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沒有找到結果。

噶瑪蘭城的西化重塑

在文檔中 一、 研究動機 (頁 68-73)

第五章 宜蘭城都市空間的西式改造

第二節 噶瑪蘭城的西化重塑

收的稅金、不應該只是追求外國人的皮毛,應當先追求知識和經濟上之進步 … 94。 元老會甚至批評此條例為「古今未曾有之惡法」。後來日本政府以敕令強行通過,

但是日本國內對「市區改正」抱持懷疑的態度,認為是奢侈的財政支出。因此,

當台灣大力推進市區改正及市區計畫的同時,日本除了東京之外,所有城市都沒 有準用此條例。

對被殖民者而言,市區改正是粗魯而荒謬的;「 … .拓寬或新建馬路時,常見 私有土地被徵收為道路用地,根本無法使用….此外還有土地本來作為建築用地 很適當,形狀大小均恰當,只因為道路被分為兩片,或被徵收後留下來的地成為 三角地,甚或四分五裂,根本無法做建築地使用,這種事屢見不鮮 … 」95、「在這 動亂的時期,古人所造種種不可能的諺語,看似滑稽、奇怪而欠現實性,可是如 今卻漸漸變成可能的實現。如『有路無厝』,為了市區改正與部落整理,造了漂 亮的馬路,可是擋路的房子被拆毀之後,於今變成有了馬路而沒有房子了!」96

措施如下:

壹、街道網絡

(一)環城大道的闢設

巴黎的環城大道有三圈,內圍的林蔭大道於十七世紀的路易士十四世,拆除 了城北的半月形城牆改建為林蔭大道;拿破崙三世於其後規劃了城南一帶,沿路 易十四拆除的城牆舊址,在南岸及北岸各劃出一弧線,在巴斯底廣場(Place de la Bastille)及協和廣場連接形成巴黎市內環林蔭道,沿徵稅牆舊址開闢在民族廣場 及星形廣場交會的外環林蔭道,形成兩條城市綠帶。將市中心區連成一環狀網 絡。中環城道則被規劃成為紓解穿越市中心區交通的工具,而原先的奧克特魯瓦 城牆再城區擴大後也失去了其存在的意義,其亦遭拆除,並以林蔭大道取代之97

(二)十字大道

巴黎市區主要交通網絡,自十六世紀的波旁王室(Bourbon) 領導城政以來,

以交會於市中心的南北向及東西向的十字大道為主。拿破崙時期有意整頓因交通 成長而呈現的壅塞現象並且美化市容;其完成了里沃利路(Rue de Rivoli)西段的 闢建工程。拿破崙三世則繼續其伯父未完成的東段闢建工程,並整頓南北向的交 通。東西及南北大道分別在 1857 及 1862 年完成,傳統的十字大道在改造後重新 恢復了樞紐的地位。

(三)街道系統與城市結點之聯繫

巴黎改造運動中對於城市重要結點,以闢設街道的方式作為連繫;如勒恩涅

斯路(Rue de Rennes) , 由 蒙 特 帕 斯 車 站 直 接 接 通

聖 日

曼 ( 大 道 如 5-4)。 圖

貳、舊市區整頓

對於巴黎舊市區的整頓,拿破崙三世與奧斯曼採取矯直拓寬、拆房闢道以及 全面性重建的方式雙管齊下;清理巷弄、街廓死角,同時兼顧交通與治安之機能。

奧斯曼認為;經由一條寬闊的道路之闢建,不僅可以整頓迷宮般不堪使用的老街 區,更可以滿足交通運輸上的需求。這樣的拆房闢道措施可經由以下圖 5-5、5-6 一探究竟。

參、新市區開發

巴黎城區由於其區位緊臨市區,地價便宜、鐵路運輸便利及免繳城市稅等諸

97 洪傳祥<巴黎的近代化改造(1853-1870)>,《建築學報》No.16,p.103 。

多好處,吸引了許多企業家在此設立工廠;接著勞動著也在此落腳,於是城郊聚 落漸漸的發展了起來。為了巴黎地區的穩定發展、紓解城區過度擁擠的人口,並 規範此區的正常發展;奧斯曼建議將此區納入巴黎市的行政區。因此行政分區由 原來的 12 個增加到 20 個,市地範圍增加到了 7802 公頃98

相仿的,我們也可以對噶瑪蘭城的改造措施進行以下的分類,「街道網絡」、

「舊市區整頓」以及「新市區開發」等部份的改造;雖然兩者的時空背景及操作 動機大不相同,但巴黎城的空間改造手法卻是台灣城市改造模式的一絲線索。

一、 街道網絡

從 1926 年的宜蘭街案內,可以清楚地閱讀出格子狀的街道系統;與 1932 年街 廓圖相較之下,宜蘭市的街道整頓規模較小,手段亦較為平緩。其利用「市區改正」

之手段,對曲折的街道進行拓寬及拉直之整形工作。昭和七年五月二十日通過決議 的「宜蘭市區計畫圖」(圖 5-7)中以紅筆標示了計畫拓寬的地段、計畫施行年度、

以及道路寬度。值得注意的是,除了南北大街的拉直、拓寬計畫之外,火車站前的 道路亦成了此計畫的重點之一;此道路的興闢,不但連通了宜蘭驛與城內外之交通,

同時帶動了整個東南區的發達。

(一)環城街道

原噶瑪蘭城的城牆經日本殖民政府拆毀,成為現在的舊城東、西、南、北路,

舊城南路的中央原是護城河,日人在河的兩岸遍植柳樹,南門舊址成了三角公 園;舊城南路也沿途種植植栽成了林蔭道路。而噶瑪蘭城牆的拆除不但紓解城內 對外交通,同時有利於城市的擴張、城外隔絕的情形,亦使統治者在城南的統治 中心之運作更為便捷。

