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沒有找到結果。

單開口部沙發實驗(Test 6~Test 7)

第四章 結果與討論

第三節 單開口部沙發實驗(Test 6~Test 7)

20 40 60 80 100

HC(ppm)

17 18 19 20 21

O2(%)

0 400 800 1200 t(s) 0

1000 2000 3000 4000

CO(ppm)

0 400 800 1200 1600 t(s)

0 0.4 0.8 1.2 1.6

CO2(%)

圖 4-33 全尺寸火災所抽煙氣之特性變化(Test 5) (本研究案)

第三節 單開口部沙發實驗(Test 6~Test 7)

本研究另外進行兩次實尺寸實驗,實驗內容將移動式火載量型態由 木框架改變為真實沙發,固定式火載量則不變動配置。整體配置如圖 4-34,量測設備位置與編號請參考圖 3-7,而為了將實驗簡化,熱電偶樹 的配置數量減少(○1 -○13),且將配置改變為天花板下 0 至 50 公分處,每 10 公分一點。實驗依照日期先後編號為Test 6 及 Test 7。

第四章 結果與討論

149 (a) (b)

圖 4-34 (a) Test 6 及(b) Test 7 實驗配置圖 (本研究案)

(a) 移動式火載量位於中央及西北角(Test 6)

本次實驗將單人座沙發配置於實驗場西北角,雙人座沙發配置於實 驗場中央,點燃西北角沙發後實驗開始進行,整體實驗歷程如表4-6。

表 4-6 全尺寸火災實驗之火災歷程(Test 6) 時間歷程(t) 發生現象

0秒 點火

47秒 沙發座椅開始燃燒 80秒 黑煙從開口竄出 115秒 煙層累積至房間高度一半 140秒 撒水頭作動(一號) 160秒 撒水頭作動(二號) 180秒 撒水頭作動(四號) 195秒 北面壁裝引燃 206秒 撒水頭作動(三號)

492秒 實驗終止

(本研究案)

本次實驗從點火開始,到 195 秒時北面壁裝材被引燃,而直到實驗 結束前,火勢並未擴大,而實驗結束後,進實驗場內部發現北面壁裝僅 在表面有被引燃的跡象,並未造成北面壁裝材整體燃燒。

0 2 4 6 8

Q0(MW)

0 1000 2000 3000

THR(MJ)

0 400 800 1200 1600 2000

t (s) 0

0.4 0.8 1.2

QT(MW)





圖 4-35 全尺寸火災之熱釋放率變化圖(Test 6) (本研究案)

圖4-35 是本次實驗的熱釋放率圖,整體實驗最大熱釋放率為 1MW,

總熱釋放為122MJ,由 Test 5 及 Test 6 中可以發現在角落其移動式火載量 的熱釋放率臨界值為 1MW,而火載量約在 120 到 200MJ,圖 4-36 為單 人座沙發測重平台重量變化圖,可以發現單人座沙發座椅的質量損失率 較木框架低。

第四章 結果與討論

151

0 100 200 300 400 500

t(s) 0

10 20 30 40 50

mass(kg)

m=-0.021 [kg/s]

.

Corner Sofa

圖 4-36 測重平台重量變化圖(Test 6) (本研究案)

圖4-37 是本次實驗的熱偶樹溫度變化圖,可以發現靠近北面壁裝的 熱偶樹在 200 秒附近有急劇升溫的情形,可說明在此時北面壁裝已被沙 發所引燃,而在 250 秒後溫度又急遽下降,可以說明壁裝僅在表面有被 引燃的情形,而無全面性的引燃。從圖4-38 等溫線圖中亦可觀察到此一 情況。

TC1 TC2 TC3 TC4

第四章 結果與討論

t=150,h=10 t=200,h=10

t=150,h=20 t=200,h=20

t=150,h=30 t=200,h=30

t=150,h=40 t=200,h=40 圖 4-38 (a) 全尺寸火災等溫線圖(Test 6) (t=150s、t=200s) (本研究案)

