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沒有找到結果。

第二章 文獻探討

第五節 外傷嚴重度之評估工具

Baker 等 人 於 1974 年 由 簡 易 外 傷 分 數 (Abbreviated Injury Scale, AIS)發展出一套用來評估外傷嚴重度及預後的計算方法,

稱為外傷嚴重度分數(ISS)。其算法是將身體分成六個解剖區域:

頭頸、顏面、胸部、腹部、肢體及外觀軟組織。依損傷嚴重程度 評分,每個區域各有其簡易外傷分數(AIS),可以同時評估多重部 位受傷害的整體嚴重性( Baker et al., 1974)。臨床上醫師以理學檢 查、影像學檢查或是手術解剖時的發現,依其嚴重度適當給予 AIS 值,從輕微的 1 分到最大的 6 分,該部位之創傷嚴重度隨著 AIS 值之增加而增加。一般而言,AIS 值為 1 或 2 者屬於輕微創傷,

3 以上者為嚴重創傷。外傷嚴重度分數(ISS)是三個最高區域的簡 易外傷分數(AIS)平方之總和,最低是 1 分,而最高則是 75 分。

舉例來說:頭頸 2 分,顏面 1 分,胸部 4 分,腹部 3 分,肢體 2 分,外觀軟組織 2 分,則外傷嚴重度分數是 42+ 32 + 22,因此總 分是 29。此外若病人有一個區域之 AIS 值為 6 者,則外傷嚴重度 分數為 75 分;到院前死亡也是 75 分(詳見附錄二)。

外傷嚴重度分數(ISS)的計分方式在使用上有許多限制,因為 是取三個受傷最嚴重部位之 AIS 值來計分,因此無法看出兩個以 上不同事故在身體同一部位所造成之多重影響,例如腹部被機器 壓傷又同時受到切割傷者,只能評估最嚴重的結果。儘管有其限 制,但本研究所採用的外傷嚴重度分數(ISS)仍是目前世界上最流 行且廣泛使用的外傷嚴重度計分法。雖然近年來發展出許多新的 測 量 外 傷 之 嚴 重 程 度 的 方 法 , 但 卻無 法 證 實 比 外 傷 嚴 重 度 分 數 (ISS)更具有效性(Sampalis et al., 1997)。

16

外 傷 病 人 的 死 亡 率 與 外 傷 嚴 重 度 分 數(ISS)及病人年齡成正 相關;若分數愈高或年齡愈大,則死亡率愈高。在台灣目前將重 大創傷且其嚴重程度到達外傷嚴重度分數(ISS) 16 分以上者列為 全民健保重大傷病範圍。在民國九十六年由何世偉等針對不同意 外事件而導致嚴重嚴重腹部鈍傷合併臟器出血患者進行流行病學 的分析,其研究結果顯示外傷嚴重度分數與病患之死亡有顯著差 異,同時建議急診醫師應詳細描述創傷病人的病況和落實外傷嚴 重度分數的記載(何世偉等,2007)。

昏迷指數(Glasgow Coma Scale, GCS)於 1974 年由英國格拉 斯哥大學的兩位醫師提出,主要用來評估頭部外傷病患的昏迷嚴 重程度。這項指數在 1977 年做過小幅度修正,因為使用簡單、客 觀 之 評 估 量 表 , 昏 迷 指 數 已 成 為 全世 界 評 估 昏 迷 程 度 的 主 要 標 準,其使用範圍也不只是侷限於頭部外傷(Braakman et al., 1977)。

昏迷指數的評估包含睜眼反應、語言反應與運動反應三個部份,

將三個部份分數相加後昏迷指數總分滿分為 15 分,最低為 3 分,

分數愈高則表示病人的意識程度愈好。

改良式創傷指數(Revised Trauma Score, RTS)是由 Boyd 等人 在 1987 年所發展,將病患之昏迷指數、心臟收縮壓及呼吸頻率所 組成的評估公式。如下所式:改良式創傷指數(RTS)=0.9368*昏迷 指數(GCS) + 0.732*心臟收縮壓(Systolic Blood Pressure, SBP) + 0.2908*呼吸頻率(Respiratory Rate, RR)。改良式創傷指數(RTS)的 值愈大,病人的生理狀況愈佳。一般而言,對改良式創傷指數(RTS) 的嚴重創傷並未加以界定,但如果以 0.1% 的死亡率為基準,利 用羅吉斯迴歸求得嚴重創傷為改良式創傷指數(RTS)之數值小於 或等於 0.58 (Boyd, Tolson, Copes, 1987)。

17

TRISS(Trauma and Injury Severity Score)是由 Champion et al. 於 1984 年所提出,以創傷指數(Trauma Score, Ts), 外傷嚴重度分數(ISS) 及年齡為基礎,由 Boyd et al. 於 1987 年修改為以改良式創傷指數 (RTS), 外傷嚴重度分數(ISS)及年齡為一線性組合,且年齡以 55 歲上 下分為二部份。導入羅吉斯迴歸之統計方法,推算而得之存活機率 值,其模式如下:存活機率值(Ps) = 1/1+eb, b = b0 + b1(RTS) + b2(ISS) + b3(Age) (Boyd, Tolson, Copes, 1987)。

兒童創傷指數(Pediatric Trauma Score, PTS)結合了生理學及 解剖學上的變化來評估兒童傷害的嚴重度,與其他評分方式最大 的不同是將兒童體重列入評估項目,另外其收縮壓也是以兒童的 值為評量標準,而非以成人(Tepas et al., 1987)。國外文獻研究顯 示當兒童創傷指數大於 8 分時,存活率 100%,8 分或是更低分就 要送往創傷中心治療,小於 0 分時,死亡率 100% (Ramenofsky et al., 1988)。多年來許多研究證實兒童創傷指數與兒童住院天數、

死亡率以及醫療成本有顯著的線性關係,且呈負相關,表示分數 愈低,傷勢愈嚴重,則病童住院天數愈長、死亡率愈高以及醫療 成本愈高(Breaux, Smith, Georgeson, 1990; Dierking, Ramenofsky, 1988; Kaufmann et al., 1990; Ramenofsky et al., 1988)。目前各國都 將兒童創傷指數(PTS)運用在急診室之兒童創傷,以作為受傷嚴重 度、是否需要轉診至創傷中心和預後的評估,但是於國內急診室 推行之狀況並不普遍(羅品善、游文瑜、周稚傑,2005)。基於上 述理由,本研究對象排除小於 15 歲之兒童,乃因外傷嚴重度分數 (ISS)主要適用於成人,無法適切地呈現出兒童創傷之嚴重程度。

18

相關文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