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沒有找到結果。

地球科學教室學習環境觀感的變化情形

第四章 研究結果與討論

第二節    地球科學教室學習環境觀感的變化情形

學生於探究課程進行前後,分別填答地球科學教室學習環境量表,進一步分 析量表所填的資料,即可研究地球科學教室學習環境觀感的變化。依據量表(問 卷)結果分別計算各探究類型的學生對於「學生中心」、「教師中心」的平均分數,

如表4-2.1 所示。

表4-2.1 地球科學教室學習環境問卷結果各項得分

理想 實際情形(施測前) 實際情形(探究課程) 項目 學生中心

(1~5 分)

教師中心 (1~5 分)

學生中心 (1~5 分)

教師中心 (1~5 分)

學生中心 (1~5 分)

教師中心 (1~5 分) 結構式(N=38) 3.48 3.88 2.63 3.79 3.09 3.86 引導式(N=36) 3.54 3.71 2.39 3.56 3.06 3.79 開放式(N=33) 3.62 4.16 2.88 3.93 3.35 4.08

全體(N=107) 3.54 3.91 2.63 3.75 3.16 3.90

一、全體學生理想中的地球科學教室學習環境

將問卷平均分數繪成 XY 分布圖,以學生中心分數為 X 軸,教師中心分數 為Y 軸,則得圖 4-2.1。在全體學生的理想環境分布圖中,大部分學生的理想皆 落於第一象限,表示理想的學習環境是兼具「學生中心」及「教師中心」。

1 3 5

1 3 5

學生中心指數

圖4-2.1 地球科學教室學習環境問卷結果-全體學生理想學習環境

比較學生填答理想學習環境中「教師中心」與「學生中心」得分可發現,學 生平均的理想狀態較偏好「教師中心」,三個班級的「教師中心-學生中心」值分 別為0.40、0.17、0.54,全體平均為 0.37。

表4-2.2 各種探究類型施測前後的比較 理想 實際情形

(施測前) 實際情形

(探究課程) 學生中心

分數增加值 教師中心 分數增加值 項目

教師-學生 教師-學生 教師-學生

後-前 後-前 結構式 0.40 1.16 0.77 0.46 0.07 引導式 0.17 1.16 0.73 0.67 0.24 開放式 0.54 1.05 0.73 0.47 0.15

0.37 1.13 0.75 0.53 0.15

二、學生對於探究課程前實際的地球科學教室學習環境觀感

學生於課程前填寫地球科學教室學習環境量表(問卷),除了理想狀況,也依 據實際經歷的地球科學教室環境,勾選適當的選項。將問卷平均分數繪成XY 分 布圖(以學生中心分數為 X 軸,教師中心分數為 Y 軸),所得實際學習環境分布 圖如圖4-3.2。探究課程前,全體學生實際經歷的情形,大部分落於第二象限,

表示實際的學習環境是偏向「教師中心」,而非「學生中心」。學生平均的實際狀 態偏向「教師中心」,三個班級的「教師中心-學生中心」值分別為 1.16、1.16、

1.05,全體平均為 1.13(表 4-2.2)。

全體學生實際經歷的地球科學學習環境

1 3 5

1 3 5

學生中心指數 教

師 中 心 指 數

圖4-2.2 全體學生實際經歷的學習環境(探究課程前)

三、學生對於不同探究方式的地球科學教室學習環境觀感

學生於探究課程結束後再次填寫地球科學教室學習環境量表(問卷),反映出 學生對探究課程的觀感是否符合理想。將問卷平均分數繪成XY 分布圖(以學生 中心分數為X 軸,教師中心分數為 Y 軸),所得實際學習環境分布圖如圖 4-2.3。

全體學生對探究課程的學習環境觀感情形,大部分落於第一象限及第二象限,與 實際學習環境比較,「學生中心」的頻率增加了。學生平均的「教師中心」指數 仍比「學生中心」中心指數高,三個班級的「教師中心-學生中心」值分別為 0.77、

0.73、0.73,全體平均為 0.75。

全體學生對探究課程學習環境的觀感

1 3 5

1 3 5

學生中心指數 教

師 中 心 指 數

圖4-2.3 全體學生對探究課程學習環境的觀感

由教師中心與學生中心指數平均值可看出,在探究課程中,學生認為學生中 心及教師中心事件的發生頻率皆增多了,其中,「學生中心」的事件頻率增加值 大於「教師中心」的事件頻率增加值(表 4-2.2)。不同探究方式的觀感有微小差異,

其中,學生中心及教師中心之增加值皆以「引導式探究」最多,如表4-2.2 所示。

若將表 4-2.2 中,參與不同探究方式的學生之「理想情形」、「實際情形(探究

前)」及「實際情形(探究課程)」三組學習環境指數(教師中心,學生中心)作圖,

則可得圖4-2.4。整體來說,在探究課程前,對教學環境的觀感離理想情形較遠,

相較之下,學生對探究課程的觀感較為趨近理想值。以分布圖上的線段長度表示

兩者差距,並求取實施探究課程的學習環境改變幅度百分比,其計算方式如下:

A 100%

B A

改變幅度= ×

A:探究課程前,實際點與理想點間線段長度 B:探究課程的環境觀感與理想點間線段長度

與理想點距離(線段長度)計算方式為:

2

2 ( )

)

(理想與現實之學生中心指數差值 理想與現實之教師中心指數差值 與理想點距離

+

=

圖4-2.4 各種探究類型平均「學生中心」指數與「教師中心」指數分布圖 實際情形與進行探究時所得學生中心、教師中心指數分別整理如表 4-2.3,

學生中心

教師中心

0  :理想情形 

1  :實際情形(施測前)  2  :實際情形(施測後)        :引導式探究 

    :結構式探究      :開放式探究 

並計算進行探究課程,學生認為學習環境的改變幅度。結果顯示:結構式探究、

引導式探究、開放式探究的前後改變幅度分別為54%、58%、64%,平均為 59%。

整體來說,進行探究式活動使學習環境觀感的教師中心指數、學生中心指數 皆向理想值移動,改變幅度皆在50%以上,這也表示探究式活動較以往實施的教 學方式更符合學生的期望。

三種探究所造成學習環境的改變幅度僅有微小的差別。三者比較下,開放式 探究平均改變幅度較其他兩者大,也就是說,進行開放式探究的學生比進行另兩 種探究方式的學生,更趨近他們心目中的理想值。

表4-2.3 探究課程改變幅度(與理想情形的差距) 實際情形(施測前) 實際情形(探究課程) 項 目 學生中心

指數

教師中心 指數

與理想點 距離

學生中心 指數

教師中心 指數

與理想點 距離

前後 改變 幅度 結構式(N=38) -0.85 -0.09 0.85 -0.39 -0.02 0.39 54%

引導式(N=36) -1.15 -0.15 1.16 -0.48 0.08 0.49 58%

開放式(N=33) -0.74 -0.23 0.77 -0.27 -0.08 0.28 64%

全體(N=107) -0.91 -0.16 0.92 -0.38 -0.01 0.38 59%

小結:

1. 全體學生理想中的地球科學教室學習環境:兼具學生中心及教師中心,教師 中心指數微高於學生中心指數,平均指數差為0.37。

2. 學生對於探究課程前,實際經歷的地球科學教室學習環境觀感:以教師中心 為主。平均教師中心-學科中心值(指數差)為 1.13。

3. 學生對於不同探究方式的地球科學教室學習環境觀感:比實際情形更貼近理 想值,平均改變幅度為59%。