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沒有找到結果。

第一章 第一章

第一章 緒論 緒論 緒論 緒論

本研究主要在探討台東縣高中職校學生校園霸凌影響因素,本章共分為五 節;第一節說明本研究之研究背景與動機;第二節研究目的;第三節待答問題;

第四節名詞釋義;第五節為研究範圍與限制,以下為各節內容論述。

第一節 第一節 第一節

第一節 研究 研究 研究背景與 研究 背景與 背景與動機 背景與 動機 動機 動機

校園霸凌問題究竟有多嚴重,依據教育部 2006 各級學校校園事件統計顯示,

暴力事件與偏差行為計有 1840 件,比前一年度增加 82%,又各類別排名顯示校 園事件中以意外事件排第一,其次為疾病事件、兒少保護事件,「暴力與偏差行 為」排名第四;但最值得注意的是意外及疾病事件都呈逐年下降之趨勢,而「暴 力與偏差行為」卻不減反升,所佔比例也由 6.4%提升至 12.6%,而 95 年學生暴 力偏差行為通報件數增加,也因與落實通報處理,減少暴力偏差行為學生黑數有 關,屬積極推動新政策方案後之正面效應(教育部軍訓處,2007)。

由上述可知近年有關校園霸凌件數有越趨嚴重的情況,雖教育主管機關以早 期發現,勇於通報並且積極輔導為指導原則,但實際的情況為何,是否有更多的 未通報案件,則有進一步了解必要,畢竟青少年時期遭遇的校園霸凌事件對往後 的人生影響相當大,不得不慎。

根據部份研究顯示,校園霸凌問題相當嚴重且通常受欺凌者不會告訴大人,

國內學者蔡德輝、楊士隆(2001)指出某國中就該校二千六百九十七位學生進行調 查,結果發現曾在校園內遭受欺凌經驗者高達百分之四十,而向學校反映報告者 僅佔百分之五十左右。

根據兒童福利聯盟基金會(2004)對國小高年級學童進行校園暴力「霸凌」

(bully)現象問卷調查發現,校園之「霸凌」(bully)現象普遍存在著,有六成 六的兒童知情,且六成三有被欺負之親身經驗。

國外則有學者提出警訊:在學校欺凌弱小的人,將來很可能走向毀滅之途,

這些惡霸此生無論走到何處,都會不斷欺負別人。根據挪威柏根大學所作的研究 顯示:六年級至國三的惡霸中,60%左右的人會在二十四歲前,至少有一次犯罪 紀錄,且比一般人重複犯重罪的情形高出四倍。而英國劍橋大學及美國芝加哥伊 立諾大學的研究報告也指出:青少年惡霸成年後往往積習難改,十八歲已表現出 反律法、反社會的特性,成年後往往成為賭徒、菸癮者或罪犯,而其孩子往往也 喜歡欺負人甚至頗具侵略性(柯清心,1995)。

由上可知國小高年級學生及國中生的校園霸凌現象相當普遍且嚴重,且再看 看高中階段之青少年,適值青春「狂飆期」,情緒方面不僅不穩定且生理的發展 更趨於成熟,力氣、力量均成長很多,因此校園霸凌情況及嚴重性均相對較令人 擔憂,尤其近年來各方媒體報導在在顯示:校園內的安全已亮起紅燈,校園霸凌 行為在校園潛伏的嚴重性,尤其暴力程度、霸凌型態更由單純的「言語霸凌、肢 體霸凌」演進到多元複雜的「網路霸凌、性霸凌及關係霸凌」,這的確令人頭痛,

若不能有效防治校園霸凌問題則校園恐將成為被霸凌者的噩夢工場,不僅影響的 是一個人的成長期間,嚴重的更是會影響受欺凌者一輩子。

筆者自軍職轉任學校擔任教官以來,曾經幫助過無數學生處理校園暴力、欺 負、霸凌等相關問題,也許是因為任教的學校屬於升學高中,學生多半獲得良好 的家庭照顧與支持,又或許是因為學校對於學生的生活教育、生命教育與品格教 育方面多所用心之故,總之在個人印象中校園欺負等霸凌問題程度多屬輕微,件 數亦不多,但是根據許多調查報告指出校園霸凌的實際情況相當嚴重,如此的差 異其中定有某些因素可能是身為教育現場者的忽視與不察,也可能是遭遇霸凌時 自認羞恥,怕被視為軟弱而選擇隱忍而未向大人反應,或因為校園霸凌的定義較 以往更為廣泛所致。且根據調查報告顯示:大部份的孩子在面對霸凌時知道要求 助於成人(74.5%)。然而,面對霸凌事件有一成五以上(15.8%)的孩子選擇「假 裝沒看到或聽聽而已」等充耳不聞的態度(兒童福利聯盟文教基金會,2004)。但 反觀高職學校部分在校園霸凌的情況似乎就顯的略為嚴重許多,一般而言高職校 園霸凌行為以肢體霸凌為多數,但又有多少的霸凌現象是因為受到欺負後的報復

