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沒有找到結果。

國外與臺灣推動心肺復甦術現況

第二章 文獻探討

第一節 國外與臺灣推動心肺復甦術現況

第二章 第二章

第二章 文獻探討 文獻探討 文獻探討 文獻探討

本章研究探討國外與臺灣推動心肺復甦術現況、學習心肺復甦術的 知識、態度、自我效能、行為意圖及個人背景因素關係,共分三節加以 論述。

第一節 第一節 第一節

第一節 國外與臺灣推動心肺復甦術現況 國外與臺灣推動心肺復甦術現況 國外與臺灣推動心肺復甦術現況 國外與臺灣推動心肺復甦術現況

Willian Kouwenhoven(1960)發表以心臟按摩、口對口人工呼吸及體外 電擊等三大主軸來挽救已經心臟停止的病患時,同時也開啟了現代心肺 復甦術(Cardiopulmonary Resuscitation,簡稱 CPR)技術之發展。CPR 是急救訓練重要的課程之一,根據醫學專家指出,通常在呼吸和心跳停 止超過四至六分鐘後,腦細胞就會因缺少氧氣而受到傷害,若能在未發 生不可逆的變化前給予適當急救,使腦部會因重新獲得氧氣之供應而不 致於壞死,其存活機率也較高(Herlitz, Svensson, Holmberg, Angquist, &

Young, 2005),然而發生於醫院外心跳停止(cardiac arrest)約佔 60%至 70%,而其中經心肺復甦術急救後,能恢復自發性血液循環(return of spontaneous ciculation)者約為 8%至 31%,能存活出院者約為 1.2%至 20%,平均 5%(陳文鍾,2000)。2008 年醫學界指出,在醫院外心臟 病發而獲救並出院的機會只有 1 至 3%。而於美國西雅圖的經驗,

在 全 民 都 有 急 救 意 識 及 使 用 自 動 體 外 心 臟 電 擊 去 顫 器 ( automated external defibrillator,簡稱 AED)的「救心傻瓜機」情形下,獲救 並出院的機會大幅上升到 16 至 25%,。此外在日本於公共場所廣設 AED 的設置後,經總務省消防廳調查 2005 年至 2007 年全國因急救被搬 送到醫院的心肺機能停止的傷病患者中,證實在日本增加 AED 的設置數 量並藉由一般市民執行 AED,是可以提升心肺機能停止傷病患者的存活 率,此研究也首度證實了因國家整體增加 AED 設置數量而提高了傷病患 者存活率。在國內外不斷研究探討下,美國心臟學會(American Heart Association,簡稱 AHA)自 1966 年開始也持續舉辦國際性心肺復甦術相 關會議,依相關研究結果修正技術及實施標準(周守民,1993)。AHA 也於 1973 年建議應將心肺復甦術普及一般民眾,以減少傷殘程度及死 亡。在 2010 年更公布心肺復甦術和心血管緊急照護指引,其內容最大幅 度更動為二,一是將原本「確認呼吸道暢通、吹氣、胸部按壓」的步驟 調整為「胸部按壓、確認呼吸道暢通、吹氣」;二是建議未經專業醫療 訓練的民眾只須施行胸部按壓的心肺復甦術。

臺灣從民國55年至86年,事故傷害及其不良影響根據衛生署統計一直 佔居十大死因之一,且連續26年。而根據吳子聰(2001)針對學校學生猝死 調查發現26案例中,9例於運動時發生,50%的學生死因與心臟病有關。

然而於職場中也常有工作或值勤中突然猝死新聞,因此臺灣積極推動急 救訓練單位,除了中華民國紅十字會臺灣省分會外,還有消防局、緊急 救護員及醫療院所等單位,每年也會辦理培訓指導員或教練,此外也透 過 醫 院 、 衛 生 所 或 健 康 服 務 中 心 推 廣 心 肺 復 甦 術 至 一 般 民 眾 , 而 International Liaison Committee on Resuscitation (ILCOR)的國際聯絡委員 會,也建議工作場所也應該實施心肺復甦術(CPR)的相關訓練(Sim, Jo, &

