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沒有找到結果。

第五章 結論與建議

第二節 建議

人申請的缺額明顯有回流至考試入學中,故丙校在「考試入學」的人數比例及答 對率,才會明顯較高。

第二節 建議

綜合所有的調查結果發現,無論是浮力概念層次題型的答對率,或是浮力綜 合應用層次題型的迷思概念類型,都說明了「學生對於基本的浮力公式 𝐵 = 𝑉𝜌𝑔」

是「根深蒂固」,這意味著「學生在基本的浮力概念上,並沒有隨著單元課程的刪 除而遺忘」。但對多數的學生來說,在處理綜合應用層次的問題時,經常因為只關 心到題目中的「變化量」,而忽略掉「系統」仍有「其他的外力」存在。因此研究 者認為,應該加強「浮力」與 「力學」概念的連結與整合,例如:基礎物理二B的

「靜力學」單元中,適時的引入類似本研究中浮力的綜合應用層次題型,除了能夠 訓練學生以力學系統的角度處理題目之外,也能夠藉此訓練學生如何「整合」與

「連結」零散的概念,來解決物理問題。

90

91

http://news.ltn.com.tw/news/life/paper/597946

莊珮真 (2003):高中生因應大學多元入學方案生涯決策之研究。國立高雄師範大學 輔導研究所碩士論文。

大學多元入學升學網 (2016):http://nsdua.moe.edu.tw/index.php/admissions 教育部國民及學前教育署網站( 2016):http://www.k12ea.gov.tw/ap/index.aspx 國家教育研究院學術名詞暨辭書資訊網 (2016):http://terms.naer.edu.tw/

104學年度大學考試入學分發各系組最低錄取分數及錄取人數一覽表 :

92

二、外文部分

Ausubel, D. (1968). Education psychology: a cognitive view. (1st Ed). New York: Holt, Rinehart and Winston.

Biddulph, F.,& Osborne, R. (1984). Children’s questions and Science teaching : An

alternative approach. Floating and sinking:Some teaching suggestions. Learning in science project (Primary) .Working Paper No.117. (February 1984 and November 1983 versions)。

Clement, J. (1982). Students’ preconceptions in introductory physics. American Journal of Physics, 50, 66-70.

Cobern, W. W. (1989). World view theory and science education research: fundamental epistemological structure as a critical factor in science learning and attitude development. National Association for Research in Science Teaching.

Driver , R.,Guesne,E.,& Tiberghien,A.(Eds.)(1985). Children’s Ideas in Science. Milton Keynes:Open University Press.


Fisher, K. M. (1985). A misconception in biology: Amino acids and translation Journal of Research in Science Teaching, 22 (1), 53-62.

Gilbert, J. K., & Osborne, R. J.(1980): The use of models in science and science teaching . European Journal of Science Education , 2(1), 3-13.

Gilbert , J. K. ,Osborne, R. J. & Fensham,P. J.(1982).Children’s science and its consequences for teaching. Scienc Education,66(4),623-633

Gilbert , J.K., & Watts,D.M.(1983).Concepts,Misconception and Alternative

Conceptions:Changing Perspectives in Science Education.Studies in Science Education,10,61-98.

Hewson, M.G. (1986). The acquisition of scientific knowledge:Analysis and representation of student conceptions concerning density. Science Education, 70, 159-170.

Hewson, P. W., & Hewson, M. G. (1988). An appropriate conception of teaching science:

A view from studies of science learning. Science Education, 72(5), 597-614.

Head, J. (1986). Misconceptions in physics among South Africanstudents.Physics Educations, 15(2), 92-105.

Hsiao-Ching, She(2002).Concepts of a Higher Hierarchical Level Require More Dual Situated Learning Events for Conceptual change:A Study of Air Pressure and Buoyancy.International Journal of Science Education,24(9),981-996.

93

Mervis, C.B. & Rosch, E. (1981). Categorizatio n of natural objects. In M.R. Rosenzweig and L.W. Porter(Eds.), Annual review of psychology, 32, 89-115.


Mullet, E. & Montcouquiol, A. (1988). Archimedes’ effect, information integration 
and individual differences. International Journal of Science Education,Vol.10, 285-301.

Novak, J.D., & Gowin, D.B.(1984). Learning How to Learn. Cambridge, England:

Cambridge University Press.

Osborne ,R. ,& Cosgrove, M. M. (1983).Children conceptions ofn the changes of state of water. Journal of Research in Science Teaching,20(9), 825-838.


Osborne, R. J., & Wittrock. M. C. (1983). Learning science: A generative process. Science education, 67, 489-508.

Piaget, J., & Inhelder, B.(1956).The child’s conception of space. New York : Norton.

Piaget, J., & Inhelder, B.(1958).The growth thinking from childhood to adolescence. New York :Basic Books.

