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沒有找到結果。

第二章 文獻回顧

第三節 幸福感

本節將回顧幸福感的相關文獻,內容依序為幸福感的概念、國小學童幸福感 的測量工具以及幸福感與國小學童。

一、幸福感的概念

雖然幸福感是個常見的詞彙,但不同研究者間對於幸福感的內涵實際上並未 有明確的共識(Dodge, Daly, Huyton, & Sanders, 2012; Pollard & Lee, 2003),此外,

在用詞上,幸福感也常與快樂以及生活滿意度相互替換。許多研究者認為生活滿 意度、快樂以及幸福感是為同義詞(Gander, Proyer, Ruch, & Wyss, 2012;

Lyubomirsky et al., 2005; Proyer, Ruch, Buschor, 2013; Seligman, et al., 2005)。 長期以來,幸福感被區分為 hedonia 與 eudaimonia 兩個不同概念 (Deci, &

Ryan, 2008; Grinde, 2012)。Hedonia 對幸福的觀點聚焦於個人對於生活或其他層 面的評價,eudaimonia 的觀點則認為幸福是透過發揮個人潛能累積而來(Delle Fave, Massimini, & Bassi, 2011)。

主觀幸福感(subjective well-being, SWB)聚焦於對情緒感受與生活滿意度 的評價與追求,幸福感越高表示有較高的自我生活滿意度、較多的正向情緒與較 低的負向情緒(Diener, 1984)。因此,主觀幸福感可是被視為 hedonia 的概念的 轉化(Henderson & Knight, 2012)。

另一種對幸福感的看法則植基於 eudaimonia 的觀點,認為幸福不僅止於追 求快樂,還要能發揮自身潛能並享受其中的感受,這樣的體驗稱為心理幸福感

(psychological well-being)(Ryff, 1989, 1995; Ryff & Keyes, 1995)。相較於情緒 幸福感側重對於個人正負向情緒,心理幸福感則著重於個人正向功能發揮的程度。

Lyubomirsky 等人(2005)認為個體投入從事某項與其人格特質或需求一致的正 向行為或活動是提升幸福感最重要的方式。

此外,Keyes 與 Waterman 植基於 eudaimonia 的觀點,在心理幸福感之外,

另提出了社會幸福感(social well-being)的概念(Keyes, 1998, 2005; Keyes &

Waterman, 2003),社會幸福感於著重在個人發揮自身潛能中與社會有關的部分。

Keyes(2007)統整了 hedonia 與 eudaimonia 的雙方觀點,認為幸福感是個 體對於自己情緒狀態與心理及社會功能的知覺與評估,可分為正向感受與正向功 能。正向感受即指主觀幸福感或稱為情緒幸福感(emotional well-being),正向功 能則包含心理幸福感以及社會幸福感。以下分別介紹情緒幸福感、心理幸福感與 社會幸福感:

(一) 情緒幸福感:情緒幸福感反應了個人對於人生是否保有正向的感受。評 估個人情緒幸福感可包括了解個體是否出現較多的正向情緒、較低的負向情 緒與有較高的生活滿意度。

(二) 心理幸福感:心理幸福感包含了六個向度:自我接納、正向人際關係、

個人成長、人生目標、對環境的熟悉與自主。換言之,當心理幸福感越高時,

個人會較喜歡大部分的自己、擁有溫暖與可信任的關係、認為自己將變成更 好的人、有明確的追求目標、可以主動改變自己的生活環境。

22

(三) 社會幸福感:社會幸福感是正向功能中代表含社會挑戰與任務的部分,

對此也提出了社會幸福感的五個向度:社會凝聚、社會實現、社會整合、以 及社會接納、社會貢獻。當個人有效發揮其功能時,他們會認為社會是有意 義且可理解的、認為社會仍有持續成長的潛能、認為自己有所屬的社群、接 受社會的大部分面向、且認為自己對社會是有貢獻的。

由於 Keyes 與 Waterman(2003)所提出的幸福感理論建構較為完整,顧及 了 hedonia 與 eudaimonia 兩個面向,包括了情緒、心理與社會幸福感,可用以瞭 解個人的情緒狀態、自我功能與社會互動面向,因此本研究採用其理論作為幸福 感的評估方式。

