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沒有找到結果。

第二章 文獻探討

第一節 地震防災教育

從小對學習者實施地震防災教育課程,將地震防災教育內涵根深蒂固於學 習者身上,學習者在日後遇到地震發生時,便能從容應變及自我保護。本節將 針對地震防災教育之學習與教學意義和地震防災教育之教學困境進行探討。

壹、地震防災教育之學習與教學意義

臺灣地理環境特殊,恰位於歐亞大陸板塊太平洋菲律賓海板塊交界處,由 於地殼運動緣故,板塊在交界處相互碰撞、擠壓與張裂而造成地表破碎或地塊 隆升,使得臺灣島造山運動迅速,讓臺灣成為世界上有感地震最頻繁的地區之 一(教育部,2004)。然而,至今仍無法精準的預測地震將要發生的時間、地點 和大小,既然地震災害無法避免,因此,地震防治工作就顯得格外重要。聯合 國在 1989 年宣佈 1990~2000 年為「國際減災十年」(International Decade for Natural Disaster Reduction, IDNDR),呼籲國際社會採取一致的行動以消滅或降 低天然災害,以期使各國皆能增進減災能力,對自然災害發展出更有效的評估、

預測、預防及減災方法。另外,學生是國家未來最重要的棟樑,亦扮演著將學 校課堂所學知識回家傳遞給家人,甚至是社區民眾的國家防災教育中重要人力 資源,所以透過教導災害防治教育和提高學校安全性,也是保護學生的一種方 式,當學生未來長大後,學校對他們教育的防災教育課程便能根深蒂固,甚至

影響到整個國家的防災能力(Clerveaux & Spence, 2009)。所以,如果在學校課程 裡放入防災教育,會提升整個社會對防災的危機意識(Wisner, 2006)。因此,在 學校推動地震防災教育課程是刻不容緩的教育議題。

於 2006 年,聯合國教科文組織和國際減災戰略秘書處共同發起名為「防災 從學校開始」的全球防災教育活動,以促進世界各國推廣學校的防災教育(李 文正等人,2008),而防災教育課程須涵蓋五大原則(Whitehead, 1996):(1)覺 知自然與人文環境中,可能會對人們造成傷害的因子為何;(2)發展自然與人 文環境系統被自然災害影響的相關知識;(3)獲得與可能發生災害地區相關的 技術、社會、文化、政治和經濟的知識;(4)發展積極探索和問題解決技巧、

持有適當防災價值觀及擁有處理減災和共同安全的行為;(5)對共同安全與環 境品質間的平衡採取相關行動。因此,世界各國現在也越來越重視學校防災教 育,美國、日本、英國等國都已將防災教育融入課程中來培養學習者的防災素 養,進而將防災理念由學校推廣至社區,強化整個國家的防災能力(趙家民、張 宏仁,2007)。

至於我國亦已將天然災害與防治列入國民中小學九年一貫課程綱要-自然 與生活科技學習領域學習目標裡,其中「認識地震與如何防震」是國小五、六 年級該學習的題材(許民陽、王郁軒、梁添水,2008)。防災教育之核心為培養 學生與民眾具備應有的防災素養,並藉由學校與社會教育過程中提升民眾及各 級學校師生對防災的體認,而能在災害發生前採取適宜的防範措施,在災害發 生時選擇即時合宜的應變措施來減輕可能災害和維護自身安全 (許民陽,

2005),並且在災害發生後,能做出安全且合宜的行為表現以維護自身及他人安 全。教育部於民國 92-95 年度進行一項「防災科技教育改進計畫」,擬定出「九 年一貫應具備的防災素養」,並於 2004 年提出「防災教育白皮書」(教育部,

2004)。教育部(2004)對防災教育提出四個基本理念:預防重於治療、永續發展、

安全文化及零災害,學校防災教育重點首先在於建立安全的文化與深值安全的

16

識的最佳時機(李明憲、陳文龍、趙勇維,2004),對於中小學學習者防災教育

災措施(陳成恭,2003)。

貳、地震防災教育之教學困境

防災已是全球化重要議題,我國於民國 89 年頒布「災害防救法」,以落實 防救災害工作,但歷經數次天然災害,仍暴露出許多應立即改善的缺失(曾進 財、盧守謙,2005),加上研究(王元駿,2011)指出 1999 年臺灣 921 大地震,

造成全台兩千多人傷亡及數萬戶房屋全倒、半倒,而 2011 年日本 311 大地震主 要是因為強震引起海嘯才導致災情嚴重,故我國與日本從小便接受地震防災教 育課程相較下,我國國人缺少日本國民的高度自治、臨危不亂,可見我國對災 害的認識及教育仍嫌不足。921 大地震後,政府機關雖然不斷宣導防災教育的 重要性,但因無完整的防災教育理念及配套措施,故防災教育僅只是流於應付 政府或上級單位的要求(林香吟,2003)。教育部(2004)指出我國國人對災害認 識不清,危機意識薄弱,且在課程方面缺乏具防災專業知識的師資、有系統的 防災教育課程規劃與系統性資料庫管理及架設災害專屬網站。

在國小階段防災教育的主要目標為各天然災害之介紹、認知及在各種災害 中之避難和防護技能之學習,包括:認識自然災害及造成災害之因素,易致災 環境之避難及自身保護的觀念及行為(林俊全,2003)。但是,吳佳蓉(2004)研究 指出,地震時有七成學習者會先拿東西保護頭部,並且躲到桌下,過半數的學 習者若不幸受困會先喊救命或打電話求救,卻只有 25%學習者知道什麼是「急 難救生包」,甚至有 85%學習者家中並無準備急難救生包。由於現今防災教育 教材普遍缺乏統整性與連貫性,導致學童無法有系統的學到防災知識(李明憲、

陳文龍、趙勇維,2004)。

由於我國現行之教育體系之下,並沒有正式之天然災害防治或減災課程之 安排。關於天然災害之知識,大多存在於中小學自然與生活科技、社會領域及 綜合領域課程中,且其重點在於天然災害之成因及對社會的衝擊;至於面對天

然災害如何減災、如何應變等重要防災素養,則甚少在課程中提及(許民陽,

2003),加上教育部開放教科書編輯後,使彼此課本內容的差異性更大(王筱雯,

2000)。此外,現今之國小防災教育教材普遍缺乏統整與連貫性,只能真正落實 防災教育的知識部分,較缺乏防災態度、防災技能、心理建設及人文關懷的教 育,也非常缺乏實質的定期操作演練規劃, 防災教育資源多零星散佈於各科,

且教育之內容亦多零散、無連貫性,缺乏有系統的教材與教育實施規劃,導致 學生無法學習到有系統的防災安全知識(趙家民、張宏仁,2007)。即使各級學 校都可能定期實施地震逃生演練,但學生對於地震整體概念,仍有不足之虞(黃 明豐,2002)。另外,臺灣教育長久以來受到考試領導教學的影響,多數學習者 以應付考試的被動態度面對地震防災學習和演練,課程結束後,相關知識也隨 之消失。這亦反映了原先政府及學校的宣導知識、降低災害損傷的目的走向扭 曲化,無法達到應有的效果(張全亨,2009)。

綜上所述,將地震防災的知識、情意及技能整合於地震防災教育課程,並 實際施行在國小學生課程中為目前迫在眉梢的教育議題。因此,本研究希冀探 究透過在不同教學策略設計下的數位遊戲學習環境中,探討對不同學習風格學 習者的「地震防災學習之學習成效」、「地震防災學習之學習動機」及「地震防 災學習之學習滿意度」影響。

相關文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