Piaget, J., & Inhelder, B.(1969).The psychology of the child. New York: Basic Book.

Pine, K., Messer D. & John K., Children's misconceptions in primary science: a survey of teachers' view, Research in Science and Technological Education, 2001.

Reif, F. (1987). Instructional design, cognition and technology: Applications to the teaching of scientific concepts. Journal of Research in Science Teaching, 24, 309-324.

Rowell, J.A., & Dawson, C.J.(1977). Teaching about floating and sinking:Further studiesclosing the gap betweencognitive Psychology and classroom practice.

Science Education, 61(4),527-540

Stepans , J.I.,Beiswehger,R.E.,&Dyche,S.(1986).Misconceptions Die Hard. Science Teacher,53(6),65-69

94

附錄一:施測生於概念層次題型的原始作答內容節錄

註:B 為訪問者、S 為受訪者

1)學校乙的晤談內容節錄:

(a)乙校晤談編號第 12 號 B:(口述題目)…..。

S:𝐴 > 𝐵 > 𝐶,因為它們都有受浮力,而且 A 浮的比較高所以它的浮力比較 大。

2)學校丙的晤談內容節錄:

(a)丙校晤談編號第 9 號 B:….(口述題目)。

S: A 球的浮力會比較大,浮力的話A > 𝐵 > 𝐶。

B: 為什麼你會覺得A > 𝐵 > 𝐶?

S:因為如果材質都一樣的話,A 球的質量會比較小,所以它的浮力就會比較 大。

B:所以你只是覺得,因為這三顆球的材質都相同,所以質量比較小的,浮力 會比較大?

S:對!質量比較小的浮力比較大。

(b)丙校晤談編號第 14 號 B:….(口述題目)。

S:浮力都一樣!應該是只要是物體都在水中,那麼所受的浮力就一樣。

B:所以不管體積、質量或者密度什麼的,只要物體都在水中,浮力就一樣?

S:對。

(c)丙校晤談編號第 15 號 B:….(口述題目)。

S:𝐶 > 𝐵 > 𝐴,我覺得跟深度有關;因為三顆球的材質都一樣而且都是實心 球,所以我覺得因為 C 球沉的比較深,所以他所受的浮力比較大。

(d)丙校晤談編號第 17 號 B:….(口述題目)。

S:浮力大小𝐶 > 𝐵 > 𝐴吧!因為 C 比較深,然後因為它沒有碰到底,所以代 表它下面給的浮力會等於上面水給的壓力。

95

3)八年級生的原始作答內容節錄:

(a)八年級編號05

(b)八年級編號17

4)九年級生的原始作答內容節錄:

(a)九年級編號34

(b)九年級編號 25

96

(c)九年級編號 30

97

附錄二:施測生於綜合應用層次題型的原始作答內容節錄

註:B 為訪問者、S 為受訪者

1)學校甲的晤談內容節錄:

(a)甲校晤談編號第 25 號 B:….(口述題目)。

S:圖 0 會比較高,因為圖 1 所需的浮力比較大,因為它比較重,所以水會有 比較大的形變。

(b)甲校晤談編號第 11 號 B:….(口述題目)。

S:圖 1 可以看成一個系統,然後圖 2 可以分開看。我覺得圖 2 比較多;因為 圖 1 的彈珠袋在液體下面;所以所排開的液體體積應該會比較多,然後液 面應該上升會比較高。

(c)甲校晤談編號第 25 號 B:….(口述題目)。

S:我覺得都一樣,因為圖 2 的系統的所受的重力跟圖 3 系統所受的重力是一 樣的,所以浮力應該都是一樣的,意思就是所排開的體積應該也是一樣 的。

(d)甲校晤談編號第 27 號 B:….(口述題目)。

S:那應該是圖 3 吧!因為圖 1 的彈珠沒有在水裡面,但圖 3 的彈珠袋有在水 裡面。

(e)甲校晤談編號第 25 號 B:….(口述題目)。

S:一樣;因為我覺得它們整個系統所受的重力都一樣。

2)學校乙的晤談內容節錄:

(a)乙校晤談編號第 12 號 B:….(口述題目)。

S:圖2比較高,因為圖2的彈珠有沒入的體積,所以水位會比較高。

98

(b)乙校晤談編號第 33 號 B:….(口述題目)。

S:圖1比較高;因為圖1跟圖2的重量是一樣的,但是圖2的彈珠袋是在水裡面,

所以它有受浮力,所以保麗龍板﹝與圖1的比起來﹞相對不會被下拉這麼 多。

(c)乙校晤談編號第 41 號 B:….(口述題目)。

S:都一樣,因為彈珠都在水面下。

(d)乙校晤談編號第 12 號 B:….(口述題目)。

S:圖2大,因為兩袋彈珠都一樣是沒入在液體中,所以不會影響。我們可以看 保麗龍板,因為圖2的保麗龍板下面還有掛一袋彈珠,所以它沒入的體積會 比較多;然後圖3的保麗龍板沒入液面下的體積則是跟圖0一樣。

3)學校丙的晤談內容節錄:

(a)丙校晤談編號第 14 號 B:….(口述題目)。

S:圖 0 比較高,因為圖 1 的彈珠壓在保麗龍上,所以會造成它的水為比較 低。

(b)丙校晤談編號第 2 號 B:….(口述題目)。

S : 圖 1 比較高。因為圖 2 下面有浮力。

B : 它下面有浮力….?你指的下面是指在哪一個的下面?

