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沒有找到結果。

第五章 基礎模擬與效應

5.3 基礎構件

在本節中主要為建構代表性基礎構件的一般性模型,此特定分析模 型一般都是由構架與地工的構件所組成,要適當地模擬結構必須瞭解構 材的物理性質、桿件幾何配置,以及與地盤的交互作用。

模擬土壤構件的非線性行為,必須適當地反映出土壤降伏、滑動或 上舉的可能性,就如同結構的非線性行為一樣。5.4 節將探討模擬地工 構材的一些方式,由構材組合的模型反映基礎構件的行為。

基礎構件的力與位移行為反應了其本身的力學行為,如圖 5-2 所

示,5-2(a)表示一擴展基腳或群樁及樁帽受到垂直力 Fy、水平力 Fx、及 彎矩 Mz 作用下,構件的位移(

x

y)及旋轉(

θ

z),一個未耦合、單 節點的構件模型如圖5-2(b)所示,土壤的構材(Sx,Sy,Sθ)表示出每一個 獨立自由度的勁度與強度,如5.4 節所述,當結構構材相對來說較為剛 性且並未明顯地與土壤發生交互作用時,用單質點模型來表現是適當 的,也有另一種情況是將基礎模擬成多個分離的構件,如圖5-2(c)所示,

分離構件的基礎模型比較能精確地獲得交互作用下的理論塑性容量,當 結構構件相對柔軟或是與土壤有顯著交互作用時,用此方式模擬應較適 當。

圖5-3表示一位在剪力牆下之擴展基腳其理論的非線性交互作用下 之垂直與旋轉的行為,側向的行為一般並不會受到垂直與旋轉自由度的 影響,簡便起見因此並未考慮在圖5-3中。基礎構件最大旋轉束制與非 線性扭轉勁度是作用於基礎垂直力的函數,接觸面應力(contact surface stress)的理論假設之彈塑性分佈與土壤材料的極限容量亦表示於圖中。

5.3.1 淺基礎(Shallow Bearing Foundations)

矩形獨立與連續的擴展基腳是由版或梁構件所構成,直接承載在土 壤上以抵抗垂直、水平及扭轉的力量(如圖 5-4a),梁、柱及牆在傳統 的結構有限元素分析構件模擬如 5-4b 所示,在一些例子中,特別是在 剪力牆下,與底下支撐的土壤比較起來,結構基腳構件可以簡單且有效 地模擬成剛性元件,垂直與旋轉的抗力是底下支撐的土壤所傳遞,垂直 的土壤構件反映了力傳遞的結果,而地梁也可能有這種效應。基腳與邊 地下所模擬的土壤彈簧間距愈小,分析結果在理論上的精確值就會愈 高,結構與土壤彈簧相對勁度的參數研究在這種考量下提供了快速簡單 且深入的了解,土壤材料原有的不確定性並不能保證有更高的精確性。

水平土壤彈簧提供的側向抗力,是混凝土底部與土壤摩擦的結果,就如 同被動土壓提供抵抗基腳運動的力一樣,如圖 5-4b 所示,地梁亦可藉 由摩擦力抵抗側向載重,或將側向載重傳遞至其他桿件。

非彈性極限 降伏(基礎上舉後) 降伏(基礎上舉前) 應力狀態

彈性(基礎上舉前) 彈性(基礎上舉)

彈性(基礎上舉前)

土壤應力分佈

圖 5-2 一般的基礎構件模型

c. 多彈簧模型 b. 未耦合模型

a. 基礎作用力

圖 5-3 基礎的理論彈塑性系統行為

垂直地工元件

樁表面磨擦力與點承力特性

水平地工元件

被動土壓與樁側向勁度特性 樁/墩

土壤 樁帽

柱/牆 地梁

結構構件

圖 5-4 基本淺基礎模型 垂直地工元件

土壤垂直承載特性

水平地工元件

被動土壓與摩擦力特性 結構構件

土壤

地梁 基腳

柱/牆

圖 5-5 基本深基礎模型

Q 之下限 Q 之上限 力量 Q Q

位移 包絡線

實際行為

圖 5-6 精確之深基礎模型

結構構件 模擬樁側向土壓力 之地工元件

模擬樁帽側向土壓 力之地工元件 結構構件

模擬表面磨擦力之 垂直地工元件

模擬點承力之垂 直地工元件

圖 5-7 土壤之力與位移包絡線

5.3.2 深基礎

深基礎的基本模型如圖5-5所示,通常由版與梁構成,支承於木樁、

混凝土樁、鋼樁上,這些樁與墩柱藉由側面的摩擦力與底部的點承力抵 抗深基礎所需的軸向力,傳統的有限元素分析以圖 5-5b 的模型來模擬 梁、柱與牆,而基礎元素垂直與轉動的抵抗能力,是由樁與墩柱軸向的 抵抗力所提供,在模型中則是根據土壤垂直向的承載能力來模擬,而地 梁底部的土壤對基礎的支承能力亦有所貢獻。

側向抵抗力是由水平向的土壤承載能力表示,其承載能力主要由樁 身或墩帽在載重方向的摩擦力與被動土壓力所提供,另外還有樁本身的 側向抵抗力。圖 5-5b 中的梁元素也可能因軸力傳遞或摩擦力而能夠抵 抗側向力。

圖5-6所示為另一種較精準的深基礎模型,在模型中直接模擬樁和 墩柱與土壤之間的互制關係,這樣的近似方式適用於樁與墩柱的勁度較 大的情況下,例如墩柱的直徑大於 2 呎的情況。通常可藉由一些參數研 究來判斷是否需要以此較精密的分析模型來模擬深基礎,大部分的情況 是以較複雜的模型來決定基本模型(圖5-5)中水平向的土壤特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