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沒有找到結果。

一、 研究動機

N/A
N/A
Protected

Academic year: 2022

Share "一、 研究動機"

Copied!
75
0
0

加載中.... (立即查看全文)

全文

(1)

第一章 緒 論

第一節 研究動機與目的

一、 研究動機

都市,作為一個人類集體群居生活的場域(Field),其扮演著重要的角色;其不但 是社會的反映(reflection),更是社會的表現1。藉由都市空間之觀察與解讀,可 由表面形式獲知許多都市所傳達的深層結構、秩序與意義。諸如:都市空間結構 紋理、歷史脈絡、新舊發展區域、土地利用狀態、自然地形地貌、活動型態與人 口分布情形。

在經過五十餘年日治的都市經營與建置後,今日的台灣其都市形構,在二次大 戰後,經過快速的工商業發展與城鄉差距之下,逐漸地改變其原有之風貌。尤其近 二十餘年,大部份都市受到高度『都市化』現象的衝擊與影響,在快速的都市化衝 擊下,都市所呈現的風貌已不再僅是原始的古老城市風貌,它所具有的意義也不再 僅只是單純的由某種形式變換到另一種形式。

日治時期對於台灣的都市建置,因為日人在十九世紀末期大力推行「西化」政 策,不僅在其政治、經濟、社會、文化、都市的規畫,其他各項公共建設亦不例外。

加上,日人將台灣視為其殖民附庸,在臺的一切建設,以殖民母國的利益為優先考 量,並以台灣為「南洋發展」的前進基地;故而,日人對台灣的都市經營與建設,

仍留有許多當時受到西化政策影響所做的建設,諸如出現在台南市的巴洛克時期的 軸線觀念與街道配置、雕像的安排、廣場的設置、公共建築物與廣場間的軸線關係 等;並且又以多項公共工程(像下水道工程、公共建築物等)與道路開闢為都市建 設之要項,用以奠定紮實的都市基礎,所以在都市的規劃上較為謹慎。

明鄭時期與清領時期,因為政治目的不同,對於都市空間的經營與建置也隨之 不同,遂形成不同的都市風貌。明鄭時期,鄭氏王國在台不只單純地因軍事上的需

1 Castells Manuel《The Space of Flows:A Theory of Space in the Informational Society》, paperpresented on Conference of the New Urbanism organized by Princeton University in October 1992.

(2)

要,而且是要「開國立家」,建立「萬世不拔的基業」。因此在入台不久,隨即將大 陸的政治制度與文教制度移入台灣,並積極展開土地的墾殖,奠定台灣社會日後的 發展基礎。

從都市空間的演變過程中,探討宜蘭市的都市空間變遷,不難發現宜蘭都市成 形之雛形,早在漢人、平埔族先住民群居之集村2聚落可略觀一二,然而若欲談近代 台灣都市的形成(且是具有規畫的),實際上肇始於西元 1895~1945 年日本殖民統治 時期在台灣所規畫之都市。

以宜蘭市作為研究對象,誠如廖風德在「清代之噶瑪蘭」一書中說:「作者 生於斯土,長於斯土,每當閱讀有關以噶瑪蘭為對象的研究史,總會激發一種特 殊的情感,油然興起為家鄉立史的想法,尤其在察覺部分學者,因時空的限制與 語言的隔閡,而發生不可避免的謬誤時,更有捨我其誰之感。」3;又如馬以工 所說:「我只是想解釋一下什麼叫做關心,什麼叫做遺志,什麼叫做鄉愁,什麼 叫做遠方。」4;筆者作為都市空間的觀察者,以曾經孕育成長的市區最為研究 對象,對家鄉懇切的情懷與抱負大抵如是。

有鑒於宜蘭文、史的相關研究雖多,都市空間演變的探討卻付之闕如;是故以 宜蘭的歷史變遷與不同行政體系下的都市空間建置作為分析與研究上的依據,並以 都市空間的演變為探討主軸。

二、 研究目的

關於宜蘭都市空間之相關論述,目前已有許多被陸續發表。這些論述的特點,

大多著重於單一時間內,宜蘭都市發展歷程(歷史變遷)之研究,或是針對宜蘭都 市空間變異上,某單一主題作深入的研究,亦有貫時性探討宜蘭都市的發展史、區 里變革等論述,但是這些論述較為偏重在社會、文化涵構所帶給一個都市空間形塑 之影響探討上,較少有從都市改造探討宜蘭都市空間形構的架構建立。

2 請參閱施添福《蘭陽平原的傳統聚落:理論架構與基本資料》宜蘭文化中心,宜蘭縣,民 國 85 年。

3 廖風德,《清代之噶瑪蘭》,台北,里仁書局,民國七十一年六月十五日初版,p.3。

4 馬以工,《尋找老台灣》,台北,時報文化出版公司,民國七十一年五月二十日二版,

p.21。

(3)

而都市空間對於舉凡經濟活動、都市生活、社會群體、實質環境等向度,在 地理空間中是如何被理解、被分析、甚至如何被組織起來並作有意義的解釋,有 極大的助益。因此,空間結構理論應可成為經濟地理學、都市地理學、都市及區 域土地使用等課程的基本知識。

本研究主要研究目的在:

1.、藉由國內外,不同時期都市形構的案例中,閱讀都市成長的秩序性及影響成因;

並從相關的都市理念中,觀察落實在宜蘭市都市形構過程的程度。

2、藉由史料及都市(聚落)地圖的收集與分析比對,推敲宜蘭市的都市空間變遷。

3、但求能以貫時性的手法,從既有的史料及各方論述中重整,建立一套檢視宜蘭市 都市空間形構的完整架構。

4、企圖利用相同的空間形構概念,可以用以觀察其他的都市空間形構過程,儘管不 同 的都市,形構的成因、歷史背景、文化與社會機制、公部門介入的程度不同 等。

第二節. 研究範圍

一、 時間軸上之範圍界定

從時間上來界定研究的範圍,主要是從清領時期台灣歸清朝之版圖,歷經皇權 統治時期下,清朝在宜蘭設置噶瑪蘭城以利統治,直到日據時期(西元 1895 年至 1945 年)受日本人統治五十年間;宜蘭市的城市空間的演變與其空間結構(組織)為本 研究討論的重點。

二、 空間軸上之範圍界定

在空間範圍的界定上,主要是從宜蘭自開市以來,歷經清代、日治、光復以來 一直到近十年間宜蘭市的成長過程,誠如范勝雄先生所述:『歷史者時間之地理,地 理者空間之歷史』,故以早在 1810 年宜蘭平原被收入清帝國版圖後,便著手築城 行動的「噶瑪蘭城」;到日治年間,大正三年的市街改正,此時乃是行政區劃之重大 變革,名之為「宜蘭市區」時期;直到到光復以後,以此段作為空間軸上的討論範 圍,研究對象也以上述時期中的宜蘭市都市空間變遷為本研究的主軸。

(4)

第三節 用語定義與相關文獻回顧

一、 用語定義

壹、都市的意義

都市是建築物和人文的綜合體;是人類居住的地點。自其中產生了日常儀式 典範:不管世俗的或超凡的,隨意的或經過策劃的。都市人為了製造物及其變化 體,在連續性時空裡被壓縮。城市是我們的努力和榮耀,最終的紀念;它是過去 的驕傲所能展示的地方。

對渥斯(L.Wirth)而言,「城市是社會與異質的個人;相對於廣大、稠密且長 久的居所。」對於孟霍德而言,「城市是社區力量文化集中的最高點。」而 Spiro Kostof5則提出以下的註解;

1. 城市是某些具有活力的群體所在的地方;而這與絕對的大小及絕對的數目無 任何關係。它與定居人口的密度有關。

2. 城市是以簇群型態產生的;城鎮絕不會單獨地存在而無其他城鎮的伴隨。因 此,將不可避免地被鎖定在一種城市的階級制度。就如洛德所述:「一個城市 的存在,是必須和一種比他自己更低層次的生活模式相關連 …..」中國城市的 階級制度,可從其文字上的城鎮名的前置詞上略觀一二;例如在第一位階的 城鎮有”府”,次一級的城鎮有”州”,更次一級的”縣”。而十六世紀的鄂圖曼 安納扥利亞,則是以伊斯坦保為首,其下有多數次一級的區域中心有著約 20,000-40,000 的居民,每個區域中心又有兩個更小的城鎮排列,其內有居民 人數約 10,000-5,000,或者甚至更少。

3. 城市是有實質範圍劃設的;蘇柏里(J.-F.Sobry)在他於西元 1776 年著的建築一 書中寫道:「沒有城牆來界定範圍的城市就不是城市」。即使沒有任何身體行 動上的限制,但是一個合法的周邊,若在其範圍內使用與活動,將會受到某 種程度的限制及被賦予特權。

4. 城市是具有各種特殊功能的地方;城市中居住著各種社會階級的人,包括各

5 Spiro Kostof《The City Shaped》,Thames and Hudson Ltd, 1991。

(5)

