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沒有找到結果。

品格優勢團體的基礎理論

第二章 文獻回顧

第一節 品格優勢團體的基礎理論

品格優勢是屬於正向心理學的一項重要分支。本節會先簡述正向心理學的發 展,之後聚焦於品格優勢的內涵以及品格優勢團體介入方案。

一、正向心理學的發展趨勢

二次世界大戰之後心理學界無論在研究或實務上都傾向聚焦於人的不適應 行為,長期以疾病模式來檢視與評估個人的功能,而忽略如何讓個人發揮潛能並 與提升幸福感(Seligman, 2002)。然而這樣的觀點近年來已受到許多挑戰。

Seligman 倡導正向心理學的概念,希望透過科學的方式了解如何讓生活變得更好

(Seligman & Csikszentmihalyi, 2000),其中核心的議題包含了三個面向:正向主 觀經驗、正向個人特質與正向組織氣氛(Seligman, Steen, Park, & Peterson, 2005), Park 與 Peterson(2008)則又提出了正向關係。這讓心理學界開始試圖在學術上 及實務上找出提升個體的生活滿意度與幸福感的有效方式。正向心理學的觀點也 影響了學校輔導目標的設置,不再以偏差行為的消失作為唯一目標,而是更積極 地希望學生在接受輔導後能發揮個人長處以及能有富足的生活(Jimerson, Sharkey, Nyborg, & Furlong, 2004; Park & Peterson, 2008)。

這一波正向心理學的發展中,正向特質受到很大的關注(Peterson & Seligman, 2004),而品格優勢(character strength)是正向特質的重要部分。正向心理學者 認為,心理學學術界應多研究品格優勢與美德,實務工作者則需要同意治療的最 佳結果並非僅止於緩解症狀,而是要能進一步發揮個案的品格優勢(Seligman &

。以下說明品格優勢的定義、內涵及測量之工具。

10

二、品格優勢團體的定義與內涵

品格優勢又稱為品格的優勢(strengths of character)或心理優勢(psychology strengths)等。回顧相關文獻可發現不同學者對於優勢有不同的定義,以下分別 列舉說明品格優勢的定義與內涵:

(一)品格優勢的定義

Linley等人將心理優勢是個體與生俱來的行為、思考、感受的型態,這些型 態會讓個體在追求有意義的目標時能有良好發揮(Govindji & Linley, 2007; Linley

& Harrington, 2006)。此定義可用於不同優勢的分類系統,但不重視落實優勢會 帶來哪些結果,而是強調實踐優勢是愉悅的。

Peterson與Seligman(2004)將品格優勢定義為由認知、情感、行為等能力 所組成基本的心理要素,這些心理要素將有助個體出現某些表現以促進個人及他 人的幸福感。Park與Peterson(2008)則延續了這個定義,進一步指出品格優勢 有下列的特質:一、是一組正向特質所構成,這組特質會因為每個人所運用或實 踐的面向與程度不同,而展現出個別差異;二、可在個體的認知、感受與行為上 展現;可終生持續發展;三、可測量;四、會受到許多情境因素、遠因與近因所 影響。

這兩個定義皆認為優勢是與生俱來的,包含認知、情緒與行為三個面向,且 發揮優勢時可以帶來正向感受。然而,兩定義仍有其差異點,前者認為優勢必須 用於追求特定目標上,後者則較強調實踐優勢本身的重要性(Wood, Linley, Maltby, Kashdan, & Hurling, 2011)。鑒於本次團體希望將焦點集中於品格優勢的 認識、辨識與實踐,在概念上與Seligman研究團隊對品格優勢的觀點一致,因此,

本研究將採用Seligman研究團隊對品格優勢所下的定義。

(二)品格優勢的內涵

Seligman 等人認為透過落實許多品格優勢就是在實踐美德。美德是受到道德 哲學家與宗教家所推崇,具跨文化與跨時代的特性,對於美好生活十分重要。透

過一系列研究發現,美德主要包含了以下六項:智慧與知識(wisdom)、勇氣

(courage)、人道與愛(humanity)、正義(justice)、修養(temperance)以及心 靈的超越(transcendence)(Park, Peterson, & Seligman, 2006)。此六項美德各自 有許多優勢做為子概念,如表 2-1 所示。

