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沒有找到結果。

英國有關學童歷史理解之研究,可說是建立在瑞士心理學家皮亞 傑(Jean Piaget 學說)的基礎之上。皮亞傑以自己的三名子女為觀察 對象,探究兒童從出生至成長,在邏輯、語言、與推理思考模式方面 的發展情形;根據長期的觀察及實驗,他建構出一套兒童認知發展的 四階段論:零到二歲的「感覺動作期」、二至七歲的「前運思期」、七 至十一歲的「具體運思期」、十一至十四歲的「形式運思期」。皮亞傑 宣稱:這四個階段中,兒童的認知能力是循序漸進,前一個階段為下 一個階段的基礎;任何人不論天賦如何,其認知發展均循這四個步驟 發展,但天資高者於每階段所需經歷的時間是有可能縮短。

自一九五○年代開始,隨著皮亞傑學說在英國逐漸傳播開來,學

者亦紛紛援引其理論來從事兒童歷史學習之研究。據統計,從一九五 五到一九八三年,以皮亞傑理論進行歷史學習研究之博碩士論文不下 二十餘篇(Booth, 1983: 24)。但在某些學者眼中,五○、六○年代之 研究,性質上多屬襲用皮亞傑的認知發展模式,只是把測試題目換成 歷史類的問題,甚至是將皮亞傑研究成果全盤移植於兒童的歷史思考 上,並無新意可言(Copper, 1992: 16-18)。

五○年代時,曾任英國心理學會會長的 E. A. Peel 即指出:皮亞 傑的理論是理解學生的學校表現之關鍵,而這是不同科目所需要的思 考類別分類與系統化的方法。他認為皮亞傑的理論對數學與科學有直 接的關係,他開始把理論拓展到學童對文本的推論,特別是他們對英 語與歷史寫作材料之理解。Peel 認為歷史科目之理解的本質不是從事 實知識之列舉中獲得,而是從思考之綜合形式而來。但 Peel 雖然發 表相關文章,但僅止於學理之探討,到了一九六七年,他的學生 N.

Hallam 才開始以皮亞傑理論為基礎,進行了實徵研究(Wineburg, 1996:

36)。

Hallam 以一百位十一到十七歲的學生為研究對象,給予他們三 篇歷史文章(主題分別是:瑪莉都鐸王朝、諾曼第佔領、與愛爾蘭內 戰)閱讀並回答一些問題,並將其中未能結合問題與所學資訊之學 生,把其歷史思考歸為「前運思期」;能將文本內容組織妥善,但未 超越文本者,歸為「具體運思期」;能形成假設並檢視文本,而超越

文本之答案者,歸為「形式運思期」。結果,在 Hallam 的研究中,只 有兩位學者到達形式運思期,因此,他主張:在歷史這門學科中,兒 童「形式運思期」發展的年齡必須延遲至十四歲,甚至在十六歲之後,

在此階段之前,兒童根本無法達到抽象思考的程度。Peel 的其它同事 也進行了類似的研究,得到的研究結果也差不多(Wineburg, 1996:

36-37)。

一九七三年,M. F. Jurd 嘗試描述三個虛構國家中兩個國家的事 件,讓學生預測第三個國家會發生的事,並將其事件的發生先後順序 加以排列。Jurd 也引用皮亞傑式的用語解釋學生的表現,認為高層次 思考的能力是能找出一項或更多的變項,並進而找出可能存在於各個 變項中的關係;而只能發現一個變項,且無法作出分類的學生,即被 歸為前運思期;能協調多個變項,而且能分辨不變的參數,則被歸為 形式運思期(Wineburg, 1996: 37)。

這些以皮亞傑理論為基礎之研究,為了控制學生之先前知識而拆 解了歷史脈絡。而學者也對此類的研究提出批評:透過皮亞傑學派的 眼光,歷史推理變得與自然科學上的假設演繹推理類似,完全以歸納 或演繹的形式化技巧與策略,來協調與分類變項(Bailyn, 1963; Mink, 1987; 引自 Wineburg, 1996: 39)。不幸的是,早期歷史教學研究之結 果對於教學實務產生了不良影響;也就是說,這些研究結果使得教師 低估了學生的能力,也為教師低落的教學品質提供了藉口與保障。

綜觀七○年代的教學研究,當以一九七二年以里茲大學為核心,

「學校歷史科委員會」(Schools Council History Project 1972-1976,簡 稱 SCHP,後來改稱 SHP)推動的大規模教學實驗計劃:「歷史 13-16」

(History 13-16)。一九七三年時,共有六十所中學參與這項計劃,十 年間全英五分之一的高中也加入。由這個計劃的期終報告所示,此項 教學研究進行的動力之一正是針對皮亞傑、Hallam 提出的結論而來。

「歷史 13-16」的研究者批評過去這些心理認知實驗規模忒小,受檢 的學生樣本數極其有限,所收集到的證據涵蓋面也不足。再者,他們 質疑這些實驗的樣本取樣都是來自大約二十年前歷史教育下的學 生,那時歷史教學的唯一目的是灌輸過去的事實,並未措意於學生能 力之改進;但如今許多教師的教學方式已大不相同,參與計劃的學者 假定,教學目的不同、取向不同,對學生能力的高低很可能就會產生 不一樣的影響(SCHP, 1976;引自林慈淑,2002:164)。