界人士、傳教士、藝匠或士兵的地方;然,財富並沒有平均分配到每個公民 手上。這些差異產生了顯而易見的社會階級。城市人口包括了不同人種的團 體、種族、宗教。

5. 城市是財富來源聚集的地方。

6. 城市是必須依賴文書紀錄的地方;藉由書寫,計算食物,紀錄管理社區的法 律,及建立土地所有權;依此分析城市。

7. 城市是和鄉村親密結合的地方;城市提供保護與相關的服務,鄉村則有廣大 的腹地以供養城市。羅馬的城鎮並不是從中央與周圍土地做分離而存在;偉 大的義大利地方行政區,如佛羅倫斯和西恩納(Siena),倘若沒有中心地區,

則皆不能存在;同樣真實的案例是新英格蘭城鎮,他們的土地和普通的老百 姓、城邦、國家、地方行政區、城鎮等所有名詞都應用於城市內的住屋及其 活動區域。

8. 城市是有某種特殊紀念意義的地方;意即,其結構並非只提供居住地方而已。

這意味著一組公共建築物形成了都市的規模,賦予了市民共同的環境意識。

諸如在共和國中,早期在中央權威統治下的都市,較為容易注重王宮與廟宇 之建設。在民主的城市裡,高貴的王宮消失了,亦或是轉化為人民的華廈,

而寺廟也化為俗用。

9. 最後,城市是由建築物和人民所共同組成的地方。正如 Kevin Lynch 所說的:

「都市形式,他們的真正功能乃是人們附加於其上的觀念和價值組成的一個 簡單現象」。歷史上每個時期都有數以百計的新城鎮難產或夭折。十九世紀所 策劃的格子狀城鎮,大部分是由鐵路公司沿著他們的路線進行的,所以並未 成為真正的城鎮。人類的殖民拓殖史必須依據鄉村與城鎮的連續性發展來判 定;而一個以自足式單位來分析的都市,必須被視為是一受制約的企業。儘 管如此,城市是最值得注意,最耐久的人類加工品及人類機構之一;其研究 意義也是值得被尊敬的。

城市之實質外在方面頑強而持存;正如范斯(Vance)所說:

城市能長期保有的特徵是其外在的建築立面,它留下了值得注意的持續 性,雖然因為對應最近的經濟需求及反映最新的流行風格而有所增加,

但是仍為現代和將來的子孫保存了過去都市文化傳承的證據。

在此同時城市社會會比任何其他人類族群改變的多,經濟改革通常以最快速 也最明顯的的姿態發生在城市,遷入的目標最初在都市的核心,這使得城市成為 從貧郊區來的人民傳入文化的重要角色,心智提昇之風強烈的吹入城市….。

另外,施鴻志先生在「都市計劃」一書中曾對”都市”一詞提出這樣的定義:

世界各國對都市的定義可歸納為以下五項主要概念

1. 行政區域—依行政區劃分,將首都、區域行政中心或主要集居地等,概稱之

(6)

為都市。

2. 人口規模—將具有特定最小人口規模的地方或具有某特定最小人口密度的地 方界定為都市。

3. 地方政府所在地—將具有某種地方政府的地方、人口集中地域界定為都市。

4. 都市特徵—將具有某些地方政府的地方稱為都市,包括建築完成的街道形 態、下水道系統、自來水、路燈、警察局、醫院、法院等。

5.

主要經濟活動—將一個地方的經濟活動人口中從事非農業活動者,如工業、

商業或運輸,佔有一定比例者稱都市。

而都市機能泛指都市內部的作用與活動,一般都市所應具備的基本機能為 1933 年國際現代建築會議(CIAM)所宣佈雅典憲章中提到的包括居住、工作、休 憩與交通等四項。都市機能分化隨著各種活動機能所佔的土地形成機能空間的成 長,聚集而形成都市,隨著都市化的發展,都市規模擴大加上經濟的發展與分工,

都市內部活動逐漸多樣化與專業化,形成都市中的主要機能。

貳、空間結構的意義

1、就土地使用之間的關係而言(Land use):

主張此種意義的學者主要有:D.S.Rugg(1972)、L.S.Bourne(1973)、

K.Lynch & L.Rodwin 等人。茲詳述如下:

(一)D.S.Rugg:

認為空間結構是由於人類活動體系所形成之各種土地使用類別之間內部發 展的結果。

(二) L.S.Bourne

認為空間結構是指與經濟活動有關的土地使用及其空間關係的變遷而言,亦 即空間結構並非一成不變或永遠固定的現象。

(三) K.Lynch & L.Rodwin

認為空間的型態是會自然而然的發生,並使的建築物、街道、其他結構體與 開放空間之間會產生一種內部的型態關係。此一說法蘊涵著:空間型態發展 的結果必定會界定出該一空間發生的起源點及其外在的形貌。

綜合上述學者的觀點,可以看出此一空間結構的意義強調的是人類的活動體 系以及各個空間之間內部的型態關係。

2、一組由人們所賦予的關係(A set of relationships)。

主張此種意義的學者主要有:D.L.Foley & Senior (1964)、J.W.R.Whitehand (1977)等人。茲詳述如下:

(一) D.L.Foley & Senior:

(7)

認為任一空間結構是由於人們基於特定的需求或理由所賦予的一組關係。

(二) J.W.R.Whitehand:

強調欲理解某一空間現象的關鍵點在於能夠掌握有限的關鍵性關係,而不在 乎複雜的因果元素。因為任一空間現象的變化均會發生在許多不同變數之間 的關係中,且此種變化本身就是一種過程,因此,欲理解該一空間現象的發 生及結果,則必須針對此種過程作一選擇並且檢視這些選擇之間是否具有所 謂關鍵性的關係。

綜合上述學者的觀點,可以看出此一空間結構的意義強調的是:

1. 結構的意義是隨著當時的情境、外在力量與人類的態度形塑而成。

2. 結構的意義往往會由於特定的學院或專業知識或特定的需要,如地理學、都 市計劃等而附加意義。例如,美國人口局附加自身的需求與價值於都市行政 區劃之中。

3、一種類似生物組織功能之成長與變遷過程(Evolution process)。

主張此種意義的學者主要有:F.S.Chapin & S.Weiss(1962)、

R.E.Dickinson(1963)、M.M.Webb(1964)、D.L.Foley(1964)、A.Rogers(1967)等人。

茲詳述如下:

(一)F.S.Chapin & S.Weiss:

將都市結構看作是一種會成長的細胞。但是,研究的重點不在於界定這些類 似細胞的空間單元或這些細胞似的空間單元成長後的實質型態或相對大 小,而在於探討都市細胞似的成長背後的動力(力量)。

(二) R.E.Dickinson:

認為都市結構的研究應從下列三方面共同著手:(1)聚落的實質結構,(2)變 遷的過程(3)不同階段的發展狀態。

(三) M.M.Webb:

強調結構基本上是一種由變遷過程所型模而成的東西,因而將都市社區看做 是一系列在空間中結構的過程。同時強調都市社區中各種活動、空間之間所 謂功能性的互賴關係;簡而言之,都市社會是一種功能性的變遷過程。

(四) D.L.Foley:

從生物組織的觀點來看待結構,因而認為結構是一種並非一成不變或永遠穩 定的變遷過程,此乃類似生物(植物或動物)不斷去”適應”環境的觀點。

(五) A.Rogers:

認為結構的變遷不僅發生在宏觀的結構系統中,更會發生在那些作用於結構 上之微觀的過程之中,而且宏觀的結構系統與微觀的過程是相互關聯的。

(8)

綜合上述學者的觀點,可以看出此一空間的意義強調的是;

1.類似空間組織的運作。

2.結構之成長與變遷的力量。

4、基於系統觀點的空間研究(System approach)

主張此種意義的學者主要有:R.B.Post(1964)、D.Hodge & A.Gatrell(1976) 等人。茲詳述如下:

(一) R.B.Post:

認為空間結構應該充分表現下列五個主題:

1. 土地使用的分佈與安排

2. 人類居住地與活動的組織、聚集及其強度。

3. 人類行為與實質結構體之間的互動、交流與溝通網路。

4. 人類的決策力量

5. 涉及上述特性的各種價值觀與規範 (二) D.Hodge & A.Gatrell:

認為空間會限制那些存在於政治、經濟、社會系統中的各項活動,相反的,

這些活動作用的結果即展現在空間形式上。

二、 文獻之回顧

關於宜蘭都市空間歷經不同時期的變遷過程,相關的論述諸多,主要集中在歷 史學、民族學、人文生態學、建築學、都市社會學暨新都市社會學、地理學暨都市 地理學等範疇內。本節嘗試就 2000 年以前,各領域主要的研究文獻,及各個研究取 向是如何深入都市空間形構過程來加以研究,分述如下;並就這些範疇與本論文研 究取向之異同點,作一明確的敘述。

壹、本土聚落研究之經驗:

就國內針對本土聚落研究的內容,可分為以下幾個主題進行回顧:

(一)、以「空間實質環境之構成」為主題者:

(1)清末鹿港街鎮結構(林會承,1979)

該書主要是探討聚落型態構成及其背後歷史背景與社會組織的互動關

(9)

係,並藉由不同的空間層次,進行其特定空間涵構下城鎮結構之閱讀。最後 並提出所謂動態平衡之觀點,解釋鹿港聚落中各種領域之界定、組織分群轉 化等現象的變遷,是為聚落重新尋求其內在結構及外在結構平衡的結果。

(2)日據新莊市街區實質環境之研究(鄭秀玲,1989)

同樣也是探討特定時空涵構下,對早期新莊聚落實質結構與社會結構對 照關係之研究。其論述重點在於實質結構中人為與自然要素(包括各元素,

構成關係及紋理)及社會結構所形成的族群領域兩者之間,因反應生存之需 求,而出現的空間營建特色。

(3)清末至日治時期美濃聚落人為環境之研究(李允斐,1989)

主要是透過特定的時代背景、地景條件、移民社群特性、生存需求及社 群組織等因素,作用在美濃此一客家移民聚落上,其人為環境建構特定。

(4)如何解讀台灣都市的風水(堀內憲二,1993)

將風水觀視為中國傳統空間營建的法則,以官撰地方誌中,台灣於清領 時期由官府營建的八個城池(新竹、彰化縣、諸羅縣、台灣府、鳳山縣、恆 縣、噶瑪蘭、澎湖廳)為實例,討論在新闢的土地上,如何藉由中國傳統之 宇宙觀及山水環境觀,來選擇適當的築城地點,獲得調和的整體環境構成。

(二)、以聚落「空間變遷」為主題

(1)光復前三峽街庄的形成發展(王志鴻,1989)

經由生態、社會文化、經濟政治等四種影響因子彼此互動消長的關係,

來解釋三峽人為環境之形成及不同歷史階段中之變遷發展,其中經由三種空 間層次-地區、市街、局部組織來進行分析,並且強調不同時期不同支配力 作用下,空間文化形成的變遷及內容的轉化。

(2)九份山城聚落空間結構及社區空間成形之研究(王元山,1990)

將九份聚落自草創、成長、興盛至衰落的一個完整都市過程,以分空間 結構及社區空間兩種層次進行對其實質環境之閱讀,並將其變遷過程分為外 來支配力(如自然環境及價值觀的衝擊)及內在的居民默契兩種特性,討論 其空間營建法則、住屋單元連繫及社區場匠構成。最後並由此變遷經驗的歸 納,提出其未來空間經營的法則。

(3)埔里盆地聚落演化的歷史考察(王志忠,1990)

強調以「演化」的觀點來考察聚落的歷史過程。以文化和權力結構的變遷來 分析人類社會構成及空間型態兩種不同的內涵的歷史過程,具體說明此一歷 經數個民族文化互動所產生之跨文化聚落的演化現象。

(10)

(三)、聚落之政治經濟過程

(1)宜蘭之中地體系(邢幼田,1986)

將克里斯托(Christall)源自經濟地理學的中地理論中心都市體系模式 應用到宜蘭平原上,將原來靜態的經濟地理模型放入時間的歷史過程中,考 察其歷時性變遷。

(2)宜蘭空間之社會歷史變遷(陳志梧,1988)

同時以歷時性(diachronic)與共時性(synchronic)的觀點,審視歷史 過程中空間變遷發生的原因,以及該時期中空間與社會構造的關係。在方法 論上,則強調處理空間形式與廣義的社會關係和權力分配在變遷過程中的互 動關係。

(3)忠孝東路之興起(夏鑄九,1987)

將忠孝東路視為歷史過程下的實體,擺脫其「商圈」的抽象經濟模型,

透過社會政治及經濟環境的變遷過程,描述公共政策、國家行動、房地產投 機、台灣社經結構變化及文化層面等力量影響其變遷的結果;並且將都市中 心放在都市結構中來界定期意義。

(四)、台灣聚落發展之概述

(1)台灣地區聚落發展之研究(洪燦楠,1978)

主要內容在於台灣地區聚落發展在聚落型態及變遷過程的總體研究,將台 灣的歷史過程分成原住民、漢人、日據及光復後四個階段,詳述在政治、經濟 及社會變化夏,都市體系、聚落型態類型、計劃規範等聚落空間主題的變遷。

(2)早期台灣都市發展性質之研究(侯怡泓,1989)

主要探討在清末以前的歷史脈絡中(即荷據、明鄭、清領等三時期),在 早期墾拓時代的農業經濟體系、外來殖民勢力及移民社會特有鄉黨主義等涵構 因子下、台灣早期都市的特性。並分析「一府、二鹿、三艋舺」等三個不同特 性的首要都市,並個別在社會組織及外在物質組成上的內涵特性,並提出都市 過程中持續調整其間平衡的性質。

(3)日據時期台灣都市計劃範型之研究(黃世孟主編,1987)

主要事先透過比對歐美各國及日本本土於工業化後實施都市計劃的社會 歷脈絡過程,及基本對應之計劃精神,再針對日據時期日本殖民者為台灣特都 市城鎮所制定的都市計劃範型,提出其實踐歷程及基本精神與內容的分析,並

(11)

對範型所反映的殖民者治台心態,及其如何轉化歐美都市計劃的內涵,提出深 入的探討。

貳、相關之聚落空間研究論述:

(一)、空間研究之認識論:

(1)都市成形過程(柯斯托夫,S.Kostof,1991)

建築史學者柯斯托夫在其著作《The City Shaped》一書中,提出以「城市 生成」(Town Making)的觀點,來解釋不同的城市如何在其自身所存的歷史 性涵構中漸漸形成其外在的形貌。在方法上,柯氏以擺脫以編年史方式撰寫空 間研究的一般慣例,而是將都市依其不同都市織理( Urban Pattern)分成數型,

列舉全球性的經驗,分析其形成原因,並進一步詮釋都市的文化意涵。

柯氏閱讀城市形貌的方式可分為;都市形式(Urban Form)及都市過程

(Urban Process)二個基本向度。前者指涉都市作為一種人造物(human artifacts)在空間屬性上的具體表現及文化意義;後者則為城市實質形貌具體 的歷時性改變(physicak change through time)。柯氏強調:

(a)這種改變是因為城鎮的立地條件的時間性轉變,或是社會機制改變 時實質空間亦會隨者調整改變。而正常的都市過程,是不應只為某一種單一力 量所影響或操縱,而是各種法制、社會、經濟、文化等力量因城市住民各種需 求計劃(project)互動下之結果。

(b)這種改變的過程是開放的動態現象,隨時都有新的力量加入、舊的 力量消失,沒有最終完美的一刻,只有時時與城市住民的真實使用間不斷的作 調整。這與一般城市地理學所談的「都市化過程」(The Process of Urbanization)

是不同的。後者的說法其實是受了經濟地理學的影響,將都市空間簡化為資本 主義運作網絡的體系之一,因此「都市化」是有一些指標(人口、產業能力、

文化 … )或門檻的,而且往往是被量化或形式化的。而都市過程則是討論人類 文明在日趨精密及多樣化的過程中,各種集體價值觀及生活方式的改變,能隨 時存在於種不同型式或特性的人類聚落中。

(2)空間社會文化意義(拉普普,A.Rapoport,1977)

拉普普以常民建築及人地互動(man-environment interaction)的觀點,認 為人為空間基本上是文化現象,其形式及組織受其所屬文化環境影響甚鉅。文 化在此所指的是一個群體所共享的價值、信仰、世界觀及象徵系統。而這一組 人文內容是必須透過學期傳遞的,是一種默契的共識,人造環境即是根據此共 享文化規則而生成。在此前提下「人與環境」研究(man-environment studies)

取向論者認為理解人地互動關係才能有符人性需求的環境設計,而有下列三個

(12)

探討方向:

(a)人類如何形塑(shape)其環境。處理的是不同層次的主體(從個人到團 體)的特質如何影響其營建環境的方式。

(b)實質環境如何影響人類。從地理學中探討人地關係的三種論點(環境決 定論、可能論、機率論)來辨證,認為人類會調整其行為以配合文化條件 下形成的「行為座落」(setting for human activity)。

(c)什麼是連繫人/ 環境互動的機制。基本上已有下列討論課題:

1.環境作為非口語溝通(non-verbal communication)的形式呈顯,即使使 用者本身解密的一組符碼。

2.環境作為象徵系統。

3.感官識覺(perception)及認知(cognition),藉由命名、分類、比序等 方式賦予環境意義。

(3)空間結構(陳坤宏,1991)

有關空間結構的解釋及定義,在相關領域中往往有特別的一套描述方式及 內容取向,透過陳坤宏先生的分析排比歸納整理,可提出基本定義及基本分析 向度如下:

就空間結構的基本定義來看,最常見有四種,即:土地使用之間的關係;

一組由人為觀念所賦予的關係;一種類似生物組織的過程;以及基於系統觀點 的空間研究等。並可將之歸結為六個基本性質的分項:

(a)空間結構具有三種重要元素。即:實質結構,指的是城市具象的空間 形式、地景土地使用及各種基礎設施;結構系統,指的是各種土地使用 類別和分區在社經觀點上功能性關係;結構的變遷過程,是結構系統觀 念的動態延伸。

(b)功能。指都市為滿足其住民及機構生活或運作所需,因應而生的各種 功能,表現在空間結構上即為各種活動及施設的區位分布,與服務圈組 織。

(c)空間的不對稱及不均質關係。基本上是指結構本身在各種不對稱特性 中(如上/下、主/從、內/外、重要/次要等關係)所表現出的層級性格。

(d)以中心/邊緣的對立觀念,來分析空間結構中各種支持力量運作及傳遞 的空間關係。

(e)社會文化與空間。在實質環境(空間)為人類歷史過程中各種文化之 具體產物的概念下,空間結構往往可以對應出特定價值、思想、觀念下,

居民生活、行為、社會進行的空間關係,為理解空間在社會文本質上的 重要依據。

(f)個人決策與空間。人作為空間使用主體及社會行動之代理人,會因其 自身的背景價值觀、生活所需象徵意義;以及受整體社會之實踐行為及

(13)

決策過程之影響,成為主動決定空間形塑即轉化的主要角色。

貳、早期台灣都市發展性質研究(侯怡泓,1989)

此研究依恃二個理念:一、對都市保持全貌的觀點,是都市唯一個整體脈絡 的研究對象。二、注重都市與其所在的大範圍社會的聯繫。認為都市在整個社會 組織裡,不僅是社會、政治、經濟的要素,亦是政治合作、經濟部門與社會結構 的產物與生產者。都市對於其外的社會文化環境,呈現出一種持續的調適過程。

而歷史的或現代的經濟、政治、社會及文化的力量,會造成都市獨特的性質。此 外,都市的發展亦可謂為歷史整體的表現,充分的反映時代的演進,故須置於一 個長時期的歷史脈絡中加以考察。因為在歷史脈絡裡,每一個社會的歷史空間其 特殊性質,也都各自佔有其特定的相關位置。因此,由這種歷史空間條件所形成 的環境,往往具備一種持續性,其對於整個歷史發展的影響,決不下於社會的內 在因素。此研究採取全貌的觀點,做早期台灣都市發展性質的研究。

其所研究的時段限定在從十七世紀至清光緒二十一年(西元一八九五年)日 本據台之前,並分成三個階段,即荷據、明鄭、清領三時期,其中以清領時期為 主要研究階段。至於研究的對象,以早期台灣三大都市為例,即台南、鹿港和台 北。藉此不但能夠了解個別都市的發展過程,供做比較研究之外,尚可由之明白 在該時空中,台灣都市發展的過程。在對於個案都市的處例,主要分成兩部分:

一是外在物質組成;另一是內部社會組織。前者是指都市硬體部分。從大社會的 政治、經濟、社會因素之相互關聯,進而影響及於都市的形成與發展,街道的配 置,移住的居民等。內部社會組織則為都市軟體部分,是都市核心,與賴以持續 發展者。本研究是以都市行郊為主體。因為在早期台灣,受到當時政經、社會因 素相互影響,使得都市行郊成為台灣社會穩定發展的主導力量。凡有都市處,接 有行郊組織,地位極其重要,促使台灣都市得以持續發展。

第四節 研究步驟與流程

一、 研究步驟

歷史研究首要史證之蒐集,本研究又以歷史變遷為都市空間之研究;故以蒐 集第一手史料入手,以之作為研究之基礎。本研究以下述三種史料為基礎,此外,

(14)

並輔以其他相關文獻,研究方法如下,

(一)、史料之調查與分析

(1)調查日治時代之「台灣總督府」及宜蘭地方官廳發行之公報,及上述 之「官報」史料。

(2)調查與蒐集清朝、日治時期及光復後之地圖史料,尤其與都市環境相 關之史料。

(二)、史料之整合

(1)綜合上述之文書史料與地圖史料,分析各次計劃之內涵。並歸納其計 劃理念,及理念之變革。

(2)依據史料及各相關文獻,考察各次計劃之公布,及當時之政治、社會、

經濟等相關之歷史背景,並以計畫圖相互比對,以解明當時都市計劃 之宗旨。

(三)第一手史料與相關文獻之比較

本研究係以日治時代都市計劃第一手史料之調查、蒐集入手,進行有 系統之整理、分析為主要之研究方法。並蒐集宜蘭市都市計劃之相關文 獻,以資比對、參考。

(四)清朝地圖與日治地圖之比對;藉由地圖之比對,調查、分析空間結構之變遷。

二、 研究架構

本研究由五個章節組成,第一章在四個小節中分別交代研究動機與目的、研究 範圍、文獻回顧以及研究方法與流程。第二章中對宜蘭市進行自然環境與人文環境 進行綜合性論述;並分別針對地理位置、交通區位以及行政地位等向位,探討其發 展脈落。在第三節及第四節中分別探討清朝及日治時期不同政治背景之下的都市建 設理念,及經由不同主政者及不同的社會背景之下所產生的都市空間架構。

追溯噶瑪蘭城改造的源起乃由主張西化的留歐主政者之主導,因此在第五章中 討論奧斯曼的巴黎改造運動之背景及及手段。噶瑪蘭城的改造運動擁有與其不同的 動機與社會背景,但卻有與其相仿的都市規劃手段;故而在此章作一深入的探討,

並作成結論。

(15)

第二章 蘭陽平原在台灣土地開發架構中的定位

第一節 自然環境

宜蘭縣位於台灣本島的東北部,西北側在雪山山脈稜線東南,南側為中山山 脈北端的南澳山區,中間為蘭陽平原,相當完整,由於地形地勢以及地處東北角 並有山脈阻擋,從漢人開發的角度而言,歷史相當晚近。以蘭陽平原為發展主體 的宜蘭縣有其地質及在此地質背景形成的特殊生態環境與地理景觀,對城市現象 造成相當程度之影響。

一、地理區位

宜蘭平原舊稱「噶瑪蘭」,在台灣的東北端,面積 330 平方公里,東邊鄰接 太平洋,而北、西、南三側分別為雪山山脈及中央山脈餘緒諸峰所圍繞。平原略 作等邊三角形。每邊長度約 30 公里。平原內海拔高度均不超過 100 公尺,地勢 平坦,是源自西南側山區之宜蘭濁水溪所挾帶的泥沙沉積而成的沖積扇6

沖積扇高度自西向東緩慢傾斜而下,及至東北角淇武蘭一帶已降至約僅海拔 2.5 公尺左右。平原東邊有一極狹長的海岸沙丘,是海潮及東北季風所造成的岸 外壩(offshore bar),呈南北向,寬約 200 至 700 公尺不等,北段較窄,南段較 寬,平均高度約為 10 公尺左右。由於海岸沙丘高於岸內平原,在多雨的季節裡 經常造成沿海低漥地區的積水現象7;由於平原向東開放,故在每年秋冬之交,

挾帶豐沛水氣、秉性潮濕的東北信風都會帶來兼旬的雨季。平原正月雨量超過 200 公厘,迎風坡面則甚至高達 300 至 500 公厘。地區之全年雨日約在 220 天左 右,成為平原自然條件的一大特徵,與新竹地區的風並稱「竹風蘭雨」。一般而 言,除了夏季外,全年平均雨量分布仍屬平均,故無明顯的缺水期出現。根據桑 士偉分類(Thronthwaite System),此地區的氣候為暖熱重濕型8,在夏季颱風經 常路線上9。年平均氣溫約攝氏 21.9 度左右,七月平均最高溫為攝氏 27.9 度,一 月平均最低溫平均為攝氏 15.9 度,相差攝氏 12 度。

6 陳正祥 1960a:164-5;李鹿苹 1965:30-1。

7 陳正祥 1959-61 中 770-71。

8 陳正祥 1959-60 上:96-7。

9 廖風德 1982:20。

(16)

由於特殊的地形與氣候條件,故平原內自然河川密佈,水源豐沛,舊時未經 人工整治的原始河川與今日頗不同。根據 1832 年編纂、1838 增訂、1852 年出版 的《台灣府噶瑪蘭廳志》〈山川〉條中記載以及書前所附之〈噶瑪蘭地輿全圖〉

所呈現者,我們可知當時宜蘭濁水溪出山區,經大叭哩砂喃(今之三星)至崩山 以後,主流歧分兩路:其一東流「由深溝頂、下溪洲、民壯圍、二結、茄冬林莊、

二三結等渡,流達大旗尾、茅仔寮,至過嶺入海」10是所謂的東勢濁水溪;另一 則向東北方而去,繞過噶瑪蘭城(今之宜蘭市)北側,南灣穿過民壯圍庄(今之 壯圍鄉),再向北蜿蜒流經頭圍(今之頭城鎮),此即此古稱西勢大溪者11。這個 古老的河川體系我們可以在日據時代土地調查所測得地圖窺見端倪。