表 2- 1 美德與優勢

智慧與知識 1、創造力(creativity)

2、好奇心(curiosity)

3、判斷與對事物開放(judgment and open-minded)

4、熱愛學習(love of learning)

5、見解(perspective)

12、社會智能(social intelligence)

正義 13、團隊合作(team work)

14、公平(fairness)

15、領導(leadership)

修養 16、寬恕/慈悲(forgiveness/mercy)

17、中肯/謙遜(modesty/humility)

18、審慎(prudence)

19、自我調節(self-regulation)

心靈的超越 20、美與卓越的欣賞(appreciation)

21、感恩(gratitude)

22、希望(hope)

23、幽默(humor)

24、宗教(religiousness)

資料來源:翻譯自“Character strengths in fifty-four nations and the fifty US states,”

N. Park, C.Peterson, & M. E. Seligman, (2006). The Journal of Positive Psychology, 1(3), 118-129. Copyright 2006 by the Taylor & Francis.

12

優勢能力並非全有全無,每個人都具有多種優勢能力,但是具有優勢能力自 比性的差異,亦即個體的各個優勢能力間存有強弱之分別,而最為顯著的五項優 勢能力被稱為顯著性優勢能力(signature strength)。

(三)品格優勢的測量工具

目前依據不同測驗目標發展出了不同的測量優勢工具。Govindji與Linley

(2007)自編「優勢實踐量表」(Strengths Use Scale),此量表主要目的在於評 估在不同情境中個人落實優勢的程度。試題共計14題,以李克特氏七點量表計分,

得分越高表示實踐優勢的程度越高。

Peterson與Seligman(2004)所編擬的「行動價值優勢量表」(Values in Action Inventory of Strengths,簡稱為VIA-IS),此量表之主要功能在於找出個人的顯著 性優勢,也就是個人最主要的五項優勢能力。「行動價值優勢量表」以18歲以上 的成人為對象所設計之網路自陳量表,共計240題。採李克特氏五點量表計分,

表現較佳的五項優勢即為填答者的顯著性優勢。

正向心理學界中最常為人所使用的就是「行動價值優勢量表」,雖然此工具 雖廣為人使用,但題數有些過多。成人問卷有240題,青少年版本網路問卷共計 198題,或短版的96題,有時需要額外的提醒以避免填答者因分心中斷作答(Park

& Peterson, 2008),此外,仍會有填答者因填答意願低落而出現放棄填答等狀況

(Rashid et al., 2013),因此有研究者便採用讓青少年主觀選擇其優勢的方式作 為因應此困難的方法(Proctor, et al. 2011)。

(四)品格優勢的相關研究

品格優勢概念受到廣泛的矚目,探討品格優勢的研究逐漸受到重視。Shimai、

Otake、Park、Peterson和Seligman(2006)美日跨國研究結果發現,熱情、希望、

好奇心和感恩這些品格優勢和快樂有高度的正相關。而愛、希望、好奇心、熱情、

感恩則與生活滿意度有穩定的正相關(Park, Peterson , & Seligman, 2004; Peterson,

Ruch, Beermann, Park, & Seligman, 2007)。Perterson、Park和Seligman(2006)

的研究則指出,欣賞、勇敢、好奇心、公平、寬恕、感恩、幽默感、仁慈、熱愛 學習、靈性等品格優勢與身體疾患間是負相關的關係,而美的欣賞、創造力、好 奇心、感恩、好學等品格優勢與心理疾患之間有負相關存在。此外,Park和Peterson

(2009)研究發現毅力、愛、感恩、洞察力等品格優勢可以預測學業成就。

綜觀上述研究可以發現,品格優勢與個人之成就、生活滿意度與幸福感存有 正向關,且與身心理疾患呈負相關,換言之,若能發展學童的品格優勢將有助於 提升正向感受並降低各項疾患的風險。

