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沒有找到結果。

城市群经济增长效应研究

在文檔中 国际财经评论 (頁 35-48)

程健24

【摘要】 近年来,我国城市群发展规划速度明显加快,城市群在推进城镇化进程、参与国际竞争中的 作用日益突出。与此同时,国内外针对城市群发展理论及动力机制的研究显著增多,但相关量化研究仍较 为缺乏。本文首先使用城市空间隔离程度与城市边缘性之比对城市集聚程度进行度量,在此基础上对城市 群的经济增长效应进行实证研究,实证结果表明:适度的城市集聚对经济增长具有显著的正向推动作用。

具体而言,城市集聚有利于提升技术创新的活力,减低居民失业率,提高产业协同作用,提升城市疏解能 力,激发城市发展内生动力。基于研究结论,本文建议进一步完善城市群发展配套政策体系,突出中心城 市带动作用,推动城市群一体化市场建设,改善城市间公共服务均等化水平,更好发挥城市群对促进区域 协调发展和经济转型升级的重要作用。

【关键词】城市群;集聚效应;溢出效应;产业协同

一、引言

改革开放以来,关于如何推进我国的城镇化进程出现过不同的发展思路。1980 年召开 的全国城市规划工作会议提出“控制大城市规模,合理发展中等城市,积极发展小城市”的 城市发展思路。会议提出控制大城市规模、积极发展中小城市的初衷是为了避免城市规模过 大导致“大城市病”的出现,主要表现为城市环境污染严重、市内交通拥挤、贫民窟聚集涌 现、公共服务超载等问题,因此希望依托小城镇就地吸纳农业剩余劳动力,改善产业布局,

缩小城乡差距。但是,实践显示,小城镇在经过一段时间的快速发展之后,普遍出现产业发 展动力不足的问题,地区产业低位循环,难以形成规模效应。在总结国内外发展经验的基础 上,我国逐渐探索形成以城市群为主要载体的城镇化发展道路。2006 年发布的“十一五”

规划纲要提出要把城市群作为推进城镇化的主体形态。在此之后,城市群发展模式得到不断 巩固拓展,将城市群作为主要载体来实现大中小城市和小城镇的协调发展成为被普遍认可 的城镇化道路。2016 年,我国十三五发展规划基本确立了我国城市群的基本格局,提出建 设包括长三角、珠三角在内共 19 个城市群。2017 年十九大报告进一步明确“以城市群为主 体构建大中小城市和小城镇协调发展的城镇格局”,城市群的发展被提升到前所未有的战略 高度。十四五规划则提出“优化行政区划设置,发挥中心城市和城市群带动作用,建设现代 化都市圈”。

24 程健(1983.12-),男,中国出口信用保险公司,经济学博士后,研究方向:对外贸易、对外投资。

现阶段,我国以城市群为主要载体的城市发展格局已基本形成。从空间布局看,我国城 市群分布与经济带分布基本一致,经济发展水平整体较高的东南沿海地区城市群分布密度 也较高,经济发展水平相对落后的中西部地区城市群数量较少。从规划层级来看,第一层级 城市群主要包括京津冀、长三角、粤港澳大湾区及成渝双城经济圈,是我国参与国际竞争合 作的主要平台;第二层级包括长江中游、山东半岛、海峡西岸、中原地区、哈长、辽中南、

北部湾和关中平原;第三层级则包括呼包鄂榆、黔中、滇中、山西中部、天山北坡、兰西等 城市群。

我国经济正从高速增长阶段转向高质量发展阶段,城市群正是实现经济高质量发展的 核心区域和主要载体。深化城市群内在发展规律相关研究,完善城市群发展配套措施,对于 提升我国城市群发展水平,推动经济转型升级发展具有重要意义。城市群发展战略不仅受到 各级政府的高度重视,国内学者对城市群发展理论的研究也逐渐增多,但当前针对城市群经 济增长效应的量化研究还相对缺乏,主要难点一是关于城市群的定义尚未在学术界形成共 识,如何度量城市集群程度缺少公认的计算方式,导致量化研究缺乏概念基础。二是控制变 量不易获取,相关变量涉及的数据来源多,处理难度大。本文借鉴 Schwartz 和 Portnov (2 009)的研究思路,使用城市空间隔离程度与城市边缘性之比来度量城市集聚程度,作为城 市经济增长效应的核心解释变量。同时,基于《中国城市统计年鉴》《城市建设统计年鉴》

等公开数据构建 257 个地级市 2004-2019 年的面板数据模型,以此为基础对城市群经济增 长效应开展实证研究。

二、城市群经济效应文献综述

戈特曼(1957)是较早研究城市群经济增长效应的学者,他发现城市集聚区比其他地区 经济发展速度更快,市场活跃程度更高。戈特曼通过分析城市群的形成及衍变过程,认为城 市群中的核心城市在规模扩张的同时通常可以带动周边地区发展,而相邻的核心城市之间 由于存在竞争关系,逐渐使得核心城市向专业化发展,使得城市间依赖程度增强,一体化水 平提升。因此,城市群的形成需要满足两个条件:一是存在相邻的多个核心城市,二是城市 间要素流动顺畅。

集聚经济效应的提出可以一定程度上解释城市群经济增长快速的原因。韦伯(A.Weber, 1909)最早提出集聚经济的概念,他认为经济的区位因素不仅包括地理因,还包括集聚因素,

两方面共同影响企业的生产及运输成本。其中,产业的适度集聚有利于提升产业分工的专业 水平,降低流通时间,减少流通环节,节省交易成本,提升企业的市场竞争力。此外,产业