由於多颱風暴雨以及山區地表地質不穩定之故,河水經年沖蝕、挾帶著大量 的砂石而下,在未有現代築堤工程之前,河水改道頻頻,一夕驟雨則旱溪變成怒 河,水患不斷。平原地區的土穰,為區域內河川自上游中央山地與雪山山地帶來 的年板岩風化而成的沖積土,屬細砂壤土或粉砂質壤土。土層厚度一般在一公尺 以上,由於氣候潤濕之故,多呈中性及微酸性反應,有著沖積平原慣見的豐富的 植物養分,是台灣地區生產力最高的土壤之一12,這也是平原,在不同的統治下,

都一直擔當著農業生產基地的自然條件之一。

宜蘭擁有多樣的自然環境:高山、海岸、島嶼、平原、溪流、湖泊、溫泉、冷 泉。從下圖來看,宜蘭三面環山,一面臨海,山海之間是廣大的平原,看起來就像 是個 「番箕」的形勢。今天的宜蘭平原一帶,原先是由於地殼運動而隆起,又受到 東方外海的 「沖繩海槽」擴張作用影響,地塊陷落下去,變成大海灣。然後蘭陽溪 和其他溪流不斷沖積,將泥砂大量帶下來,長期的堆積之後,逐漸形成扇狀約三角 洲平原。

大致來說,宜蘭的自然環境有以下幾個特色:

(一)、山地多:宜蘭北方和西側是雪山山脈,高峰林立;南邊則是中央山脈,

同樣山岳連綿不盡。宜蘭山地的面積非常大,占總面積四分之三以上,可說是個多 山之 縣。由於 3 面環山,形勢封閉,與外界交通相當不便,因此一直被稱為 「後 山」。 在形勢上,自成一個天地,又叫 「別有天」。

(二)、河流多:宜蘭大小河川百餘條,縱橫密佈,提供充份的灌溉水源。但因 地形落差大,河流短水急,常會造成水災。蘭陽溪為其中最長最大,將平原分割成 南北兩半,溪北又稱 「西勢」,溪南又稱 「東勢」。

(三)、島嶼多:是全台灣第 2 多島嶼的縣,僅次於澎湖。大小島嶼超過 20 個,

10 陳淑均 1957。

11 陳正祥 1960b:1.2。

12 李鹿苹 1984:23-4。

(17)

面積最大的是釣魚台島,其次是龜山島。在釣魚台列嶼中,赤尾嶼是全台灣最東的 地方,竟尾嶼則是最北。

(四)、溫泉多:宜蘭由於地質構造特殊地下有熱源,而且斷層很多,提供熱氣 上升通道,加上多雨,於是湧冒出多處溫泉,可說是全台灣溫泉最多的縣。除了著 名的礁溪溫泉區,還有員山、清水、梵梵、仁澤、土場和龜山島等。最特殊的是,

蘇澳還有極為罕見的冷泉。

(五)、下雨多:宜蘭平原向東方海面開敞,每年秋冬,強烈的東北季風挾帶豐 沛的水氣長驅直入,帶來大量的雨水,宜蘭全年下雨的日子大約有 220 天,是一大 特徵,和新竹地區的風齊名,稱為 「竹風蘭雨」。

(六)、颱風多:宜蘭位於東海岸,而颱風經常是由東南方向西北行進,對宜蘭 造成巨大災害。根據統計,每年侵襲台灣的颱風,將近 4O%會由宜蘭登陸或出海,

可以想見威脅之大了。

(七)、水災多:宜蘭因為多雨、多颱風,容易造成山洪暴發。而山區坡陡,河 川流速很急,將大量泥沙沖刷到下游堆積,堵塞河道,河水便四處氾濫了。另外,

河口地帶極為低平,常被沙洲封閉,再加上沿海岸邊有狹長的沙脊阻擋,河水無法 順利排出,因此以往水災很多。近些年來經過多方整治才有所改善。

二、地形景觀

得天獨厚的宜蘭,從 3500 公尺高的南湖北山,到海平面的太平洋海岸,處 處是自然美景。宜蘭山巒疊起,山林景色千變萬化。最難得的是,仍然保留許多 原始林,宛如一座座綠色寶庫。有 3000 多公尺的高山針葉林,也有 2000 多到低 海拔的溫暖帶山地闊葉林,林相多樣而豐富,而且有許多野生動物活躍其中。

湖泊之美:由於宜蘭多雨,蘊含了豐富的地下水源。泉水湧出地面後,匯集成許 多大小湖泊。

位於高海拔的高山湖泊,如翠峰湖、松蘿湖等,長年雲霧繚繞湖面,特別 迷人。低海拔的湖泊如龍潭湖、大湖等,湖面廣闊,四周蒼翠環繞,幽靜而清新,

另有一番景致。宜蘭的溪流由高山到入海,流路短促,落差很大,造成各種不同 的面貌。上游發源於高山,侵蝕出窄深的峽谷,常可見到大小瀑布。中游溪流出 谷,帶著大量泥砂堆積成美麗的沖積扇,形成宜蘭溪流的一大特色。下游則緩緩 流在平上,河床常堆滿大小的礫石。到了河口,變化更多,有濕地、砂丘、沙洲 等等。宜蘭平原後倚高山,向壯闊的太平洋開敞,氣勢不凡。平原上阡陌縱橫,

埤圳密布,農舍竹圍聚落獨具特色。隨著耕作季節變化,水田展現出不同的景觀,

在山海的襯托下,尤其動人。平原上的果園、菜圃、魚塭、養鴨人家……構成恬 靜的農村風光,更是現代人最為嚮往的美景。

(18)

宜蘭平原的河水受到砂丘阻擋,無法直接入海,在河口附近形成無數的沼 澤濕地,如蘭陽溪口、竹安溪口、無尾港、五十二甲等地。其中,蘭陽溪口是台 灣 12 個主要濕地之一,國際知名。這些濕地富含有機物質,提供了蝦蟹、貝類、

小魚豐富的食物來源.加上密生的蘆葦是良好的遮蔽,使成為野生動物的快樂天 堂。尤其是每年會有上千隻過境候鳥到此休息覓食,構成了壯觀的美景。海岸線;

宜蘭的海岸線全長約 l00 公里,由北到南變化豐富,海岸的生態也是多采多姿。

北段的礁溪斷層海岸,是東北角風景特定區最南的部份。高聳的雪山山脈向 海岸逼近,而平直的海豈上,則佈滿各種特有的地形景觀。中段是蘭陽平原的出 海口。沙灘、砂嘴、沙洲,是湛藍的海洋,曲線優美的造形。內側有平行海岸的 狹長砂丘,不但風光綺麗,更是海岸植物的王國。南段則是多斷崖和港灣的蘇花 斷層海岸.其中以清水大斷崖最為驚險壯觀;這段全是陡直的懸崖,直下深海。

懸崖露出來的岩石,是台灣最老的岩石,也是值得仔細欣賞的大自然傑作。

第二節 蘭陽平原的開發歷程

蘭陽平原的聚落發展過程及其展現的空間結構,與該平原自然環境的空間安 排及族群空間配置息息相關。

(一)就自然環境的空間安排而言:

全年有雨的氣候,使蘭陽平原成全台水資源最為豐富的地區;而豐沛的雨 水,在自山地流向海洋的過程中,所展示的各種不同形式,則呈現了蘭陽平原地 理環境獨特的空間安排。

位於雪山山脈和中央山脈之間蘭陽平原,原是由地塊陷落而成的海灣;豐沛 的雨水自北、西、南三面的山地,匯流刻蝕成眾多大小河流,並經侵蝕攜帶大量 泥沙土石,一方面將海灣逐漸埋積成平原,另一方面則在出山處形成一系列的沖 積扇。部分河水經由扇面繼續東流,但亦有部分河水在扇頂流入地下成為伏流,

至扇端再度湧出,而在沖積扇的前端,海拔高度約十五至二十公尺處,形成一寬 窄不一的湧泉帶。湧泉帶的泉水再匯流成河東流,使平原上的河流更為密布。

導源於山地和湧泉帶的大小河流,雖經縱橫交錯匯集成數條較大的河流,但因受 與海岸平行的數條南北向新舊沙丘的阻擋,無法直接東流入海,而於沙丘西側蜿 蜒曲折,或向北,或向南流動,於海拔高度二、三公尺以下的地區形成低溼地,

甚至沼澤地,最後才經頭城,東港及頂寮等三處沙丘的缺口東流入海。

(19)

蘭陽平原由雨水、河水和湧泉所串聯組構而成的自然區,由北、西、南三面向東 到海的空間變化順序是:山地及其河谷地帶、沖積扇帶、湧泉帶、低溼地帶、沼 澤地帶、沙丘帶和海岸。