二、國小學童幸福感的測量工具

國外的幸福感測量多聚焦於情緒幸福感,也就是測量生活滿意度、正向情緒 與負向情緒。也有部分國外研究並非直接使用兒童幸福感為核心,而是改以測量 與幸福感相關概念的問卷做為評估幸福感的工具,例如:以評估憂鬱症狀的改變 做為幸福感是否提升的指標(Newcombe et al., 2012)、以評估樂觀與正向情感做 為了解情緒幸福感(Oberle, Schonert-Reichl, & Thomson, 2010)。

國內目前未有正式出版的國小學童幸福感的心理計量工具,相關研究大多採 用黃資惠(2001)編製的「國小兒童幸福感量表」與邱馨瑩(2009)編製的「兒 童幸福感量表」,分別介紹如下:

(一)國小兒童幸福感量表

本量表是黃資惠(2001)參考 Kammann 和 Flet(1983)所編的「情感量表」、 施建彬(1995)的「中國人幸福量表」等測驗所編製而成。此量表包含四個因素,

分別為:「自我悅納」、「情緒感受」、「人際和諧」與「生活滿意」。

試題共有 36 題,計分採李克特氏四點量表,分數越高表示幸福感越高。信 度方面,全量表 Cronbach’s α 係數為.878,各分量表的信度分別如下:自我悅納

為.870、情緒感受為.851、人際和諧為.892 與生活滿意為.811。效度部分,四個 因素在全部解釋量的 46.262%,效度尚可。

(二)兒童幸福感量表

此量表是由邱馨瑩(2009)參考 Keyes(2002, 2005)、Keyes 與 Waterman

(2003)所提出之幸福感理論而發展出的自陳量表。本量表包含了「情緒幸福感」、

「心理幸福感」與「社會幸福感」三個分量表。其中,情緒幸福感的題項參考正 向心理學學者 Seligman 的情緒量表(2002/2003)。心理幸福感方面則主要參考了 Ryff(1989, 1995)及 Ryff 與 Keyes(1995)的「心理幸福感量表」。社會幸福感 分量表的題項則主要參考 Keyes(1998)所編制的「社會幸福感量表(Indicators of Social Well-Being Constructs)」。

全量表有 53 個題目,計分方式李克特氏四點量表,分數越高表示幸福感越 高。信度方面,全量表 53 題之內部一致性信度 Cronbach α 係數為 .96,各分量 表的信度分別如下:情緒幸福感為.89、心理幸福感為.91 及社會幸福感為.93。效 度部分,各分量表的解釋量如下,情緒幸福感為 66.79%、心理幸福感為 54.41%

及社會幸福感為 61.16%。整體而言本量表具有良好的信效度。

由上述回顧可知國內目前對於國小學童的幸福感的測量,多使用研究生之發 展之評量工具,其中與「國小兒童幸福感量表」以融合各先前研究者之量表內容 修定而成,「兒童幸福感量表」則依據了明確的理論做為基礎,在樣本選擇上,「國 小兒童幸福感量表」僅以高雄地區與臺南地區六年級學生;「兒童幸福感量表」

則選隨機選取全國四地區(北、中、南、東)五所國小高年級兒童。後者在理論 架構的完整性及適用對象上較前者更為完備。因此,本研究使用「兒童幸福感量 表」做為評估學童幸福感之心理計量工具。

三、幸福感與國小學童之相關研究

根據自我決定理論(self-determination theory, SDT)(Deci & Ryan, 2012),

兒童幸福感與社會環境因素有關,若兒童所處的環境可提供成就感、自主感與社

24

會網絡三項基本心理需求,則兒童則會發展出較佳的自我調控能力與較高的內在 動機從事正向行為,並感受到較多的幸福感。實證研究部分則顯示了國小學童的 整體幸福感尚佳(黃資惠,2002),與憂鬱程度間存有負相關(邱馨瑩,2009),

且學童的幸福感與學業表現、社交能力與生理發展及投入學習活動程度有正向關 聯(Suldo & Shaffer, 2008)。此外,國小學童學校同儕互動對幸福感影響最大(黃 資惠,2002),這呼應了社會環境系統對兒童幸福感扮演重要的角色。

幸福感是人們所追求的重要目標,而幸福感的概念從正向情緒的追求擴展至 正向功能的發揮。學校輔導系統除了處理學童偏差行為外,也應積極地提出提升 學童幸福感的有效策略,讓學童獲得心理安適感。

相關文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