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沒有找到結果。

第四章 研究結果與討論

第一節 結論

因此,本研究提出檢視閱讀試題的客觀標準,並用以檢視在「一綱多本」後 的大學學科能力測驗國文科試題,除欲瞭解試題所檢視的閱讀能力及是否能測驗 出大學入學生的能力外,更希望作為未來教師出題標準的參考。 

本章歸納本研究的分析結果,並提出研究建議,共分三節:第一節呈現本研 究的研究結論,第二節說明本研究的研究限制,第三節則提出研究建議,以為後 續研究以及教學上之參考。 

 

第一節 結論

本節主要綜合本研究的各項統計分析,並依據本研究研究問題歸納為幾項主 要結論。 

壹、大學國文科學科能力測驗試題的閱讀理解歷程

本研究以 Gagné(1985) 「閱讀理解歷程」為分析原則,並依 PIRLS 與 Burns,Roe

&Ross 的閱讀理解歷程,將閱讀認知歷程中的「直接理解歷程」,定義為「低階 的閱讀能力」 ,而將「解釋理解歷程」定義為「高階閱讀能力」 ;再參照 Chall(1983)

「閱讀發展階段」,界定高中進入大學階段的閱讀理解能力。 

以下結果,依測驗題型分別說明: 

1.「選詞」題型的試題,能分別測試出四種閱讀理解歷程,其百分比依低至 高層次分別為 11%、26%、37%,以及 26%。其中以「推論理解歷程」為數最 多,而「高階」閱讀能力則佔該題型 26%,亦即該題型僅四分之一的題目能測驗 出考生高階閱讀能力。 

2.「重組」題型的試題,僅能測驗出三種閱讀理解歷程,缺乏「推論理解」

的歷程。然而, 「高階」閱讀能力卻只佔該題型 10%,其餘則為「文意理解」歷 程。因此,大學學測中的「重組」題型,主要以「文意理解」歷程為測驗的閱讀 理解歷程,嚴重缺乏能測驗出「高階」閱讀能力的試題。 

3.「選擇題」題型的試題,能測試出四種閱讀理解歷程,其比率以「推論理 解」歷程最多,共佔 67.6%,然而,能測試出「高階」閱讀能力的試題卻僅有 19.8

%,不到五分之一的數量,無法測驗出「高階」的閱讀能力。 

4.「非選擇題」題型的試題,相較於其他題型,是最能測驗「高階」閱讀能 力的試題,其百分率為 46%。然而,主要還是以「推論理解」歷程最多,佔 52

%,雖無「解碼」歷程,卻依舊難以測知「高階」的閱讀能力。 

大學學科能力測驗國文科試題的題型,雖以閱讀測驗為主,但就整體的閱讀 理解歷程而言,則四者皆有,其百分比則以「推論理解」為最多,接著才是能測 知考生高階閱讀能力的「理解監控」試題。 

依 Chall(1983)的閱讀發展階段指出,在國小四年級以後的閱讀能力,應該 是「藉由閱讀而學習」(read to learn)的,而大學生更需要具備這樣的能力,並 且掌握自己所學、運用策略獲得文本知識,亦即「對認知的認知」的「後設認知」

能力。然而,大學學科能力測驗國文科閱讀測驗試題,卻以低階閱讀測驗為題型,

未著力於測知考生的「高階」閱讀能力。 

層次

以下再依題型,分別說明大學國文科學科能力測驗中,試題所能夠測試的閱 讀能力層次。 

一、大學國文科學科能力測驗中, 「選詞」試題所能夠測試的閱 讀能力層次

「選詞」題型只有 26%可測知考生的「高階」閱讀能力,然而,該類試題,

在歷年來卻逐年減少,民國九十五年後不再出現。使試題在邁向新課綱時,逐漸 趨向低層次。 

該題型所能測知的閱讀能力層次,從「解碼」 、 「文意理解」 、 「推論理解」到

「理解監控」 ,四者皆有,然而,其所測知的閱讀能力,多停留在「低階」層次,

能測知「高階閱讀能力」的試題所佔數量極少。以 Gagné(1985)所提出的閱讀 歷程, 「低層次」的閱讀理解歷程主要在對字的形、音、義有所連結,再藉由此 連結與文法規則而理解文意,甚者再加上先前知識來一貫所讀與所想,都僅限於 PIRLS 的「直接理解歷程」 ,無法以試題測知準大學生是否能夠具備「後設認知」

的能力,得以監控自己所學,或者能運用策略增加理解。由此可知,「選詞」題 型所能夠測知的閱讀能力,以「低階閱讀能力」為主,未能有效測知準大學生應 該具備的「高階閱讀能力」。 

二、大學國文科學科能力測驗中, 「重組」試題所能夠測試的閱 讀能力層次

「重組」試題在九年當中只有一題能夠測知「高階閱讀能力」 ,其餘九成都

只能測知「低階閱讀能力」;在「低階閱讀能力」中,則主要以「文意理解」為

依 Gagné(1985)所劃分的閱讀歷程認為,「文意理解」是字彙觸發(lexical  access)歷程與文法解析歷程(parsing)所構成,即能對字彙有所理解,且符合 文法規則,二者共同運作,便能理解文字。 

因此, 「重組」試題主要以測知「文意理解」的能力為主,以 PIRLS 所劃分的 閱讀理解歷程而言,屬於「直接理解歷程」 ,僅限於 Burns 等人所言的字面理解

(literal comprehension)。無論何者,皆屬「低階閱讀能力」。由此可知,「重組」

題型無法有效測知準大學生應該具備的「高階閱讀能力」 。 

三、大學國文科學科能力測驗中, 「文意內容理解」試題所能夠 測試的閱讀能力層次

「文章內容理解」題型又分為「選擇題」與「非選擇題」 ,以下試以二類分 別說明: 

