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沒有找到結果。

臺北市某車行員工心肺復甦術行為意圖及其相關因素探討

N/A
N/A
Protected

Academic year: 2021

Share "臺北市某車行員工心肺復甦術行為意圖及其相關因素探討"

Copied!
112
0
0

加載中.... (立即查看全文)

全文

(1)國立臺灣師範大學健康促進與衛生教育學系 碩士論文 指導教授:葉國樑博士、曾治乾博士. 臺北市某車行員工心肺復甦術行為意圖及 其相關因素探討 A study of Behavioral Intention of CPR-AED Learning Program and Its Influential Factors for a Car Dealership in Taipei.. 研 究 生:龔 美 文. 撰. 中 華 民 國 一百年 六 月.

(2) 致謝 首先誠摯的感謝指導教授葉國樑博士及曾治乾博士,兩位教授悉心 的指導,不時的討論及指點我正確的方向並不厭其煩的指導、協助及解 惑,使我在求學過程及論文寫作時獲益匪淺。另感謝胡益進、王國川、 黃禎貞、陳明耀等教授及專家們於論文及問卷編製上之指導及提供寶貴 經驗及建言,使得本論文能够更完整而嚴謹。 本論文的完成另外亦得感謝觀世音菩薩、媽祖及王公祖的支持,因 為有你們默默保佑,使得我可以安心於工作及課業上全力以赴。另也感 謝臺北市衛生局長官們及靜勻、麗如、章章、春松、宜姿、卉均、昭容 等同窗好友,有您們在困境中不斷的鼓勵及陪伴,更豐富了我研究所多 彩多姿的生活。 在求學這段時間,也同時經歷了父親過世、工作及家庭之變遷,感 恩體貼的老公、懂事的女兒、兒子及協助照顧家庭生活的三姐、大姐等, 因為有老公的體諒,姐妹、姐夫的包容及於背後的默默支持更是我前進 的動力,讓我能順利完成研究的學業。 最後,謹以此文獻给我最親愛且常以我為榮的明義爸爸及黃春媽 媽,若沒有您們當初含莘如苦的栽培,就沒有今天燦爛的我喔! 美文謹誌 101 年 6 月. i.

(3) 摘要 本研究目的主要探討臺北市某車行職場員工,對於學習心肺復甦術之 知識、態度、自我效能及行為意圖的關係。以臺北市某車行職場員工為 研究對象進行問卷調查,共計 250 位,有效問卷共 228 份,有效回收率 91.2%。其研究結果重點歸納如下: 一、研究對象在學習心肺復甦術(Cardiopulmonary Resuscitation,CPR)及 自動體外心臟電擊去顫器(automated external defibrillator,AED), 以沒學過(六成、九成)占最高,而運用CPR救過民眾經驗僅佔少數, 而沒人有運用AED救過民眾經驗。 二、研究對象對於學習CPR及AED的課程需要偏高,覺得有助於學習CPR 及AED之方法中最佳方式主要為:模型的操作和播放錄影帶;提高方 便學習方式主要為:播放錄影帶和教師示範;而提高主動學習方式主 要為:教師示範和模型的操作。 三、研究對象心肺復甦術知識屬於中下程度,態度部分屬於中上程度、 自我效能部分屬於中等程度、CPR及AED的行為意圖部分屬於中上等 程度。 四、人口學變項與心肺復甦術知識、態度、自我效能及行為意圖方面有 顯著性差異項目分別為:昏倒經驗方面、學過CPR及AED、運送過傷 患、產婦或心臟病發作的民眾經驗等呈現有顯著性差異。另知識、態. ii.

(4) 度與年齡呈現負相關,而於學習課程需求、工作時數、載客人數等部 分呈現正相關。 五、心肺復甦術知識、態度、自我效能及行為意圖間均呈現正相關。 六、研究對象的心肺復甦術態度及自我效能有效預測CPR行為意圖,其 預測解釋力為23.7%,而知識及態度能有效預測執行AED行為意圖, 其預測解釋力為16.6%。. 關鍵字:臺北市車行員工、自動體外心臟電擊去顫器、心肺復甦術行為 意圖、心肺復甦術自我效能. iii.

(5) Abstract The objective of this study is to explore the correlation among the knowledge, attitude, self-efficacy and behavioral intention of the staff of a car dealership in Taipei City. Questionnaires were conducted with the staff of the Taipei City car dealership as the subject. There are a total of 250 participants. 228 questionnaires are valid with an effective return rate of 91.2%. The key points of the study are summarized as follows: (1).As to whether the study subjects have learned Cardiopulmonary Resuscitation (CPR) and automated external defibrillator (AED), those who never learned CPR and AED rank the highest at 65.4% and 91.7% respectively. 2.2% of the study subjects actually saved others by applying CPR and none has applied AED in saving others. (2).The study subjects have higher needs in learning CPR and AED. The methods that they feel are most helpful are actual practice with models and video learning. The methods with greater convenience are video learning and instructor’s demonstrations. Methods that promote active learning are instructor’s demonstration and actual practice with models. (3).The study subjects’ level of knowledge toward CPR ranks at low to medium level; attitude at medium to high; self-efficacy at medium; CPR and AED behavioral intention at medium to high. (4).The demographic variables that are significantly different from the knowledge, attitude, self-efficacy and behavioral intention of CPR are the experience of fainting; whether one has learned CPR and AED; whether one has delivered the injured, pregnant women or patients with heart attacks. In iv.

(6) terms of age, there is a negative correlation with knowledge and attitude, while required course learning, work hours and number of passengers carried have a positive correlation. (5).There is a positive correlation among the knowledge, attitude, self-efficacy and behavioral intention of CPR. (6).The study subjects’ attitude and self-efficacy on CPR effectively predict the CPR behavioral intention with 23.7% predictive explanatory power, while the knowledge and attitude can effectively predict AED behavioral intention with 16.6% predictive explanatory power. Key words: Taipei City car dealership , automated external defibrillator (AED),. Cardiopulmonary. Resuscitation. (CPR). behavioral. intention, Cardiopulmonary Resuscitation (CPR) self-efficacy. v.

(7) 目次 致謝……………………………………………………………i 中文摘要……………………………………………………………ii 英文摘要……………………………………………………………iv 目 次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vi 表 目 次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ix 圖 目 次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xi 第一章 緒論……………………………………………………………. 1. 第一節 研究動機與重要性……………………………………………. 1. 第二節 研究目的……………………………………………………. 5. 第三節 研究問題……………………………………………………. 5. 第四節 研究假設……………………………………………………. 6. 第五節 名詞界定……………………………………………………. 7. 第六節 研究限制……………………………………………………. 8. 第二章 文獻探討……………………………………………………. 9. 第一節. 國外與臺灣推動心肺復甦術現況………………………. 第二節. 個人背景因素與心肺復甦術的知識、態度、自我效能及行為 意圖因素之關係探討……………………………………. 第三節. 9. 13. 心肺復甦術的知識、態度、自我效能及行為意圖因素之探 討…………………………………………………………. vi. 16.

(8) 第三章 研究方法…………………………………………………. 23. 第一節. 研究架構…………………………………………………. 23. 第二節. 研究對象…………………………………………………. 24. 第三節. 研究工具…………………………………………………. 24. 第四節. 研究步驟…………………………………………………. 30. 第五節. 資料處理與分析…………………………………………. 31. 第四章 研究結果與討論……………………………………………. 33. 第一節 研究對象之社會人口學與心肺復甦術知識、態度、自我效能、 行為意圖的分布情形……………………………………. 33. 第二節 研究對象之社會人口學與心肺復甦術知識、態度、自我效能、 行為意圖的關係情形……………………………………. 55. 第三節 研究對象之心肺復甦術知識、態度、自我效能及行為意圖彼此 之間關係……………………………………………………. 67. 第四節 研究對象之心肺復甦術知識、態度及自我效能對採取行為意圖 的預測情形……………………………………………. 68. 第五章 結論與建議……………………………………………………. 72. 第一節 結論…………………………………………………………. 72. 第二節 建議………………………………………………………. 75. 參考文獻……………………………………………………………. 79. vii.

(9) 附錄 附 錄一、 IR B……… ………… ……… ………… ……… ……. 85. 附錄二、專家效度名單…………………………………………. 86. 附錄三、預試問卷……………………………………………………. 87. 附錄四、正式問卷……………………………………………………. 94. viii.

(10) 表目次 表 2-2-1 心肺復甦術的知識、態度、行為意圖、自我效能及個人背景因素 關係研究文獻……………………………………………. 21. 表 3-3-1 研究問卷調查探討架構概念圖…………………………. 25. 表 3-3-2 研究問卷各變項量表計分方式及分析含義………………. 28. 表 3-3-3 研究問卷信度分析結果…………………………………. 30. 表 3-5-1 本研究統計方法一覽表……………………………. 32. 表 4-1-1 社會人口學變項分布情形…………………………………. 38. 表 4-1-2 學習課程需求變項分布情形…………………………………. 39. 表 4-1-3 學習方式分布情形…………………………………………. 39. 表 4-1-4 知識、態度、自我效能、行為意圖得分情形…………………. 42. 表 4-1-5 知識變項分布情形……………………………………………. 43. 表 4-1-6 知識變項排序分布情形………………………………………. 45. 表 4-1-7 態度變項分布情形……………………………………………. 47. 表 4-1-8 自我效能變項分布情形……………………………………. 49. 表 4-1-9 心肺復甦術的行為意圖變項分布情形………………………. 51. 表 4-1-10 自動體外心臟電擊去顫器的行為意圖變項分布情形…. 53. 表 4-2-1a 社會人口學與心肺復甦術知識的相關性分析表……………. 62. 表 4-2-1b 社會人口學與心肺復甦術知識的相關性分析表…………… 62 ix.

