的浮力𝐵$之差值,

故可透過上式(1)~(3)與(5),得:

∆𝐵 = 𝐵%− 𝐵$ = 𝑊+ 𝑊 − 𝑁 − 𝑊+ 𝑊 = −𝑁 (10)

根據上式(6)的結果,可將上式(10)改寫成:

∆𝐵 = −𝑁 = 𝐴(ℎ− ℎ)𝜌𝑔 (11)

這暗示了上式(11)「恆為負值」,即:

− ℎ < 0 或 ℎ < ℎ 即式(9)

這樣的數學結果,暗示了「將金屬塊投入水中,待其沉入水底後的液面 高度會下降」。

下表3-3-3 是根據分析物奧試題,總結幾項解題時所運用到的概念,其 中包含「浮力」、「密度」以及「力平衡」的概念。

概念 命題陳述

密度 (1)是否能正確運用密度的定義 𝜌 =E

F

(2)是否能從物體的沉浮情形來判斷,物體的密度大小。

力、力平 衡

(1)是否具備有分析 系統的能力。

(2)是否能利用力平的概念,判斷出靜止浮體所受的浮力即為 本身的重量。

浮力 (1)是否能正確利用阿基米德原理:浮力等於排開的液體重。

(2)是否能正確運用浮力公式(𝐵 = 𝑉𝜌𝑔)。

▲表 3-3-3:概念表

31

(二)普通物理圖表概念問卷調查之試題發展:

由於2015 年物奧初賽的該題試題,是以填充題的方式命題,因此考生只 要答對即可獲得該題題分 。為了能達到研究目的,研究者針對這部分的小缺 失,與指導教授與多位大學物理系教授開會討論後,決定將此道物奧初賽的 試題,加以修正、延伸並發展成為本研究用的普通物理圖表概念認知調查正 式施測問卷。

本調查問卷採用評量試題分析法(Item Analysis),在測驗概念部分包含 有浮力與熱力學兩部分,但在本研究僅針對浮力部分做探討。在浮力的測驗 調查,依題號順訓序分為密度概念層次題型、浮力概念層次題型以及綜合應 用層次題型三道試題,且評量試題是採兩段式測驗方法,即由參與施測的學 生回答該題答案後,再針對答案寫下答題的理由與想法。

在密度概念層次與浮力概念層次題型,是以測驗單一概念為主 ; 而在浮力 綜合應用層次題型部分,則是設計了一道情境試題,藉由金屬球的擺放方式,

例如:置於木桶內、繫於木桶下,並使其整顆球沒入於液面下,以及使其沉 於液底部等,一連串「不同的擺放方式」,探討學生如何運用與連結相關概 念,來解決浮力問題 。下部分是針對各層次題型的試題內容、測驗目標作說 明:

(1)普物問卷第一題:密度概念層次題型

「若A、B 與 C 三顆球的質量相同、體積大小為𝑉Q > 𝑉R> 𝑉S,設三顆球之 密度𝜌Q、𝜌R與𝜌S,則密度由大至小排序為 (以>、=表示)。」

【參考解答】𝜌T > 𝜌R> 𝜌Q

【測驗概念目標】是否能正確運用密度的定義。

(2)普物問卷第二題:浮力概念層次題型

「有三個材質相同但體積不相等的物體,分別置於裝有水的同一容器中,其沉 浮情形,如下【3-3-4 (a)~(c)】所示。設下圖中(a)、(b)與(c)的物體在水中 所受之浮力分別為𝐵U、𝐵V與𝐵T,則三個物體所受浮力由大至小排序為 (以>、=表示)。」

▲圖 3-3-4:普通物理圖表概念認知調查試題示意圖(第二題)

32

【參考解答】𝐵U > 𝐵V > 𝐵T

【測驗概念目標】(1)是否能正確運用密度的定義。

(2)是否能正確運用浮力公式(𝐵 = 𝑉𝜌𝑔)。

(3)是否能正確運用力與力平衡的概念。

(4)是否知道浮力的來源是來自於液體的壓力差。

3)普物問卷第三題:浮力綜合應用層次題型

「某生做浮力實驗之步驟順序如下所述:

《步驟一》將一木桶置於水中後,測得其水面高度為ℎ,如下【圖 3-3-5(a)】所 示。

《步驟二》置一金屬球於木桶內,並測得其水面高度為𝐻$,如下【圖3-3-5 (b)】所示。

《步驟三》將此金屬球從木桶內取出後,用一細絲(體積可忽略不計)勾置於木桶 底部,並測得其水面高度為𝐻%,如下【圖3-3-5 (c)】所示。

《步驟四》最後再將其細絲剪斷,並待其金屬球沉入水底後,測得其水面高度 為𝐻W, 如下【圖 3-3-5 (d)】所示。

則水面高度ℎ、𝐻$、𝐻%與𝐻W由高至低排序為 (以>、=表示)。」

▲圖 3-3-5:普通物理圖表概念認知調查試題示意圖(第三題)