(一) 「文意內容理解」試題中的「選擇題」題型所能夠測試 的閱讀能力層次

「選擇題」試題的整體題數最多,而能測知高階閱讀能力的題目卻只佔不到 兩成,而主要以「推論理解」為最多,佔 67.6%。 

依 Gagné(1985)所劃分的閱讀歷程認為「推論理解」是「統整(integration)」 、

「摘要(summarization)」、「精緻化(elaboration)」三個歷程共同完成,所運用 的能力是搜索先前知識,使所讀與所理解的的內容前後一致。 

然而,以 PIRLS 所劃分的閱讀理解歷程而言, 「推論理解」仍屬於「直接理解 歷程」 ,也同於 Burns 等人所言的字面理解(literal comprehension)。依研究文獻 所分,皆屬於「低階閱讀能力」。 

因此,依本研究所分析的「閱讀能力」層次, 「選擇題」無法有效測知準大

(二) 「文意內容理解」試題中的「非選擇題」題型所能夠測 試的閱讀能力層次

「非選擇題」是題數最少,但分數佔最重的題型,以本研究所區分的題型而 言,在閱讀題型中,是屬於最能測知考生「高階閱讀能力」的,其比例為 46%。 

然而,該題型主要為「推論理解」 ,比例超過一半。而在新課綱實施後的閱 讀理解能力,則趨向於「低層次」的「推論理解」 。使試題僅能測知學生運用先 前知識的能力,而無法促使學生在寫作的同時,也監控新學習到的部份,遑論能 夠運用其他策略來幫助理解。由此, 「非選擇題」試題不但無法有效測知準大學 生應該具備的「高階閱讀能力」,且試題更低階化。 

依研究文獻,準大學生必須具備「高階」的閱讀能力,以利於未來的學習與 自學。以閱讀理解歷程而言,要能夠擁有「高階」的閱讀能力,即「後設認知」

能力。 「後設認知」能力是以低層次的閱讀理解歷程為基礎,具備「後設認知」

能力,意味著讀者已經達到低層次的閱讀理解歷程,且能運用所知所學,促進新 學習的成效。因之,試題必須百分之百皆為測試「高階」的閱讀能力。然而,試 題屬於「高階閱讀能力」者,平均只有 27.33%,實在難以測知考生的「高階閱 讀能力」。 

再者,在過渡到新課綱之時, 「高階閱讀能力」的試題竟還逐年降低,如此一 來,不但無法測知準大學生的「高階閱讀能力」 ,影響所及則為大學生的閱讀能 力逐年低落,高等教育的教育品質下降,進而降低高中入學考試品質,實不可不 慎。 

 

 

本研究目的為探討大學學科能力測驗國文科試題的閱讀理解歷程,及所測之 閱讀能力。研究過程雖然力求客觀,但仍有許多未盡理想之處,故本節提出研究 的限制,進行反思與檢討。 

壹、研究內容方面限制

大學學科能力測驗試題皆藉由文字、圖、表做為試題,亦與閱讀相關,但本 研究則僅就題幹敘述中有一段完整的文字敘述,或節引、或全引自某篇文章,其 文章包含文言與白話,文體則含括韻文與非韻文的測驗類型做為閱讀測驗。而未 包括所有試題。 

本研究所歸納之「高階閱讀能力」出題方式,因題數較少,使各題型的出題 原則略嫌薄弱,且未發展出完整的理論,僅能做為出題時的參考對象。 

貳、研究工具方面限制

本研究僅依 Gagné(1985)做為分析標準,旨在瞭解大學學科能力測驗試題 的閱讀理解歷程,而未考慮大學學科能力測驗所規定之命題原則、內容,使研究 結果恐有局限。 

第三節 研究建議 壹、大考中心方面

本研究僅對所定義的「閱讀」相關試題進行分析,乃因其他非本研究所定義

之「閱讀」相關試題,如字詞的形、音。義,或屬於記憶、背誦的問題屬於「低

層次」的閱讀理解歷程,因之,本研究所分析的高層次閱讀理解歷程試題實屬難

得。而大考中心更應督促試題的出題方向,使其在符合所規定的命題原則、內容

的情況下,亦能測驗出「高階」的閱讀能力,使學生程度能在「考試指導教學」

貳、教學方面

在教學方面,教師的講授除注重課程之外,還可加強閱讀能力之應用,依王 明通(2003)《中學國文教學法研究》所言,其範文可為課內及課內之補充與應 用的文章,使教師在規範內的時空中,教會學生所應具備的能力。由於學測為大 考,為求公平性,減少開放性問題,然而老師在教學時為提升學生閱讀能力,必 定需要更多機會訓練學生批判性思考,或回答開放性問題,才能紮實地訓練學生 閱讀能力,這些方法於王明通(2003)《中學國文教學法研究》有詳實的說明。 

在出題方面,首先是文章所提供的訊息,必須使考生足夠判斷選項的問題。

其次是要慎選有深度的文章,能藉文章以抒情、說理,表現「言外之意」者更佳。 

參、未來研究方面

在試題方面,本研究以「大學學科能力測驗」為研究對象,同樣以「學力」

為名的「基本學力測驗」 ,亦可加以探究。 

在理論方面,本研究歸納「高階閱讀能力」試題的出題原則,唯題目較少,

較看不出命題趨勢。日後待題目數量足夠,將可發展各題型的理論依據,使教師

出題時,能更有明確的依據。 

參考文獻

一、中文部份

(一)專書

王文科(2007)。教育研究法。台北:五南。 

王石番(1991)。傳播內容分析法──理論與實證。台北:幼獅。 

王明通(2003)。中學國文教學法研究。台北:五南。 

王德春(1997)。語言學概論。上海:外語教育出版社。 

周健(2007)。漢字教學理論與方法。北京:北京大學。 

胡志偉、顏乃欣(1995)。中文字的心理歷程。於曾進興編,語言病理學基礎,

第一卷(31‐76)。臺北市:心理。 

張必隱(2004)。閱讀心理學。北京:北京師範大學。 

許世瑛(1998)。中國文法講話。台北:開明。 

曾志朗(1991)。華語文的心理學研究:本土化的沈思。於楊中芳、高尚仁,中 國人、中國心-發展與教學篇(540‐582)。台北:遠流。 

楊孝濚(1989)。內容分析。於楊國樞、文崇一、吳聰賢及李亦園主編,社會及 行為科學研究法。台北:東華書局。 

葉蜚聲、徐通鏘(1993)。語言學綱要。台北:書林。 

劉蘭英、孫全洲主編,張志公校訂(1998)。語法與修辭。台北:新學識文教。 

歐用生(1997) 。內容分析法。於黃光雄、簡茂發,教育研究法(229‐253) 。台北:

師大。 

鄭昭明(1982)。漢字的認知歷程。於高尚仁、鄭昭明編,中國語文的心理學研 究(135‐172)。台北:文鶴出版。 

鄭昭明(1987)。認知心理學與教學研究。現代教育,2(2),86‐144。 

(二)期刊論文 

仇小屏(2005)。論九十四年學科能力測驗國文科試題──從國語文能力切入。

國文天地,19‐25。 

王慧卿(2000)。學科能力測驗國文科試題命題理念初探。選才,2。 

吳瑞屯、劉英茂(1978)。句子產生歷程的研究。中華心理學刊,65‐81。 

李玉惠(2000)。資優生真的有較好的後設認知嗎。資優教育季刊,12‐17。 

林美惠、鄭昭明(1976) 。過去知識對文章理解與記憶作用。中華心理學刊,121‐128。 

林繼生(1999 年 7 月)。活潑與媚俗,傳統與古板之間──八十七學年度大學入 學考試學科能力測驗國文科試題分析。國文天地,96‐99。 

邱上真(1989) 。後設認知研究在輕度障礙者教學上的應用。特殊教育季刊,12‐16。 

徐易男(2006) 。大學學科能力測驗‐‐國文科火星文試題爭議及對教育的省思。臺 灣教育,45‐48。 

張玉成(2001)。思考啟發性閱讀指導技巧。國民教育,2‐8。 

陳密桃(1992)。從認知心理學的觀點談閱讀理解。教育文粹,10‐19。 

陳嘉鳳、鄭昭明(1976)。速度訓練對閱讀速度、語文理解、及檢字的效果。中 華心理學刊,61‐66。 

楊國樞、左煥源(1961)。中國舊詩句每句字數與其快感價之關係。臺灣大學理 學院心理學系研究報告,125‐131。 

蒲基維(2006)。九十五年大學學科能力測驗國文科試題分析──以辭章學及語 文能力的理論為分析。國文天地,60‐66。 

劉英茂、葉重新、王聯慧、張迎桂(1974)。語詞單位對閱讀效率的影響。中華 心理學刊,16,25‐32。 

劉英茂(1976)。短文及書本的寫法和知識的記憶。中華心理學刊,1‐18。 

劉英茂、梁庚辰(1977) 。中文肯定句與否定句的核對過程。科學發展,432‐441。 

劉英茂(1978)。中國語文的心理學研究:國內近年來的發展。中華心理學刊,

1‐4。 

潘麗珠(2005)。錯把「穴烏」當「穴鳥」,復將「失去」改另題‐‐今年大考中心 學測國文科非選擇題閱卷之我見。國文天地,4‐7。 

蔣碧君(2003)。九十二年度第一次學測國文科試題分析──世說新語命題的最 愛,儒家仁的思想入題。百世教育雜誌,11‐20。 

鄭圓鈴(2005)。九十四年學測國文科試題評析。國文天地,8‐18。 

顏若映(1993)。先前知識在閱讀理解上之認知研究。國立政治大學教育與心理 研究,16,385‐412。 

蘇秀錦(2007)。技巧性解國文科大考試題──以 96 學測、指考某一題型為例。 

  國文天地,66‐70。 

(三)研討會論文

胡志偉、吳昭容、張家惠、胡婷婷(1991)。兩個從閱讀時間推斷閱讀歷程的實 驗。第三次世界華語教學研討會,95‐106。 

曾榮汾(2005)。略論漢字藉形定義的特色。第十六屆文字學研討會論文。 

(四)碩博士學位論文

王聯慧(1977)。短期記憶在閱讀文章中的功能研究。國立臺灣大學心理學系碩 士論文,未出版。 

呂彩雲(2008) 。九十七學年度大學入學學科能力測驗國文考科試題之分析研究。

高雄師範大學國文教學碩士論文:未出版。 

李敏華(2008)。學科能力測驗國文考科選擇題試題分析──以九十一至九十七 年試題為例。彰化師範大學國文學系碩士論文,未出版。 

黃韻如(2004)。臺海兩岸大學入學考試國文科作文試題之比較研究。暨南國際

大學比較教育學系碩士論文,未出版。 

楊牧貞(1990) 。中文字彙知識的腦側化性。臺大心理研究所博士論文:未出版。 

鄭玲宜(1985)。學前兒童對國語基本句型結構之理解。台北:臺灣大學心理學 研究所碩士論文,未出版。 

藍慧君(1991)。學習障礙兒童與普通兒童閱讀不同結構文章之閱讀理解與理解 策略的比較研究。國立台灣師範大學特殊教育研究所碩士論文,未出版。 

(五)專案研究計畫與論文

柯華葳、詹益綾、張建妤、游婷雅(2008) 。台灣四年級學生閱讀素養(PIRLS2006 報告) 。國科會研究計畫。 

(六)其他與網路資料

大學入學考試中心(2005)。學科能力測驗國文考科考試說明。擷取自大學入學 考試中心:http://www.ceec.edu.tw/ /95 課綱考試說明/01‐95 學測國文考試說 明_定稿_.pdf 

大學入學考試中心(2010) 。學科能力測驗簡介。擷取自大學入學考試中心:http:

//www.ceec.edu.tw/AbilityExam/AbilityExam.Pro.file.htm 

蔡銘津(2009)。增進英文閱讀理解成效的策略探討。樹德人文社會電子集刊,5 卷,2 期,1‐12。http://www.csss.tu.edu.tw/studies/studies_no1.html。 

鄭瑞成(2010)。部長的話。擷取自教育部 101 親子閱讀入口網: 

http://140.11.134.72/edu.101/templates/index.htm。 

二、西文部份

(一)專書

Adams Jager Marilyn. (1990). Beginning to read: Thinking and learning about print. 