集聚区可以共享交通、水电等公共设施,生产成本通常也较低。巴顿(K.J.Button,1976)

则探讨了产业集聚与技术创新的关系,一方面产业在地理空间上的集聚必然导致充分竞争,

而充分竞争有利于技术创新。另一方面,地理空间上的集聚天然有助于信息在生产者、销售 者和消费者之间的传播,信息的快速传播在消费需求和生产供给之间建立桥梁,很多的创新 正是解决需求与供给匹配的结果。

近些年,国内学者对城市群经济机制和产业机理的研究也日趋深入。周牧之(2004)认 为基于城市群的空间布局和产业布局不仅有利于发挥城市集聚形成的高效率,而且能够兼 顾相邻中小城市的发展需求。方创琳等(2005)在对中国城市化进程进行系统性梳理的基础 上发现,中国城市群整体发展水平仍较低,城市群之间整体水平差异明显,这种差异性具有 一定的必然性和合理性,并随不同发展阶段呈现明显的分化性和异质性。孟可强和陆铭(2 011)基于新地理经济学理论,针对以北京、上海和深圳为中心的三大城市群的溢出效应及 城市群内城市之间的关联程度进行了测度,结果发现上海对周边城市的辐射效应要高于北 京及深圳,同时长三角及珠三角城市群很好的契合“中心-外围”理论中市场潜力与地理因 素的函数关系。张学良和李鑫培(2014)研究发现基础设施情况、生产要素集聚水平及环境 承载能力都对城市群的形成及发育有显著的影响。中国发展研究基金会 2019 年发布的《中 国城市群一体化报告》更明确指出,12 个城市群(包括京津冀、长三角、珠三角、成渝、长 江中游、哈长、长株潭、辽中南、中原、海西、关中及山东半岛城市群)在全国 GDP 的比重 从 2006 年的 70.56%上升至 2015 年的 82.03%,并且所有城市群经济总量在全国的占比均有 所上升,反映出我国经济活动向城市群集中的趋势。

三、模型设计及变量说明

现有研究直观的显示,城市群内经济活动更加活跃,经济增长更加快速。为进一步研究 城市集聚程度与经济增长的内在关系,本文构建计量模型如下:

it it

it it

it

it

pop edu cap inv

ic per

gdp _ = 

0

+ 

1

+ 

2

+ 

3

+ 

4

+ 

5

+ 

i

+ 

t

+ 

In

(1)

其中,核心被解释变量为市区人均 GDP(gdp_per),核心解释变量为城市集群程度 ic。

为保证模型回归结果的可靠性,本文引入一系列控制变量,根据生产函数 GDP=f(L,K)(L 为劳动力,K 为资本,f 为使用劳动力和资本的效率),因此引入城市市区人口(pop),劳动 力受教育程度(edu,用城市每万人大学生数量衡量),资本存量(cap,采用永续盘存法计 算)及固定资产投资(inv)作为控制变量。

计量模型中变量下标 i 和 t 分别代表城市和年份。

i是个体虚拟变量,代表未观测的个体

特征,包括气候水文、区域文化和资源禀赋等。

t是时间虚拟变量,代表时间上未观测到的 宏观经济冲击,在 t 年份时为 1,其他年份为 0。𝜀𝑖𝑡 是随机扰动项。

本文核心解释变量 ic 代表城市集聚程度,关于城市集聚程度的度量尚未形成统一的规 范,但应至少反映两方面因素:一是能反映一定范围内一定规模城市的数量;二是能反映一 定范围内所包含人口总量。本文借鉴 Portnov 和 Schwartz(2009)及原倩(2016)的研究 方法,利用城市空间隔离程度(IS)与边缘性(IR)之比计算城市集群程度,以此作为城市 群发育程度的核心测度指标,具体公示如下:

n

i j ik

j 1

ic IS / IR P /IR

=

= = 

(2)

其中,城市隔离程度(IS)用城市一定范围内总人口衡量,城市的边缘性(IR)用该城 市距离临近中心城市的距离衡量。Portnov 和 Schwartz 将 IR 定义为该城市距离最近中心城 市的距离。考虑到同一城市群内,次临近的中心城市普遍也会对该城市产生影响,本文采用 该城市距离最近的两个中心城市距离平均值能更好的反映该城市的边缘性。同时,为保证回 归结果的可靠性,本文使用初始计算方式进行稳健性检验。中心城市及临近距离的选择需要 根据各个国家实际情况确定,Portnov 和 Schwartz 将中心城市的标准确定为人口规模在 50 万以上的城市,临近城市距离选定为 75 公里。本文根据中国实际情况,确定中心城市标准 为人口规模在 150 万以上,并且城市经济总量在所在省份排名前 2 名,符合该标准的中心城 市包括北京、天津等 36 个城市。在临近城市距离的选择上,通过计算城市临近城市距离显 示,各城市与最近的 5 个城市的平均距离约为 140 公里,与最近 10 个城市的平均距离约为 180 公里,与最近 20 个城市的平均距离约为 240 公里。根据计算结果,本文选择 150 公里 作为临近城市距离标准,并用 200 公里进行稳健性检验。

根据上述计算方式,首先计算 2004-2019 年全国 257 个地级市平均集群程度如表 4-1 所 示25

25 为排版方便,本文仅使用偶数年份结果,其他年份结果跟表 1 显示整变化趋势保持一致。

在文檔中 国际财经评论 (頁 35-48)

相關文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