第四章 結果與討論

155

t=250,h=10 t=300,h=10

t=250,h=20 t=300,h=20

t=250,h=30 t=300,h=30

t=250,h=40 t=300,h=40 圖 4-38 (b) 全尺寸火災等溫線圖(Test 6) (t=250s、t=300s) (本研究案)

(b) 移動式火載量位於中央及西北角(Test 7)

本次實驗和 Test 6 實驗配置大致相同,而將西北角的沙發改為雙人 座,中央沙發改為三人座,兩個沙發的重量均約為 34kg。實驗開始將西 北角的沙發點燃後,實驗共進行1300 秒,實驗歷程如表 4-7 所示。

表 4-7 全尺寸火災實驗之火災歷程(Test 7)

時間歷程(t) 發生現象 參考相片(圖4-39)

0秒 點火

70秒 沙發煙霧產生 圖4-39 (a) 91秒 沙發背面火苗竄出 圖4-39 (b) 112秒 黑煙從南面門口竄出 圖4-39 (c) 123秒 撒水頭作動(一號)

134秒 撒水頭作動(二號)

142秒 煙層累積至開口一半高度 圖4-39 (d) 151秒 火焰接觸天花板 圖4-39 (e) 153秒 撒水頭作動(三號)

168秒 北面壁裝引燃 圖4-39 (f) 171秒 撒水頭作動(四號)

181秒 大量黑煙竄出

198秒 西面壁裝引燃 圖4-39 (g) 215秒 中央沙發近西北沙發處引燃

242秒 閃燃

302秒 黑煙累積超過10MW抽風罩幃幕 320秒 加大抽風變頻器設定至55Hz

331秒 大量火焰持續從出口處竄出 圖4-39 (h) 1300秒 實驗結束

(本研究案)

本次實驗在 168 秒時,北面壁裝材先被引燃,如圖 4-39(f)所示,而 後實驗進行到 198 秒時,西面壁裝材亦被引燃,而中央三人座沙發則在 215 秒時,被西北面雙人座沙發的火勢影響而引燃,並非由煙氣層累積的 高溫所引燃,而後實驗觀察到黑煙大量竄出,較木框架實驗有更密濃煙,

第四章 結果與討論

157 在320 秒增加抽風機轉速至 55Hz,而到 1300 秒時,實驗結束。

a(南面) b(南面)

c(南面) d(南面)

e(南面) f(南面)

g(南面) h(南面) 圖 4-39 全尺寸火災歷程照片(Test 7) (本研究案)

圖4-40 為本次實驗的熱釋放率變化圖,而實驗初期在 0 到 320 秒前

是因10MW 抽風馬達位啟動而呈無抽風狀態,煙氣藉由自然對流進入抽 風管,而在320 秒時才啟動。本次實驗的最大熱釋放率為 12.9MW,遠超 過以木框架為火源的實驗,而總熱釋放也較歷次實驗大,為3934MJ,可 能因為木框架及沙發成分型態不同而導致。

0 4 8 12 16

Q0(MW)

0 1000 2000 3000

THR(MJ)

0 400 800 1200 1600 2000

t (s) 0

0.4 0.8 1.2 1.6

QT(MW)





圖 4-40 全尺寸火災之熱釋放率變化圖(Test 6) (本研究案)

圖4-41 是本次實驗測重平台重量變化圖,其中可以發現,在時間約 200 秒時,中央沙發質量開始損失,和實驗觀察的結果相符,而實驗中,

中央沙發質量損失率較角落沙發大。

從圖4-42 各熱偶樹溫度變化圖中可發現,在 200 秒時,各熱偶樹溫 度急遽升高,顯示房間內部在 200 秒時,可能受到中央沙發引燃的影響 而溫度整體升高,從圖4-43 等溫線圖中亦可發現到 200 秒到 250 秒之間,

溫度是整體上升最為快速的階段,且溫度最高點由先被引燃的西北側壁 裝,往中央沙發處延伸,形成房間中央為火場內溫度最高處,顯示此時

第四章 結果與討論

159 火勢為中央沙發主導。

圖4-44 為本次實驗的實驗屋氣體濃度圖,在 200 到 300 秒內,實驗 屋內氧氣濃度達到最小值,此時房間內大量缺氧,所以 CO 及 CO2濃度 也上升到最大值。