「歷史 13-16 計劃」揚棄了傳統的教學型態。在教學目的方面,

除了顧及學生心性能力外,亦慎重思量歷史學科如何配合青少年的需 要的問題。更重要的是,強調學生應當適度學習並瞭解史學「這個學 科的探究角度、邏輯和方法」。據此,「歷史 13-16」規劃出一套循序 漸進的課程架構,包含「認識歷史學」、「週遭的歷史」、「專題式深度 探索歷史」等課群,以此進行為期四年的教學試驗。

經過四年的努力後,該計劃在其總結報告中,肯定他們先前的假

說。他們經驗證而確信,如果在各個學習階段適量地教予學生一些抽 象的歷史語詞,並透過教師舉例反覆解釋、師生間的討論溝通、開放 機會讓兒童學習處理史料、影像教學的輔助等方式,十六歲以下的學 生仍然可以逐步理解抽象的歷史概念,掌握史學的要義(林慈淑,

2002:165)。

七○年代,除了 SCHP 大型的教學計劃以外,亦有 Martin Booth 擇定某所中學所進行的縱貫研究。Booth(1980)以英國某所中學其 中兩個年級的學生為研究對象,以現代世界史的課程為範圍,利用討 論、閱讀史料及報告等方式進行教學,十七個月之後,探究學生運用 一手史料進行歷史推理之能力。其研究方法為製作十二張未有標示的 歷史相片或圖畫(內容是十九世紀至二十世紀重要的人物與事件)的 卡片,另外一組卡片是由十二段短文組成,分別摘錄自著名的演講或 資料;接著讓學生把這兩組卡片自由組合歸類並說明理由。研究結果 指出:70%的學生可以用想像和抽象概念如「種族問題」、「美國帝國 主義」等等,去連結至少兩份圖像資料,而文字資料部分雖然對學生 的挑選較大,也仍有 58%的學生可以組合兩個甚至更多的文字證據。

Booth 也認為從收集來的書面測試卷中,見識了兒童多樣化的思考能 力,而據以否定傳統皮亞傑理論對兒童歷史認知能力的限制。

而自七○年代末期起,當許多學者相繼投入教學實驗,再從筆測 中驗收成效之際,倫敦大學教育研究所的兩位學者 A. K. Dickson 與

P. Lee 卻主張:兒童歷史思維研究的焦點應在於思考的「運作」

(working)過程,而非「結果」(results)(Dickson & Lee, 1984: 96)。

這無疑是一個甚具前瞻性的宣告,是英國兒童歷史思維實證研究方向 的一個重大轉折。事實上,往後二十餘年所見英國歷史學者這方面的 努力,都是奠定在這個重要的認知上(林慈淑,2002:170)。

而以這個立論為本,兩位學者擇定了歷史思考中「歷史解釋」作 為研究主題,設計出多個小型的測試,企圖掌握兒童如何理解歷史人 物及其行為背後的動機。試舉兩位學者的著名研究為例:

Dickson 與 Lee(1987)選定三所中學的學生為研究對象,以一 九一六年的日德蘭海戰(一次世界大戰時英德唯一的一次大戰)為 本,要求學童對第一日交戰當晚,英國海軍上將 Jellicoe 的突兀行為 提出解釋與看法。因為當時 Jellicoe 於戰況有利的情勢下,竟然命令 英國艦隊調轉撤退,這個不尋常的舉動歷史已引發各式各樣的猜疑。

Dickson 與 Lee 設計了幾個版本的問卷,其中都包括了這次行動前後 戰事、情況的文本說明,還有數張當時英、德對峙的海上形勢圖(軍 艦、魚雷數豆與分佈),以及五個問題(如 Jellicoe 行動的疑惑之處,

說明該次戰役的情況……等等),讓學生閱讀後作答,以考察兒童怎 樣看待這一歷史行動的前因後果。從所收集來的一百三十餘份問卷分 析出,兒童在解釋個別人物的行動上常會出現四種思考層次:

層次一:兒童對當事人的行動無法理解,無法把可見的資料加以

統整而協調。

層次二:兒童對當事人的行動意圖可以做出解釋,但夾雜著個人 的價值投射和刻板印象或僵硬的概念法則,在情境因素 方面,則無法區分當事人的考量和史家的觀點。

層次三:兒童對個別行動解釋,已能從當事的人特殊意圖著眼,

並由當事人對情況的理解來闡述,唯分析尚不夠全面,

未能把問題放在更寬廣的脈絡中去考察,不過,至少已 能夠判別當事人與歷史學家對情境的理解是有差距的。

層次四:兒童在解釋之中已能清楚察知:當事人與歷史家之間對 情境看法會有差距,同時,也能根據普遍的形勢脈絡,

去 瞭 解 該 行 動 產 生 的 背 景 ( 引 自 林 慈 淑 , 2001 : 170-171)。

由上述兒童面對資料的差別反應中,研究者確信兒童理解歷史 情境和掌握歷史人物的意圖絕非輕而易舉,毫無障礙。他們察覺,兒 童面臨的最大阻撓在於掌握當事人所處的情境,這以因為情境本極為 複雜,卻經常是以過度簡化的方式出現在兒童面前,導致兒童在相關 知識背景不足下,易以慣例的、或刻板化的觀念去推論與解釋。此外,

由上述兒童面對資料的差別反應中,研究者確信兒童理解歷史 情境和掌握歷史人物的意圖絕非輕而易舉,毫無障礙。他們察覺,兒 童面臨的最大阻撓在於掌握當事人所處的情境,這以因為情境本極為 複雜,卻經常是以過度簡化的方式出現在兒童面前,導致兒童在相關 知識背景不足下,易以慣例的、或刻板化的觀念去推論與解釋。此外,

相關文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