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沒有找到結果。

動機是促進運動員學習的驅力,在運動心理學領域裡有關於動機的探討 包括:參與動機(探討個體開始、持續或中斷某一行為的原因);內外在動 機(反映出運動員的挑戰與樂趣,對於個體所引發的行動慾望或好奇心,或 外來的獎賞、鼓勵所引起的行動動機);目標設定取向(強調工作導向或自 我導向所引起的動機之間的對照)等內容(韓大衛、郭正煜,2002)。

ㄧ、動機的定義

張 春 興 (1987)認為動機(motivation)是指引起個體活動,維持已引 起的活動,並導使該一活動朝向某一目標的內在歷程。在此所言的活動是指 行為;維持活動並朝向某一目標,是指個體行為的表現方式。因此,動機只 是根據個體的行為和行為的表示方式,去對該行為的內在原因,做假設性的

解釋。王克先(1987)亦從心理學的觀點指出,動機是有機體內的一種生理 或心理的需慾(need)或驅力(drive),因為有了需慾,進而對環境中相關 的目標或刺激,產生了有效的活動,務必想要達到目標,其有機體活動才會 暫停。單繩武(1994)也認為,動機是由於需要或刺激所引起的一種內趨力,

它促使個人產生活動並朝向某一目標進行,直到滿足為止。

盧俊宏(1996)指出,動機是引起個體活動,至維持此活動朝向某一個 目標進行的內在歷程,是個體一種內在的原動力;這種內在的原動力會不斷 驅使個體去做某件事,能量用完,活動也就停止。而林生傳(1994)則認為 動機是一種假設性構念,用來解釋引發個體表現有目標導向之行為的起點、

方 向 、 強 度 持 續 等 現 象 的 內 在 狀 態 , 它 是 促 使 個 體 從 事 各 種 活 動 的 內 在 原 因。許樹淵(2000)也提出動機是一種意識、一種驅力,人的行為在正常情 況下都有動機,激勵他去從事某項活動。也就是說人參與任何活動,動機扮 演著參與與否的重要因素。楊明賢(2002)在心理學的研究中發現:人的動 機和行為是相互關聯著的,動機是推動和維持人們進行某種活動的內部原因 和外在動力;且是需求的具體化,視需求和行為的中介,轉換成行為後,利 用結果來滿足動機的需要。葉重新(2006)也表示動機是引發並且維持個體 活動,以及促使該活動朝向某目標進行的原動力;動機是看不見的,只能由 個人的行為表現來推估其動機。而溫世頌(2007)則指出動機是一種驅動力,

它引起並維持活動直到該活動達到目標為止;可見動機包括驅力、活動、目 標三部份。

馬啟偉與張力為(1996)指出,動機是推動一個人進行活動的心理動因 或內部動力;動機是個體的內在過程,行為是這種內在過程的結果。而動機 的作用(基本功能)有三類:

(一)始發作用:動機可引起和發動個體的活動。

(二)指向或選擇作用:動機可以指引活動向某一目標進行或選擇活動方向。

(三)強化作用:動機是維持、增加或制止、減弱某一活動的力量。運動員 在參與運動的動機上是受到內在動機與外在動機交互作用的影響,如圖2-1。

圖2-1 內外在動機的產生及其相互作用影響圖

資料來源:馬啟偉、張力為,1996,體育運動心理學,頁34。

綜上所述,動機是引起個體行為的內在原因或驅力,是激勵個體從事某 項 活 動 的 原 動 力 或 燃 料 , 對 運 動 參 加 者 來 說 一 旦 有 了 這 股 自 發 性 能 量 的 驅 使,個體便較能持續表現其運動行為或繼續維持其運動強度,以努力達成其 目標。

二、動機的分類

動 機 的 種 類 或 因 不 同 的 分 類 標 準 而 有 所 差 別 , 根 據 馬 啟 偉 、 張 力 為

(1996)的分類,動機可分為五類:

(一)生物性和社會性動機及物質性和精神性動機:根據需要的種類來分,

如饑餓、口渴屬生物性動機,成就、交往動機屬於社會性動機,如根 據動機追求對象可分為物質性和精神性動機。

(二)直接動機和間接動機:根據興趣的特點來分類,以直接興趣為基礎,

指向活動過程本身的動機屬直接動機,如以活動結果的動機則屬於間 接動機。

(三)缺乏性動機和豐富性動機:以排除、避免、逃避等特徵屬於缺乏性動 機,以經驗享樂、獲得滿足、尋找新奇、有所成就等屬於豐富性動機

(或享有動機)。

(四)無意識動機:指人沒有覺察自己的需要、意向和目的,沒有意識到自 己行為真正理由而無意識去獲取成功以達到無意識的目的動機。

(五)外部動機和內部動機:動機來源若從客觀外部原因屬外部動機,以社 會性需求為主,通過某種活動獲得相應的外部獎勵;來源從主觀內部 原因則屬內部動機,以生物性需求為主,通過積極參與某種活動,應 付挑戰,從中展示自己能力,實現自我價值。

盧俊宏(1996)將動機分為生理性與心理性動機兩大類別,分項說明如 下:

(一)生理性動機:生理性動機是指以生理變化為基礎的一切動機而言,即 所謂的原始性動機或生物性動機。生理性動機起因於生理組織缺乏某 種物質所引起,所以生理性動機符合行為論「需要→驅力→行為」的 順序。因此,心理學家習慣稱此類動機為drive(驅力),而稱心理性(或 社會性)的動機為motivation(動機),兩者統稱為動機(motivation)。

(二)心理性動機:心理性動機是指一切非以生理變化所形成的需要為基礎 的動機而言。此原則下之心理性動機包含兩個層次。一個層次是較為 原始的三種驅力:好奇、探索與操弄,不含社會性意義。另一層次包 括 人 類 特 有 的 成 就 動 機 與 親 和 動 機 , 這 層 次 的 動 機 完 全 是 學 習 獲 得 的,而且與別人有關,所以具有社會意義。

Weiss與Chaumenton(1992)則認為可從內、外兩個層面來探討動機;

由外來說,動機是人和社會環境交互作用後產生的產物,它會影響個體是否 繼續從事目前活動的行為;就內而言就回到運動心理學領域中所探討的動機 行 為 , 例 如 參 與 動 機 主 要 就 是 探 討 個 體 從 開 始 、 持 續 或 中 斷 某 一 行 為 的 原 因。林寶山(1998)就指出動機的本質極為複雜,通常可分為兩方面來探討:

第一類是指個人內在的驅力(drive),此種驅力迫使個體表現各種活動,這 就是所謂的「內在動機」(intrinsic motivation);第二類動機是指外在事務

具有誘因而使個體去從事各種活動,此即「外在動機」(extrinsic motivation)。

動機是看不見的,只能由個人的行為表現來推估其動機,包括驅力、活動、

目標三部份而言。

Deci 與 Ryan(1985)指出三種決定參與運動行為的動機形式,分別為內在 動機、外在動機和無動機(amotivation)三大類。相關內容如下:

(一)內在動機:指在無任何外在酬賞的情況下,仍對該項運動表現出興趣、樂

趣和滿意,通常運動員會從自我決定和勝任能力來決定內在動機的強度。

而 Stipek(1993)也表示,內在動機是維持運動員持續從事運動的主要動力,

當一個人的學習是基於內在理由時,其學習的效果是最好的。

(二)外在動機:指個體的非自我決定的行為,維持個體運動參與的動機,主要 來自外在事件的影響。

(三)無動機:動機既不是內在動機亦不是外在動機,而是產生勝任能力的消失 及缺乏控制感,當運動員處於此狀況時就找不到好的理由驅使個體繼續參 與運動。

綜上所述,動機的種類因學者專家觀點的殊異,而產生各種不同的分類方式。

可依照動機來源而分類為內在動機和外在動機兩種;另外也有根據需要的種類而 分為生物性(原始性)和社會性(心理性)動機之類別。而且當學習行為是出自 於個體內在的動機理由時,將能帶來最佳的學習成果,而達到事半功倍之效。

三、動機相關理論

動機之相關理論包括:心理分析論、行為論、認知論、需求層次理論等,以 此做為本研究有關動機理論的探討依據。茲將其分類說明如下:

(一)心理分析論

心理分析論的始祖 Frued,以性和攻擊兩種本能的衝動解釋人類一切行為的根 源。其理論中動機的概念有二:均衡作用與唯樂主義。均衡作用是行為的主宰,

唯樂主義則是行為的目標(林生傳,1994)。

(二)行為論

以 Whiting and Child 等人為代表,認為人類動機是經由學習而來的,成人的 動機是由幼稚期基本需要分化演變而來。行為主義心理學家對於動機的基本理念 是:行為是由趨力所促動的,而趨力則因生理上需求而產生。例如行為改變技術 中,提供正增強能強化保留該行為的再現。所以行為主義心理學派所秉持的動機 理論在性質上是外控的,屬於外在動機(張春興,1991)。

(三)認知論

認知論認為動機是因個體對自我的了解,也就是個體的行為是按其事先的設 想與計畫,向預定目標進行的,即所謂動機認知論(cognitivetheory of motivation)。

個體除了對自己所作所為了解外,並依照抱負水準及預期價值來引導自己達成目 標。「抱負水準」指個人從事某種實際工作之前,估計自己所能達到的成就目標。

而預期目標又稱「目標導向行為」或「目標尋求行為」,是人類預期某種事物的 將來價值,而引導自己的行為朝該目標前進的過程(盧俊宏,1996)。

(四)需求層次論

人本心理學家 Maslow 認為,人類動機是因多種不同性質的需求所組成,各 種需求有先後順序及高低層次之分,低一層的需求獲得滿足後,高一層的需求才 會產生。Maslow 的需求階層依次為:生理需求、安全需求、愛與隸屬的需求、尊 嚴需求、自我實現需求、認知需求、審美需求,前四層是較低層次的基本需求(basic needs),因生理或心理缺失而導致,一但獲得滿足,需求強度就會降低,是成長

人本心理學家 Maslow 認為,人類動機是因多種不同性質的需求所組成,各 種需求有先後順序及高低層次之分,低一層的需求獲得滿足後,高一層的需求才 會產生。Maslow 的需求階層依次為:生理需求、安全需求、愛與隸屬的需求、尊 嚴需求、自我實現需求、認知需求、審美需求,前四層是較低層次的基本需求(basic needs),因生理或心理缺失而導致,一但獲得滿足,需求強度就會降低,是成長

相關文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