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沒有找到結果。

第一章 緒論

第一節 研究動機

本研究目的為探討正向心理團體對提升國小學童自尊輔導效果之研究,本章 分為三節,第一節為研究動機,第二節為研究目的與假設,第三節為名詞釋義,

說明如下。

第一節 研究動機

一、從行動中提升兒童的幸福感

兒童為國家未來主人翁,心理健康影響其未來發展,不可不重視。世界衛生 組織(World Health Organization, 2014)將心理健康定義為個人能清楚瞭解自己 潛力所在,能夠因應生活中的壓力,能有效能地完成任務,並對社會有所貢獻的 幸福狀態(a state of well-being)。兒童心理健康與幸福感密不可分,然而臺灣兒 童健康聯盟(2014)比較了我國與經濟合作暨發展組織中 21 國的兒童幸福感,

結果發現台灣兒童幸福感位居第 19 名,明顯落後其他先進國家,因此找出有效 提升我國兒童幸福感之方法已刻不容緩。

國內外機構諸如聯合國兒童基金會(UNICEF)(Adamson, 2013)與兒福聯 盟等(2014)皆進行了兒童幸福感的大規模調查,想藉此瞭解影響兒童幸福感的 可能因素。

聯合國兒童基金會評估兒童幸福感時,觀照的項目包含了兒童的物質生活、

生理健康與安全、教育、外顯行為與風險、居住與環境等,並將這些項目視為評 估兒童所處的家庭及環境對促進兒童幸福感之重視程度,而以兒童生活滿意度作 為評估主觀幸福感的依據。結果發現家庭及環境對促進兒童幸福感之重視程度與 兒童主觀幸福感之間存有落差(Adamson, 2013),顯見社會環境對兒童幸福感的 影響有限。

2

兒福聯盟(2014)提出家庭幸福感的概念,認為家庭幸福感包含了家庭氣氛、

親子互動與兒童個人感受三方面,並比較了常做家事以及鮮少做家事的孩子在家 庭幸福感上的差異。結果發現常做家事或是家人經常和他們一起做家事的學童,

家庭幸福感較高,這樣的結果顯示兒童行為表現可能會影響其幸福感受。

臺灣兒童健康聯盟、聯合國兒童基金會或兒福聯盟雖然針對兒童幸福感進行 了大規模的資料蒐集與分析,其最終目標之一都希望能增加學童的幸福感,而調 查結果指出社會環境因素無法完全決定兒童幸福感高低,且兒童的行為表現似乎 會影響幸福感。Sheldon 與 Lyubomirsky(2009)也認為幸福感並非僅受社會環 境所影響,透過行為改變才是增進幸福感的重要途徑。

然而,由於上述各機構皆使用調查法來了解兒童幸福感,基於研究方法的限 制,調查結果僅能顯示兒童幸福感與各種變項的關係,然而,兒童幸福感是否真 能透過行動而有所提升仍須要進一步研究。有鑑於此,本研究發展一項包含行動 層面的團體方案以驗證之。

二、自尊在心理健康及社會適應上扮演重要角色

自尊是個體對自我的整體評價(Wale & Bleuer, 1992)。多數的心理學家認同 自尊是具有適應性且與許多可欲結果有正向關連(Pyszczynski, Greenberg, Solomon, Arndt, & Schimel, 2004)。

一般而言,人們傾向讓自己保有正向的自尊。Greenberg、Solomon、

Pyszczynski 等人(1992)以恐懼管理理論(terror management theory)解釋其中 的原因。恐懼管理理論指出,自尊會受到外在價值觀所影響,當一個人認為自己 的行為與社會期許越趨向一致,其自尊也會隨之提高。高自尊也能有效緩衝個體 的焦慮,因為高自尊者會認為自己的行為表現以符合社會要求,也就較不容易出 現焦慮感受。因此,恐懼管理理論認為人們會想維持正向自尊的核心原因是在於 個體希望能維持免於焦慮。

Leary、Tambor、Terdal 與 Downs(1995)認為自尊高的人通常會有較佳的 人際互動關係。較佳的人際互動關係將有助於個體社會適應,例如:在面對壓力 事件時將可能獲得較多的資源作為因應,平常也較容易獲得支持等。

