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沒有找到結果。

宜蘭神社

在文檔中 一、 研究動機 (頁 51-54)

第四節 主要設施坐落與空間佈局

二、 宜蘭神社

西元 1895 年,中日甲午戰爭結束,清廷戰敗,中日簽署馬關條約,將台灣 全島及其附屬島嶼永遠割讓與日本。同年 5 月,日本北白川宮能久親王率軍登陸 澳底,沿著三貂角、基隆,成功地入主台北城,從此台灣正式地進入歷史中的日 治時期。日本治台首任總督是樺山資紀,在前往台灣赴任的途中,就已發表「治 台宣言」,採行恩威並施的方針來統治台灣,對於抵抗日軍的台灣人民,予以消 滅,對於一般順民,則行綏撫。同時,樺山資紀為了安定民心,統治初期,對於 台灣的寺廟,原則上不加以干涉,放任其自由發展,並積極利用台灣民間鄭成功 的信仰,圖謀透過宗教活動的友好行為,以期淡化抗日的民族意識。

另一方面,日本政府也開始一連串的殖民體制,除積極進行台灣的基礎建 設,設立統治機關,以穩定其殖民統治的基礎外,神社也是其統治體系重要的一 環,期以天皇崇拜的國家神道,作為協助其殖民統治的工具。日本總督府自 1897 年起,開始在台灣設立許多神社,祭祀征討台灣成功的能久親王及造化三神,其 目的為利用神社的普遍建立,控制人民思想,早日同化台灣人,鞏固其在台的統 治權力。

台灣最初的神社是祭祀鄭成功的開山神社,這是最初為方便統治,掌握民 心,而抬出具有日本血統的民族英雄鄭成功,以作為日本統治台灣正當化的理 由,因此開山神社在日本人統治台灣初期,具有相當特殊的意義。至於神社體制

64 鶴見祐輔 1937:45

的建立則在 1901 年台灣神社建立後,才迅速推展開來。日治前期(1895-1911 年)日人在台興建的神社共有八所,包括台北州的台灣神社、宜蘭神社、台北稻 荷神社、基隆金刀比羅神社(1915 年改為基隆神社),臺南州的開山神社,高雄 州的高雄神社,台東廳的台東神社,花蓮港廳的吉野神社等。

神社是日本神道奉祀神明的場所,一般人會不定期地去神社參拜神明,祈求 平安。而神社也會定期舉辦一些規模較大的祭典活動,並且開放給民眾參加,共 同為國家、人民祈福。每年的 1 月 1 日舉辦歲旦祭,民眾會利用新年的第一天至 神社參拜,祈求一年的好運。1 月 10 日則為即將成年的青少年舉辦成人祭。 2 月 5 日舉行初五祭。2 月節分的日子舉行節分祭。3 月舉行春期慰靈祭。每逢 4 月的第一個星期日為新入學兒童舉行新入學兒童祈願祭。6 月 30 日舉行夏越大 拔。 9 月舉行例行大祭以及秋期慰靈祭。年底舉行新穀感謝祭、年越大拔以及除 夕夜的除夜祭,感謝神明一年來的庇佑。

神社作為宗教儀式的空間,是日本神道信仰的象徵。神道是崇拜萬物及祖先的信 仰,以家族的守護神為其信仰的中心,一方面崇敬所有的自然事物,另一方面,祭拜太 陽女神「天照大神」。神社作為人與神溝通的中介場域,為了能夠與神進行充分的溝通,

早期日本人都將神社建於環境清幽、樹木茂密之地。隨著城市逐漸發展,人群大部分移 居在城市之中,因應人們生活中的信仰需求,神社也被建築在城市之中,但是依然會將 神社建築的四周種滿樹木,以神社林和外界區隔,塑造神社的莊嚴氣氛,或是將神社建 於城市中地勢較高的位置。

神社建築除了遵循日本傳統的建築樣式之外,為了因應台灣本土的氣候與地 理環境,產生了不同於日本本土的建築風貌。因此在本單元當中,除了簡介神社 信仰之外,也要藉著台灣老照片說明台灣神社建築的特色。興建神社是日治時期 總督府治台的重要宗教政策。藉由各地的神社,日本人可以達到教化台灣人,使台灣人

