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沒有找到結果。

舒伯特的和聲語法是令人津津樂道的,他使音樂的色彩變化無窮,也精準的 掌控樂曲的氣氛,讓樂曲充滿張力與驚喜。除此之外,這些和聲語法,更透露出 舒伯特個人的情感及創作的態度。

(一)和聲:以和聲的轉換為色彩變化的媒介,利用半音階、增六和絃、拿 坡里六和絃、裝飾和絃及減七和絃做為變化手法,使音響更為多彩。

1.半音階:第一樂章的發展部中心部份(見譜例 15),從第 142 小節再現部出現 前(見譜例 16及 17),右手半音階上下盤旋。音樂徘徊在黑鍵與白鍵的半音裡,帶 有一種不安定的感覺。

2.拿坡里和絃(N6)及增六和絃:舒伯特特別喜愛使用拿坡里六和絃,由於多了 一個不屬於原本調性的臨時音出現,會製造出特殊的大調和聲音響,如第一樂章 再現部的第 165 小節是 C 小調的拿坡里和絃(譜例 64)。

譜例 64,舒伯特《C 小調鋼琴奏鳴曲》第一樂章,第 164 至 168 小節

第 178 小節出現 C 小調的拿坡里和絃(譜例 65),後面接附屬減七和絃,再接 V級,第二樂章的第 36 小節第二拍出現升 F 小調的拿坡里和絃,銜接到 G 小調(譜 例 66)。

譜例 65,舒伯特《C 小調鋼琴奏鳴曲》第一樂章,第 178 至 179 小節

譜例 66,舒伯特《C 小調鋼琴奏鳴曲》第二樂章,第 35 至 36 小節

第一樂章的第 5 小節是一個德國增六和絃(Ger ),隨即回到 i 級(譜例 67)。

譜例 67,舒伯特《C 小調鋼琴奏鳴曲》第一樂章,第 5 至 6 小節

3.裝飾和絃及減七和絃:使用裝飾及減七和弦,使得音樂更加具有張力及震撼 力。第一樂章第 82 小節,出現降 E 小調的裝飾屬七和絃及裝飾減七和絃(屬九和 絃省略根音),接到降 E 大調 I 級和絃第二轉位,再接屬七和絃,最後解決到降 E 大調 I 級(譜例 68),同樣的情況發生在再現部的第 231 至 234 小節。再現部第 164 小節右手降 G 音構成了拿坡里六和絃的裝飾屬七和絃,第 166 小節是三級的屬七 和絃(見譜例 63)。第 179 小節是 V 級的裝飾減七和絃,解決到 V 級(見譜例 65);

第二樂章的第 6 小節是五級的裝飾屬七和絃,解決到第 7 小節的 V 級,接下來第

7小節都在降 A 大調的 V 級裡,用裝飾 IV 級或屬七和絃(譜例 69)。第 76 小節第 二拍是 ii 級的裝飾減七和絃第一轉位,接 ii 級第一轉位、V 級,回到 i 級(譜例 70)。

譜例 68,舒伯特《C 小調鋼琴奏鳴曲》第一樂章,第 82 至 85 小節

譜例 69,舒伯特《C 小調鋼琴奏鳴曲》第二樂章,第 6 至 8 小節

譜例 70,舒伯特《C 小調鋼琴奏鳴曲》第二樂章,第 76 至 78 小節

第三樂章第 24 小節是 IV 級的裝飾減七和絃第三轉位,最下面的降 A 音是後 一小節的先現音(anticipation),解決到 IV 級,從不甚和諧的音響馬上拉回悅耳的聲 音,而這個 IV 級也做為與 C 小調的共同和絃,轉回 C 小調(譜例 71);第四樂章的 第 73 小節第一大拍是 V 級的裝飾 ii 級七和絃第一轉位,隨後接到 V 級,在聽覺

譜例 71,舒伯特《C 小調鋼琴奏鳴曲》第 24 至 28 小節

譜例 72,舒伯特《C 小調鋼琴奏鳴曲》第四樂章,第 73 至 74 小節

4. 借用和絃:第三樂章中段的 b 段之第 56 至 59 小節,是重複前面第 52 至 55小節。B 段從原本的降 A 大調轉到降 E 大調,所以第 52 至 55 小節是降 E 大調,

第 56 至 59 小節借用第 52 至 55 小節的降 E 大調之平行小調降 E 小調 i 級和絃,使 得 G音降低半音(譜例 73);第四樂章 A 段中間轉到降 D 大調,在第 49 小節降中音 F,借用其平行小調降 D 小調 i 級和絃,使得 F 音降低半音,隨後又馬上還原。這 種用法能使和聲色彩馬上由明轉暗(譜例 74)。

譜例 73,舒伯特《C 小調鋼琴奏鳴曲》第三樂章,第 52 至 57 小節

譜例 74,舒伯特《C 小調鋼琴奏鳴曲》第四樂章,第 52 至 57 小節

小調變格終止式(minor-plagal cadence)也是屬於借用和絃的用法,在第二樂章 被大量使用。第二樂章的 A 段的第 11 至 12 小節,從原本的降 A 大調,慢慢脫離,