Urbana‐Champaign, IL: University of Illinois, Reading Research and Education 

Center. 

Anderson C., & Pearson, P. D.R. (1984). A schema‐theoretic view of basic processes in  reading comprehension. In D.P.Pearson, Handbook of reading research. N.Y.: 

Longman. 

BarchersI.S. (1998). Teaching reading from process to practice. Belmont, CA: 

Wadsworth. 

Barchers Suzanne. (1988). Beyond Disney: Reading and Writing Traditional and 

Alternative Fairy Tales. 

Bartlett F.C. (1932). Remembering: An Experimental and Social Study. Cambridge: 

Cambridge University Press.

Benton Kiewra,K.A.S.L.&. (1987). The assessment of cognitive factors in academic 

abilities. In R.R.Ronning.J.A.Glover.C.Conoley.&J.C.Witt., The influence of 

cognitive psychology on testing (145‐189). Hillsale,N.J.: Erlbaum. 

Bloomfield Leonard. (1942). Outline Guide for the Practical Study of Foreign 

Languages . Baltimore, Md: Linguistic Society of America. 

Cartwright D.P. (1953). Analysis of Qualitative Material. Research Method in the 

Behavioral Sciences (421‐470). New York: Holt, Rinehart & Winston. 

Chall J.S. (1983). Stages of reading development. New York: Mc Graw‐Hill. 

Chall SternlichtJeanne. (1983). Stages of reading development. New York :  McGraw‐Hill. 

Downing & Leong, C. K.J. (1982). Psychology of reading. NY: Macmillam. 

E.Rumelhart David. (1980). Schemata: The Building Blocks of Cognition. in R. J. 

Spiro Bruce, & W. F. Brewer (Eds.)B.C., Theoretical issues in reading 

comprehension (33‐58). Hillsdale, NJ:Erlbaum. 

Evans S., Evans, W. H., & Mercer, C. D.S. (1986). Assessment for instruction. Boston: 

Allyn and Bacon, Inc. Newton, MA: Allyn and Bacon. 

Flavell H.J. (1978). Metacognitive development. in BrainerdM. Scandura & C. J.J., 

Structural process theories of complex human behavior (272‐278). Alphen a.d. 

Rijin,The Netherlands: Sijtjoff and Noordhoff. 

Gagne D., Yekovich C. W., & Yekovich, F. R.E. (1993). The cognitive psychology of 

school learning. New York: Harper Collins. 

Gagne' E.D. (1985). The Cognitive Psychology of Schllo Learning. Boston: Little, Brown  and Company. 

Gibson J., & Levin, H.E. (1975). The psychology of reading. Cambridge, MA: The MIT  Press. 

Goodman K.S. (1996). On reading. Portsmouth. NH: Heinemann. 

Heilman Blair, T., & Rupley, W.A.,. (1990). Principles and practices of teaching reading. 

Columbus, OH: Merrill. 

Henning G. (1987). A guide to language testing: development, evaluation, research. 

Boston, Mass: Heinle & Heinle Publishers. 

HydeA.Marilyn Bizar.Arthur. (1989). Thinking in context: Teaching cognitive processes 

across the elementary school curriculum. New York: Longman. 

Lamberg J. & Lamb, C.E.W. (1980). Reading instruction in the content areas. Chicago, IL: 

Rand McNally College Publishing Company. 

Lerner W.J. (1988). Learning disabilities: Theories, diagnosis, and teaching strategies. 

Boston, MA: Houghton Mifflin. 

McNeil D.J. (1984). Reading comprehension: New directions for classroom practice. 

San Francisco: Scott, Foresman and Co. 

Paul C. Burns D. Roe, Sandy H. SmithBetty. (1999). Teaching Reading In Today's 

Elementary Schools. Boston: Houghton Mifflin Co. 

Pearson D. & Johnson,D.D.P. (1978). Teaching reading comprehensio. New York, NY: 

Holt, Rinehart & Winston. 

Rosenblatt L. (1938.). Literature as Exploration. New York: Appleton‐Century. Co. 

Rosenblatt L. (1978). The reader, the text, the poem: The transactional theory of the 

literary work. Carbondale, IL: Southern Illinois University Press. 

Rumelhart E., & Ortony, A.D. (1977). The representation of knowledge in memory. in R. 

C. AndersonJ. Sprio, & W. E. Montagues (Eds.)R., Schooling and the acquisition 

of knowledge.Hillsdale, NJ: Lawrence Erlbaum. 

Rumelhart E David. (1985). Toward an interactive model of reading. in Singerand  Robert B. RuddellHarry, Theoretical models and the processes of reading. 

Newark, DE: International Reading Association. 

Rumellhart E., & Ortony, A.D. (1977). The representation of knoqwledge in memory. in  R.C. AndersonJ. Spiro, & W. E. MontagueR., Schooling and the acquisition of 

knowledge. Hillsdale,NJ: Lawrence Erlbaum Associates. 

Samuels J.,S., & KamilL.M. (1984). Models of reading process. in P. D. PearsonBarr, M. 

L. Kamil,& MosenthalR., Handbook of reading processing (185‐224). New York: 

Longman. 

Smith F. (1978). Reading. Cambridge: Cambridge University Press. 

Swaby E. R.B. (1989). Diagnosis and correction of reading difficulties. Boston: Allyn  and Bacon. 