(11) 表 4-2-2a 社會人口學與心肺復甦術的態度相關性分析表……………. 63. 表 4-2-2b 社會人口學與心肺復甦術的態度相關性分析表…………. 63. 表 4-2-3a 社會人口學與心肺復甦術的自我效能相關性分析表………… 64 表 4-2-3b 社會人口學與心肺復甦術的自我效能相關性分析表…… 64 表 4-2-4a 社會人口學與心肺復甦術之行為意圖相關性分析表……. 65. 表 4-2-4b 社會人口學與心肺復甦術之行為意圖相關性分析表…… 65 表 4-2-5a 社會人口學與心肺復甦術之 AED 行為意圖相關性分析表……66 表 4-2-5b 社會人口學與心肺復甦術之 AED 行為意圖相關性分析表… 66 表 4-3-1 心肺復甦術知識、態度、自我效能、行為意圖相關性分析表… 67 表 4-4-1 心肺復甦術知識、態度、自我效能共線性診斷分析表……… 68 表 4-4-2 知識、態度及自我效能對心肺復甦術行為意圖之預測分析表… 69 表 4-4-3 知識、態度及自我效能對執行自動體外心臟電擊去顫器行為意圖 之預測分析表………………………………………………… 70 表 5-1-1 研究對象各變項間研究分析顯著性結果分布情形表… 75. x.

(12) 圖目次 圖 3-1-1 研究架構………………………………………………………… 23. xi.

(13) 第一章 緒論 本研究目的是探討臺北市某車行計程車司機個人背景因素,對於學習 心肺復甦術的知識、態度、自我效能與行為意圖之關係探討。本章共分 為六節,包括研究動機與重要性、研究目的、研究問題、研究假設、名 詞界定和研究限制。. 第一節 研究動機與重要性 根據民國 100 年行政院衛生署統計資料顯示,罹患惡性腫瘤是影響國 人平均餘命長短的最大關鍵,而「事故傷害」也位居 100 年十大主要死 因之第 6 位,由於國人生活型態的改變,造成的慢性疾病之心臟疾 病(10.9%)及腦血管疾病(7.1%)也分別位居第 2 及 3 位(行政院衛生 署,2012)。99 年準內政部長在入閣前夕因爬山造成身體不適無人協助急 救,送至醫院急救時因心臟停止過久,而導致心肺衰竭宣告急救無效, 98 年 19 歲北醫學生在校園運動時,因心律不整導致昏厥,經由一旁學長 在第一時間為他施行心肺復甦術而救回生命,另 101 年男護理師於路上 為急性心肌梗塞患者於 6 分鐘的黃金時間內施行急救也救回生命,但 101 年台南市麻豆鎮警察於盤問查案時,民眾突然昏倒失去呼吸、心跳,而 在場警察竟不會心肺復甦術,導至錯失救人黃金時機等新聞,讓我們思. 1.

(14) 考事故現場,第一時間可以幫忙的人並非是醫護人員而是目擊者,而目 擊者所需具備的條件並非只有勇氣,仍須有正確的知識及技能是很重要 的。. 到醫院前的緊急救護是非常重要的,患者心跳停止後,四分鐘內若旁 人施予心肺復甦術,八分鐘內給予高級救命術,到醫院急救成功率提高 達 30%-40%,而台灣目前尚停留在成功率僅 1%-7%,原因在於緊急救護 現場施行整個「生命之鏈」的成效不彰(陳文鐘,2000)。有鑑於民眾 之知識及技能來自於衛生安全教育,因此,安全教育也被稱為是傷害預 防的第一道防線,而急救訓練則是安全教育的延伸(黃松元、劉淑媛、 賴香如、劉貴雲,1998),由於急救是事故傷害最後一道補救措施,因 此當下急救是否能順利達成或達到效果,有賴於平日急救教育訓練之培 訓與規劃,除了建立個人足夠的知識及態度外,還須提升足夠行動力的 勇氣及把握度,以達即時搶救生命降低傷害之效益。. 臺灣近年來國人生活習慣轉變,以至疾病型態已轉變以慢性病為主, 且年齡層也有下降趨勢,而其中高血壓、心臟血管疾病、肥胖等相關健 康問題,同時也是中風及心肌梗塞之高危險因子,然而多數人每日有近 三分之一時間花費在工作場所中,在工作環境工作時間過長且面臨產業. 2.

(15) 快速變遷,社會競爭力遽增,帶來人們無限壓力與心理煎熬,因此過勞 死之事件也漸漸引人重視。. 計程車是都會市區重要的公共運輸工具之ㄧ,根據 100 年 7 月臺北 市政府主計處公布臺北市計程車登記數量 99 年底計 3 萬 890 輛,居臺灣 地區之冠。另依據交通部 98 年「民眾日常使用運具狀況調查」結果顯示, 週一至週五臺灣地區民眾外出時,0.7%旅次使用運具為計程車,其中臺 北市高居 2.2%,為各縣市之冠,由此可知臺北市民在日常生活對計程車 需求比其他縣市為高。另臺北市為鼓勵老人走出戶外及提供身心障礙者 多元選擇的交通服務,於 98 年 8 月 6 日成立敬老愛心示範車隊,累計至 100 年 2 月已有 11 家車隊、2,849 輛計程車安裝完成,凡持有臺北市政府 核發「敬老一」或「愛心一」悠遊卡之老人或身心障礙者,均可於現有 補貼額度內搭乘公車,因此,除了運送健康老人或身心障礙者外,也有 協助老人就醫服務。由以上資料顯示出計程車司機除了運送民眾外出, 也同時提供運送就醫之角色,更是城市健康及安全不可缺少ㄧ環。 100 年 7 月臺北市政府主計處公布「計程車營運狀況調查」中得知, 臺北市計程車司機每月休息 3.5 天,營業 26.5 天,約九成的計程車採巡 迴攬客的營業方式,通常每天營業時數平均為 9.7 小時,未加入無線電或 衛星派遣車隊者佔約七成,而加入者每天營業時間 11 小時較無加入者多. 3.

(16) 2 小時,每天載客趟次 15 趟較無加入者多 2.5 趟,由此可知計程車司機 每天工作高達 9 至 11 小時,且每月載客高達 450 人次,而受訪司機有考 慮停開計程車原因中以「工作時間太長或不定」37.6%,「工作危險性較 高」12.6%,「身體欠佳」12.3%等因素(臺北市政府主計處,2011)。此外 也有相關文獻指出計程車司機因長期久坐而罹患心 臟 血 管 動 脈 硬 化 程 度會比一般人嚴重,因而導致心臟血管疾病死亡率也會增加。 由於計程車司機在生活中是載運民眾主要交通工具,同時也處於工 作時間太長的工作場所,因此,當面臨事故傷害發生,若能及時協助急 救或自救,將有助於傷害降至最低,因此如何督促車行職場推動及培訓 員工及早警覺且有能力自救、救人,實為推動車行職場之重要及必要之 課題。 回顧國內研究文獻多以學校為對象:如以國、高中及大專生(周承 瑤,1988;陳淑齡,1992;陳學凌,2003;馬玲玲、曾月霞,2003;孫 嘉玲、洪麗嬌、陳瑜君、方玫灑、蘇映雅、陳麗惠、范美娟、蔡幗英, 2004;胡小萍,2006;郭雪玉,2006;許菁芬,2007)、醫療及幼保人 員等對象為主(林頂,1985;林秀碧、賴怜蜜、林佳蓉、高慧娟,2000; 林宜蓁,2005),尚未對職場或計程車司機有相關研究,因此本研究將 進一步探討職場計程車司機在心肺復甦術的知識、態度及其相關因素之 現況及關係,以提供未來推廣心肺復甦術介入策略或政策上之參考依據。 4.

(17) 第二節 研究目的 本研究旨在探討臺北市某車行職場員工對於學習心肺復甦術,其社 會人口學變項、知識、態度、自我效能及行為意圖的相關因素。歸納研 究目的如下: 一、探討研究對象在社會人口學變項與心肺復甦術之知識、態度、自我 效能及行為意圖的現況。 二、探討研究對象在社會人口學變項與心肺復甦術之知識、態度、自我 效能及行為意圖彼此之間的相互關係。 三、探討研究對象之心肺復甦術知識、態度及自我效能,對於採取心肺 復甦術行為意圖之預測情形。 四、本研究結果作為未來提供推廣車行或職場心肺復甦術介入策略或政 策上之參考依據。. 第三節 研究問題 根據研究目的本研究提出之研究問題如下: 一、研究對象在社會人口學變項與心肺復甦術之知識、態度、自我效能 及行為意圖的現況情形為何? 二、研究對象在社會人口學變項與心肺復甦術之知識、態度、自我效能. 5.