在第 12 小節進入其下屬調降 D 大調。在第二個和絃接到第三個和絃時,是一個小 調變格終止。正常的變格終止原本應該是明亮的,變成小調終止後,色彩馬上轉 暗,而在第三個和絃上的延長記號更突顯了這兩個和絃色彩上的對比,也區分開 與之後再轉回去的降 A 大調。在往後的 A 段皆大量使用小調變格終止式(譜例 75)。

譜例 75,舒伯特《C 小調鋼琴奏鳴曲》第二樂章,第 9 至 12 小節

(二)轉調:舒伯特最常用的幾個轉調手法:二、三度轉調、平行大小調、

同音異名,儘可能地延伸擴大各個調性間的關係。並嘗試將遠系相隔調性結合在 一起,突顯樂曲的明暗性格及氛圍的營造。

1.二度轉調:此種轉調手法會產收微妙纖細的色調變化,有時進到新的和聲領 域也能帶來驚喜,也能擴張整個樂曲。第一樂章發展部的第 99 至 117 小節,從降 大調開始,藉由旋律模進及左手伴奏的半音進行,調性呈上二度移調,直到進

入發展部中心部分的 D 大調停止轉調(譜例 76);第二樂章的 B 段從第 28 小節開始 以上二度轉調(譜例 77),至到 A’段出現;第四樂章 C 段第 305 至 338 小節,連續 下二度轉調,從 E 小調、D 小調到最後的 C 小調(譜例 78)。

譜例 76,舒伯特《C 小調鋼琴奏鳴曲》第一樂章,第 94 至 117 小節

譜例 77,舒伯特《C 小調鋼琴奏鳴曲》第二樂章,第 32 至 43 小節

譜例 78,舒伯特《C 小調鋼琴奏鳴曲》第四樂章,第 305 至 331 小節

2.三度轉調:第一樂章的第 67 至 81 小節,從原本的降 E 小調轉到其關係大調 降 G大調,再轉回來降 E 小調;第三樂章的小步舞曲也是關係大小調的轉換,從 開頭 C 小調到第 6 小節轉成降 E 大調,到 a 段再轉回 C 小調(譜例 79 及 32);第四 樂章的 B 段大量使用上下三度轉調(見表格.6)。C 段用了三度轉調。有趣的是第 353 至 394 小節,用了三組關係大小調做上三度轉調,從五個降的降 B 小調到最後三 個降的降 E 大調(譜例 80),音樂的色彩也不斷的在改變。

譜例 79,舒伯特《C 小調鋼琴奏鳴曲》第三樂章,第 1 至 6 小節

譜例 80,舒伯特《C 小調鋼琴奏鳴曲》第四樂章,第 353 至 375 小節

3.平行大小調互換:快速的轉換曲子的明亮色彩及氣氛。第一樂章呈示部第二 主題第三次出現時,即以第二次的降 E 大調轉到平行小調降 E 小調(見譜例 11)。

再現部的第二主題是以第一主題 C 小調的平行大調 C 大調呈現(譜例 81);第二樂 章從第 22 小節的 E 大調轉到 E 小調(譜例 82)。第 70 小節的 F 小調(譜例 23)轉至 第 73 小節的 F 大調。

譜例 81,舒伯特《C 小調鋼琴奏鳴曲》第一樂章,第 187 至 193 小節

譜例 82,舒伯特《C 小調鋼琴奏鳴曲》第二樂章,第 21 至 28 小節

第四樂章 A 段裡很明顯的可以看出從 C 小調轉到 C 大調(譜例 83)。A’段後的 過渡樂段結束在降 B 大調,B’段則轉到其平行小調降 B 小調(譜例 84)。

譜例 83,舒伯特《C 小調鋼琴奏鳴曲》第四樂章,第 63 至 68 小節

譜例 84,舒伯特《C 小調鋼琴奏鳴曲》第四樂章,第 494 至 502 小節

4. 同音異名:第四樂章 A 段後的降 D 大調過渡樂段,到 B 段時就變成升 C 小調,色彩馬上從亮變到暗(見譜例 38 及 39)。也有利用和絃音同音異名的方式暗 示轉調,如第二樂章的 B 段是降 D 小調,卻不停強調降 F 音,為了轉至與降 F 音 同音異名的 E 大調(譜例 82 及 85)。第 88 小節是降 D 小調,持續降 D 音接續到第

90小節的升 C 音,此時轉到 A 大調。第 92 小節的最後一個和絃,V 級七和絃的 三音,原本應該寫升 G 音,卻寫成降 A 音,以便轉調到下一小節的降 A 大調(譜 例 86)。

譜例 85,舒伯特《C 小調鋼琴奏鳴曲》第二樂章,第 17 至 20 小節

譜例 86,舒伯特《C 小調鋼琴奏鳴曲》第二樂章,第 88 至 93 小節

相關文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