【參考解答】𝐻$=𝐻% > 𝐻W > ℎ

【測驗概念目標】(1)是否能正確運用浮力公式 (𝐵 = 𝑉𝜌𝑔)。

(2)是否能正確運用力與力平衡的概念。

(3)是否能正確運用阿基米德原理即浮力等於排開的液體重。

33

(二)普通物理圖表概念問卷調查之參考解法:

1)密度概念層次題型的參考解法:

因為三顆球的質量均相等, 故可由密度的定義與數學式判斷,

各球的密度與其體積大小成反比,即:

𝜌=EF$F (1-1)

由題意得 A、B 與 C 三顆球的體積大小為𝑉- > 𝑉Y > 𝑉Z,故可由 上(1-1)式得:

H$

[> H$

\> H$

] 或 𝜌Q < 𝜌R < 𝜌S (1-2)

2)浮力概念層次題型的參考解法:

【參考解法I】由題目的附圖可知,三物體的體積以 a 物體的體積 最大;c 物體的體積最小,即:

𝑉^ > 𝑉_ > 𝑉` (2-1)

根據浮力原理知道,物體在靜止液體中所受之浮力大小與沒入液體 中的體積 𝑉、液體的密度 𝜌及所在的重力場大小𝑔 有關,其數學關係式 為:

𝐵 = 𝑉𝜌𝑔 (2-2)

由於 A、B 與 C 三物體所受的重力場強度相同,且三物體「完全沒 入在相同的液體中」,因此各物體在液中,所受的浮力大小B 與其沒 入的體積V 成正比。故可由上式(2-2)記為:

𝐵 = 𝑉𝜌𝑔 ∝ 𝑉 (2-3)

根據上式(2-1)與(2-3),可以透過比較得各物體於液中,所受 的「浮力大小」關係式為:

𝐵^ > 𝐵_ > 𝐵` (2-4)

34

【參考解法II】由於 A、B、C 三物體的材質均相同,即暗示了三 物體的密度物理量相同,故可將其數學式表為:

𝜌^ = 𝜌_= 𝜌` (2-5)

根據上式(1-1)與(2-5),可由(2-1)得三物體的質量大小關 係式,即:

𝑚^ > 𝑚_ > 𝑚` (2-6)

若一質量為 𝑚 的物體,所受的重力大小𝑊與所在的重力場大小 𝑔 之關係式可表示為:

𝑊 = 𝑚𝑔 (2-7)

則可將上式(2-6),由上式(2-7),得各物體的重量大小關係式,

即:

𝑊^ > 𝑊_ > 𝑊` (2-8)

由於A、B 與 C 三物體於靜止液體中達平衡,由靜力平衡的條件:

各物體於鉛直方向上,所受的「外力總合恆等於零」,故:

Σ𝑭A(^) = 𝑩𝒂+ 𝑾𝐚= 0 𝐵U = 𝑊U 2-9)

Σ𝑭A(_)= 𝑩𝒃+ 𝑾𝐛 = 0 𝐵V = 𝑊V (2-10)

Σ𝑭A(`)= 𝑩𝒄+ 𝑾𝐜 = 0 或 𝐵T = 𝑊T (2-11)

因此,可由上式(2-8)與(2-9)~(2-11)得,三物體於靜止液體 中所受的浮力大小關係式為:

𝐵^ > 𝐵_ > 𝐵` 即式(2-4)

35

【參考解法III】已知物體在靜止液體中所受的靜液壓力𝑃與其 液體密度𝜌與所在的重力場大小𝑔,以及液面下的物體距液面的垂

直距離ℎ的數學關係式,可表示為:

𝑃 = 𝜌𝑔ℎ (2-12)

若(a)、(b)與(c)物體的高度均為 d,則在三物體在液中分別 所受的靜液壓力差∆𝑃^、∆𝑃_與∆𝑃`,可由上式(2-12)表示成:

∆𝑃^ = 𝑃^+ 𝜌𝑔𝑑 − 𝑃^ = 𝜌𝑔𝑑 (2-13)

∆𝑃_ = 𝑃_+ 𝜌𝑔𝑑 − 𝑃_ = 𝜌𝑔𝑑 (2-14)

∆𝑃` = 𝑃` + 𝜌𝑔𝑑 − 𝑃` = 𝜌𝑔𝑑 (2-15)