(二)就族群的空間配置而言:

蘭陽平原略成帶狀分布的自然環境,事實上,為不同文化背景和維生方式的 族群,提供多重選擇的機會。最早進入蘭陽平原的噶瑪蘭族,是以漁獵為其主要 的維生方式,因此,絕大部分選擇海拔高度五公尺以下的低溼地、沼澤地及沙丘 帶的沿河地區為其生活領域。原居於南投一帶,其後沿大安、大甲等溪谷向北遷 移而於二、三百年前進入噶瑪蘭地域及其週邊的泰雅族,包括南澳群、溪頭群、

卡奧灣群及屈尺群等,雖以狩獵為主,散居內山,而未以蘭陽平原為其生活領域,

但是為了獲得日常生活用品如鹽等,亦經常翻過分水嶺,沿山地河谷帶進入蘭陽 平原活動。

以傳統水稻農業為主要謀生技能的漢族,於嘉慶元年大規模進入蘭陽平原 後,則選擇湧泉及低溼地之間,這一帶有泉水足夠灌溉,土地堪開闢成田的適耕 平原,作為其最早的生活據點。並自此地帶向東到海及向西到山,逐漸擴張生活 領域,最後不但打破原先族群的分布界限,並且將整個平原徹底改造成以集約水 稻耕作為主的農業景觀。13

以下試從史前時期開始,按時間先後,分段說明。

壹、

史前時期

到目前為止,宜蘭地區發現了近 3O 個遺址,大致說來,可分為以下 3 個不 同的 「文化系統」。

(1)新城系統:在礁溪大竹圍和蘇澳新城一帶,是目前所知宜蘭最早的住 民,大約在 4000 年前。他們使用石斧、石鋤墾地,可能已知道種植穀類作物,

而漁獵仍占重要地位。日常生活用具以陶器為主,除了外表拍印繩紋外,部份還 塗有紅彩。

(2)武荖坑系統:在員山、枕頭山和武荖坑等地發現,距今約 3000 至 2000 年以前。他們住在較高的緩坡或小丘上,以石器為主,進行山田燒墾式農耕及狩 獵。

(3)舊社系統:近 20 處遺址大多位於河流下游岸邊或海岸內側沙丘,善於 利用河流及海洋生物。工具少見石器,可能已進入鐵器時代,日常用具則以陶器

13蘭陽平原的傳統聚落及其人文生態意義,施添福,空間雜誌 62 期

(20)

為主。大約距今 1000 年以內,一般相信他們便是噶瑪蘭族的祖先。

貳、

先住民時期

在漢人進入墾拓之前,宜蘭早有許多先住民居住,在山區有泰雅族,平原則 是平埔族人。泰雅族;是北台灣主要的山地先住民,分佈很廣。在宜蘭又分為兩 大群:一在南澳鄉的南澳群;另一在大同鄉的溪頭群。泰雅族非常驃悍勇猛,以 往有征戰和獵頭的習俗,使平埔族和後來的漢人極為畏懼。漢移民為了防範泰雅 族攻擊,曾沿著山邊設立許多防衛性的「隘寮」。直到日治時期,日軍大舉進攻 山地,這種威脅才逐漸解除,後來並在宜蘭公園設立 「獻絨碑」,是從戰爭到和 平的象徵。

平埔族;在宜蘭有數個不同的平埔族族群,但主要是 「噶瑪蘭族」。他們散 居在平原中央及近海一帶,以漁獵和游耕維生。生性樸拙,溫馴無求,一直安樂 的居住在宜蘭平原上,人數曾高達 9000 多。等到漢人進墾之後,他們的命運就 開始徹底改變了。由於人少勢薄,土地被漢人巧取豪奪,而且時遭流行性瘟疫入 侵.有的被迫遷徙流亡,有的則被同化。今天在宜蘭,已很難尋找、辨認噶瑪蘭 人了,只有在冬山河下游一帶的老聚落,還僅存少數住戶。

參、荷西時期

明崇禎 7 年,佔據北台灣的西班牙人進攻宜蘭,噶瑪蘭人抵擋不住,宜蘭便 被西班牙佔領。他們以傳教和經商為主要目標,四處傳教並建立教堂。雖然停留 的時間不長,但據說噶瑪蘭人受洗的多達 600 多人,對當地的影響仍是很大。

1642 年,荷蘭人逐退西班牙人,同樣也進佔宜蘭。他們也是以傳教和經商為主.

但效果不彰。至今已找不到當年史蹟了。

肆、漢人墾拓時期

鄭成功打敗荷蘭人,收復台灣後,並未對北台灣有所經營。等台灣歸入清廷 後同樣也不重視北台灣.更別說是僻處在 「後山」的宜蘭了。清雍正年問,台 灣南部和中部都已開發殆盡。乾隆中葉後,北部也是積極墾拓,幾乎到達飽和狀 態,較晚到的移民在無地可耕的困境下,宜蘭便自然而然成為他們眼中的世外桃 源。在乾隆 33 年,漳州入林漢生率患入墾宜蘭,不幸遭到 「番人」殺害,墾務 中止。後來繼續有人嘗試,也都無功而退。

(21)

正式開始大舉進入宜蘭墾拓的,要從吳沙說起。嘉慶元年,吳沙和友人許天送、

朱合、洪掌等,率領 20O 多人進佔烏石港南方,建立據點,並招募漳、泉、粵籍移 民 1000 多人,合力築起土圍,正式揭開墾拓宜蘭的序幕14。由於清廷一直不准許開墾,

移民在無政府力量保護的情況下,只有自組自衛武力,來佔奪土地或對抗其他族群,

同時建立土圍、竹圍居住,來保護安全。他們採取的墾拓方式,是「武裝台墾」的

「結首制」,也就是將 30 至 50 個農民組成 1 個 「結」,由 「小結首」帶領墾拓,「結」

下的田地再分成數 「份」每位農民各分得 1 份。小結首之上有大結首,幾個大結首 再共推出總結首,是最主要的領導者,負責帶隊攻佔土地,以及維持結內的治安、

處理公共事務等。這種特殊的開發背景,使得今天在宜蘭各地仍可見到許多有趣的 地名,如;結、圍、城等。到了嘉慶 9 年時,整個蘭陽溪以北的地區已大致開闢完 成,便要越溪向南了。

嘉慶 9 年,原先在台灣西部平原的平埔族千餘人,遷到宜蘭來。11 年時,由於 漳、泉械鬥,這些外來的族群協助泉、粵人攻打漳人,結果失敗,便渡過蘭陽溪移 居羅東,正為溪南的開發打下基礎。嘉慶 14 年,宜蘭再度爆發漳、泉械鬥,漳人趁 夜攻佔羅東,開始逐步向南墾拓。雖然官方一直抱持消極態度,不批准移民偽墾,

但在人們全力開發之下.宜蘭早已展現出嶄新面貌。人口增加極快,由嘉慶元年的 千餘人,短短 10 多年間,暴增至 4 萬多人。有識之士紛紛建議官力應正式同意人們 進墾。最後迫使清廷採取行動的,卻是由於海盜的關係。先後有蔡牽侵犯烏石港,

以及朱墳進佔蘇澳,企圖以宜蘭作為大本營。清廷害怕宜蘭一旦淪陷賊手後,會成 為心腹大患,於是在嘉慶 15 年,將宜蘭正式收入版圖。設廳建城:17 年,設置 「噶 瑪蘭廳」,廳治設在五圍,並連城池 (即宜蘭市)。自此之後,宜蘭才進入官治階段。

官方開始鼓勵墾拓,將荒埔分給三籍移民耕作,並約定時限必須墾成,否則就 將土地沒收。在這種獎懲並重、官民合作的情況下,溪南的開發可說一日千里。灌 溉系統普遍建立,糧產大增。道光 6 年,開烏石港與福建五虎門、鉗江對口貿易,

由宜蘭大量輸出米、白荸、樟腦等。人們勤奮不懈,官吏也不乏賢明之材,如楊廷 理、翟淦、陳蒸等,勤政愛民,甚受宜蘭民眾的擁戴,甚至將他們的雕像供奉在廟 中祭祀,表達百姓感念與景仰之意。

設廳之後,創立仰山書院。移民生活安定,也鼓勵子弟努力向學,考取功名以 光宗耀祖。於是人文日盛,賢才輩出,中舉者不勝枚舉。目道光到光緒年間,宜蘭 總共出了進士 1 名,與人同名,是其他地方罕見的盛況。難怪沈葆楨會誇讚「淡蘭 文風為全台之冠」。然而,和台灣各地一樣,宜蘭也曾發生多次械鬥,甚至可說是最 熾烈、最複雜的地區之一。由於宜蘭土地新闢,容易引起糾紛,而官方體制和社會 組織遲遲未能確立,使得居民在維護自身利益時,不得不採取強硬的自衛方式。不 但閩粵、漳泉不同祖籍的移民之間會爭戰甚至還有兩幫 「挑夫」的械鬥,以及北管