Mayer, R. E. (1987). Educational Psychology: A cognitive approach. Boston: 

Little,Brown and Company. 

(二)期刊論文

Baker Linda, & BrownL.Ann. (1980.11). Metacognitive Skills and Reading. Technical  Report, No. 188., 74. 

Ehri C.L. (1982). Learning to read and spell. Journal of Reading Behavior, 5‐31. 

Goodman S. Kenneth. (1967.5). Reading: A Psycholinguistic Guessing Game. Journal of  the Reading Specialist Vol. 6:4, 126‐135. 

Pilliner A.E.G. (1968). Subjective and Objective Testing. Language testing symposium: 

A psycholinguistic approach, 19‐35. 

Rosenblatt M.L. (1991). Literature‐S.O.S! .Language Arts, 444‐448. 

九十一學年度學科能力測驗 國文考科選擇題參考答案

1 B 13 D

2 C 14 I

3 D 15 A

4 A 16 B

5 B 17 A

6 A 18 C

7 D 19 BCDE

8 A 20 ABD

9 D 21 ACDE

10 C 22 ABC

11 B 23 BDE

12 E 24 ABCDE

ABCE

大學入學考試中心

九十一學年度學科能力測驗試題

國文考科

-作答注意事項-

考試時間: 120分鐘 題型題數:

˙選擇題共 24 題

˙非選擇題共三大題 作答方式:

˙選擇題用 2B 鉛筆在「答案卡」上作答,

修正時應以橡皮擦拭,切勿使用修正液

˙非選擇題用黑色或藍色筆在「答案卷」上作 答

選擇題答錯不倒扣

祝考試順利

第 一 部 分 : 選 擇 題

( 佔 5 4 分 )

7 . 下 引 兩 段 散 文 □ 內 的 詞 語 , 請 依 文 意 仔 細 推 敲 , 選 出 最 適 合 填 入 的 選 項 。

1 2 - 1 5 為 題 組

下 列 短 文 有 四 個 空 格 , 請 自 參 考 選 項 中 選 出 最 適 當 的 答 案 。

現 代 社 會 講 求 高E Q, 然 而 和 諧 的 人 際 關 係 , 必 須 以 「 無 怨 」 為 基 礎 。 針 對 如 何 減 低 人 我 之 間 的 怨 , 《 論 語 》 中 有 許 多 精 闢 的 見 解 。 例 如 埋 怨 、 生 氣 往 往 來 自 他 人 輕 忽 我 們 的 才 能 、 誤 解 我 們 的 理 想 , 所 以 孔 子 便 以 1 2 勸 勉 我 們 在 此 情 況 下 要 處 之 泰 然 。 而 當 別 人 對 我 們 產 生 怨 尤 , 我 們 便 該 反 省 自 己 是 不 是 做 錯 了 什 麼 ? 1 3 就 是 提 醒 我 們 : 凡 事 貪 好 處 、 佔 便 宜 , 必 定 惹 人 討 厭 。 相 反 的 , 如 果 凡 事 設 身 處 地 為 人 著 想 , 自 然 到 哪 裡 都 不 會 得 罪 人 , 正 是 孔 子 說 的 1 4 。 至 於 若 遭 別 人 欺 負 , 該 以 什 麼 態 度 回 應 呢 ? 孔 子 認 為 應 該 1 5 , 才 能 維 持 人 與 人 之 間 公 平 、 合 理 的 相 處 之 道 。

( A ) 「 以 直 報 怨 」 ( B ) 「 以 德 報 怨 」 ( C ) 「 貧 而 無 怨 」 ( D ) 「 放 於 利 而 行 , 多 怨 」 ( E ) 「 人 不 知 而 不 慍 , 不 亦 君 子 乎 」 ( F ) 「 願 車 馬 衣 裘 , 與 朋 友 共 , 敝 之 而 無 憾 」

( G ) 「 詩 可 以 興 , 可 以 觀 , 可 以 群 , 可 以 怨 」 ( H ) 「 士 志 於 道 , 而 恥 惡 衣 惡 食 者 , 未 足 與 議 也 」 ( I ) 「 己 所 不 欲 , 勿 施 於 人 , 在 邦 無 怨 , 在 家 無 怨 」 ( J ) 「 事 父 母 幾 諫 , 見 志 不 從 , 又 敬 不 違 , 勞 而 不 怨 」 1 6 - 1 8 為 題 組

下 列 短 文 有 三 個 空 格 , 請 自 各 題 參 考 選 項 中 選 出 最 適 當 的 答 案 。

古 人 對 於 女 性 的 態 度 , 有 許 多 值 得 商 榷 的 地 方 。 像 1 6 的 說 法 , 就 強 化 了 「 男 尊 女 卑 」 的 觀 念 , 將 女 性 矮 化 為 被 宰 制 的 角 色 。 正 因 如 此 , 一 旦 女 性 涉 入 原 屬 男 性 所 掌 控 的 領 域 , 便 引 起 男 性 的 不 安 , 成 語 1 7 即 帶 有 對 女 性「 竊 位 」 的 排 拒 。 而 在 諸 多 維 護 男 權 、 貶 抑 女 性 的 言 論 中 , 最 偏 差 者 莫 過 於 將 男 性 在 政 治 上 的 失 敗 歸 咎 於 女 性 , 例 如 「 商 之 興 也 以 簡 狄 , 及 其 亡 也 以 妲 己 ; 周 之 興 也 以 文 母,及 其 亡 也 以 1 8 」的 歷 史 解 釋,竟 要 女 性 擔 起 傾 覆 國 家 的 罪 名 , 無 疑 是 替 男 性 昏 君 卸 責 的 託 辭 。 類 似 這 些 既 不 客 觀 、 也 不 公 平 的 看 法 , 是 我 們 今 天 必 須 揚 棄 的 。