國小階段是個體自尊發展的重要階段,個體從進入幼稚園到國小畢業的期間 自尊會下降(Marsh, 1989)。就讀幼稚園前,個體通常會對自我存有正向的自尊,

且自評結果往往會高於他評結果(Stipek & Tannatt, 1984),換言之,此時的幼童 對於自己可能有高於實際狀態的評價。

在個體進入國小之後,隨著認知功能的發展與社會互動程度增加,國小學童 們會再次去思考自己是怎樣的人,同時會給自己評價。Harter(2003)也認為八 至十一歲是整體性自尊發展的重要時期。若學童在國小階段可以對自我保持正向 態度,對自我有較高的自尊,對於往後人格發展及社會適應等都會有所幫助,反 之,若在國小階段即出現了負向自我概念,則可能會連帶影響其他發展受阻。

然而,國小階段學童的整體性自我評價通常隨著年齡的增加而下降(Marsh, 1989)。即將進入自我認同與混淆階段的高年級學童往往是處於自尊相對較低的 階段。因此,此階段的學童如果能學會以較為正向的角度評估自己,將有利後續 的心理社會適應與發展,故此,高年級國小學童自尊提升值得學校教育人員重 視。

三、正向心理學概念逐漸融入學校心理工作模式

長期以來,心理學較傾向聚焦於人類的缺陷或不足的部分,而較少針對人類 優勢(strengths)面向進行理論建構或提出相關的介入策略(Seligman, 2002;

Seligman & Csikszentmihalyi, 2000)。為了將心理學界能聚焦於個體的優勢與積極 部分,Seligman 提出了正向心理學概念。正向心理學是以正面積極的角度來取代 傳統心理學對事物負面消極的看法;以研究成功背後的經驗來取代傳統心理學聚 焦於問題的解決上,目標在提昇人們樂觀、勇氣、誠實、自我了解的基本能力與 人際互動的技巧,而非只針對過去生活事件中的缺損或創傷進行修補的工作

4

(Seligman, 2002)。

學校心理輔導工作者逐漸嘗試在缺陷模式為基礎之外,找出其他的工作與研 究模式(Jimerson、Sharkey, Nyborg, & Furlong, 2004),而由於許多研究指出學生 幸福感與各項學習成效指標呈現正相關Gilman, Furlong, & Huebner, 2009; Suldo, Riley, & Shaffer, 2006; Suldo & Shaffer, 2008),因此觀照幸福感的正向心理學應 被落實在學校心理輔導工作中。與學生個案工作時,學校輔導人員須同時思考學 生個案遭遇到的困難與功能低落的部分,同時也要思考個案擁有那些正向特質可 作為資源,如此一來將能更有效地協助學生降低其不適應症狀並提升其學習成效

Cowen & Kilmer, 2002

在這一波正向心理學的潮流中,品格優勢即為重要的概念之一(Peterson &

Seligman, 2004)。品格優勢強調每個人與生俱來就帶有屬於自己的優勢能力。此 一概念被提出後,在諮商界、教育界、企業界皆掀起一股熱潮,受到國外學者專 家高度重視。品格優勢延續了正向心理學觀點提供了助人工作者看到個體的長處 與美德,而非聚焦在問題解決上,也透過幫助個體提升正向情緒、發展長處和拓 展身邊的資源,增進身心健康。

由於品格優勢是個較新的概念,目前僅有國外少數幾篇針對品格優勢團體進 行實徵研究,研究結果證實品格優勢團體可有效提升團體成員的幸福感(Rashid et al., 2013)。國內雖有以品格優勢的概念為基礎所發展出的實務團體介入方案

(李新民,2010),但在實徵研究方面仍停留在將品格優勢的概念融入在其他團 體(如:正向心理學團體)中(杜昭宜,2008;游孟潔,2012),這些納入品格 優勢概念的團體對於憂鬱症狀的緩解、正向情緒的提升與自我概念的增進有所助 益。然而,這些國內研究皆植基於較廣的正向心理學理論,因此無法將其團體成 效全然歸因於品格優勢。要了解品格優勢概念對個體的助益,仍需進一步探究,

故研究者以品格優勢為基礎發展適用於國小學童的團體方案,以探討其對國小學 童之團體效益。

綜上所述,幸福感與自尊皆為兒童的重要議題,而學校心理工作目前受到正

向心理學所影響,逐漸將品格優勢等概念應用於諮商輔導中。因此研究者將針對 國小高年級學童為研究對象,發展出以品格優勢理論為基礎的團體介入方案,並 驗證此方案對於提升國小學童自尊與幸福感的成效,以提供實務工作使用。

相關文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