S : 彈珠在水裡面會有浮力,然後…..。

B : 所以你覺得因為彈珠沒入到水裡面有受浮力,所以你覺得圖 1 的水面高度 會比圖 2 還來得高?

S : 恩。

99

(c)丙校晤談編號第 1 號 B:….(口述題目)。

S:覺得應該還是圖 1 比較高,因為彈珠在水裡面會受到浮力,所以不會再比 空中來得重,相對的力量就沒有比在空氣中來的那麼重,所以應該圖 1 的 浮力會略大於圖 2, 然後會比剛剛的圖 0 來得深一點 (指保麗龍板於液面 下體積),就是圖 2 的保麗龍會比圖 0 的深一點,然後比圖 1 的淺 一點;

就是圖 2 的水位會最高,然後圖 1 是中間,圖 0 會最低。

(d)丙校晤談編號第 2 號 B:….(口述題目)。

S:一樣高。因為兩袋彈珠都沉在水裡。

B : 兩袋彈珠都沉在水裡,所以因為這樣子,你覺得圖 2 跟圖 3 的水位是一樣 4 的?

S : 對呀。

(e)丙校晤談編號第 9 號 B:….(口述題目)。

S:這兩個應該會相等。

B : 為什麼你會覺得它們一樣?

S : 因為,看液面大小,應該看物體的體積,阿可是它們兩個沉的體積都是一 樣的。

B:所以你是覺得因為這兩張圖的彈珠都是沒入在液面下,所以它們沒入在液 面下的體積都一樣,所以水位上升的高度應該一樣?

S : 對。

(f)丙校晤談編號第 2 號 B:….(口述題目)。

S:圖 3。因為整袋彈珠在水裡。

100

4)八年級生的原始作答內容節錄:

(a)八年級編號07

(b)八年級編號20

(c)八年級編號1

101

(d)八年級編號21

(e)八年級編號4

(f)八年級編號1

102

(g)八年級編號1

(h)八年級編號11

5)九年級生的原始作答內容節錄:

(a)九年級編號7

103

(b)九年級編號 14

(c)九年級編號 19

(d)九年級編號 1

104

(e)九年級編號 21

(f)九年級編號 7

(g)九年級編號 25

105

106

35 2 = 3 > 2 > ℎ 0.17% 2 > 1 > ℎ > 3 0.32% 2 > 1 = 3 0.45%

36 2 > 3 > 1 = ℎ 0.17% h > 1 > 2 > 3 0.32% h = 1 = 2 = 3 0.22%

37 1 > 3 > 2 = ℎ 0.17% 1 = 3 > 2 > ℎ 0.32% h > 1 = 2 > 3 0.22%

38 1 > ℎ > 2 = 3 0.17% 3 > 1 > 2 > ℎ 0.32% 2 = 3 > ℎ > 1 0.22%

39 h > 1 > 2 = 3 0.17% 3 > 1 = 2 0.32% 3 > 1 > ℎ = 2 0.22%

40 h. 3 = 2 = 1 0.32% 3 > 2 > ℎ > 1 0.22%

41 h = 1 = 2 = 3 0.32% 3 > ℎ = 2 > 1 0.22%

42 h = 3 > 1 = 2 0.32% 3 > ℎ > 1 > 2 0.22%

43 h > 1 = 2 = 3 0.32% 3 > ℎ > 2 > 1 0.22%

44 h > 3 > 1 = 2 0.32% h > 3 > 2 > 1 0.22%

45 2 > 3 > 1 0.32% 未作答 0.22%

46 2 > 3 > 1 = ℎ 0.32% h > 1 > 2 > 3 0.22%

47 1 < ℎ = 2 > 3 0.32% 1 = 3 > 2 > ℎ 0.22%

48 3 > ℎ = 1 = 2 0.22%

49 h > 2 > 1 > 3 0.22%

50 1 > ℎ = 2 = 3 0.22%

【註】因為答案類型較多樣,因此為統計上的方便,我們定義「𝐻$1、𝐻%= 2、 𝐻W= 3 與 ℎ」。

107

108

附錄五:大一新 生原始施測問卷

109

110

附錄六:八、九年級 生原始施測問卷

111

相關文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