1 6 . ( A ) 「 君 子 之 道 , 造 端 於 夫 婦 」

( B ) 「 夫 不 御 婦 , 則 威 儀 廢 缺 ; 婦 不 事 夫 , 則 義 理 墮 闕 」

( C ) 「 有 萬 物 然 後 有 男 女 , 有 男 女 然 後 有 夫 婦 , 有 夫 婦 然 後 有 父 子 」

( D ) 「 天 子 聽 外 治 , 后 聽 內 職 。 教 順 成 俗 , 內 外 和 順 , 國 家 治 理 , 此 之 謂 盛 德 」 1 7 . ( A ) 「 牝 雞 司 晨 」 ( B ) 「 傾 國 傾 城 」 ( C ) 「 陰 盛 陽 衰 」 ( D ) 「 越 俎 代 庖 」 1 8 . ( A ) 貂 蟬 ( B ) 西 施 ( C ) 褒 姒 ( D ) 妹 喜

說明:第19題至第24題,每題的五個選項各自獨立,其中至少有一個選項是正確的,

2 2 . 文 學 創 作 使 用 具 體 物 象 設 喻,往 往 可 使 讀 者 對 被 描 寫 的 事 物 獲 致 更 鮮 明 的 印 象 。

第 二 部 分 : 非 選 擇 題

( 共 三 大 題 , 佔 5 4 分 )

說明:請依各題指示作答,答案務必寫在「答案卷」上,並標明「一」、「二」、「三」。

一 、 圖 表 判 讀 ( 佔 9 分 )

下 圖 顯 示 的 是 傳 染 病X從 民 國 8 5 年 到 8 8 年 各 年 度 四 季 之 間 的 發 生 率 。 圖 的 橫 軸 是 不 同 年 度 , 縱 軸 是 每 十 萬 人 發 生 的 個 案 數( 單 位 : 人 數 / 十 萬 人 )。 請 判 讀 本 圖 , 歸 納 、 分 析 它 所 傳 達 的 訊 息 , 並 以 條 列 方 式 陳 述 。

注 意 :1 . 請 分 點 列 舉 , 力 求 簡 明 扼 要 。 2 . 不 必 詳 述 具 體 數 字 。

0 20 40 60 80 100 120 140

85年 86年 87年 88年

春季 夏季 秋季 冬季

二 、 文 章 改 寫 ( 佔 1 8 分 )

寫 作 時 , 適 度 而 精 確 的 使 用 口 語 與 成 語 , 可 使 文 章 增 色 , 但 若 濫 用 、 誤 用 , 反 不 可 取 。 下 面 是 一 封 情 書 , 除 粗 陋 的 口 語 外 , 更 充 斥 俗 濫 與 錯 誤 的 成 語 。 請 在 不 違 背 其 本 意 的 前 提 下 , 用 真 切 、 自 然 的 文 字 加 以 改 寫 。

注 意 :1 . 改 寫 時 須 保 留 原 信 的 時 間 、 地 點 、 人 物 、 情 節 。 2 . 不 可 使 用 粗 陋 的 口 語 , 並 避 免 濫 用 成 語 。

「上個禮拜六在校刊編輯會議首度看到你,就被你煞得很慘。你長得稱得上是閉 月羞花,聲音也像鶯啼燕囀。從此,你在我心中音容宛在,害我臥薪嚐膽、形容枯槁。

我老媽看不下去,斥責我馬齒徒長、尸位素餐,不知奮發圖強,難道要等到名落孫山、

墓木已拱才甘心嗎?我也有自知之明,這封信對你而言只是九牛一毛,你一定棄之如

敝屣。但我相信愚公移山的偉大教訓,也就是人定勝天,如果你給我機會讓我向你表

三 、 情 境 寫 作 ( 佔 2 7 分 )

九十二學年度學科能力測驗(國文考科)

題號 答案

1 A

2 B

3 B

4 D

5 C

6 C

7 A

8 C

9 B

10 D

11 B

12 D

13 D

14 B

15 A

16 G

17 A

18 E

19 BCE

20 BCE

21 AC

22 AB

23 BC

大㈻入㈻考試㆗心

㈨㈩㆓㈻年度㈻科能力測驗試題

國文考科

-作答㊟意事㊠-

考試時間: 120分鐘 題型題數:

˙選擇題共 23 題

˙非選擇題共㆓大題 作答方式:

˙選擇題用 2B 鉛筆在「答案卡」㆖作答,

修正時應以橡皮擦拭,切勿使用修正液

˙非選擇題用黑色或藍色筆在「答案卷」㆖作 答

選擇題答錯不倒扣

㈷考試順利

第 ㆒ 部 分 : 選 擇 題 ( 佔 5 1 分 )

7. ㆒ 首 理 路 清 晰 的 現 ㈹ 詩 , 它 的 描 ㊢ 、 比 喻 、 形 容 , 必 然 是 前 後 相 關 、 彼 此 ㈺ 應

11-12為 題 組

( A) 樂 府 詩 ( B) 近 體 詩 ( C) 閨 怨 詩

22. 某 文 化 出 版 公 司 打 算 製 作 ㆒ 部 介 紹「 唐 ㈹ 詩 ㆟ 生 活 」的 ㆔ D動 畫 , 做 為 教 ㈻ 輔 助 之 用 。 ㆘ 列 內 容 , ㊜ 合 納 入 此 部 動 畫 的 選 ㊠ 是 :

( A) 幾 位 詩 ㆟ 在 酒 樓 小 聚 , 歌 ㊛ 吟 唱 其 ㆗ ㆒ 位 的 詩 : 「 黃 河 遠 ㆖ 白 雲 間 , ㆒ 片 孤 城 萬 仞 山 。 羌 笛 何 須 怨 楊 柳 , 春 風 不 度 玉 門 關 」