(18) 及行為意圖間的關係為何? 三、研究對象之心肺復甦術知識、態度、自我效能及行為意圖彼此之間 是否有關係? 四、探討研究對象之心肺復甦術知識、態度及自我效能,對於採取心肺 復甦術行為意圖之預測力為何?. 第四節 研究假設 本研究根據研究目的及問題將驗證之研究假設如下: 一、研究對象的不同人口學變項與心肺復甦術之知識、態度、自我效能 及行為意圖有顯著的差異。 二、研究對象的不同人口學變項與心肺復甦術之知識、態度、自我效能 及行為意圖之間有顯著相關。 三、研究對象心肺復甦術之知識、態度、自我效能及行為意圖彼此之間 有顯著關係。 四、研究對象之心肺復甦術知識、態度及自我效能,能預測採取心肺復 甦術行為意圖。. 6.

(19) 第五節 名詞界定 本研究之重要變項及名詞的定義說如下: 一、心肺復甦術知識:根據 Hazinski et al.,Brown 與 Lightfoot(2006)文 獻中說明,心肺復甦術指引步驟及原理的瞭解程度。計分方式以自 編之心肺復甦術之知識量表所測得分的分數代表之,分數越高代表 認知度越好。 二、心肺復甦術態度:根據許菁芬(2007)文獻說明心肺復甦術態度為一種 主觀評價,內容包括:研究對象之一般性價值判斷、參與相關教育 活動意願及責任意識。計分方式以參考國內外文獻資料自編之心肺 復甦術之態度量表所測得分的分數代表之,分數越高代表態度越正 向。 三、自我效能:根據 Bandura 將自我效能界定為「個人對於自己能夠組 織並執行一連串行動以產生某種成果的信念」 ,此種信念是個人對於 自己從事某項任務或行為所具備的能力,以及對於工作或行為可達 到某種程度的主觀評價,內容包括:施行心肺復甦術的時的難易程 度、類化性及強度,計分方式以參考國內外文獻資料自編之自我效 能評估量表所測得分的分數代表之,分數越高代表自我效能越高。. 7.

(20) 四、心肺復甦術行為意圖:根據許菁芬(2007)文獻說明心肺復甦術行為意 圖是在特殊情境下,執行心肺復甦術可能性,內容包括:對親疏不 同之對象施行心肺復甦術的行為意圖及執行時障礙。計分方式以參 考國內外文獻資料自編之心肺復甦術之行為意圖量表所測得分的分 數代表之,分數越高代表意願越高。. 第六節 研究限制 本研究基於人力、物力因素之考量,有以下研究限制: 研究對象僅限某車行職場,因此研究結果可提供未來推動之參考,無法 推論至其他縣市車行職場。. 8.

(21) 第二章 文獻探討 本章研究探討國外與臺灣推動心肺復甦術現況、學習心肺復甦術的 知識、態度、自我效能、行為意圖及個人背景因素關係,共分三節加以 論述。. 第一節 國外與臺灣推動心肺復甦術現況 Willian Kouwenhoven(1960)發表以心臟按摩、口對口人工呼吸及體外 電擊等三大主軸來挽救已經心臟停止的病患時,同時也開啟了現代心肺 復甦術(Cardiopulmonary Resuscitation,簡稱 CPR)技術之發展。CPR 是急救訓練重要的課程之一,根據醫學專家指出,通常在呼吸和心跳停 止超過四至六分鐘後,腦細胞就會因缺少氧氣而受到傷害,若能在未發 生不可逆的變化前給予適當急救,使腦部會因重新獲得氧氣之供應而不 致於壞死,其存活機率也較高(Herlitz, Svensson, Holmberg, Angquist, & Young, 2005),然而發生於醫院外心跳停止(cardiac arrest)約佔 60%至 70%,而其中經心肺復甦術急救後,能恢復自發性血液循環(return of spontaneous ciculation)者約為 8%至 31%,能存活出院者約為 1.2%至 20%,平均 5%(陳文鍾,2000)。2008 年醫學界指出,在醫院外心臟 病發而獲救並出院的機會只有 1 至 3%。而於美國西雅圖的經驗, 9.

(22) 在 全 民 都 有 急 救 意 識 及 使 用 自 動 體 外 心 臟 電 擊 去 顫 器 ( automated external defibrillator,簡稱 AED)的「救心傻瓜機」情形下,獲救 並出院的機會大幅上升到 16 至 25%,。此外在日本於公共場所廣設 AED 的設置後,經總務省消防廳調查 2005 年至 2007 年全國因急救被搬 送到醫院的心肺機能停止的傷病患者中,證實在日本增加 AED 的設置數 量並藉由一般市民執行 AED,是可以提升心肺機能停止傷病患者的存活 率,此研究也首度證實了因國家整體增加 AED 設置數量而提高了傷病患 者存活率。在國內外不斷研究探討下,美國心臟學會(American Heart Association,簡稱 AHA)自 1966 年開始也持續舉辦國際性心肺復甦術相 關會議,依相關研究結果修正技術及實施標準(周守民,1993)。AHA 也於 1973 年建議應將心肺復甦術普及一般民眾,以減少傷殘程度及死 亡。在 2010 年更公布心肺復甦術和心血管緊急照護指引,其內容最大幅 度更動為二,一是將原本「確認呼吸道暢通、吹氣、胸部按壓」的步驟 調整為「胸部按壓、確認呼吸道暢通、吹氣」;二是建議未經專業醫療 訓練的民眾只須施行胸部按壓的心肺復甦術。. 臺灣從民國55年至86年,事故傷害及其不良影響根據衛生署統計一直 佔居十大死因之一,且連續26年。而根據吳子聰(2001)針對學校學生猝死 調查發現26案例中,9例於運動時發生,50%的學生死因與心臟病有關。. 10.

(23) 然而於職場中也常有工作或值勤中突然猝死新聞,因此臺灣積極推動急 救訓練單位,除了中華民國紅十字會臺灣省分會外,還有消防局、緊急 救護員及醫療院所等單位,每年也會辦理培訓指導員或教練,此外也透 過醫院、衛生所或健康服務中心推廣心肺復甦術至一般民眾,而 International Liaison Committee on Resuscitation (ILCOR)的國際聯絡委員 會,也建議工作場所也應該實施心肺復甦術(CPR)的相關訓練(Sim, Jo, & Song , 2009)。 1992 年第五屆心肺復甦術會議提出「早期通知有關單位」、「早期心 肺復甦術」、「早期電擊」環環相扣的生命之鏈概念,任何一個環節沒做 好,病人救活率就無法提高。在 2000 年心肺復甦術會議中也討論急救教 學準則,建議以技術為基礎,錄影帶為輔,不作冗長的上課,課程以著 重親手教導技術為主,配合錄影帶教學讓學員練習(張進富、蔡天賜、阮 祺文、周志中,2001)。2005 年 12 月 AHA 公開修正心肺復甦術指引,原 為心外按壓與人工呼吸比例 15 : 2,現今已改為 30 : 2,且兒童和成人比 例一樣,其中新方法是強調心臟按壓,而不強調口對口人工呼吸(Hazinski et al., 2006 ;Brown & Lightfoot, 2006)。心肺復甦術在以往舊版步驟是 A-B-C「確認呼吸道暢通、呼吸、胸部按壓」,但是 AHA 於 2010 年已 公布的新版心肺復甦術步驟調整為 C-A-B-D「胸部按壓、確認呼吸道暢 通、呼吸、早期電擊」,由於最新的心肺復甦術操作方式並非馬上施行 11.

(24) 口對口人工呼吸給氧氣,而是對傷患只進行胸外按壓,對於不願意、害 怕及不能夠等因素的民眾來說,可以只進行胸外按壓的心肺復甦術,應 可提高民眾對執行心肺復甦術之意願,這個理論基礎是假設當心臟停止 跳動時,身體中的血液仍保有充足的含氧血,胸外按壓可以提供身體重 要器官血液的流動情況下(Hallstrom, Cobb, Johson, & Copass, 2000),但是 AHA 仍然建議,口對口人工呼吸及胸外按壓等步驟的傳統心肺復甦術訓 練,仍然應該在相關訓練課程中教導。國內目前心肺復甦術訓練課程為 4 小時,且每年訓練 1 次,AHA 在 2010 年新版心肺復甦術建議:心肺復 甦術訓練技巧效能應於 2 年的有效期間內加以重新評估,並配合於需要 時提供加強訓練。施救者教育的品質以及重新訓練的頻率,是改善復甦 效果的重要因素。在理想狀況下,再訓練不應限制每 2 年進行。若致力 於與許多醫務資格、審查組織相關的資格人員者,更需要頻繁的加強技 巧,而順利完成課程只是達成與維持專業能力的第一步。 歸納上述文獻發現,有鑑於猝死及意外事故發生都是處於緊急情況 時,此時旁人若能夠及時給予正確之急救處理,運用正確的急救開啟呼 吸道、吹氣維持呼吸、按壓胸維持循環及早期電擊,就可維持傷患之生 命,即有起死回生的機會,亦可避免造成二次傷害;有鑑於心律不整及 心臟停止搶救時機,臺灣目前已開始於民眾出入最多公共場所地點設置 AED,以期未來能提高民眾之存活率。然而職場是每日活動時間最久之 12.