Test 7 沙發實驗和 Test 1~5 木框架為引火源實驗比較,可以發現沙發 實驗,沙發實驗火場溫度較高,溫度最高處超過 1000℃,而木框架實驗 火場溫度最高約為900℃,顯示以沙發作為引火源,會造成火場火勢更加 強烈,且引燃周圍固定式火載量的時間縮短。

0 400 800 1200 1600 t(s)

0 10 20 30 40 50

mass(kg)

m=-0.063 [kg/s].

Corner Sofa

圖 4-41 (a) 測重平台重量變化圖(Test 7) (本研究案)

0 400 800 1200 1600

t(s) 0

10 20 30 40 50

mass(kg)

m=-0.086 [kg/s].

Center Sofa

圖 4-41 (b) 測重平台重量變化圖(Test 7) (本研究案)

第四章 結果與討論

161 TC1 TC2 TC3 TC4

0 400 800 1200 1600 t (s)

0 400 800 1200 1600 t (s)

0 400 800 1200 1600 t (s)

0 400 800 1200 1600 t (s)

0 400 800 1200 1600 t (s)

0 400 800 1200 1600 t (s)

0 400 800 1200 1600 t (s)

0 400 800 1200 1600 t (s)

TC9 TC10 TC11 TC12

0 400 800 1200 1600 t (s)

0 400 800 1200 1600 t (s)

0 400 800 1200 1600 t (s)

0 400 800 1200 1600 t (s)

0 400 800 1200 1600 t (s)

第四章 結果與討論

163

t=150,h=10 t=200,h=10

t=150,h=20 t=200,h=20

t=150,h=30 t=200,h=30

t=150,h=40 t=200,h=40 圖 4-43 (a) 全尺寸火災等溫線圖(Test 7) (t=150s、t=200s) (本研究案)

t=250,h=10 t=300,h=10

t=250,h=20 t=300,h=20

t=250,h=30 t=300,h=30

t=250,h=40 t=300,h=40 圖 4-43 (b) 全尺寸火災等溫線圖(Test 7) (t=250s、t=300s) (本研究案)

第四章 結果與討論

165

t=350,h=10 t=400,h=10

t=350,h=20 t=400,h=20

t=350,h=30 t=400,h=30

t=350,h=40 t=400,h=40 圖 4-43 (c) 全尺寸火災等溫線圖(Test 7) (t=350s、t=400s) (本研究案)

t=450,h=10 t=500,h=10

t=450,h=20 t=500,h=20

t=450,h=30 t=500,h=30

t=450,h=40 t=500,h=40 圖 4-43 (d) 全尺寸火災等溫線圖(Test 7) (t=450s、t=500s) (本研究案)

第四章 結果與討論

167

t=550,h=10 t=600,h=10

t=550,h=20 t=600,h=20

t=550,h=30 t=600,h=30

t=550,h=40 t=600,h=40 圖 4-43 (e) 全尺寸火災等溫線圖(Test 7) (t=550s、t=600s) (本研究案)

t=650,h=10 t=700,h=10

t=650,h=20 t=700,h=20

t=650,h=30 t=700,h=30

t=650,h=40 t=700,h=40 圖 4-43 (f) 全尺寸火災等溫線圖(Test 7) (t=650s、t=700s) (本研究案)

第四章 結果與討論

0 400 800 1200 1600 t(s)

0 400 800 1200 1600 t(s)

(b)廢氣濃度變化

0 40 80 120

HC(ppm)

15 16 17 18 19 20 21

O2(%)

0 400 800 1200 t(s) 0

1000 2000 3000 4000

CO(ppm)

0 400 800 1200 1600 t(s)

0 0.4 0.8 1.2 1.6

CO2(%)

圖 4-45 全尺寸火災所抽煙氣之特性變化(Test 7) (本研究案)

第四章 結果與討論

17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