( B) 詩 ㆟ 擔 任 駐 邊 將 領 的 幕 僚 , ㊢ ㆘ 悲 壯 的 邊 塞 詩 : 「 秦 時 明 ㈪ 漢 時 關 , 萬 里 長 征 ㆟ 未 還 。 但 使 龍 城 飛 將 在 , 不 教 胡 馬 度 陰 山 」

( C) 詩 ㆟ 感 慨 家 國 淪 亡 , 興 復 無 望 : 「 渺 神 京 。 干 羽 方 懷 遠 , 靜 烽 燧 , 且 ㉁ 兵 。 冠 蓋 使 , 紛 馳 騖 , 若 為 情 。 聞 道 ㆗ 原 遺 老 , 常 南 望 、 翠 葆 霓 旌 」

( D) 詩 ㆟ 創 作 戲 劇 , 供 達 官 貴 ㆟ 在 宅 院 ㆗ 觀 賞 , 劇 ㆗ 主 角 的 唱 詞 是 : 「 原 來 姹 紫 嫣 紅 開 遍 , 似 這 般 都 付 與 斷 井 頹 垣 。 良 辰 美 景 奈 何 ㆝ , 賞 心 樂 事 誰 家 院 」 ( E) 詩 ㆟ 伏 案 窗 前 , ㈹ ㆟ ㊢ 情 書 : 「 展 花 箋 欲 ㊢ 幾 句 知 心 事 , 空 教 我 停 霜 毫 半 晌

無 才 思 。 往 常 得 興 時 , ㆒ 掃 無 瑕 疵 。 今 ㈰ 箇 病 厭 厭 , 剛 ㊢ ㆘ 兩 個 相 思 字 」 23. 請 閱 讀 ㆘ 文 , 選 出 ㊜ 合 做 為 標 題 的 選 ㊠ :

開 蘭 舉 ㆟ 黃 纘 緒 的 老 家 , 那 傳 統 的 ㆔ 合 院 建 築 , 在 經 濟 掛 帥 的 壓 力 ㆘ , ㆒ 瞬 間 , 化 為 醜 陋 的 建 築 工 ㆞ 。 被 怪 手 鏟 除 掉 的 , 不 只 是 傳 統 的 建 築 文 化 , 更 是

㆒ 段 宜 蘭 ㆟ 驕 傲 的 開 墾 歷 史 。

宜 蘭 舊 城 ㈲ 條 ㊝ 美 的 護 城 河 , 曾 經 悠 悠 ㆞ 流 過 宜 蘭 ㆟ 的 心 ㆗ , 豐 富 了 宜 蘭

㆟ 的 鄉 愁 記 憶 。 河 ㆗ 搖 曳 的 ㈬ 草 、 岸 邊 的 垂 柳 , 曾 經 是 宜 蘭 ㆟ 生 活 ㆗ 的 ㆒ 部 分 。 如 今 , 站 在 已 掩 蓋 的 原 址 , 過 去 護 城 河 流 經 的 ㆞ 方 , 只 見 車 來 車 往 , ㆒ 片 匆 忙 。 真 難 想 像 失 去 河 流 滋 潤 的 城 市 , 就 像 乾 枯 的 蘋 果 , 怎 會 美 麗 得 起 來 !

( A) 除 舊 與 布 新 ( B) 被 抹 去 的 記 憶 ( C) 消 失 的 宜 蘭 城 ( D) 宜 蘭 舊 城 風 物 考 ( E) ㊝ 美 的 傳 統 建 築 文 化

第 ㆓ 部 分 : 非 選 擇 題 ( 共 ㆓ 大 題 , 佔 5 1 分 )

說明:請依各題指示作答,答案務必㊢在「答案卷」㆖,並標明「㆒」、「㆓」;「㆒」

再分 (㆒)、(㆓)。

㆒ 、 閱 讀 ㆘ 列 ㈾ 料 , 依 框 內 要 求 作 答 。 ( 佔 2 4 分 )

2001 年,OECD(經濟合作發展組織)策劃了㆒㊠「PISA」(國際㈻生評量計畫),測驗 32 國

㆓㈩㈥萬㈤千多㈴㈩㈤歲青少年,是否具備未來生活所需的知識與技能,結果排㈴前㆔㈴的是芬蘭、

加拿大、紐西蘭。這㊠被喻為「教育界的全球盃」、具㈲檢驗各國教育體制和未來㆟才競爭力的報告 引起各國震撼,排㈴不理想的國家紛紛檢討「我們的㈻生很笨嗎?我們的國民讀得夠不夠?」再次正 視閱讀的重要性。

近年來,在高科技時㈹、e 化浪潮㆗,傳統式閱讀卻重新成為許多國家教育改革的重點。在美國,

無論是柯林頓任內「美國閱讀挑戰」運動或現任總統布希的「閱讀㊝先」方案,均見國家元首大力提 倡。911 恐怖事件發生時,布希總統正在小㈻為小朋友說故事,情景令㆟記憶猶新。在英國,布萊爾 首相在施政報告㆗連續重覆㆔次「教育、教育、教育」以表達其迫切性,政府更訂定「閱讀年」,與 媒體、㈽業、民間組織合作,要打造「㆒個舉國皆是讀書㆟的國度」。在澳洲,小㈻生的家庭作業包 括唸㆒本書,「㉃少唸㆓㈩分鐘才能停」。芬蘭的㈻生在PISA 調查㆗㈴列前茅,不但閱讀能力最強,

18%的芬蘭㆗㈻生每㆝花㆒、㆓小時,單純只為了享受閱讀的樂趣而閱讀。

台灣雖未參與PISA 評量,但據文建會調查:㈩㈤歲以㆖民眾從不看書或幾個㈪才看㆒次的比例 達 38.7%,半年內不曾買書或雜誌者佔 51.2%,而 46%小朋友的㉁閒活動是玩電腦、看電視。以芬