Song , 2009)。

1992 年第五屆心肺復甦術會議提出「早期通知有關單位」、「早期心 肺復甦術」、「早期電擊」環環相扣的生命之鏈概念,任何一個環節沒做 好,病人救活率就無法提高。在 2000 年心肺復甦術會議中也討論急救教 學準則,建議以技術為基礎,錄影帶為輔,不作冗長的上課,課程以著 重親手教導技術為主,配合錄影帶教學讓學員練習(張進富、蔡天賜、阮 祺文、周志中,2001)。2005 年 12 月 AHA 公開修正心肺復甦術指引,原 為心外按壓與人工呼吸比例 15 : 2,現今已改為 30 : 2,且兒童和成人比 例一樣,其中新方法是強調心臟按壓,而不強調口對口人工呼吸(Hazinski et al., 2006 ;Brown & Lightfoot, 2006)。心肺復甦術在以往舊版步驟是 A-B-C「確認呼吸道暢通、呼吸、胸部按壓」,但是 AHA 於 2010 年已 公布的新版心肺復甦術步驟調整為 C-A-B-D「胸部按壓、確認呼吸道暢 通、呼吸、早期電擊」,由於最新的心肺復甦術操作方式並非馬上施行

口對口人工呼吸給氧氣,而是對傷患只進行胸外按壓,對於不願意、害 怕及不能夠等因素的民眾來說,可以只進行胸外按壓的心肺復甦術,應 可提高民眾對執行心肺復甦術之意願,這個理論基礎是假設當心臟停止 跳動時,身體中的血液仍保有充足的含氧血,胸外按壓可以提供身體重 要器官血液的流動情況下(Hallstrom, Cobb, Johson, & Copass, 2000),但是 AHA 仍然建議,口對口人工呼吸及胸外按壓等步驟的傳統心肺復甦術訓 練,仍然應該在相關訓練課程中教導。國內目前心肺復甦術訓練課程為 4 小時,且每年訓練 1 次,AHA 在 2010 年新版心肺復甦術建議:心肺復 甦術訓練技巧效能應於 2 年的有效期間內加以重新評估,並配合於需要 時提供加強訓練。施救者教育的品質以及重新訓練的頻率,是改善復甦 效果的重要因素。在理想狀況下,再訓練不應限制每 2 年進行。若致力 於與許多醫務資格、審查組織相關的資格人員者,更需要頻繁的加強技 巧,而順利完成課程只是達成與維持專業能力的第一步。

歸納上述文獻發現,有鑑於猝死及意外事故發生都是處於緊急情況 時,此時旁人若能夠及時給予正確之急救處理,運用正確的急救開啟呼 吸道、吹氣維持呼吸、按壓胸維持循環及早期電擊,就可維持傷患之生 命,即有起死回生的機會,亦可避免造成二次傷害;有鑑於心律不整及 心臟停止搶救時機,臺灣目前已開始於民眾出入最多公共場所地點設置 AED,以期未來能提高民眾之存活率。然而職場是每日活動時間最久之

地點,且工作時間過長、壓力大,若有突發狀況,是很需要旁人能及時 協助的,因此推動職場之心肺復甦術訓練是不容忽視的計畫。

第二節 第二節 第二節

第二節 個人背景因素與心肺復甦術的知識 個人背景因素與心肺復甦術的知識 個人背景因素與心肺復甦術的知識、 個人背景因素與心肺復甦術的知識 、 、 、態度 態度 態度 態度、 、 、 、自我效能 自我效能 自我效能 自我效能 及行為意圖因素之關係探討

及行為意圖因素之關係探討 及行為意圖因素之關係探討 及行為意圖因素之關係探討

ㄧ ㄧ

ㄧ、、、、性別性別性別性別探討探討探討探討

性別在於心肺復甦術的知識、態度及行為意圖相關的研究探討如下:

性別在於心肺復甦術的知識方面:有關一般民眾調查方面:蔡佩芬 (2004)發現男性心肺復甦術知識得分較女性為高;Celenza et al.(2002) 調 查 803 位澳洲社區民眾發現男女在急救知識得分上無顯著性差異。在學 校調查方面:Donnelly, Leaster, 與 Weston (1996)針對 11-12 歲 106 位學 生對心肺復甦術知識的調查顯示,85%女生達及格分數,較男生 57%及 格率為高,顯示性別在知識上具有顯著性差異。高中職以上學生的研究 調查發現,女生的急救相關知識分數較男生高(周承瑤,1988;馬玲玲、