二、運用品格優勢概念之團體

了解品格優勢與幸福感等關係後,許多研究便開始關注如何協助個體提升品 格優勢,讓個體能有更佳的正向情緒。

(一)品格優勢相關團體的回顧

1. 融入品格優勢概念之團體方案

Seligman等人(2005)為了驗證正向心理學有助於促進個體快樂(happiness)

而發展了「快樂處遇」(happiness intervention),此處遇包含多種策略,其中與 品格優勢有關的策略為「辨識顯著優勢」以及「以新方式實踐長處」。「辨識顯 著長處」是指個體找出其自己顯著優勢,並要求他們在連續一周內中多次實踐這 些優勢。「新方式實踐長處」是指個體不僅找出顯著優勢,更需在連續一周內以 新的的方式運用長處。

Seligman、Rashid與Parks(2006)發展了一套14次的「正向心理治療」(positive psychotherapy)方案,其中與品格優勢有關的內容包括:「辨識顯著優勢能力」、

「培養顯著優勢能力」、「辨識家人的顯著優勢能力」。國內杜昭宜(2008)以

「正向心理治療」的架構為基礎,刪減其中回顧與複習的部分,並依據團體參與 者的特性(國小學童)而調整團體內容,該團體中與品格優勢有關的內容亦為辨 識顯著性優勢能力、培養顯著性優勢能力、辨識家人的顯著性優勢能力。

14

過度使用或未充

資料來源: “Assessment of Character Strengths in Children and Adolescents,” by T.

Rashid, A. Anjum, C. Lennox, D. Quinlan, R. M. Niemiec, D. Mayerson, & F.

Kazemi, (2013). In Research, Applications, and Interventions for Children and Adolescents (pp. 81-115). Copyright 2013 by Springer.

(二)品格優勢相關團體的介入方式

藉由回顧上述文獻,可發現品格優勢團體主要包含了「認識品格優勢的內涵」、

「辨識自我品格優勢」與「落實品格優勢」三個階段,茲說明如下:

1. 認識品格優勢的內涵

部分團體會透過團體帶領者講述或使用影片等媒材說明品格優勢內容(杜昭 宜,2008;Rashid et al., 2013),或是發下團體成員品格優勢小卡讓團體成員自 行討論其意涵,之後由團體帶領者澄清其中的內涵(游孟潔,2011)。

2. 辨識自我品格優勢

不同研究者在辨識自我品格優勢上所使用的方式多元。部分團體運用線上

「行動價值優勢調查」或「青少年行動價值優勢調查」(Values in Action Inventory of Strengths for Yough,簡稱VIA-Young)做為評量方式(游孟潔,2011;Rashid et al., 2013; Seligman et al., 2006),協助團體成員找出顯著優勢。有的團體在辨 識自我品格時,先簡單介紹品格優勢內涵後,讓團體成員自選出自己所認為的品 格優勢(Proctor, et al. 2011),但也有團體是採用回家作業的形式,讓團體成員 先自行從品格優勢詞彙中選擇與自己相符的內容,團體帶領者才在下次團體中說

16

3. 落實品格優勢

品格優勢團體不僅重視個人擁有那些長處,也重視個人使用長處的能力

(Wood et al., 2011)。然而,每個研究對於實踐品格優勢的程度不一。有的團體 肯定團體成員的長處,鼓勵成員在日常生活中落實,但未具體討論落實的方法(杜 昭宜,2008;游孟潔,2011);有些團體則會鼓勵個人設計運用自己品格優勢的 方法(Rashid et al., 2013;Seligman et al., 2006)。

在思考如何執行品格優勢時,團體成員可發揮創意設計出運用顯著性優勢的 新方法,若無法有效擬定執行方案時,也可參考Rashid和Anjum(2005)的「340 個使用品格優勢的方法」(340 ways to use VIA character strengths)或Trussell(2012)

的「264個建立品格的兒童活動」(264 Examples of Activities to Build Character for Kids)使成員有參考的依據。

雖然優勢品格的概念強調透過實踐的部分,可發現許多團體只著重於介紹與

雖然優勢品格的概念強調透過實踐的部分,可發現許多團體只著重於介紹與

相關文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