壓強P 的定義為「單位面積𝐴上,所受到的垂直作用力𝐹」 ,故可

將其數學式表示為:

𝑃 = ,- (2-16)

由於浮力 B 為靜止液體的壓力差∆𝑃 所造成的結果,因此若將(a)、

(b)與(c)物體的面積,分別表示為𝐴^、𝐴_與𝐴`,則可以藉由式

(2-13)~(2-15)與 (2-16),得到 a、b、c 三物體於靜止液體中,所 受的浮力大小,即:

𝐵^ = ∆𝐹^ = ∆𝑃^𝐴^ = 𝜌𝑔𝑑𝐴^ (2-17)

𝐵_= ∆𝐹_= ∆𝑃_𝐴_ = 𝜌𝑔𝑑𝐴_ (2-18)

𝐵` = ∆𝐹` = ∆𝑃`𝐴` = 𝜌𝑔𝑑𝐴` (2-19)

由題目的附圖我們可以判斷出,其三物體間的面積大小關係為a 物體的面積最大;c 物體的面積最小,即:

𝐴^ > 𝐴_ > 𝐴` (2-20)

因此,可以透過上式(2-20)的面積大小關係式,代入上式(2-17)

~(2- 19)中,得各物體的「浮力大小」關係,即:

𝐵^ > 𝐵_ > 𝐵` 即式(2-4)

36

3)浮力綜合應用層次題型的參考解法:

本題我們將採用「兩兩比較法」來分析。首先,研究者先分析下圖

(a)~(c)系統的受力情形,若假設木桶與金屬球的重量分別為𝑾𝟏 與𝑾𝟐(粗體字表是向量),且各系統所受的浮力分別為𝑩𝐚、𝑩𝐛與𝑩𝐜 ; 根據靜力平衡的條件,我們可以得到:

Σ𝑭A(^) = 𝑩𝒂+ 𝑾𝟏 = 0 𝐵U= 𝑊$ 3-1)

Σ𝑭A(_)= 𝑩𝒃+ (𝑾𝟏+ 𝑾𝟐) = 0 或 𝐵V = 𝑊$ + 𝑊% (3-2)

Σ𝑭A(`) = 𝑩𝒄+ (𝑾𝟏+ 𝑾𝟐) = 0 𝐵T = 𝑊$+ 𝑊% 3-3)

考慮圖(d)的受力情形,若木桶所受的浮力為 𝑩𝒅木 且金屬球所受 的正向力與浮力分別為𝑵與𝑩𝒅金 ,則:

Σ𝑭A(jk)= 𝑩𝒅木+ 𝑾𝟏 = 0 或 𝐵j木 = 𝑊$ (3-4)

Σ𝑭A(jE) = 𝑩𝒅金+ 𝑵+ 𝑾𝟐= 0 𝐵j金= 𝑊%− 𝑁 (3-5)

因此,若綜合上式(3-4)與(3-5),便可得到圖(d)系統所受 的浮力𝐵j大小,即:

𝐵j = 𝐵j木+ 𝐵j金 = 𝑊$+ 𝑊%− 𝑁 (3-6)

根據阿基米德原理「浮力即為排開的液體重(𝑊)」,故浮力的變化

∆𝐵 即為排開液體重的變化量 ∆𝑊。若今將盛液容器內之液體量表示為 𝑀 = 𝐴 ∙ 𝑦 (其中 A 為盛水容器之底面積、y 為液面的高度),則:

∆𝐵 = ∆𝑊排開的液重 = (∆M液體量)𝑔 = 𝐴(𝑦− 𝑦)𝜌𝑔 (3-7)

由上式(3-7)的結果,將上式(3-1)~(3-3)與(3-6)合併 :

∆𝐵 = 𝐵V− 𝐵U = 𝑊% = 𝐴(𝐻$ − ℎ)𝜌𝑔 (3-8)

∆𝐵 = 𝐵T− 𝐵V = 0 = 𝐴(𝐻%− 𝐻$)𝜌𝑔 (3-9)

∆𝐵 = 𝐵l− 𝐵T = −𝑁 = 𝐴(𝐻W− 𝐻%)𝜌𝑔 (3-10)

∆𝐵 = 𝐵U− 𝐵l = −𝑊%+ 𝑁= 𝐴(ℎ − 𝐻W)𝜌𝑔 (3-11)

37

由於上式(3-8)中的𝐵V− 𝐵U 之值「恆正」,故:

𝐻$ − ℎ > 0 或 𝐻$ > ℎ (3-12)

上式(3-9)中的 𝐵T− 𝐵V 之值「恆為零」,故:

上式(3-9)中的 𝐵T− 𝐵V 之值「恆為零」,故:

相關文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