曾月霞,2003),陳學凌(2003)針對高中學生的研究,卻發現性別與心肺 復甦術知識沒有顯著相關;另一項針對醫專學生的研究亦發現性別不同者 在急救知識的得分上並沒有顯著性差異(藺寶珍、王瑞霞、許貂琳,2002)。

在性別與態度方面:針對一般民眾的研究中發現男性民眾對心肺復 甦術態度較女性正向(蔡佩芬,2004)。學校調查方面:胡小萍(2006)的研

究發現,國小高年級女生急救態度得分優於男生。李怡青(2005)針對南部 大學生的研究發現,性別在心肺復甦術相關態度並無顯著性差異。藺寶 珍等(2002)研究醫專學生發現,預防事故傷害態度女生平均分數高於男 生。

在性別與行為意圖方面:在其他相關研究亦顯示,男性較有意願去 執行、採用心肺復甦術可能性較高(Johnston,C1ark,Ding1e, &FitzGerald, 2003;楊銘欽、范靜媛、黃久美,1998;陳燕嘉等,2004;蔡佩芬,2004)。

在對民眾研究方面,陳燕嘉等(2004)針對 222 位訓練學員結果顯示,69%

男性民眾願意在別人需要時予以施救,較女生 48.9﹪高。陳學凌(2003) 在高中學生心肺復甦術調查中發現,性別與施救意圖上並無顯著性差異。

二 二 二

二、、、、年齡探討年齡探討年齡探討年齡探討

年齡在於心肺復甦術的知識、態度及行為意圖相關的研究探討如下:

年齡在於心肺復甦術的知識、態度方面:一般民眾的研究調查中發 現,小於 40 歲的民眾在心肺復甦術知識成績高於超過 40 歲之民眾,且 學習意願愈趨正向(陳燕嘉等,2004)。於學校中調查胡小萍(2006)發現國 小「六年級」學生急救態度(願意幫助需要急救的人、願意學習急救)分數 優於「五年級」學生。孫嘉玲等(2004)也發現,較高年級之中學生有較好 的急救態度及認知。

在年齡與行為意圖方面:在民眾方面的調查中,年齡與行為意圖是 有顯著關係,楊銘欽等(1998)研究發現 45 歲以下學員願意為陌生人施救 的比率較高。陳燕嘉等(2004)研究卻顯示北部地區一般民眾 40 歲以上,

施救意願高於 40 歲以下;蔡佩芬(2004)研究亦發現民眾的年齡與施救障礙 呈現負相關,年齡愈大施救障礙愈小。在學生的相關研究中,顯示年齡 與行為意圖並無顯著關係(胡小萍,2006;馬玲玲、曾月霞,2003;蔡佩 芬,2004)。張國頌、周志忠(1997)對於急救教材教具建議須隨著年齡、

發生事故不同給予不同教學課程,著重其實用性,而非只是觀念性的宣 導。

三 三 三

三、、、、過去學習及處理急救訓練經驗探討過去學習及處理急救訓練經驗探討過去學習及處理急救訓練經驗探討過去學習及處理急救訓練經驗探討

國內研究調查顯示民眾的急救訓練之知識來源包括:學校健康教育教 學、大眾傳播媒體、自己閱讀書籍或參加急救訓練所獲得(朱文正,2002;

周承瑤,1988)。部份研究對象中認為對學習者最有幫助依序為:自我練習

(97.4%),其次為安妮模型(94.9%)、錄影帶教學(92.3%)、教師操作 示範(87.2%)、同學討論(35.9%),最不喜歡為口頭及書面報告(林秀 碧等,2000;賴怜蜜等,2001)。Brennan(1991)研究發現課前提供書 面資料或採用影片教學等將會影響學員之學習興趣。

研究也發現領有急救合格證書、學習經驗、本身是否為醫護人員、

曾接受急救訓練者,其知識高於未參加者(周承瑤,1988;鄭珠里,1997;

賴怜蜜等,2001)。但於 Conard 與 Beattie(1996)調查 175 位民眾有關 兒童急救知識的認知程度結果顯示,有無參加急救訓練之民眾其知識部 分並無顯著性差異。藺寶珍等(2002)研究中發現醫專學生急救態度平

賴怜蜜等,2001)。但於 Conard 與 Beattie(1996)調查 175 位民眾有關 兒童急救知識的認知程度結果顯示,有無參加急救訓練之民眾其知識部 分並無顯著性差異。藺寶珍等(2002)研究中發現醫專學生急救態度平

相關文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