(25) 地點,且工作時間過長、壓力大,若有突發狀況,是很需要旁人能及時 協助的,因此推動職場之心肺復甦術訓練是不容忽視的計畫。. 第二節 個人背景因素與心肺復甦術的知識、 個人背景因素與心肺復甦術的知識、態度、 態度、自我效能 及行為意圖因素之關係探討 ㄧ、性別探討 性別探討 性別在於心肺復甦術的知識、態度及行為意圖相關的研究探討如下: 性別在於心肺復甦術的知識方面:有關一般民眾調查方面:蔡佩芬 (2004)發現男性心肺復甦術知識得分較女性為高;Celenza et al.(2002) 調 查 803 位澳洲社區民眾發現男女在急救知識得分上無顯著性差異。在學 校調查方面:Donnelly, Leaster, 與 Weston (1996)針對 11-12 歲 106 位學 生對心肺復甦術知識的調查顯示,85%女生達及格分數,較男生 57%及 格率為高,顯示性別在知識上具有顯著性差異。高中職以上學生的研究 調查發現,女生的急救相關知識分數較男生高(周承瑤,1988;馬玲玲、 曾月霞,2003),陳學凌(2003)針對高中學生的研究,卻發現性別與心肺 復甦術知識沒有顯著相關;另一項針對醫專學生的研究亦發現性別不同者 在急救知識的得分上並沒有顯著性差異(藺寶珍、王瑞霞、許貂琳,2002)。 在性別與態度方面:針對一般民眾的研究中發現男性民眾對心肺復 甦術態度較女性正向(蔡佩芬,2004)。學校調查方面:胡小萍(2006)的研 13.

(26) 究發現,國小高年級女生急救態度得分優於男生。李怡青(2005)針對南部 大學生的研究發現,性別在心肺復甦術相關態度並無顯著性差異。藺寶 珍等(2002)研究醫專學生發現,預防事故傷害態度女生平均分數高於男 生。 在性別與行為意圖方面:在其他相關研究亦顯示,男性較有意願去 執行、採用心肺復甦術可能性較高(Johnston,C1ark,Ding1e, &FitzGerald, 2003;楊銘欽、范靜媛、黃久美,1998;陳燕嘉等,2004;蔡佩芬,2004)。 在對民眾研究方面,陳燕嘉等(2004)針對 222 位訓練學員結果顯示,69% 男性民眾願意在別人需要時予以施救,較女生 48.9﹪高。陳學凌(2003) 在高中學生心肺復甦術調查中發現,性別與施救意圖上並無顯著性差異。. 二、年齡探討 年齡在於心肺復甦術的知識、態度及行為意圖相關的研究探討如下: 年齡在於心肺復甦術的知識、態度方面:一般民眾的研究調查中發 現,小於 40 歲的民眾在心肺復甦術知識成績高於超過 40 歲之民眾,且 學習意願愈趨正向(陳燕嘉等,2004)。於學校中調查胡小萍(2006)發現國 小「六年級」學生急救態度(願意幫助需要急救的人、願意學習急救)分數 優於「五年級」學生。孫嘉玲等(2004)也發現,較高年級之中學生有較好 的急救態度及認知。 14.

(27) 在年齡與行為意圖方面:在民眾方面的調查中,年齡與行為意圖是 有顯著關係,楊銘欽等(1998)研究發現 45 歲以下學員願意為陌生人施救 的比率較高。陳燕嘉等(2004)研究卻顯示北部地區一般民眾 40 歲以上, 施救意願高於 40 歲以下;蔡佩芬(2004)研究亦發現民眾的年齡與施救障礙 呈現負相關,年齡愈大施救障礙愈小。在學生的相關研究中,顯示年齡 與行為意圖並無顯著關係(胡小萍,2006;馬玲玲、曾月霞,2003;蔡佩 芬,2004)。張國頌、周志忠(1997)對於急救教材教具建議須隨著年齡、 發生事故不同給予不同教學課程,著重其實用性,而非只是觀念性的宣 導。. 三、過去學習及處理急救訓練經驗探討 國內研究調查顯示民眾的急救訓練之知識來源包括:學校健康教育教 學、大眾傳播媒體、自己閱讀書籍或參加急救訓練所獲得(朱文正,2002; 周承瑤,1988) 。部份研究對象中認為對學習者最有幫助依序為:自我練習 (97.4%),其次為安妮模型(94.9%)、錄影帶教學(92.3%)、教師操作 示範(87.2%)、同學討論(35.9%),最不喜歡為口頭及書面報告(林秀 碧等,2000;賴怜蜜等,2001)。Brennan(1991)研究發現課前提供書 面資料或採用影片教學等將會影響學員之學習興趣。. 15.

(28) 研究也發現領有急救合格證書、學習經驗、本身是否為醫護人員、 曾接受急救訓練者,其知識高於未參加者(周承瑤,1988;鄭珠里,1997; 賴怜蜜等,2001) 。但於 Conard 與 Beattie(1996)調查 175 位民眾有關 兒童急救知識的認知程度結果顯示,有無參加急救訓練之民眾其知識部 分並無顯著性差異。藺寶珍等(2002)研究中發現醫專學生急救態度平 均得分顯著高於位處理過的學生,周承瑤(1988)研究顯示有處理事故傷害 經驗之學生與沒經驗的學生在知識上並無顯著性相關。 綜合以上文獻研究結果顯示心肺復甦術之知識、態度、行為意圖與 社會人口學(如表 2-2-1)仍受到其他因素影響,而有不同研究結果,而 在自我效能方面之探討資料仍缺乏的,因此研究者欲進一步瞭解探討, 以作為日後介入推動參酌。. 第三節 心肺復甦術的知識、 心肺復甦術的知識、態度、 態度、自我效能及行為意圖 因素之探討 一、心肺復甦術的知識探討 心肺復甦術的知識探討 Connolly, Toner, 與 McCluskey(2007)在執行急救訓練計畫前,對北 愛爾籣 79 位 10-12 歲學生作心肺復甦術知識測驗,結果無人達滿分,答 對率平均為 46.7~51%,顯示心肺復甦術知識不足;然在經過心肺復甦術. 16.

(29) 教育訓練後,則有 84.8﹪學生答對率超過 70%,顯示心肺復甦術教育訓 練,有助於提升學生心肺復甦術知識。Madden(2006)針對 18 位大學護理 系學生施行心肺復甦術知識的研究,結果顯示平均分數為 15.2 分(滿分 21 分),且僅一位學生通過測試標準(18 分),顯示心肺復甦術知識仍需加強。 Donohoe, Haefeli, 與 Moore(2006)針對 1,011 位 16 歲以上倫敦民眾,調 查心肺復甦術的認知結果發現,僅 54%民眾能明確說出心肺復甦術的定 義(即口對口人工呼吸及胸外按摩)仍有 18﹪民眾不清楚。國內許多學者 調查學校教官、國中小教師、教保人員在急救知識測驗題目平均答對率 66.8%~78.2%,尤以心肺復甦術知識答對率最低(楊銘欽等,1998;林秀 碧等,2000;羅元宏、廖運正、林玉華,2000)。近年來,行政院衛生署 積極推動全民心肺復甦術運動,但民眾對心肺復甦術知識似乎仍需加強。 二、心肺復甦術的態度探討 Compton, Swor, Dunne, Welch, 與 Zalenski (2003)調查美國公立學校 老師對心肺復甦術的態度,結果有 92.6%受訪者同意心肺復甦術在心臟停 止時是有幫助的。針對國內外研究國小、國中及高中職以上學生對心肺 復甦術結果顯示,持偏正向的態度,且認為有實用性 (Lester, Donnelly, Weston, & Morgan, 1996;Mior et al., 2006;周承瑤,1988;林貴滿、廖 芬玲、李佳玲、張彩秀,2005;胡小萍,2006;黃秀媚,2004)。針對具 有健康照顧者角色之教保人員、學校教職員、學生母親一般民眾的調查 17.

(30) 結果顯示,超過 90%的研究對象肯定急救課程的價值的急救訓練,可以 增加自身對事故傷害處理的能力及自信,呈現較正向的態度(朱文正, 2002;鄭珠里,1997;鄭惠美,1999 ;賴怜蜜等,2001;藺寶珍等,2002)。 三、自我效能探討 自我效能(self-efficacy)是源自於 Bandura 社會學習理論(social learning theory)的重要觀念之一。Bandura 將自我效能界定為「個人對於自己能夠 組織並執行一連串行動以產生某種成果的信念」 ,此種信念是個人對於自 己從事某項任務或行為所具備的能力,以及對於工作或行為可達到某種 程度的主觀評價,因此,Bandura 的自我效能包括兩部份:其一為個人能 否成功地執行某種結果之行為能力判斷,稱之為「效能預期」(efficacy expecations),其二為特定行為導致某種結果的估計,稱之為「結果預期」 (outcome expectations)兩者是有所區別的,因為個人可能相信某種行為會 導致某種結果,但如果他們質疑自己執行此種行為的能力,則他們的行 為將不受到結果預期的影響。Bandura(1982)指出效能判斷應根據三個特 質:事情的難易程度、類化性及強度,其內容說明如下:(一)事情的難易 程度:當個人面對同類問題時,自我效能的預期會受到難度的影響。(二) 類化性:個人對某一特定情境或經驗的自我效能是否能推廣到其他情 境。(三)強度:對執行某特定事物的把握程度。 近年來有許多研究也顯示出自我效能是行為改變與維持的重要變 18.

