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沒有找到結果。

第一章 緒論

第一節 研究緣起與背景

第一節 研究緣起與背景

在建築物火災過程中,從起火至閃燃期間,是防火工程上欲竭力避 免人員傷亡及財物損失的重要階段。一旦發生閃燃,溫度會急劇上升、

毒煙及燃燒氣體量激增、氧氣濃度急速減少、壓力變化亦甚大,人在室 內已難以存活,所有人員應在閃燃發生之前逃避至安全處。因此在性能 式法規架構中,起火至閃燃的時間評估扮演著非常重要的角色。防火或 耐火設計首先要建立預測期間內分區火災特性的模型,對於可燃物分佈 不均勻或者類似於大空間火災,分區火災特性主要受到下列因素的影 響:(1)建築物的形態(分區的形狀、尺寸),(2)開口部位的形狀、尺寸,

(3)分區周牆的熱性質,以及(4)可燃物的種類、數量和存放狀態。目前許 多先進國家(美、英、日、紐、澳、瑞典)的防火或耐火設計法中,將 房間開口通風特性及火載量列入主要設計參數,而且火載量型態亦為重 要參數,惟量化與評估較為困難。基於此點,國內在防火或耐火設計的 發展,除了引入先進國家的防火性能式設計法與國際接軌外,需進一步 考慮如何針對目前國內現況修訂相關設計參數以符合所需,俾利推廣及 實際進行性能式設計法。

一般建築物區劃空間的火災,自火源點燃開始,其火勢成長速度的 快慢,與其災害範圍的大小,受到許多參數的影響。針對建築物區劃空 間火災的發展過程,我們於此逐步加以描述,並藉此說明其相關影響參 數。火災通常必須經由可燃物本身著火後形成燃燒現象,即稱為起火。

造成起火的原因非常廣泛,常見有電器用品所引起的電線走火、香菸引 起的失火、來自鄰近建築物之的燒、或是人為縱火等等。此一時期又稱 為火災的醞釀階段,小火源本身如果自行熄滅或者不會接續引燃其他的 可燃物體,那麼就不會引起火災。火源能否在可燃物持續延燒成長,與 以下因素有關:(1)材料曝火面大小,(2)材料受熱裂解的溫度與速率,(3)

建築物火災於防火性能的全尺寸驗證與整合分析 引燃溫度及引燃所需最低氧氣量。

以一般房間中的沙發椅被引燃後(如圖 1-1a 所示)的火災歷程為例,

沙發椅上的引火源會迅速的形成火柱(如圖 1-1b 所示),燃燒釋出的能量 一部分(約 35%)以輻射熱方式傳遞到房間內可燃物、牆壁以及天花板,

其餘的部分(約 65%)則隨著火柱往上流動。房間內的火災,初期並不 會受到封閉空間的影響,其燃燒現象完全由燃料來主導。沙發的強烈火 焰,藉由輻射、對流、傳導等方式使整個房間溫度上升,如此一來加速 了其它部分材料的焦化裂解而助長燃燒,此時稱為火災發展期,而影響 這一階段的因素包含:(1)材料的著火性及發熱性,(2)材料表面的燃燒特 性與曝火面大小,(3)房間內可燃物的數量與尺寸,(4)房間內可燃物的間 隙及可燃物堆積的高度,(5)點火源的大小與位置,(6)房間開口部的尺寸 與位置,(7)風向及風速,(8)房間形狀與尺寸。

接下來燃燒範圍由起火點向外延燒,溫度快速上升,往上流動的熱 氣流吸入房間的冷空氣,少量的燃燒產物和大量的空氣混合,使得火柱 下游的質量流率增加,但是氣流溫度和燃燒產物濃度卻反而下降。火柱 上方具渦漩流動特性的煙柱,衝擊天花板而形成天花板噴流(如圖 1-1c 所示)。若在建築物中,大量使用易燃裝修材料裝修天花板,此時火勢將 迅速延燒天花板,甚至快速、大面積橫向延燒。燃燒的天花板產生大量 的輻射熱向地面放射,促進地板可燃物燃燒速度,如此一來天花板、壁 面、地板橫向與縱向的相互連鎖反應,使得火勢成長更快。接著水平四 散的天花板噴流碰到房間壁面後,沿著壁面往下流動(如圖 1-1d 所示);

由於噴流溫度高於房間空氣溫度,而其密度則低於空氣密度,往下流動 噴流受到向上浮力影響而趨緩。房間壁面也會對往下流動噴流產生阻力 作用,並同時經由熱傳而將噴流冷卻。相較於連續流動的天花板噴流,

浮力效應和壁面作用,最後使得房間上層氣流顯得遲滯不動。房間上方 的天花板噴流和壁面噴流交互作用的結果,在天花板噴流下方,將形成 一高溫而遲滯不動的均勻厚度煙氣層,與房間下方冷空氣存在一明顯交

2

界面,其厚度不斷向下擴展,溫度和煙濃度也持續增高(如圖 1-1e 所示), 其下方可燃物,受到由上而下的輻射熱也逐漸增加。材料因為熱分解產 生的可燃性氣體在室內高處蓄積,一但此氣體與空氣混合,氣體濃度到 達燃燒界限時,則會瞬間爆發讓整個室內頓時陷入火海中,使局部燃燒 變為整體全面燃燒。或當輻射熱造成地面可燃物之溫度達到燃點時,就 會產生全面性猛烈的燃燒,所有可燃物被瞬間引燃,釋出大量能量,此 即「閃燃」現象。

(a) (b) (c)

(d) (e) 圖 1-1 居室內沙發之火災歷程 (SFPE Handbook)

閃燃發生後會使溫度急速上昇而濃煙及炙熱氣體量也會激增。閃燃 是室內火災從成長期進入全盛期的過渡階段,時間很短。火勢過了最盛 期後,進入衰退期,此時可燃物幾乎燒盡。當閃燃發生,空間內溫度將 遽增,而在如此環境中人員絕對不可能存活。因此從火勢形成後到閃燃 發生之前,是介入滅火拯救人命的重要時段,若人員受困也只有在這段 時期可能逃出該區域。一般建築物的火災歷程,依室內溫度(或熱釋放 率)變化及火災現象之不同,可細分為引燃期、成長期、閃燃、全盛期

建築物火災於防火性能的全尺寸驗證與整合分析

和衰減期等時期,同時考慮火災歷程對於人員安全造成危害的影響因 子,包括:氧氣耗盡、火焰、熱、毒性氣體、煙和結構強度衰減等六大 效應,吾人可以針對不同時期及其可能產生的危害效應,提出適當對應 的防火策略,如圖 1-2 所示。

防火對策包括三大基本策略,火災預防、火災控制和避難救助;其 努力方向在於:(1)防止起火,預防失控燃燒狀況發生。(2)延緩或防止室 內延燒及火場向外擴大。(3)減低煙毒氣體生成量。(4)確保火災時避難救 助行動的安全性和有效性。其方式可分為以材料、構件、構造為主的自 然式或被動式防火(passive fire precaution),及以消防安全設備為主的積極 式或主動式防火(active fire precaution)。防止火災的延燒擴大,基本上有 滅火、延遲、限制等三種方法。滅火法係使用滅火設備,在火災初期進 行撲滅及壓制行動。延遲法利用室內裝修不燃化及減少可燃物量,來抑 制急劇燃燒。至於限制法,則是藉劃定區間來阻止火災擴大至另一區間,

如防火安全區劃(fire safety compartment)。

圖 1-2 一般火災歷程 (本研究案)

4