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沒有找到結果。

國三時期之實證結果

第五章 實證結果

第二節 國三時期之實證結果

本小節探討同儕互動、家庭背景與學生特質對於國三學生偏差行為發生機率 的影響關係以及各種偏差行為間的相互影響情形。

首先,表 5-3 為由同儕互動、家庭背景與學生特質面向,探討對於國三學生偏差行 為發生機率的影響關係,呈現出第一階段縮減式之迴歸結果。在前期偏差行為的 變數當中,與自己國二的偏差行為皆呈現極顯著且正向的影響。以吸菸為例說明,

表示國二已經有吸菸者,升上國三後有很大的機率仍然會有吸菸的行為,這顯示 吸菸行為可能存在成癮問題。同樣地,國二已經有喝酒、吸毒與蹺課行為者,升 上國三後亦有很大的機率仍然會有喝酒、吸毒與蹺課行為。這些行為當中又以吸 菸(迴歸係數 1.213)與吸毒(迴歸係數 1.009)的變動影響較為強烈。

在同儕國二的偏差行為變數當中,同儕吸菸、喝酒與蹺課行為相當顯著且正 向地影響學生在國三吸菸、喝酒與蹺課的發生機率。以吸菸為例說明,係數的顯 著結果說明了學生國三時偏差行為受到同儕吸菸行為之影響很大,我們可以解讀 為若同儕當中存在吸菸的行為,則自已因為受到同儕行為的影響,使得未來有很 大的機率也會開始嘗試吸菸。同樣地,若同儕在國二時已經有喝酒與蹺課行為,

將會影響學生升上國三後有很大的機率會出現喝酒與蹺課的行為。這些同儕行為 當中又以吸菸(迴歸係數 0.614)的變動影響較為強烈。

就學生特質變數而言,國三吸菸與喝酒行為上,男性相對女性存在正向且顯 著的結果。吸菸行為可由敘述統計量表 3-1 呈現的男性吸菸人數遠大於女性的現象 預期得知。若該學生是轉學生的身分(過去一年曾轉學),則該轉學生的吸菸、喝 酒與吸毒行為均呈現正向且極為顯著的狀況,這與文獻所提到的同儕模仿行為相 互印證(Bikhchandani、David & Ivo,1992;Bernheim, 1994),但此處較有爭議的 是,該轉學生偏差行為顯著原因有可能為其本身在他校期間素行偏差導致轉學,

或是轉學生在環境或課業上無法適應導致出現偏差行為所導致。若我們能夠得知

轉學生轉學的確切原因,將因為素行偏差的學生剔除樣本後再來估計,得到的結 果應較為正確。

而學業成績方面,成績越好的學生,顯著不容易有吸菸、吸毒與蹺課的行為,

即迴歸係數呈現負向顯著。特別是在蹺課行為上的結果相當顯著,成績越好越不 會有蹺課行為,此與常理相當符合。就學生的身材體型而言,以 BMI 衡量之,其 結果顯示與蹺課行為呈現負向顯著關係,我們的解讀是由於 BMI 較高者為體型較 為肥胖壯碩者,BMI 越高的學生在教室中越醒目,越容易被注意。可能因為此理 由使得蹺課的機率顯著較低。

另外,在自我認同的項目中,同意「只要我喜歡有什麼不可以」的學生,表 現在吸菸、喝酒與蹺課行為的發生機率上皆呈現相當顯著且正向的結果。此處我 們的解讀是,該類型學生容易我行我素,且願易冒風險去嘗試偏差行為。以吸菸 為例說明,吸菸對國中生而言是耍帥又是挑戰教條的行為,而迴歸結果呈現該類 型的學生發生吸菸的機率的確很高。同樣地,喝酒與蹺課也是呈現這樣的結果。

尤其是在吸菸行為上的變動影響最為強烈(迴歸係數 0.574)。

在家庭背景方面,父親教育程度為大學以上者相對於教育程度為高中高職者 的學生,比較容易有吸菸的行為。而父親教育程度為國中以下者,比較不容易有 吸毒行為,但母親教育程度為國中以下者,則比較容易有吸毒行為。而父母離婚 或分居的學生,在喝酒行為上呈現極顯著正向的影響。另外家庭收入以及家長面 臨失業問題方面的變數,對學生吸菸、喝酒、吸毒以及蹺課沒有顯著的影響。

國三學生偏差行為間的相關係數

ij (

i

1, 2,3, 4 ,

j

1, 2,3, 4 ,

  i j

),整體在 概似比檢定下(Likelihood ratio test)顯著不為零(

ij

0),另外偏差行為間呈現 顯著的結果。表示吸菸、喝酒、吸毒與蹺課之間存在潛在相關。

表 5-3 國三偏差行為與學生特質、同儕互動和家庭背景之迴歸結果(stage1)

rho43(蹺課、吸毒) 0.023 (0.098)