(31) 項(Dijkstra, Kuhlman, & Vries, 1988)。Bandura 也認為在擁有同樣技能的情 形下,自我效能是行為表現的重要因子,會決定人們的行為,更會影響 思考模式及情緒反應。Wakui et al.(2002)學者針對日本青少年自我效能與 均衡飲食的研究,發現自我效能越高時其飲食行為越健康。而李坤霖(2004) 也對國小高年級學童的含糖飲料飲用行為研究發現自我效能越高者,越 不常飲用含糖飲料。國內尚未有關職場心肺復甦術自我效能之研究,但 有些研究調查中顯示一般急救訓練課程需求中,以心肺復甦術的需求達 92%為最高項目(林秀碧等,2000)。胡小萍(2006)調查國小高年級學 生最想學習的急救教育課程中,仍以心肺復甦術的需求 39%為最高。周 承瑤(1988)調查高中生有 94.49%同意急救知識課程列入必修項目。郭 雪玉(2006)調查彰化師大新生也有 51.22%學生認為急救課程需求,以 心肺復甦術課程最為迫切。. 四、心肺復甦術的行為意圖探討 陳燕嘉等(2004)研究一般民眾在遇到有人需要救助時之執行意願的 調查,結果顯示有 56.8﹪表示願意予以施救。Johnston et al. (2003)調查昆 士蘭 4,480 位居民,結果顯示 54.7%居民在遇急救狀況時,絕對可能會執 行心肺復甦術,但也有 5.9%居民表示絕對不可能。國內外研究發現,大 部分的民眾在執行心肺復甦術時,心理是有相當多的顧慮(Axellson, 19.

(32) Thoren, Holmberg, & Herlltz, 2000;李怡青,2005 ;楊銘欽等,1998 ;饒 瑞玉、袁素娟、葉必明、陳永福,2004)。Locke et al. (1995)對 4,000 位民 眾調查,顯示僅有 15%的民眾必要時願施行包含口對口人工呼吸,有 68% 的民眾僅願意施行胸外按摩。造一步探討學生和民眾不願意執行心肺復 甦術的主要原因在於擔心技術不熟、怕做錯、擔心法律問題、害怕傳染 病及缺乏自信(Shibata, Tanigiguchi, Yoshiad, &Yamamoto, 2000;Axellson et al., 2000;胡勝川,1999;馬玲玲、曾月霞,2003;蔡佩芬,2004)。 綜合以上文獻研究結果顯示急救知識仍普遍不足的現象,對於執行 心肺復甦術皆呈現較正向的態度,並肯定心肺復甦術之實用性。多數的 學生及民眾執行心肺復甦術的行為意圖不高,而且會因為被救者與施救 者的親疏關係而有不同。由於大部分研究調查之對象,多以學校或相關 醫療人員為主,但國內研究並沒有針對職場及自我效能部份做探討,故 研究者欲進一步瞭解,以作為日後介入推動及制定政策之參酌。(如表 2-2-1). 20.

(33) 表2-2-1.心肺復甦術的知識、態度、行為意圖、自我效能及個人背景因素關係研究文獻 年度 作者 探討對象 結果 2007 許菁芬 國小高年級學生 1. 知識方面:有差異 2. 態度方面:正向態度「六年級」優於「五年級」 3. 行為意圖方面:學生行為意圖高尤其家人 4. 性別方面:性別不同知識無不同 5. 年齡方面:「六年級」優於「五年級」 6.知識與教育需求呈正相關,與行為意圖無差異 7.態度、教育需求及行為意圖呈正相關 8.態度、急救處理經驗為行為意圖重要預測變項. 知識方面:有差異. 2007. Connolly, M.,et al. 2006. Madden, C.. 2006. Donohoe, R. T.,et al. 16歲以上. 2006. 胡小萍. 國小. 2005. 李怡青. 大學生. 2005. 林貴滿等. 2004. 蔡佩芬. 民眾. 1.行為意圖方面:年齡與施救障礙呈現負相關, 年齡愈大施救障礙愈小 2. 性別方面:有差異:男生知識優於女生 , 男生正向態度優於女生. 2004. 黃秀媚. 國中. 1.知識方面:有差異 2.態度方面:正向態度. 2004. 陳燕嘉等. 一般民眾. 2004. 李坤霖. 2003. Compton, S.,et al. 2003. Johnston, T. C., et al. 10-12歲學生. 大學護理系學生 知識方面:有差異 知識方面:有差異 1.知識方面:有差異 2.態度方面:正向態度 3.行為意圖方面:無顯著相關 4.性別方面:女生正向態度優於男生 5.年齡方面:「六年級」優於「五年級」 性別方面:態度與知識沒差異. 高中職以上學生 1.知識方面:有差異 2.態度方面:正向態度. 1.行為意圖方面:有相關56.8﹪(有意願)民眾40歲以 上,施救意願高於40歲以下 2.年齡方面:小於40歲知識成績高於超過40歲之民 眾,且學習意願愈趨正向. 國小高年級學童 自我效能越高者,越不常飲用含糖飲料 美國公立學校老師 態度方面:正向態度 昆士蘭居民. 21. 行為意圖方面:有相關54.7%(有意願).

(34) 表2-2-1.心肺復甦術的知識、態度、行為意圖、自我效能及個人背景因素關係研究文獻(續) 年度. 作者. 探討對象. 結果. 2003. 陳學凌. 高職學生. 性別方面:性別與知識沒差異. 2003. 藺寶珍等. 醫專學生. 性別方面:性別與知識沒差異, 女生態度優於男生. 2002. Celenza, T., et al. 澳洲民眾. 性別方面:性別與知識沒差異. 2002. Wakui, S., et al. 日本青少年. 2002. 朱文正. 學校教官. 態度方面:正向態度. 2002. 藺寶珍等. 大專. 態度方面:正向態度. 2000. 林秀碧,賴怜蜜,林佳蓉,高慧娟. 教保人員. 2000. 羅元宏,廖運正,林玉華,. 國中小教師. 1999. 鄭惠美. 母親. 1998. 楊銘欽、范靜媛、黃久美. 一般民眾. 知識方面:有差異. 1997. 鄭珠里. 幼保人員. 態度方面:正向態度. 1996. Lester, C.,et al. 1996. Donnelly, P., et al. 11-12歲學生. 性別方面:有差異女生知識優於男生. 1995. Locke, C.J., et al. 民眾. 行為意圖方面:15%(口對口人工呼吸) 68%(胸外按摩). 1988. 周承瑤. 高中職學生. 1. 態度方面:正向態度 2. 性別方面:女生知識優於男生. 1988. 楊銘欽等. 訓練班學員. 行為意圖方面:45歲以下學員意圖較高. 自我效能越高時其飲食行為越健康. 1.知識方面:有差異 2.態度方面:正向態度 知識方面:有差異 態度方面:正向態度. 國小、國中及高中 態度方面:正向態度 職以上學生. 22.

(35) 第三章 研究方法 根據本研究目的與問題,透過國內外文獻資料統整、分析後,針對研 究內容進行規劃研究方法。本章主要說明本研究之研究架構、研究對象、 研究工具、研究步驟及資料處理與分析等,共分五節加以論述。. 第一節 研究架構 本研究參考文獻探討資料及研究目的,發展本研究架構如圖3-1-1所 示,主要探討研究對象人口學變項與心肺復甦術知識、態度、自我效能 及行為意圖之相關性。. 人口學變項 性別 年齡 教育程度. 心肺復甦術態度. 年資 經驗 心肺復甦術自我效能. 學習需求. 圖 3-1-1. 研究架構. 23. 採取心肺復甦術行為意圖. 心肺復甦術知識.

(36) 第二節 研究對象 一、研究母群體 本研究以臺北市某車行職場之員工,共250人為母群體。 二、研究樣本 (一)抽樣單位 基於研究之時間及人力考量,本研究以該車行的全體員工為調查樣 本。 (二)抽樣方法 依據 Krejcie 與 Morgan(1970)抽樣曲線標準研究母群體 250 人時, 約需樣本數 190 人即可,但因本研究考慮問卷回收及無效問卷問題,因 此,本研究以該車行的全體員工 250 人為調查樣本。. 第三節 研究工具 本研究之研究工具根據研究目的及參考國內外相關研究文獻,而研 擬編製本研究心肺復甦術知識、態度、行為意圖、自我效能及學習需求 等量表問卷初稿,經過專家效度、信度分析及鑑別度分析後,修正問卷 內容並進行預試,進而完成正式問卷。問卷初稿共分為七部份,其探討 架構概念圖如表3-3-1所示,另其過程分述如下:. 24.

