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沒有找到結果。

第三章 研究方法

第二節 研究設計

本研究採因子設計(factorial design)之準實驗設計研究法,研究架構如圖 3-1 所示,探討不同教學策略(反思性引導、專家示範)與學習風格(抽象概念、具

問,引導學習者在思考過程中主動對任務情境提出問題,並積極思索可以透過 哪些方式、步驟解決問題,進而於遊戲情境中實際行動,驗證方法能否確實解 決自己提出的假設問題而完成任務,再透過學習單的引導將習得之概念地圖做 歸納統整,並與他人共同分享學習成果。專家示範則是由 NPC 主動對任務情境 提出問題,並循序漸進的運用其他的情境範例,引導學習者在觀察範例中,亦 可提出適合當下情境的可能解決方式與詳細說明,進而促使學習者於遊戲情境 中實際行動,驗證方法能否確實解決 NPC 提出的假設問題而完成任務,再透過 學習單的引導將習得之概念地圖做歸納統整,並與他人共同分享學習成果。「學 習風格」為依據 Kolb 的學習風格量表檢測所得之資訊接收分數高低排序,以表 示學習者在遊戲式學習活動中學習時的資訊接收方式,分數越高者代表在學習 過程中經驗取得方式,學習者越偏向以曾看過或親身經歷來習得新知,並且越 重視互動的感覺,反之分數越低則代表以自身感知習得新知程度較低。因此,

本研究將學習風格分為「具體經驗」與「抽象概念」。資訊接收方式分數在前 45%學習者為「具體經驗學習風格者」,後 45%學習者為「抽象概念學習風格 者」。具體經驗學習風格者較偏向以感覺來學習新事物,透過自身獨特的經驗 學習再連結到他人;而抽象概念學習風格者較偏向以思考來學習新事物。

本研究之依變項有三,分別為「地震防災學習之學習成效」、「地震防災學 習之學習動機」與「地震防災學習之學習滿意度」。「地震防災學習之學習成效」

主要評量學習者在地震防災教育課程的學習表現情形,包含知識理解和知識應 用兩面向。「地震防災學習之學習動機」則是評量學習者在地震防災教育課程中 對於地震防災學習的動機表現,包含自我效能、主動學習策略、地震防災學習 價值、非表現目標導向、成就目標及學習環境誘因六面向的學習動機表現情形。

「地震防災學習之學習滿意度」主要評量學習者在地震防災教育課程中以探究 式遊戲學習其滿意度表現為何,包含學習內容、遊戲教學、遊戲設計和學習成 果四向度。

本研究為配合研究樣本的班級、教室和課表的安排,實驗教學活動以班級 為單位,實驗地點皆在電腦教室進行,實驗時間為各班的電腦課上課時間,教 學者為研究者本人,實驗教學為期三週,每週兩節 80 分鐘,每班各 240 分鐘。

貳、實驗教學流程

學習者在三週 (240 分鐘)學習時間內進行前測、探究式遊戲學習及後測。

實驗教學暨探究式遊戲學習活動流程圖 3-2 所示。第一節開始先讓學習者實施 前測,包含學習風格量表、學習防震概念測驗、防震學習動機量表,施測時間 共計 40 分鐘。第二節前 10 分鐘由教學者簡要說明探究式遊戲學習活動及在本 課程中的學習目標,接著後 30 分鐘由學習者參照挑戰秘笈學習單開始進行地震 防災教育課程學習任務,第一關主要習得遊戲背景概況及練習遊戲介面的操 控,挑戰秘笈學習單內容如附錄一。第三節、第四節、第五節中學習者亦進行 探究式遊戲學習,讓學習者學習臺灣地震成因,包括認識臺灣地震、相關名詞 及地震造成的影響等學習內容;以及瞭解地震防災工作,涵括地震前準備工作、

地震時自保工作與地震後善後工作等學習內容。在第六節課時,進行後測,包 含學習防震概念測驗、防震學習動機量表、防震學習滿意度問卷。學習者進行

「抖妞歷險記」探究式遊戲學習活動之照片如圖 3-3。

圖 3-2 實驗教學暨探究式遊戲學習活動流程圖

圖 3-3 學習者進行「抖妞歷險記」探究式遊戲學習活動

相關文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