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沒有找到結果。

第二章 隱逸在時代中的意義

第二節 外在世界的虛擬真實

為心隱,即「身在混沌而心游物外,身在朝市而心存山林者」4,中國歷史上,

存在著不同類型的隱士,有些起身反抗社會現狀、有些則遠離塵囂安居於偏遠山 林,不同類型的隱士,不論是入世或出世,皆保有思想的獨特性和個人性,因此 不論身在何處,以概念來說,都算是一種形式的隱逸。

筆者認為現代人的隱逸將「心隱」作了更進一步的轉化,成為都市當中的「圖 像隱逸」,從古代的士人在政治上得志與否轉變為集體現代人對於社會普遍的焦 慮心境,對於外在社會的不信任感,必須找一個情感可以宣洩的出口,但在現代 社會當中已經無法離開文明的便利而隱居山林,因而將隱逸之心轉變為其他管道 宣洩,藝術作品做為情感的出口,在現代社會扮演了一個重要的隱逸介質。

第二節 外在世界的虛擬真實

隨著智慧型手機、平板電腦等科技產品的崛起,走在路上或是搭乘交通工具 皆可觀察到許多行人都在低著頭滑、滑、滑…,科技產品將大量的資訊帶入我們 的生活,我們可以更輕而易舉的從網路擷取全球各地的最新訊息,接收到來自外 在的各種資訊。

由於科技發達、資訊傳播快速,地球成為一個村,我們可以任意的到達任何 國家,透過媒體資訊得知遙遠國度發生的事件,進行文化和思想的交流。但這也 造就了具主導性質的主流、強勢文化的出現和控制,以及弱勢文化的削弱和被吞 噬。當軍事武器力量較為強大的國家主導了文化藝術的走向,文化原本所應當存 有的多元並存的平衡樣貌便會岌岌可危。在文化霸權的處境之下,如何在其中鞏 固或求新是文化被殖民者必須面對的文化復建工作。對於外在社會來說,科技發 達導致文化的相互交流,產生了強勢主導文化和弱勢的被主導文化,弱勢文化作 為一個防禦的姿態,抵抗被吞噬。以文化來說,弱勢被主流吞噬;對於個人來說,

人心被科技吞噬。一但「人心」被「機心」所取代,這個社會將引導人們走向一 個變異和扭曲的心靈狀態。人們想著支配科技、運用科技,但卻被反向制約,導 致不能抽離這些自動化的機械,產生異化。

4陳傳席、劉慶華,《精神的折射─中國山水畫與隱逸文化》,濟南:山東美術出版社,1998,頁 5。

7

余英時在《從價值系統看中國文化的現代意義》中提到:

人已不是『科技』的主人,而變成了它的奴隸,用海德格的名詞說,是『科 技』的『後備隊』。……人雖發明了『科技』而終於變成『科技』的『後備隊』,

這便是我們現在常常聽到的所謂『疏離』或『異化』。5

身處科技發達的時代,人們應當警戒的是,當科技取代了人性、現代人失去人性,

失去了用科學無法測量的道德心、同理心…,失去了身為人最重要的情感,社會 將會失去原有的溫度。當機心取代了人心,人們的自主思考意識被科技資訊所取 代,人們就變成科技社會底下的盲從者。人們開始無法過濾這些龐大的資訊,只 好全盤接收,這時人們會疏忽一個重要的事實,那就是媒體資訊是可以被操作 的。當媒體資訊選擇性的讓民眾只觀看部分訊息,而不是事實真相全貌,甚至煽 動、造謠,只選擇局部的真實放大,若是不加思辨,人們容易便被資訊蒙蔽,人 云亦云、隨波逐流,甚至一些原本人們應當關注的社會事件,因為媒體的過度報 導和渲染而疲勞轟炸,導致人們對事件產生了反感。當個人失去了思考能力,便 失去了自我,當電視、電腦網路和報章雜誌主導著時代的審美觀和價值觀,人們 不再作為一個單一而特殊的主體,而是在大環境當中,被不同的價值觀同化、壓 抑、塑造成社會所希望的樣貌。

資訊發達後,來自各地、五花八門的外來訊息,讓人們眼花撩亂。適當並且 適度的資訊是便利的,若是吸收了過多的資訊卻不知思考和變通,會導致人們的 空無,掏空了人們的心靈,不論古今都要警惕,古人曰:「盡信書不如無書」,現 代網路的資訊又比書籍來的迅速,若是盡信網路和媒體資訊,不如沒有這些訊 息。《水墨十講》一書中提到,如果人們在自然當中,仍保留一種原創性,我們 可以獲知自然、人與文明的關係;反之若文明對人來說只剩下技術操作,則文明 遂變得膚淺了。

當人們還原成純粹的接收者而非主動思考者,就有可能失去了原創性和思考 性時,媒體會在此時趁虛而入,透過對他人洗腦來獲取利益。人們身為被動的旁

5余英時,《從價值系統看中國文化的現代意義》,臺北市:時報文化,1985,頁 60。

8

9

10

11

相關文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