(37) 表 3-3-1. 研究問卷調查探討架構概念圖 探討面向 相關因素指標 經驗 個人經驗 知識 態度 自我效能 行為意圖. 學習需求. 心肺復甦術及自動體 外心臟電擊去顫器認知 心肺復甦術及自動體 外心臟電擊去顫器態度. 探討部份/題號 第一部份/1.2.3.4.5.6.7.8.9.10.11.12 題 第二部份/1.2.3.4.5.6.7.8.9.10.11.12 題 第三部份/1.2.3.4.5.6.7.8 題. 心肺復甦術及自動體 第四部份/1.2.3.4.5.6.7.8.9.10.11 題 外心臟電擊去顫器自我效能 心肺復甦術行為意圖 第五部份/1.2.3.4.5.6.7.8 題 自動體外心臟電擊去顫器 第六部份/1.2.3.4.5.6.7.8 題 行為意圖 學習方式及授課需求. 第七部份/1.2.3.4.5.6.7.8.9.10 題. 一、擬定問卷初稿 本研究之問卷擬定探討項目包括:心肺復甦術知識、態度、自我效 能、行為意圖及課程需求共七部分,分別描述如下(如表3-3-2): (一)第一部分為個人背景,共分12題,主要為人口學變項。 (二)第二部分為心肺復甦術及自動體外心臟電擊去顫器知識,共分12題, 主要為了解其心肺復甦術及自動體外心臟電擊去顫器知識、操作及原 理部分。參考國內外相關研究文獻並針對本研究目的而擬定之知識量 表編製而成,每題共有三個選項,分別為: 「對」 、 「錯」 、 「不知道」, 其計分方式為回答正確者給1分,答錯或不知道者為0分,得分範圍 0-12分,其中第2、5、6、8、9、10題為反向題,採反向計分,得分 越高代表知識越佳。 25.

(38) (三)第三部分為心肺復甦術及自動體外心臟電擊去顫器態度,共分8題, 主要為了解其心肺復甦術及自動體外心臟電擊去顫器之價值判斷及 責任態度部分。參考國內外相關研究文獻並針對本研究目的而擬定之 態度量表編製而成,採用Likert五分量表,每題共有五個選項,其計 分方式分別為: 「非常同意」(5分)、 「同意」(4分)「沒意見」(3分)、 「不 同意」(2分)、 「非常不同意」(1分),其中第2、3題為反向題,採反向 計分。得分範圍8-40分,得分越高代表態度越佳。 (四)第四部分為心肺復甦術及自動體外去纖顫器自我效能,共分11題, 主要為了解其心肺復甦術及自 動 體 外 去 纖 顫 器 執行時自我效能部 分。參考Stephanine, Ounpuu, Donna, 與 Susan (2003)之自我效能量表 及國內外相關研究文獻並針對本研究目的而擬定編製而成,採用 Likert五分量表,每題共有五個選項,其計分方式分別為: 「絕對有把 握」(5分)、「八成有把握」(4分)「五成有把握」(3分)、「二成把握」 (2分)、「完全沒把握」(1分),得分範圍11-55分,得分越高代表自我 效能越佳。 (五)第五部分由於目前推動急救訓練並未包含自動體外電擊去顫器,為了 更加瞭解大家對於自動體外電擊去顫器之行為意圖現況,而將此部分 分為心肺復甦術與自動體外電擊去顫器兩項來探討。首先探討心肺復 甦術行為意圖,共分8題,主要為了解其心肺復甦術執行時障礙及意 26.

(39) 圖部分。參考國內外相關研究文獻並針對本研究目的而擬定之行為意 圖量表編製而成,採用Likert五分量表,每題共有五個選項,其計分 方式分別為: 「非常可能」(5分)、 「可能」(4分)「沒意見」(3分)、 「不 可能」(2分)、「非常不可能」(1分),其中第4、5、6題為反向題,採 反向計分。得分範圍8-40分,得分越高代表心肺復甦術行為意圖越佳。 (六)第六部分為自動體外電擊去顫器行為意圖,共分8題,主要為了解自 動體外電擊去顫器執行時障礙及意圖部分。參考國內外相關研究文獻 並針對本研究目的而擬定之行為意圖量表編製而成,採用Likert五分 量表,每題共有五個選項,其計分方式分別為:「非常可能」(5分)、 「可能」(4分)「沒意見」(3分)、「不可能」(2分)、「非常不可能」(1 分),其中第4、5、6、7、8題為反向題,採反向計分。得分範圍8-40 分,得分越高代表自動體外電擊去顫器行為意圖越佳。 (七)第七部分為心肺復甦術及自動體外電擊去顫器學習課程需求度,共分 8題,主要為了解其心肺復甦術及自動體外電擊去顫器課程需求部 分。參考國內外相關研究文獻並針對本研究目的而擬定之課程需求量 表編製而成,採用Likert五分量表,每題共有五個選項,其計分方式 分別為: 「非常需要」(5分)、「需要」(4分)「普通」(3分)、「不需要」 (2分)、 「非常不需要」(1分)。得分範圍8-40分,得分越高代表其課程 教育需求度越高。另第9、10題運用填答方式以瞭解最佳之學習方式。 27.

(40) 表3-3-2. 研究問卷各變項量表計分方式及分析含義 探討變項名稱 心肺復甦術及自動體外心臟電擊去顫器知識量表. 計分方式 分數代表含義 答案正確者得1分 研究對象的知識得分情形,其中 答錯或不知道得0分 第2、5、6、8、9、10題為反向 題,採反向計分。得分範圍0-12 分,得分越高代表知識越佳。. 心肺復甦術及自動體外心臟電擊去顫器態度量表. 5分=非常同意 4分=同意 3分=沒意見 2分=不同意 1分=非常不同意. 研究對象的態度得分情形,其中 第2、3題為反向題,採反向計 分。得分範圍8-40分,得分越高 代表態度越佳。. 心肺復甦術及自動體外心臟電擊去顫器自我效能量表. 5分=絕對有把握 4分=八成把握 3分=五成把握 2分=二成把握 1分=完全沒把握. 研究對象的自我效能得分情形, 得分範圍11-55分,得分越高代 表自我效能越佳。. 心肺復甦術行為意圖量表. 5分=非常可能 4分=可能 3分=沒意見 2分=不可能 1分=非常不可能. 研究對象的心肺復甦術行為意圖 得分情形,其中第4、5、6題為 反向題,採反向計分。得分範圍 8-40分,得分越高代表心肺復甦 術行為意圖越佳。. 自動體外電擊去顫器行為意圖量表. 5分=非常可能 4分=可能 3分=沒意見 2分=不可能 1分=非常不可能. 研究對象的自動體外電擊去顫器 行為意圖得分情形,其中第4、 5、6、7、8題為反向題,採反向 計分。得分範圍8-40分,得分越 高代表自動體外電擊去顫器行為 意圖越佳。. 心肺復甦術及自動體外心臟電擊去顫器學習課程需求量表. 5分=非常需求 4分=需求 3分=普通 2分=不需求 1分=非常不需求. 研究對象的心肺復甦術及自動體 外心臟電擊去顫器課程需求得分 情形,得分範圍8-40分,得分越 高代表其課程教育需求度越高。 另第9、10題運用填答方式以瞭 解最佳之學習方式。. 28.

(41) 二、問卷內容效度檢定 本研究工具內容效度採用專家效度檢定法(content validity index ,簡 稱CVI),邀請國內衛生教育及健康促進專家、實務教導急救教育訓練教 練及相關領域學者等共6人,進行問卷逐題內容效度評分及建議,以確定 問卷內容及用詞的涵蓋性、適用性、需求性及正確性,依據專家學者們 之意見及建議修正問卷內容,其結果每題之專家效度介於3~2.1之間,並 依據專家建議修訂編製完成預試問卷並送人體試驗暨研究倫理委員會審 核通過。. 三、預試及問卷信度檢定 為了瞭解初稿施測問卷之適用性及實際施測時,可能產生之困難及 信度問題,因此,以立意取樣方式,選取臺北市某車行職場員工共35人, 進行施測問卷預試,以作為修訂施測問卷內容之依據,以利擬定正式施 測問卷。施測問卷預試結果:在心肺復甦術知識方面採用難易度檢定其 試題介於15%~71.5%、鑑別度分析試題介於0.2~0.69之間,因考量題目之 重要性故經專家建議納入正式施測。在心肺復甦術態度、自我效能及行 為意圖方面之信度檢定,以cronbach’s α值檢測施測問卷的內在一致性, 其結果顯示在態度、自我效能與行為意圖方面的內在一致性cronbach’s α 值介於0.732~0.944之間,顯示內部一致性頗高(如表3-3-3)。 29.

(42) 表 3-3-3. 研究問卷信度分析結果 項目. 信度指標. 預試(n=35). 正式施測(n=228). 知識量表. 庫李-20. 0.712. 0.701. 態度量表. Cronbach's α. 0.732. 0.798. 自我效能量表. Cronbach's α. 0.858. 0.925. 心肺復甦術行為意圖量表. Cronbach's α. 0.786. 0.725. 自動體外電擊去顫器行為意圖量表. Cronbach's α. 0.863. 0.746. 學習課程需求量表. Cronbach's α. 0.944. 0.966. 註:Cronbach's α 值標準範圍大於 0.7. 第四節 研究步驟 一、行政聯繫 本研究正式施測時採自填式問卷進行調查,為提高問卷的回收率, 研究者與受試單位職場取得連繫,說明研究目的並徵得同意,依休息時 間進行問卷正式施測的等連絡事宜,並決定施測時間與日期。. 二、正式施測 問卷正式施測時間為101年3月下旬至4月底之間進行,為了提高問卷 回收率,提供研究對象於填寫問卷繳交後,可以領取一份小禮物。. 30.