98 洪傳祥《巴黎的近代化改造( 1853-1870),建築學報第十六期,p.p.93-113,1996/03。

(二)十字街道

宜蘭市的十字街道,乃清代遺留,從宜蘭郵便電信市內略圖可閱讀出清末城 市的梗概。清末即使以十字大道為城內主要幹道;此十字街仍呈現些微彎曲,並且 街道大小寬度不一(如圖 5-9)。據文獻記載,今中山路為宜蘭市內最早形成的市街 聚落,與文昌路交叉形成的十字大街,恰為城市聚落發展的中心軸線;中山路因而 成為商賈聚集之處。及至 1904 年的台灣堡圖可以發現,南北大道(今中山路)已較 為筆直,東西大道仍然部分曲折。受十字型大道所分割出來的街廓內部街道,此時 仍呈現不規則的有機形態發展。昭和十四年(西元 1939 年)宜蘭街改制宜蘭市,

將中正路拓寬並且拉直,將原為十公尺的石子路往兩側各拓寬 2.5 公尺,鋪為路 面十五公尺的柏油大道,改善了交通的問題,同時促使街道兩側的商業行為更為 興盛。十字街附近曾有多數進行大宗交易的中盤商,醫院診所的數量不在少數;

而象徵日方殖民資本的銀行、信用合作社都選擇中山路為其在蘭陽平原的基地,

其重要性由此可見。

(三)與火車站接軌

宜蘭火車站的設置並不在十字街道的頂端,而在舊城牆外的東南隅。聯繫城 內與火車站的光復路之劃設,乃垂直於南北向大道(中山路),切割過中央市場 直達火車站;使火車站成為道路的端點。起訖於中山路與宜興路間而平行新民路 的光復路之新闢,與中正路的拓寬同時期進行於宜蘭街改制宜蘭市之時。圖 5-11 城市計畫圖中以紅線標示拓寬路段及分期實施之時程;第一次昭和八年度,第二 次昭和十六年度。其所拓寬之路段亦可在圖 5-10 的地籍圖中發現道路闊寬前光 復路中段之地籍脈絡。

二、 舊市區整頓

宜蘭城舊市區的整頓經由矯直拓寬、拆屋闢道兩個手法進行;

(一)矯直拓寬

在既有道路的基礎之上,向左右兩側拓寬並作矯直修正。宜蘭城的十字街道 及既存巷弄多經此矯直拓寬之手術;除了十字街外,舊城東、西、南、北路亦經 過拓寬之階段,其中中山路、文昌路與新民路除了拓寬之外尚有矯直之動作,由 本文第四章之地籍圖及第三章(圖 3-6)宜蘭郵便電信市內略圖相比對,可得端 倪。圖 5-12 的地籍圖中可以看到除了舊城東、北路、中山路以及新民路外,聖 後街及崇聖街南段亦有矯直拓寬之手法。

二)拆屋闢道

比起矯直拓寬,「拆屋闢道」為一更為強烈的城市改造行動,直接將民房拆 除,興闢道路。圖 5-12 之地籍圖中,新興路及崇聖街北段均為拆屋闢道的典型 手法;另外圖 5-13 中慶和街北段亦明顯可看出拆屋闢道的手段。格子狀道路的 劃設無視於舊存之既有紋理,藉威權之殖民統治大刀闊斧地拆除屋舍藉以興闢街 道。

三、 新市區開發

地理環境上,宜蘭河由城西邊繞向城北蜿蜒出海,成為宜蘭城向外擴張的自 然屏障;城東則囿於鐵道之侷限,導致整個宜蘭市的發展往腹地廣大的南門地區 呈楔型發展。除了自然及地理因素外,為了用地取得方便及對抗城中反對勢力等 因素,殖民政府選擇南門地區為蘭陽平原的執政中心亦加強了新市區的發展。

(一)南門地區的建設

噶瑪蘭城城牆之拆除有利於市區之擴張,而日本殖民政府基於用地取得容 易,且為了建立殖民統治新政治領域,而在南門地區進行新市區的建設。經由公 共機關的建設進而帶動了整個南門地區的發展。此時,行政機構南移以及文教設 施在南門附近興建,導致市街發展重心向南門地區延伸。另一方面,原分布十字大 街兩旁的商家迅速在格子狀的臨街面林立,而南北市場、宜蘭座、及銀行業的出現 同時加速了城內商業化的發展與進行。南門附近(圖 5-14)則因為公學校、郡役所、

街役場及法院之聚集座落,成為政治文教重心。城市機能及其運作因此有了結構性 的轉移。

在文檔中 一、 研究動機 (頁 68-73)

相關文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