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沒有找到結果。

第二章 文獻探討

第一節 哲學的資優觀

從古自今,資優的表現總會令人著迷、令人驚訝、令人尊敬,甚至令人畏懼。舉 凡米開朗基羅、達文西、莫札特、莎士比亞以及愛因斯坦等,唯有資優一詞才能形容 他們。資優讓人著迷,完全是因為他們的非凡才能、卓越資質、強盛的創造力與輝煌 的成就,可說是時代的標誌。但是資優的形成至今仍然無法完全解析清楚,長久以來 中外科學家也不斷地試圖以實證科學來解釋資優的誕生。早在科學尚未普及之時,資 優早在西方學術上成為一個歷史有久的議題。早在兩千多年前,古希臘哲學家柏拉圖 就曾論及過天才,它涉及人性、教養、成就等人生的關鍵問題,直到 1869 年英國科學 家法蘭西斯.高爾頓(Francis Galton)發表《遺傳的天才》一書,才使得天才第一次作 為可觀察、可測定的科學研究(張序,2000)。在此之前,學者們主要從哲學、美學和 文藝學的角度來探索資優,大致上可以把資優的誕生歸納為兩類,分別是天賦說、天 賦與環境並用說,這兩類論點各有其代表的學者,以下分別就此兩個類別分別說明。

壹、天賦說

持此論點的學者認為資優的能力來自於超乎自然的超自然世界,而這也是資優 令人感到神祕與敬畏的地方。蘇格拉底(Socrates)在《申辯篇》中提到(張序,

2000):

詩人寫詩並不是憑智慧,而是憑一種天才和靈感,他們就像那種占卜的人,說 了許多很好的東西,但並不懂得究竟是什麼意思。

蘇格拉底這樣的說法,也認為詩人具有神聖的瘋狂,無疑是把資優作為上帝造物的 一項媒介工具,類似於中國民間習俗信仰中常見的乩身,作為神與凡人之間溝通的 橋梁,透過乩身可以表現出超乎平常的舉止。因此將資優的天賦當作是上帝賦予的 能力。在蘇格拉底之前同為古西臘哲學家的德謨克利特(Democritos)就已經持相同 的觀點,並且形容相傳為古希臘的遊吟詩人荷馬,說他是賦有神聖的天才,曾作成

凡是高明的詩人,無論在史詩或抒情詩方面,都不是憑任何技藝來作成他們的 優美詩歌,而是因為他們得到靈感,有神力憑附著。(Plato, 引自朱光潛,1963)

很明顯的柏拉圖對於資優的解釋,是重視天賦而非技巧,甚至認為天賦的由來是來 自於天神所賦予的能力,一種令凡人無法解釋的能力,這樣的能力可以來自於神、

鬼或超自然,是一種絕對無法以理性的方式去理解的天賦,天才也正因如此而被世 人披上一層神祕的面紗,甚至有人將天才與瘋狂一詞劃上等號。天賦論的觀點在

《論崇高》一書中達到了巔峰,文中有部份這樣寫道:

崇高的風格,可以說有五個真正的源泉,而天賦的文藝才能彷彿是這五者的共 同基礎,沒有它就一事無成。(Longinus,2009)

這裡的它所指的就是天賦,而這天賦正是五個崇高風格泉源的共同基礎,這邊所說 的崇高,根據學者張序(2000)所言:「崇高是文藝的最高境界,但崇高不是藝術家 實踐的結果,而是先天賦予的」。顯然地藝術家對於美所追求的最高境界就是「崇 高」,但這樣的崇高卻又不是可以透過實踐而來,因為它是先天就被賦予,一開始 就被決定了,那麼要到達崇高的境界就不是靠努力實踐來達成,而在於是否被賦予 了崇高。這樣的說法認為能夠達到崇高境界的藝術家,或是高明的詩人,他們之所 以能夠成就非凡的作品,顯然是與生俱來的天賦才是成為資優的主因。

貳、天賦與環境並用

在哲學上討論「資優」時,除了認為資優來自於天生之外,有另一派的哲學家 更強調外在環境的影響。即便這些學者認為環境影響的因素比天生的能力來得重要 些,但對於環境所無法解釋的部份,確還是相信資優有某些部份是屬於天賦。所以 在哲學上討論資優的形成要完全歸於環境的教化,實在是少之又少。大部份的學者 仍然強調環境的影響大於天賦,而非完全捨棄天賦的能力。這樣的說法,最早可以 追溯到柏拉圖的學生-亞里斯多德(Aristotle)身上。亞里斯多德雖為柏拉圖的學生,

但如同他的至理名言:「吾愛吾師,但更愛真理。」,亞里斯多德在許多想法上與他 的老師不同,對於天才的觀點也不同意柏拉圖的天賦說。亞里斯多德在《詩學》一 書中提到:

詩的起源 都是出於人的天性, 那些自始即有天賦的人,逐漸予以發展,

以至興之所至,出口成詩。(Aristotle, 引自朱光潛,1982)

亞里斯多德的天才是對人生的模仿,主張天才要倚重技巧(張序,2000),而技巧實 為後天環境的東西。羅馬詩人賀拉斯(Horatius)也與亞里斯多德持同樣的觀點,主 張資優有天資的因素,也有訓練的因素。十八世紀浪漫主義的先驅愛德華.楊格

(Edward Young)乾脆把天才分為兩類,分別是早熟的和晚熟的。早熟的天才與生 俱有天賦而且成熟;晚熟的則需要哺育與教育,否則一無所成(張序,2000)。即便 楊格肯定早熟型的天才,但也同時相信後天的環境也能成就出天才。德國啓蒙運動 的劇作家萊辛(Lessing)則明確表示天才的成功不光需要天賦,也需要辛勤的努力 和腳踏實地的實踐(萊辛,1979),也道出資優仍須要後天努力。同樣持相同觀點 的還有十八世紀法國思想家狄德羅(Diderot)直接論述資優與環境的關係中說:

天才依賴自己對於自由的感受,這種感受使靈魂昇華,啟發它去作崇高的事情;

也依賴民族的獎賞、公眾的器重、對自然的經常觀察、學習與模仿、勤奮的勞 作、風俗和氣候的良好影響。(引自張序,2000)

由此看來,資優除了需要天賦之外,自我的努力與外在環境的正向影響也同等重要;

在世界公認的文學巨匠-歌德(Goethe)眼中,他相信天才的存在,但是並不認為天 才是天生或完全由先天稟賦所決定,反而認為才能不是天生的,而是要專研藝術、

請教良師,才能成材(馬清福,1984)。

總結本節所談論哲學上的資優觀可以發現,人類對於資優的觀念逐漸由神祕而不可測 走向可預知,這些對於資優的哲學觀點,也成為後來作為資優相關研究的基礎思想與 理論基礎,筆者將在下一節探討過往對於資優的相關實證研究。

相關文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