(43) 三、問卷資料回收與整理 實際施測問卷回收後,先進行資料校訂,再逐一檢查回收的問卷, 本研究共發出250份問卷,回收250份,扣除問卷明顯填答不確實或漏填 嚴重者共22份,有效問卷共228份,有效回收率91.2%。. 第五節 資料處理與分析 將有效施測問卷先進行編碼工作完成後,將問卷資料輸入電腦建檔 後,以SPSS for Window 17.0版電腦套裝統計軟體分別進行統計及分析, 依研究目的與所探討問題,採用下列統計方法(如表3-5-4所示):1.描述性 統計:本研究以次數分布、百分率、平均數及標準差進行描述各變項分 布。2.推論性統計:以獨立樣本t檢定(Independent sample T test)、單因子 變異數分析(One-way ANOVA)、皮爾森積差(Pearson’s product-monent correlation)及複迴歸(Multiple Regression)來分析各變項彼此間關係。. 31.

(44) 表3-5-1. 本研究統計方法一覽表 研究目的. 研究問題. 統計方法. 探討研究對象在社會人口學變 項與心肺復甦術知識、態度、 自我效能及行為意圖的現況。. 研究對象在社會人口學變項 與 心 肺 復 甦 術 之 知識 、 態 度、自我效能及行為意圖的 現況情形為何?. 次數分配表、百分比 標準差、平均值 最小值、最大值. 探討研究對象在社會人口學變 項 與 心肺 復 甦 術之 知 識 、態 度、自我效能及行為意圖彼此 之間的相互關係。. 研究對象在社會人口學變項 與 心 肺 復 甦 術 之 知識 、 態 度、自我效能及行為意圖間 的關係為何?. 獨立樣本t檢定 皮爾森積差相關 單因子變異性分析 事後比較. 探討研究對象之心肺復甦術知 識、態度、自我效能及行為意 圖彼此之間的相互關係。. 研 究 對 象 之 心 肺 復甦 術 知 識、態度、自我效能及行為 意圖彼此之間是否有關係?. 皮爾森積差相關. 探討研究對象之心肺復甦術知 識、態度及自我效能,對於採 取心肺復甦術行為意圖之預測 情形。. 探討研究對象之心肺復甦術 知識、態度及自我效能,對 於採取心肺復甦術行為意圖 之預測力為何?. 複迴歸. 32.

(45) 第四章 研究結果與討論 本章為探討臺北市某車行職場員工對於學習心肺復甦術,其社會人 口學變項、知識、態度、自我效能及行為意圖的相關因素。依據研究目 的及研究架構,分別進行描述性統計及推論性統計分析與討論。將所分 析資料結果依序分節描述如下:(一)研究對象之社會人口學與心肺復甦術 知識、態度、自我效能及行為意圖的分布情形。(二)研究對象之社會人口 學與心肺復甦術知識、態度、自我效能及行為意圖的關係情形。(三)研究 對象之心肺復甦術知識、態度、自我效能及行為意圖彼此之間關係。(四) 研究對象之心肺復甦術知識、態度及自我效能對採取行為意圖的預測情 形。. 第一節 研究對象之社會人口學與心 研究對象之社會人口學與心肺復甦術知識 與心肺復甦術知識、 肺復甦術知識、態. 度、自我效能及行為意圖的分布情形 根據研究目的本節旨在探討研究對象之社會人口學與心肺復甦術知 識、態度、自我效能及行為意圖的分布情形,依序說明如下:. 一、 社會人口學因素分布情形 研究對象之個人背景因素包括:性別、年齡、教育程度、工作年資、. 33.

(46) 載客人數、工作時數、昏倒經驗、本身是否罹患慢性病、學習、運用及 學習課程需求等情形,其分布如表4-1-1所示。 (一) 性別及年齡 研 究 對 象 性 別 分 布 , 男 生 217 人 (95.2%) 多 於 女 生 11 人 (4.8%),由此可知計程車司機職業以男性居多。在年齡分布介 於29歲至70歲之間,平均年齡50歲,年齡層分為6類:以51歲 至60歲88人(38.6%)占最高,其次41歲至50歲76人(33.3%)。也 顯示出擔任計程車司機大部分以中年人居多。 (二) 教育程度 研究對象教育程度分布介於高中(職)至專科之間,共分為5 類:以高中(職)111人(48.7%)占最高,其次專科47人(20.6%)。 (三) 工作年資 研究對象工作年資分布共分為5類:以5-10年67人(29.4%) 占最高,其次11-15年42人(18.4%)。 (四) 載客人數 研究對象每天載客人數分布介於7至50人之間,平均載客 人數18.21人,共分為5類:以11至19人占97人(42.5%)最高,其 次20至29人占86人(37.7%)。. 34.

(47) (五) 工作時數 研究對象每天工作時數分布介於3至18小時之間,平均工 作時數10.57小時,共分為3類:以10小時以下130人(57%)占最 高,其次11-15小時96人(42.1%)。由此可知計程車司機工作時 數偏高。 (六) 昏倒經驗 研究對象昏倒經驗分布共分為2類:以無經驗194人(85.1%) 占最高,有經驗34人(14.9%)。而在昏倒後研究對象自己醒來22 人(9.6%)、旁人協助醒來10人(4.4%)及送醫後醒來4人(1.8%)。 由此可知民眾急需要緊急救護知識訓練之重要性。 (七) 本身是否罹患慢性病 研究對象本身是否罹患慢性病分布共分為2類:以無罹患 慢性病182人(79.8%)占最高,有罹患慢性病46人(20.2%)。 (八)是否有運送傷患經驗 研究對象本身是否有運送傷患經驗分布共分為2類:以沒 有運送傷患經驗158人(69.3%)占最高,但有運送傷患經驗也占 70人(30.7%),由此可知計程車可擔任運送傷患角色仍有三成 多之重要性。 35.

(48) (九)學習及運用情形 研究對象在學習心肺復甦術分布共分為3類:以沒學過149 人(65.4%)占最高,其次學過但不熟練71人(31.1%),另學過且 很 熟 練僅 8人 (3.5%), 而 其 中 運用 CPR救 過 民 眾 經驗 僅5人 (2.2%)。而在學習自動體外心臟電擊去顫器分布共分為3類:以 沒學過209人(91.7%)占最高,其次學過但不熟練18人(7.9%), 另學過且很熟練僅1人(4%),而沒人有運用AED救過民眾經驗。 (十)學習課程需要 在學習課程需求部分由表4-1-2顯示,本研究之學習課程需 要問卷量表採Likert五分量表尺度衡量,量表共8題,得分範圍 8-40分,得分越高代表學習課程需求度越高。研究對象之得分 情形由表4-1-2顯示,其得分最高為40分;最低8分;平均得分 32.37標準差為5.51。顯示其心肺復甦術及自動體外心臟電擊去 顫器的學習課程需要部分其需求程度較高,各題填答分析需求 度最高的心肺復甦術及自動體外心臟電擊去顫器的學習課程 需要層面為:心臟及肺臟的構造及功能(4.13分)。其次為心肺 復甦術及自動體外心臟電擊去顫器操作原理(4.07分)。需求度 最低的心肺復甦術及自動體外心臟電擊去顫器的學習課程需 36.

(49) 要層面為:心肺復甦術及自動體外心臟電擊去顫器實際案例分 享(3.97分),其次心肺復甦術及自動體外心臟電擊去顫器實際 操作練習(4.02分)其排序如表4-1-2所示。依其分析結果顯示, 車行職場員工對於學習心肺復甦術之心肺復甦術及自動體外 心臟電擊去顫器的課程需要度偏高,尤其在器官構造及功能、 心肺復甦術及自動體外心臟電擊去顫器操作原理需求是偏高 的,但在於案例分享及操作練習之需求度是偏低的。另於研究 對象覺得有助於學習心肺復甦術及自動體外心臟電擊去顫器 之方法中最佳方式為:模型的操作(78%),其次播放錄影帶 (76%);提高方便學習方式為:播放錄影帶(46.9%),其次教師 示範(24.1%);而提高主動學習方式為:教師示範(34.6%),其 次模型的操作(28.9%),如表4-1-3所示。. 37.

(50) 表4-1-1. 研究對象的社會人口學變項分布情形(n=228) 變項名稱 類別 人數 百分比(%) 217 95.20 性別 男 11 4.80 女 20-30歲 1 4.00 年齡 31-40歲 31 13.60 41-50歲 76 33.30 51-60歲 88 38.60 61-65歲 26 11.40 65歲以上 6 2.60 教育程度 小學 19 8.30 38 16.70 國(初)中 111 48.70 高中(職) 47 20.60 專科 13 5.70 大學 工作年資 5年以下 38 16.70 5-10年 67 29.40 11-15年 42 18.40 16-20年 41 18.00 21年以上 40 17.50 載客人數 10人以下 25 11.00 11-19人 97 42.50 20-29人 86 37.70 30-39人 15 6.60 41人以上 5 2.20 10小時以下 130 57.00 工作時數 11-15小時 96 42.10 16小時以上 2 0.90 本身是否罹患慢性病 是 46 20.20 否 182 79.80 昏倒經驗 是 34 14.90 自己醒來 22 9.60 10 4.40 旁人協助醒來 4 1.80 送醫後醒來 194 85.10 否 149 65.40 學過CPR 沒學過 學過但不熟練 71 31.10 學過且很熟練 8 3.50 運用CPR救過民眾經驗 是 5 2.20 否 223 97.80 學過AED 沒學過 209 91.70 學過但不熟練 18 7.90 1 4.00 學過且很熟練 228 100.00 運用AED救過民眾經驗 否 70 30.70 運送過傷患民眾經驗 是 158 69.30 否 38.