14 請參閱《開蘭始祖—吳沙之研究》,吳秀玉,師大書苑。

(22)

樂派的 「西皮、福路」紛爭。這些都正顯現這塊新闢的天地,在發展過程中的掙扎 與艱辛。

溪北、溪南肥沃的平原陸續墾拓完成後,新來的移民只好向近山地帶推進。山 地原是驃悍的泰雅族的生活領域,自然不容許漢人逐步進墾,因而引發激烈的對抗,

對移民的生命威脅極大,更需要強大武力來保護;曾當過 「隘勇」的陳輝煌便擔任 重要的角色,他聯合移民及平埔族各社,合力墾拓今天三星一帶。他們建立阿里史 城等防禦基地,向外拓展耕地,到同治 13 年(1874)時,墾成的稻、蔗田地已達 800 多甲,生產的赤糖供應宜蘭各地市場。對外交通除了通往台北的「淡蘭古道」不斷 修建外,同治 13 年 (1874)由福建提督羅大春率軍,開鑿 「蘇花古道」,打通宜蘭向 南的聯絡孔道,使東台灣得以進一步開發,而宜蘭正是經營東部的重鎮。

光緒 11 年 (1885),劉銘傳也以兵勇開闢通往烏來的山路,便宜蘭與台北的聯絡 更為便利、安全,這便是今天北宜公路前身。光緒元年 (1875),宜蘭由原來的「廳」

升格為 「縣」,正式定名為 「宜蘭」,設有知縣,負責治安、徵稅、裁判等。

伍、日治時期

光緒 21 年 1895,台灣割讓給日本。6 月 21 日,日軍由蘇澳大舉登陸,宜蘭便 落入日人之手。曾有義士林大北、林李成等,率領義軍英勇抵抗,在一連串激烈戰 鬥下,義軍死傷慘重,宜蘭的許多聚落也幾乎化為焦土。

日人經營宜蘭的策略,首先是致力於各種新產業的開發,例如發展製材業及礦 產工業。1915 年,日人大力開採太平山森林,是當時全台灣範圍最大的林場,木材 產量高達全省總產量的 60%,非常驚人。日人在羅東開設製材廠,使羅東一躍而成 為宜蘭最重要的經濟重心。另外,在蘇澳則設水泥廠,開採當地豐富的礦石資源。

蘇澳便由於工業和交通樞紐的地位,成為宜蘭對外聯絡的主要港口。

為了配合產業發展,日人在宜蘭也有一連串的交通建設,如興建羅東與蘇澳間 的輕便鐵路,將蘇花徒步古道拓寬為公路,可暢行汽車;修築蘭陽溪公路大橋,溪 北、溪南不再受溪流阻隔。宜蘭線鐵路的通車,則使宜蘭和西部來往大為便利。日 治時期在宜蘭還有各項政冶、文教、經濟等設施,可說是將宜蘭面貌改變不少。

陸、光復後

(23)

民國 39 年,宜蘭由台北縣獨立設縣,數十年來,一直是以農業、漁業為主,

工業的發展極為遲緩。由於鄰近快速發展約台北都會區,使得宜蘭的人口呈現嚴 重的外流。直到近些年來,宜蘭才增闢各項重大工程建設,如民國 65 年,北迴 鐵路通車,成為台灣東西線鐵路轉運樞紐。70 年,蘇澳港完工,是東台灣重要 的對外商港 。71 年,開闢完成北部濱海公路,成為宜蘭往基隆、台北的主要公 路幹道。

另外,對於河川的整治也下了極大功夫,使水患頻仍的困境得以紓解。其中 冬山河在截彎取直之後,更加以細心規劃,變成名聞遐邇的勝地。在台灣其他各 地正急速建設和破壞的同時,宜蘭卻依然保有豐富的自然資源和美麗景觀,幾乎 是台灣僅存的一片淨土,不但外地人艷羨稱奇,宜蘭人自身也極為珍惜,如全民 合力拒絕設置污染性工業的六輕、蘇澳火力發電廠,都顯現出宜蘭的獨特性。回 顧宜蘭發展歷程,並展望未來走向,在經濟、政冶各方面的重大壓力之下,宜蘭 今後是否仍然能夠繼續保有和堅持原來的珍貴特色,無疑是最值得關切的。

對於宜蘭的研究,陳進傳先生曾言:「 …..或謂面積狹小,形式封閉,人口稀 少,歷史短淺,資料有限,大事無多,實在不值得費心,其實正好相反,正因如 此,更可看出宜蘭地區研究的意義與價值。

其一,宜蘭位於台灣東北隅,崇山峻嶺三面環繞,一面濱臨太平洋,依山憑 海,懷抱平原,形式隔絕,在自然地理和人文環境上均成一獨立體系,適於從事 一全面性的區域研究。

其二,宜蘭歷史的發展事實上就是台灣歷史發展的縮影,例如清室對於噶瑪 蘭收入版圖的態度和過程,與當年台灣收入版圖必有許多相似之處。因此研究清 代噶瑪蘭的全面發展史,不僅是對噶瑪蘭一地的了解,也有助於了解整個清代台 灣的發展。

其三,以噶瑪蘭地區血緣組織、地緣組織等社群的功能為例,來探討中國邊 疆新開拓地區的發展方式。

其四,以噶瑪蘭詳盡的人口資料,探測該地區城市化的程度,及城市化與商 業發展的關係,從而推定十九世紀中國海路與陸路區間貿易的發達。

其五,以開拓噶瑪蘭的資本來源,說明鄰近地區領袖在新開拓地區拓殖事業 上的角色,並用以印證社會學理論的發展。

其六,噶瑪蘭的發展肇始於台灣西部平原開發完成之後,時間晚近,所遺留 的開發文獻資料相當豐富完整,只是多半未運用,如能善加運用,則可彌補中國 歷史上若干事例之不足。

其七,宜蘭縣境的三星鄉、大同鄉和南澳鄉是泰雅族的住地,可供民族學家、

人類學家做田野調查,如研究山地同胞的組織、生活、民俗、禮節、藝術、宗教 及其接受現代文明的程度與社會適應等問題。15

15 請參閱陳進傳<談鄉土使研究---- 以宜蘭地區研究為例>史聯雜誌。

(24)

第三節. 宜蘭市的發展脈絡

在社會、歷史、自然、交通、經濟等各支配力交互運作之下,城市意義與特 性由下列各實質環境構成具體呈現:

一、 散村分布的聚落型態與城鄉關係。

二、 為對抗外圍不可控制的自然及社會力量之變遷,利用自然水道保護 (護城河)及人為營建(城牆)所築成之內聚型態的城堡。

三、 沿十字型大街兩側所形成的狹長型地塊與街屋型態。

四、 市街活動藉由長型街屋單元整合居家活動及公共活動領域,並透過 公共活動領域及流通活動領域的重疊,將街道與騎樓整合為公共領域。

五、 以廟宇作為社群認同的依據,形成以地緣、血緣或鄰里關係為聯繫 社群意識的祭祀圈。

以下各小節將分別討論「地理位置」、「交通地位」及「行政地位」。

一、地理地位

宜蘭市居蘭陽平原精華區中心。嘉慶7年,漢人到此地開墾,當時稱為「五 圍」。後來噶瑪蘭廳設置在此,四周種植九芎樹,並造土城,因此又稱「九芎城」。

廢廳設縣後,改為「宜蘭」。民國39年正式設縣,宜蘭市成為唯一的縣轄市,

縣政府設置於此,人口數屬各宜蘭鄉鎮市中最多者。在蘭陽地區,是政經文教的 重心,亦是東北部最重要的城市之一。

由明治 30 年的總督府圖檔「噶瑪蘭原野及附近略圖」(圖 2-7)可清楚讀出宜蘭市 座落蘭陽平原的中間關鍵地帶;並且在清朝設立廳治後,宜蘭市一直是蘭陽地區的 行政中心,屬於文教政治性質之聚落。

(25)

二、 交通地位

北接礁溪、頭城,東通壯圍,西至員山,南過蘭陽溪達羅東,宜蘭市在蘭陽 平原的交通系統上佔重要地位。從明治 30 年「宜蘭地方略圖」(圖 2-8)可清楚的 讀出日治初期蘭陽平原的交通以宜蘭市為中心,向外呈十字型發散。南北向通往 頭城與蘇澳等地,東西向則聯繫員山、壯圍等地。同年「宜蘭管內里程表」(圖 2-9)亦以宜蘭市為中心,清晰地標示出兩地間之距離。