行為,也就是所謂的「反擊型」霸凌。因此了解目前高中職校校園生活的殊異程 度,再探求究竟有哪些類別的霸凌行為存在於校園中其嚴重程度為何?此為研究 動機之一。

歷經對霸凌問題一段時間的探討後發現許多牽涉霸凌問題的孩子其實有某 些特殊家庭因素,而家庭是人類最先接觸的社會化機構,個人在家庭中經由父母 長輩之教導學習生活的知能並且養成個人習慣,因此孩子的行為直接受到家庭因 素的影響。部分研究顯示:來自於不完整的家庭結構其孩童可能因缺乏適當的教 養,或暴力家庭父母親本身的不良示範,使得孩子無法學習正確的問題解決方 法,這與學生校園霸凌行為有顯著相關(林坤隆,1991;王淑女,1995a;Fergusson et al., 2004)。由此可見不良的家庭因素的確是影響校園霸凌發生的原因。但也許 是因為受到目前社會上少子化問題的影響,使得研究者本身也遇過很多父母社經 地位高,教育程度也高,孩子卻也同樣出現霸凌行為的案例,因此究竟是家庭因 素會不會影響校園霸凌的發生,或者是家庭因素中父母教養方式、家庭親密感、

父母親婚姻生活、親子關係或手足情感等因素中,哪些是較易影響校園霸凌的發 生,實在有必要釐清。因此希望藉由對個人及家庭等背景因素的分析能有效掌握 影響校園霸凌的成因,進而提供預防校園霸凌發生之有效策略。此為研究動機之 二。

校園是小型社會的縮影,學生在學校環境中學習、模仿,接觸來自社會各階 層、不同文化、社會背景、不同族群的同儕,若因為家庭因素,無法健全的養成 其人格,進入學校之關鍵時期又缺乏學校、師長及大人們的及時介入,適時關心 輔導,則很容易演變為校園霸凌的主角,所謂「星星之火可以燎原」時間久了問 題擴大,則耗費的時間、精力都不見得足以挽回校園霸凌所帶來的傷害。一般而 言學生越是認真向學,學業成就愈高、與老師的關係及校園內的同儕關係愈良好 者,其遭遇校園霸凌的機會愈低。反之學業成績不良、缺乏老師關注、人際互動 不良、教師體罰等因素,任何一項均可能是引起校園霸凌事件的主要原因。但究 竟影響的程度為何?各因素間存在著多少差異?能否藉由本研究找出問題並且

提供解決方案。此為研究動機之三。

第二節 第二節 第二節

第二節 研究目的 研究目的 研究目的 研究目的

有關校園霸凌問題因為目前學者專書著作或參考文獻不多,且校園霸凌問題 符合有關校園暴力及校園偏差行為的研究範疇,故參考相關資料顯示:霸凌行為 與家庭、學校、社會和媒體傳播等因素相關。根據國內諸多犯罪學、犯罪心理學 理論及相關實證研究結果,已經驗證家庭因素與青少年偏差行為有相當密切之關 係。(引自徐淑美,2004)。但另有研究指出學校才是影響偏差行為之主因,學生 進入校園主要是為將來謀生作準備,因此這是個重要的任務。但有些青少年卻因 為學習上得不到成就感而倍感壓力,出現許多的學習困擾,甚至逃避拒絕上學 等。而所謂學習困擾的因素方面較為重要的包括:教材、教法適應不良、學校相 關規定、師生關係、同儕關係等。而研究者張雅婷(2003)同樣指出校園暴力的對 象會因性別、年級、學業成績、缺乏學業教導者等因素的不同而有所差異。因此 本研究希望透過對個人、家庭、學校等因素之探討以分析影響校園生活及校園霸 凌傾向之主要因素為何,並將本研究之發現作為學校及教育行政人員、輔導工作 者、家長、社政機關等參考,以期杜絕校園霸凌發生。

本研究目的如下:

一、探討台東縣高中職學生校園生活現況。

二、探討台東縣高中職學生在校園霸凌傾向上的差異情形。

三、探討台東縣高中職學生校園生活與校園霸凌傾向之關係。

第三節 第三節 第三節

第三節 待答問題 待答問題 待答問題 待答問題

本研究主要目的在了解不同背景的台東縣高中職學生其校園生活及校園霸 凌傾向之間的關係,為達成上述研究目的,本研究之待答問題如下:

一、台東縣高中職學生校園生活之現況為何?

二、台東縣高中職學生在校園霸凌傾向之現況為何?

三、台東縣高中職學生校園生活與校園霸凌傾向之關係為何?

第四節 第四節 第四節

第四節 名詞釋義 名詞釋義 名詞釋義 名詞釋義

壹、 高中職學生

一、高中職學生係指以「高級中學法」及「高級職業學校法」所訂定之學制 別學生群而言,分述如下:

(一)「高級中學法」:包含公私立普通高級中學及綜合高級中學之二種類

型之在學學生而言,前者指研習基本學科為主之普通課程組織,以強 化學生通識能力之學校,得附設職業類科或國民中學部。後者指融合 普通科目與職業科目為一體之課程組織,輔導學生根據能力、性向、

興趣選修適性課程之學校。

(二)「高級職業學校法」:指一般職業學校及附設實用技能班。

二、本研究所指的高中職學生係指台東縣境內公私立高中職學校在學學生。

研究的對象以 98 學年度就讀於台東縣本島境內的學校而言(不含台東縣 立蘭嶼高級中學),共計有國立台東高中(以下簡稱「東中」)、國立台東

研究的對象以 98 學年度就讀於台東縣本島境內的學校而言(不含台東縣 立蘭嶼高級中學),共計有國立台東高中(以下簡稱「東中」)、國立台東

相關文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