蘭為例,其首都市民平均每㆟每年從圖書館借閱16 本書,而台北市民則只㈲兩本。㈻者專家憂心台

灣㆗小㈻生「看電視、玩電腦,不看書,要看也只看教科書、參考書」。

(㆒)讀完㆖列㈾料,回顧㉂己的讀書生涯,此時最深的感想是什麼?文長㉃少200字。(佔12 分)

(㆓)㈲㆒所偏遠㆞區的小㈻,全校師生約兩百㆟,圖書欠缺、設備老舊、經費短絀,且家長對

㈻校的參與度甚低。現在假設你是這所小㈻的校長,看了㆖列㈾料,決心推動全校閱讀,

請㊢㆘你的「閱讀推動計畫」,文長㉃少200字。(佔12分)

【㊟意】:計畫內容必須具體。

㆓ 、 閱 讀 ㆘ 列 ㈾ 料 , 依 框 內 要 求 作 答 。 ( 佔 2 7 分 )

A 香米

「香米」,顧㈴思義即是煮熟後會散發出香味的米。民國66 年,農業試驗所嘉義分所開始從事 香米育種研究,引進國外香米品種與台灣㊝良㈬稻品種進行雜交育種。

B 益全香米

C 台農 71 號

「台農 71 號」是繼「台稉 4 號」及「台農 72 號」之後,在台灣㆞區育成的第㆔個稉型香米品種。

「台稉4 號」是民國 79 年由花蓮區農業改良場命㈴;「台農 72 號」則是於民國 76 年由農試所嘉義 分所命㈴,兩種米雖然都㈲香味,但各㈲缺點,雖曾推廣種植,卻成效不佳。

「台農 71 號」是以「台稉 4 號」為父本,取其具㈲國㆟喜愛的芋頭香味,母本則為外觀、品質 均佳的「㈰本絹光米」。農試所㉂民國81 年起正式將「台稉 4 號」與「絹光米」進行雜交,據參與

育種的㆟員指出,「台農 71 號」不僅是㆓㈩幾年來農試所㉂行雜交育種成功的第㆒個稻作新品種,

也是農業界首度跳脫舊框架,以品質而非產量或抗病性為主要育種目的的新品種。專家表示,連栽種 方法也不能再循舊㈲模式,農民必須配合新香米的生長㈵性作改變。

D 關於郭益全

姓㈴ 郭益全

籍貫 台南縣鹽㈬鎮

生卒年 民國35 年生,民國 89 年 9 ㈪ 9 ㈰猝逝,享年 55 歲。

死因 家族本㈲心血管疾病病史,又因工作過㈸,引起胸口悶痛卻不察,導致心臟病發,送㊩

不治。

㈻歷 美國德州農工大㈻博士,研究「㈬稻遺傳與育種」。

經歷 民國81 年起,擔任農試所「㈬稻育種計畫」主持㆟,帶領團隊投入高品質香米品種改良

工作。民國89 年 10 ㈪ 25 ㈰,正式通過農委會之審查登記,命㈴為「台農 71 號」。

工作信念 「要種稻,就要種好稻;要吃米,就要吃好米」

讚譽 1. 農試所同仁讚譽他是「接受正統㈬稻遺傳育種訓練,在台灣從事相關研究的第㆒㆟」。

2. 農委會視「台農 71 號」為革命性稻作品種,為紀念郭益全,㈵訂㈴為「益全香米」。

其他 1. 郭益全猝逝後,同事接手他未完成的事務,見堆積如山的㈾料,才體會到他對工作的

投入㈲多深。

2. 郭夫㆟說:「每㆝洗米的時候就會想到他,如果他能吃㆒口香米再走,該㈲多好!」

E 加入 WTO

加入「世界貿易組織」(WTO)後,世界各國的米將大舉進軍台灣,從㈰本高級米「越光米」、

泰國皇家御用米到美國米、澳洲米、……,對稻農而言無疑是㆒大打擊。

閱畢㆖列㈾料,相信你對台灣香米育種歷史及「益全香米」靈魂㆟物郭益全博士已㈲初 步的認識。香米的育種過程讓我們看見,即使是最尋常的東西,也藏㈲無㈴英雄的心血。

現在假設要立㆒座「香米碑」,告訴民眾香米的故事,請將㆖列㈾料融會貫通,並運用 文㈻想像,以「香米碑」為題,鋪㊢㆒篇紀念郭益全博士並記述台灣香米育種歷史的文章,

文長不限。

【㊟意】:無須拘泥於碑文體製。

九十三學年度學科能力測驗 國文考科選擇題參考答案

題號 答案

1 D

2 B

3 C

4 A

5 D

6 D

7 B

8 A

9 B

10 B

11 D

12 C

13 A

14 D

15 C

16 C 或 B

17 DE

18 ABDE

19 BD

20 BE

21 BE

22 BCD

大 學 入 學 考 試 中 心

九 十 三 學 年 度 學 科 能 力 測 驗 試 題

國文考科

- 作 答 注 意 事 項 -

考 試 時 間 : 120分 鐘 題 型 題 數 :

˙ 選 擇 題 共 22 題

˙ 非 選 擇 題 共 三 大 題 作 答 方 式 :

˙ 選 擇 題 用 2B 鉛 筆 在「 答 案 卡 」上 作 答 , 修 正 時 應 以 橡 皮 擦 拭 , 切 勿 使 用 修 正 液

˙ 非 選 擇 題 用 黑 色 或 藍 色 筆 在「 答 案 卷 」 上 作 答

選 擇 題 答 錯 不 倒 扣

祝 考 試 順 利

第 一 部 分 : 選 擇 題 ( 佔

5 0 分 )

6. 下 引 文 字 , 請 依 文 意 選 出 排 列 順 序 最 恰 當 的 選 項 :

11.依 文 意 推 敲 , 下 列 敘 述 正 確 的 選 項 是 :

15.文 中 說 :「 年 紀 差 距 與 她 最 近 卻 是 她 最 感 遙 遠 的 一 群 」, 原 因 是 :

相關文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