Log likelihood = -984.535

Likelihood ratio test of rho21 = rho31 = rho41 = rho32 = rho42 = rho43 = 0 chi2(6) = 107.536 Prob > chi2 = 0.0000

樣本數=1184

註 1.資料來源:Y96 資料庫整理。

2.BMI體重 公斤( )身高 公尺 2( ) 3.括弧內係數為標準差。

4.*、**、***分別表示 10%、5%、1%之顯著水準。

5.虛擬變數基準類:性別為「女性」、宗教信仰為「無宗教信仰」、家長教育程度為「高中高

職」、家庭婚姻型態為「雙親家庭」

表 5-4 為國三學生偏差行為之間的相互影響關係,呈現出第二階段縮減式之迴 歸結果。由吸菸對於其他偏差行為而言皆存在相當顯著的正向影響,有吸菸行為 的學生也會有喝酒、吸毒與蹺課的行為。這似乎可以視為吸菸行為是其他偏差行 為的開端(Botvin,2004),只要有吸菸行為,則也會喝酒、吸毒與蹺課的機率很 高。而喝酒與吸菸存在正向且極顯著的影響,表示有喝酒行為學生,也會有抽菸 行為的機率很高。由吸菸與喝酒為工具變數的迴歸結果得知,吸菸正向地影響喝 酒,且喝酒正向地影響吸菸。而吸毒對於其他偏差行為而言,無存在顯著的相互 影響。另外,蹺課對於喝酒以及吸毒存在正向且顯著的影響關係,表示有蹺課行 為的學生,會喝酒,會吸毒的機率很高。此結果有可能為會蹺課的學生本身就是 為了要去喝酒或吸毒而產生蹺課的行為,亦或者會蹺課的學生,其人格特質較為 叛逆,以至於開始嘗試喝酒或吸毒的比率較高。

在前期自己的偏差行為變數上,自己國二有吸菸、有喝酒、有吸毒、有蹺課,

對於自己升上國三仍然有這些偏差行為,皆存在顯著且正向的影響。尤其是在吸 菸行為上(迴歸係數 1.256)的變動影響最大。而同儕效果除了吸毒不具有顯著性,

其餘同儕吸菸、喝酒、蹺課皆存在顯著且正向的影響。

就學生特質變數而言,國三吸菸行為上,男性相對女性存在正向且顯著的結 果。吸菸行為可由敘述統計量表 3-1 呈現的男性吸菸人數遠大於女性的現象預期得 知。但在吸毒行為上,則是呈現女性相對於男性存在正向且顯著的吸菸行為。

另外,在自我認同的項目中,同意「只要我喜歡有什麼不可以」的學生,表 現在吸菸的發生機率上呈現相當顯著且正向的結果。但是再吸毒方面,則是呈現 負向顯著的現象。在家庭背景方面,父親母親教育程度無顯著影響學生的偏差行 為。而父母離婚或分居的學生,在吸菸行為上呈現顯著負向的影響,但喝酒行為 上呈現顯著正向的影響。另外家庭收入高者容易有翹課行為。而家長面臨失業問 題方面的變數,對學生吸菸、喝酒、吸毒以及蹺課都沒有顯著的影響。

國三學生偏差行為間的相關係數

ij (

i

1, 2,3, 4 ,

j

1, 2,3, 4 ,

  i j

),整體在

概似比檢定下(Likelihood ratio test)顯著不為零(

ij

0),另外兩兩偏差行為間,

呈現顯著的結果。此表示吸菸、喝酒、吸毒與蹺課之間存在潛在相關。

表 5-4 國三偏差行為間的相互影響(stage2)

rho31(吸毒、吸菸) 0.463 (0.113) ***

rho41(蹺課、吸菸) 0.376 (0.073) ***

rho32(吸毒、喝酒) 0.361 (0.102) ***

rho42(蹺課、喝酒) 0.404 (0.063) ***

rho43(蹺課、吸毒) 0.031 (0.100)

Log likelihood = -966.980

Likelihood ratio test of rho21 = rho31 = rho41 = rho32 = rho42 = rho43 = 0:

chi2(6) = 112.360 Prob > chi2 = 0.0000

樣本數=1184

註 1.資料來源:Y96 資料庫整理。

2.預測值為 stage1 迴歸係數乘以原始資料而得 3.BMI體重 公斤( )身高 公尺 2( )

4.括弧內係數為標準差。

5.*、**、***分別表示 10%、5%、1%之顯著水準。

6.虛擬變數基準類:性別為「女性」、宗教信仰為「無宗教信仰」、家長教育程度為「高中高

職」、家庭婚姻型態為「雙親家庭」

相關文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