三、 行政地位

宜蘭原稱噶瑪蘭,是以噶瑪蘭族名為地名,因為是音譯所以又稱蛤仔難、甲 子蘭等。另外文獻上也稱『蘭地』或稱『蘭陽』,清光緒元年由原本的廳改制為 縣,便以噶瑪蘭的蘭字冠上文雅的宜字從此便稱宜蘭。噶瑪蘭廳通判楊廷理選中 當時西勢平原地理中央的「五圍適中之地」做為廳治之所在(即為今日之宜蘭 市)。自此之後,無論在日治時期抑或是光復後,幾經改制宜蘭城一直是蘭陽平 原上的政治文教中心。

第三章 清朝噶瑪蘭城空間結構

第一節 空間範圍

一、 空間界定

清代台灣的城市發展係呈現行政區域與港口聚落平行發展的特殊形式。由於當 時的台灣仍為一個移民社會,島內民生工業尚在萌芽階段,民間所需若干物資仍多 仰賴大陸供給。而中國沿海省份亦有賴台灣供應米糧,基於兩地貿易的需要,故為 數頗多的河港與海港聚落遂沿海峽兩岸崛起,用以因應台灣各個經濟區域與大陸沿 岸貿易交換的需要。城市設置的區位,又多以港口聚落或沿河、海口岸分布為主,

行政城市或基於防禦考慮,多半選擇不直接臨海的平原位置興設。

(26)

清廷台灣按察使楊廷理欽選為噶瑪蘭的行政中心。城池的建立正式宣告了清 廷統治噶瑪蘭的開始,緊隨跟進的官方機構如噶瑪蘭廳署、羅東巡檢署、武營等 也在同年落成,各以其正統的南北座向突顯了城市的宇宙論觀點,賦予噶瑪蘭城 統治蘭陽平原的正當性。五圍自此取代了平原北端開發更早的頭圍,在蘭陽平原 後續的發展過程中扮演了關鍵性的角色。位居蘭陽中心的噶瑪蘭城,取西勢大溪 及濁水溪(今宜蘭河、蘭陽溪)為屏障的戰略性區位。沿著西勢大溪及濁水溪所 築起的 640 丈長城牆內為宜蘭城主要之空間範圍,聚落之發展並沿著十字大道;

往南北向蔓延。由於十字大道之北向連接至頭圍;蘭陽平原上第一個漢人聚落,

故而較早發展;其餘建築設施則沿著城牆外之護城河岸邊搭建。

二、 築城始末

噶瑪蘭廳首任通判楊廷理首先受命入蘭辦理設廳築城事宜。他來到五圍,見 原有房舍皆東西向,便暫定廳城的方位座西向東。後經堪輿家梁章讀指點,他建 議將方位改為坐北朝南,才能『物阜民安,文運中興』。楊廷理欣然採納16。決定 了廳城方位,又有土地的問題待解決,為了節省經費,楊庭理決定以『換地』代 替『買地』。凡是被徵收的建地及以溪南的荒埔地來交換。不僅節省了開銷,又 加速了溪南的開發,可說是一舉兩得。

築城的所有工事,皆由開墾的五圍漳、泉、粵三籍移民共同分攤。全部工程 分五段,人數最多的漳人分三段,泉粵人則各分一段。在官民同心協理之下,內 木外竹、一片松翠的宜蘭城終於在嘉慶十八年築成,而城內設施也在數年內一一 建設完成。雖然整體規劃比不上西部府城的豪華壯麗,卻是「麻雀雖小,五臟俱 全」,一座城池應有的官衙、寺廟、市街與教育應有盡有。道光末年,宜蘭城蓋 建城磚石城。此時宜蘭城已是市商雲集、衙署齊備、寺廟遍佈,成為蘭陽平原上 政治、經濟與教化中心。日治時,日人實施市區改正,拆除了城牆,闢建成今天 的舊城東、西、南、北路,城基礎石則做為營建宜蘭市。古城的護城河寬 5 尺,

16楊廷理奉委開蘭,積極覓地築城建署,先是,以五圍(今宜蘭市)民居皆東西向,擬 築城也坐西向東,並經總兵武隆阿履勘轉覆在案,城基東向幾成定局。後來因為堪輿 家梁章讀(字鳳儀,南安縣人)有坐北向南之論,認為:「……若坐西向東,則山同打 碎,賓主無情。坤申之水(即今之宜蘭河與蘭陽溪,兩河本是同一源頭),血汗淋頭,

上無分而下無合,前案低微,龍虎反背。前水過旺,寅申暗貴,二峰反為劫地(按:

二峰即龜山與員山),大局水分八字出口,誠恐將來俗悍民刁,有不虞之患也。……」

因此,必須坐北向南,「……就此建造城郭,土鎮中央,四星四壁,水在東方旺於城,

官祿顯耀,文武和衷,物阜民安,文運中興,化行俗美,仁讓之風,計日可待。」見

《廳誌.卷二上.規制.城池.附考》楊廷理嘆服之餘,遂改易為坐北朝南,並作此 詩以記其事,時間應在嘉慶十五年(一八一○)六月。

(27)

深 7 尺。日治時,城牆被拆,護城河亦失去了防禦功能,成為供灌溉與排水的水 溝。光復後,護城河又陸續被加蓋成道路,今已完全不復見了。

光緒二十一年,清廷割讓台灣,宜蘭城亦被日人接收,成為蘭陽平原上 的殖民指揮中心。清代的各項建設或被破壞,或被改建,城門與城牆則以「市 區改建」為名拆除一空,闢建為道路。屹立蘭陽平原百餘年的宜蘭古城至此 終於消失,成為歷史名詞。但由古城為中心,發展起來的宜蘭市,則是台灣 東北部最重要的城市之一。民國三十九年宜蘭市正式設縣,宜蘭市成為唯一 的縣轄市,宜蘭縣政府亦位居在此,目前人口近九萬人,是宜蘭縣各鄉鎮市 中人口最多的。自一百八十年前至今宜蘭市仍然是蘭陽地區政經文教的重 心。

在中國,城牆、壕溝和聚落往往是不能分開的。建城之初,首先築城和 挖池,聚落的地位若為重要,相對的城牆也就要求更高更堅固,壕溝要求更 深而更廣,同時設城門、角樓,因此縣治稱為「縣城」,府治稱為「府城」。

易經上有:「王公設險,以守其國,是故百里之封者,必有三里之城,所以 駐 軍 旅 而 衛 人 民 也 。 」 築 設 城 牆 、 壕 溝 一類的工事, 的是保護人民生命和

財產上的安全,防止盜賊亂黨的侵入。

城牆、城門和城市核心地區,是取決一個城市交通網路的主因。至於城 牆,連同它周邊的壕溝、護城河、運河、河流等,共同圍塑出一個像島狀的 城市。這樣的城市規劃理念與中國亦十分地相似,與中世紀城鎮發展、成型 時間相似的中國的唐、宋、元、明朝,也是由城牆、城門與護城河構成一個 城市的主要格局,但是,東、西方在城市規劃上有一明顯的差異,即是方位 觀與尊卑位序的觀念。以唐朝而言,城市的格局採嚴格對稱的設計手法,規 劃者嚴守著傳統的規制與禮法,因此城市形式的呈現亦十分地規矩;在其後 的宋、元、明朝,雖然城市的範圍擴大,內城與外城未必以嚴格的對稱手法 來規畫,但是基本上皇城的配置仍遵守著嚴謹的方位觀與尊卑為序之觀念,

內部的建築配置與高度的變化亦隨階級地位的不同而有所區別。

台灣建省之初,是時兵亂極多,以台南為府城建有土築的半月城,台灣通史 卷十六城志上有:「是年一月二十七日起工,東、南、北三方悉用舊址,為西方 近海內一百五十餘丈,劃至小北以至小西,狀如半月沉江,故謂之半月城……,

壁高一丈八史,頂廣一丈五尺,基廣二丈……,內八門,置窩舖十六座。」

諸如此類的土城很多,規模沒那麼大,但都具體而微,城牆、壕溝、荊竹大 致不缺。早期台灣府中諸羅縣城、彰化縣城、新竹縣城、噶瑪蘭城等都建有城池。

參考文獻

相關文件

年初至當期累計 數值 按年變動.

本文將梁氏出入儒佛的生命軌跡,劃分為四個時期:(一)少年 時期(14 歲至 19 歲),依仿儒家嚮志事功,惟中間一度想出家 為僧;(二)青年時期(20

由於以往在計算當年對外貿易指數時,是以過去一年同季作為基期,因此,除了報告期指數

(二)半年期(900 小時)4,400 元;一年期(1800 小時)8,800

 武術 是中華民族文化的重要組成部分,起源可追溯至五 千年前原始社會時期,起初是人類為求生存而進行獵殺

發展階段 嬰幼兒期 童年期 青春期 成年期 老年期 生理成長.. 智力發展

1)1949 年至 1958 年,是中日維持民間交往時期;2)1958 年至 1971 年,是中日關係挫折 與改善期;3)1972 年至 2006 年,是中日恢復邦交及爭拗期;4)2007

(ii) 僅檢視 1960 年代末期的發展帶來哪些全新局面,卻沒有闡述 1945 年至 196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