「皇民化」為大日本帝國臣民的目的。台灣各地的神社就是在此一宗教政策的前提之 下,陸陸續續興建的。為了推廣日本總督府種種的教化運動,日本人甚至提出了「國有 神社,家有神棚」的口號,企圖在台灣全島推行「神社中心說」的「一街庄一神社」的 神社興建計畫。

日治時期的台灣神社,其引進的目的很明顯地是用來作為國家殖民的政治工具,

同時也成為殖民城市權利統治中意識形態上的象徵空間,所以神社很自然地成為其 統治體系的一環。神社建築相對於整體城市空間的影響,是在於其政治上殖民統治 權力的象徵意義與在思想教化上的絕對服從、誓死效忠天皇等意義。神社的發展,

在『日治時期神道統制下的台灣宗教』6 5一書中指出,神社的發展分期基本上是以日

65 請參閱陳玲蓉 1992《日據時期神道統治下的台灣宗教政策》,台北;亦或參看黃恩

本天皇在位的時段來當作分期的依據而被分為三期,分別是前期(1895-1911 年)、中 期(1912-1925 年)、後期(1926-1945 年)。1895 年至 1925 年間,神社的發展一直是 循序漸進的,到了 1936 年時,興建了建功神社,遂成為日本殖民帝國軍國主義的發 展與神道精神統治在此時期的發展的先驅。

日治早期的台灣宗教政策,採用恩威並濟的態度,神社的存在與台灣傳統信仰之 間,並無明顯的衝突,例如最早的開山神社,以鄭成功當作神社的祭神,很明顯地 包含「折衷妥協的態度」,而此種態度正是日本殖民政府當時對台政策的態度。然而,

隨著殖民時間的拉長,日本殖民官僚體系遂將「天皇」-「國家」-「神社」之間 的關係轉化,將這種理念灌輸給台灣人民,在二次世界大戰前夕,教導民眾尊敬天 皇、效忠天皇即是效忠國家,若為國家征戰而死,百姓可由凡人之人格晉升為「神 格」,利用這樣的思想教育教化民眾用以達到殖民統治的目的。

在 1936 年之後,昭和天皇即位,日本在中國的軍事衝突愈演愈烈,隨著濟南案、

九一八事變的發生,軍國主義思想急速浮出檯面。此時象徵國家統治與天皇統治的 神社,其數目急速地增加,當時已經存在的神社全面地加以升格,殖民政府對於傳 統的民間信仰也開始加以束縛和限制,「國家神道」的意識型態更加地明顯。例如建 功神社與台灣護國神社,二者皆以推崇為國捐軀的烈士英魂為號名的神社,也是日 本靖國神社體系下的移植。

在台灣所建立的神社,前後期最大的差異在於神社奉祀的對象轉變。若從神社奉 祀對象著手加以探討,可以清楚認識在不同時期神社所代表的意義,同時隨著神社 奉祀重點的轉變,也可觀察到日本在台灣殖民政策的轉變。這個時期各地神社的普 遍建構。根據 1942 年底的調查,在台的神社共計 68 所,社 116 所,攝末社 12 所,

幾乎都是於 1935 年以後興建的,而最具代表性的就是結合天皇崇拜與軍國主義的建 功神社及護國神社。另外,各級神社的升格與台灣神宮的改稱也是該時期的另一特 徵。

日治時期有許多神社建在城市郊區的丘陵上,可以遠眺青山,俯視人群聚集 的聚落,宜蘭神社便是在 1917 年 12 月 27 日獲得神社改築申請許可,建在宜蘭 街約 30 町處的員山上。員山位於蘭陽平原西部,山丘海拔為 43 公尺左右,遠處 眺望有如一個圓頂,故稱員山。戰後,神址被拆毀,改建為忠烈祠。民國 86 年,

闢建員山公園,並設置「露天劇場」,表演當時宜蘭民間盛行的「舊卷歌仔戲」,

為員山地區帶來濃厚的人文氣息。

宇、吳金翰 1996/10/21<台灣日據時期神社建築之社會文化背景研究>《傅朝卿教 授-「台灣日據時期建築專題討論」課程之學期報告》。

在文檔中 一、 研究動機 (頁 51-54)

相關文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