(51) 表4-1-2. 研究對象學習課程需求變項分布情形(n=228) 題目內容. 非常 百分比 需要 百分比 需要 (%) 人數 (%) 人數. 非常 普通 百分比 不需要 百分比 百分比 排 不需要 最小值 最大值 平均數 標準差 人數 (%) 人數 (%) (%) 序 人數. 心臟及肺臟的構造及功能。. 69. 30.26. 122. 53.51. 36. 15.79. 0. 0. 1. 0.44. 1. 5. 4.13. 0.70. 1. CPR及AED操作原理。. 71. 31.14. 105. 46.05. 48. 21.05. 4. 1.75. 0. 0. 2. 5. 4.07. 0.77. 2. CPR及AED適用情況。. 65. 28.51. 107. 46.93. 54. 23.68. 2. 0.88. 0. 0. 2. 5. 4.03. 0.75. 6. CPR及AED注意事項。. 69. 30.26. 106. 46.49. 50. 21.93. 3. 1.32. 0. 0. 2. 5. 4.06. 0.76. 3. CPR及AED操作步驟。. 67. 29.39. 109. 47.81. 47. 20.61. 5. 2.19. 0. 0. 2. 5. 4.04. 0.77. 5. CPR及AED操作方法。. 69. 30.26. 111. 48.68. 41. 17.98. 7. 3.07. 0. 0. 2. 5. 4.06. 0.78. 4. CPR及AED實際案例分享。. 62. 27.19. 100. 43.86. 64. 28.07. 1. 0.44. 1. 0.44. 1. 5. 3.97. 0.78. 8. CPR及AED實際操作練習。. 69. 30.26. 104. 45.61. 48. 21.05. 4. 1.75. 3. 1.32. 1. 5. 4.02. 0.84. 7. 18. 40. 32.37. 5.51. 學習課程需求總分. 表4-1-3. 研究對象的學習方式分布情形(n=228) 模型的操作 播放錄影帶 教師示範 小組討論 講座課程 短片網路 題目內容 (%) (%) (%) (%) (%) 教學(%) 17.98 46.93 24.12 0.00 2.63 8.33 會提高我方便學習 28.95 18.86 34.65 0.88 5.70 10.96 會提高我主動去學習. 39.

(52) 歸納上述資料發現,研究對象性別分布,男生多於女生,在年齡分布 介於29歲至70歲之間,平均年齡50歲。也顯示出擔任計程車司機大部份 以中年人居多。教育程度分布介於高中(職)至專科之間,工作年資以5-10 年(29.4%)占最高,載客人數分布介於7至50人之間,平均載客人數18.21 人,工作時數分布介於3至18小時之間,平均工作時數10.57小時,其結果 與交通部98年「民眾日常使用運具狀況調查」結果顯示計程車司機每天 工作高達9至11小時略同。罹患慢性病占20.2%,有運送傷患經驗佔 30.7%,另有昏倒經驗佔14.9%,而在昏倒後,仍有4.4%須旁人協助下才 能醒來,另1.8%須協助送醫後才能醒來,由此可知計程車目前仍有三成 多是擔任運送傷患角色,也顯示出民眾需要接受急救訓練之重要性。 研究對象在學習心肺復甦術分布以沒學過(65.4%)占最高,另學過且 很熟練(3.5%)偏低,而其中運用CPR救過民眾經驗(2.2%)也偏低。在學習 自動體外心臟電擊去顫器分布以沒學過(91.7%)占最高,另學過且很熟練 偏低(4%),而沒人有運用AED救過民眾經驗。此部分有鑑於自動體外心 臟電擊去顫器教學於100年後才開始逐漸廣泛推廣教導民眾學習,因此民 眾學習及運用顯偏低,但仍有六成五研究對象尚未學習過心肺復甦術。 在學習課程需求度上,以心肺復甦術及自動體外心臟電擊去顫器之構 造及功能與操作原理需求度高,但實際案例分享及實際操作練習則需求 度低,但在可提高主動學習方式部分卻以模型的操作、播放錄影帶、教 40.

(53) 師示範等需求度是偏高,由此可知由於計程車司機工作關係,無法長時 間接受訓練,惟訓練時間包括講座及實際操作等時間太長,容易導致實 際操作及分享意願偏低,形成計程車司機選擇簡易可學習但又希望不要 太冗長之方式自動學習,其結果與林秀碧等(2000)及賴怜蜜等(2001)研究 調查結果略同。 二、心肺復甦術知識、態度、自我效能、行為意圖分布情形 研究對象之心肺復甦術的將分為知識、態度、自我效能、行為意圖 等其得分分布情形如表 4-1-4,另分別加以探討如下: (一)研究對象之心肺復甦術的知識分布情形 心肺復甦術的知識量表共 12 題,得分範圍為 0-12 分,分數越高表示 知識越佳。研究對象之得分情形由表 4-1-4 顯示,其得分最高為 11 分; 最低 0 分;平均得分為 4.9 分;標準差為 2.65。結果顯示其知識部分屬於 中下程度,各題填答分析如表 4-1-5。答對率最高的知識層面為:當ㄧ個 人呼吸及心跳突然停止,腦部缺氧 4-6 分鐘後,腦細胞就會開始死亡 (76.8%)。答錯率最高的知識層面為:在進行心肺復甦術(CPR)過程中,如 果傷患發生嘔吐,施救者應立即拍打傷患的背部,以使嘔吐物流出 (53.1%)。答不知道最高的知識層面為:執行自動體外心臟電擊去顫器 (AED)時,須將電擊貼片貼於傷患身上且插入機器導線後不要碰觸傷患身 體,機器才能進行分析心律(57%),如表 4-1-6。 41.

(54) 分析結果顯示,車行職場員工對於學習心肺復甦術知識正確認知度 偏低,而在已學過心肺復甦術(CPR)的員工,其正確認知度也僅達 35%, 已學過自動體外心臟電擊去顫器(AED)的員工,其正確認知度也僅達 8%。 另有關自動體外心臟電擊去顫器知識部分民眾均處於「不知道」狀態, 由此可知未來推廣仍須加強灌輸正確認知度。. 表 4-1-4. 研究對象的知識、態度、自我效能、行為意圖得分變項分布情形(n=228). 變項名稱. 最小值. 最大值. 平均數. 標準差. 知識得分. 0. 11. 4.98. 2.65. 態度得分. 14. 40. 30.69. 4.24. 自我效能得分. 11. 55. 24.69. 9.25. CPR 行為意圖得分. 17. 40. 29.25. 4.06. AED 行為意圖得分. 15. 40. 26.78. 4.55. 註:反向題部份採反向計分,分數已轉換。. 42.

(55) 表4-1-5 研究對象的知識變項分布情形(n=228) 題 號. 題目內容. 答對 百分比 人數 (%). 答錯 百分比 不知道 百分比 平均數 人數 (%) 人數 (%). 標準差. 當ㄧ個人呼吸及心跳突然停止, 1 腦部缺氧4-6分鐘後,腦細胞就 175 76.80 會開始死亡。. 14. 6.10. 39. 17.10. 7.67. 0.42. 心肺復甦術的「叫叫CAB」口訣 2 ,第一個「叫」字是指叫救護 58 車。. 25.40. 110 48.20. 60. 26.30. 2.54. 0.43. 操作心肺復甦術時,胸外按壓及 3 口對口人工呼吸正確的次數比例 107 46.90 是30:2為一個循環。. 23 10.10. 98. 43.00. 4.69. 0.50. 自動體外心臟電擊去顫器(AED) 是隨時可自動偵測傷患心跳,看 4 是否需要進行電擊,以回復心跳 110 48.20 及血液循環,使腦細胞有氧氣持 續供應。. 16. 102 44.70. 4.82. 0.50. 在進行心肺復甦術(CPR)過程中 ,如果傷患發生嘔吐,施救者應 5 39 立即拍打傷患的背部,以使嘔吐 物流出。. 17.10. 121 53.10. 68. 29.80. 1.71. 0.37. 進行心肺復甦術(CPR)時,施救 6 者透過「看、聽、感覺」來觀察 49 傷患的心跳情形。. 21.50. 114 50.00. 65. 28.50. 2.14. 0.41. 43. 7.00.

參考文獻

相關文件

Wang, Solving pseudomonotone variational inequalities and pseudocon- vex optimization problems using the projection neural network, IEEE Transactions on Neural Networks 17

volume suppressed mass: (TeV) 2 /M P ∼ 10 −4 eV → mm range can be experimentally tested for any number of extra dimensions - Light U(1) gauge bosons: no derivative couplings. =>

Define instead the imaginary.. potential, magnetic field, lattice…) Dirac-BdG Hamiltonian:. with small, and matrix

incapable to extract any quantities from QCD, nor to tackle the most interesting physics, namely, the spontaneously chiral symmetry breaking and the color confinement.. 

• Formation of massive primordial stars as origin of objects in the early universe. • Supernova explosions might be visible to the most

(Another example of close harmony is the four-bar unaccompanied vocal introduction to “Paperback Writer”, a somewhat later Beatles song.) Overall, Lennon’s and McCartney’s

Microphone and 600 ohm line conduits shall be mechanically and electrically connected to receptacle boxes and electrically grounded to the audio system ground point.. Lines in

Experiment a little with the Hello program. It will say that it has no clue what you mean by ouch. The exact wording of the error message is dependent on the compiler, but it might