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沒有找到結果。

微解離:現代人的隱逸與多重面貌─林玫伶創作論述

N/A
N/A
Protected

Academic year: 2021

Share "微解離:現代人的隱逸與多重面貌─林玫伶創作論述"

Copied!
59
0
0

加載中.... (立即查看全文)

全文

(1)國立臺灣師範大學美術系碩士班國畫組. 碩士論文. 微解離:現代人的隱逸與多重面貌 ─林玫伶創作論述 Micro-dissociation:Reclusion and Multiple faces of Modern People ─Created Dissertation by Lin Mei Ling. 指 導 教 授 : 程 代 勒教 授. 研究生:林玫伶撰 中 華 民 國 一○三 年 一 月.

(2) 謝. 誌. 一直到開始打謝誌的這一刻,依然覺得有點夢幻,看著螢幕上的游標閃爍, 突然不知該從何感謝起。研究所這三年遇到很多人,也經歷了許多的事情,這三 年的時光似乎在打完謝誌之後,就要暫時劃下一個句點了,而這三年所累積的點 滴和養分,也將陪伴著我迎接未來的日子。 首先感謝指導教授程代勒老師,在論文和創作上都給予我很大的指導和啟 發,在論文生產期間,也總是給我許多想法和教導。感謝林章湖老師和李振明老 師兩位口考委員,耐心的閱讀我的論文,並且給予我許多寶貴的意見,讓論文可 以更加完善,不論是課堂上或是論文指導,都感受到老師們滿滿的用心與耐心, 謝謝老師。莊連東老師的教導讓我學習到撰寫論文的架構和創作思考的各個層 面,老師對學生總是耐心的指導著,也給予我們很有彈性的創作方向,很感謝老 師。李君毅老師的課堂上,我學習分析自己作品當中的象徵意涵,老師也總是細 心的指導我們,也給予我們許多創作思想上的引導,謝謝老師。感謝林昌德老師 課堂的寫生訓練,老師的處世態度以及對於藝術的熱情也很令人欽佩。也感謝所 有在師大指導過我、鼓勵過我的老師們,你們的教導讓我在師大的這三年學習到 許多,衷心的感謝! 感謝研究所時期的夥伴們!在研究所階段認識了很多人,一起辦活動、策劃 展覽、寫論文,讓我覺得同學已不足以形容這種情誼,用夥伴來形容更為貼切。 感謝你們的一路相伴、共同努力,在我展覽的時候也義不容辭的協助我,很幸運 可以遇到你們。 最重要的是感謝一路陪伴我的家人─爸爸、媽媽、姊姊和妹妹,有你們的支 持我才能勇於追求自己所喜愛的藝術,在我低潮的時候鼓勵我,任何時候總是尊 重我的想法和意願,以及給予最大的協助,有你們才會有今天的我,最愛你們了。 在美術這條道路的求學過程當中,給予我幫忙和協助的人非常多,感謝有你 們,讓我這一路上有不同的體驗和成長,感謝!. i.

(3) 摘. 要. 本研究從隱逸思維和文明病徵的觀點出發,觀察到焦慮和無力感是這個時代 普遍存在人們身上的狀態,這種面對外在文明社會所襲來的壓力,導致人們被標 籤、命名、分段、迷失,在同一個主體身上被迫分裂成多元性格的樣貌。主體為 了存在與適應,需要包裝自身,對不同的外界環境去作回應,而當今社會又屬於 變遷迅速的科技時代,人們在社會當中遊走,在土地上遷徙,容易產生焦慮和失 落,科技的發展也讓人們混淆現實和虛擬的界限。「我是誰?」變成我們所處的 這個文明社會當中最重要的議題之一。 當人們對外界產生不信任感的同時,主體祈求回歸自我,重視心靈當中與自 我的對話。本創作研究從中國古代的隱逸思維作為出發點,探討現代人居於都市 當中的隱逸性格,觀察種種荒謬的社會現狀,透過人與人之間關係的轉變,反思 體現於現代人心靈上的變異和恐慌,用人們在社會當中所感受到的不安、焦慮, 從個人的寂寞到群體的茫然,強調觀察與現實世界相對應的心靈倒影,與現代人 追求圖像中的隱逸的必要性。 筆者用「微解離」一詞來描述文明社會的現代人在變遷的環境當中飄移、增 生、分裂、失調的狀態,解離症包括對於人對自身的精神或外在環境的認知崩解, 用來形容個人自我統合產生錯亂和失調,例如認同混亂、多重人格、失實症、失 憶症等,起因來自於主體為了抵拒社會壓力而產生的一種自我防衛機制。「微」 則作為現代人追求快速簡便的形容,例如微電影、微小說等,在原本的事物前方 加了微字,貼切的點出了時間和空間接受到壓縮的現代人所追求的一種社會當中 的小確幸,一種大時代當下的微小幸福。解離症為一精神疾病,而微解離則擴大 形容身處文明社會當中的現代人,這種在社會中扮演著多重角色,身在人群當中 卻感到寂寞的焦慮感,是筆者此研究探討的主題。. 關鍵字:解離症、隱逸. ii.

(4) Abstract This study explores the anxiety and powerlessness that modern people commonly experience from the perspectives of reclusive thinking and civilization illness. The stress of facing the external and civilized world has led to the labeling, separation, and alienation of human beings, which then force them to develop multiple personalities. In order to survive and adapt, a modern citizen must wear masks and respond to all kinds of situations in the external world. Living in a rapidly changing digital era, modern human beings wander through society, moving from one place to another, and easily experience anxiety and loss. In addition, technological advancements have also blurred the line between the real and the virtual. Under these circumstances, the question “Who am I?” becomes one of the most important problems that modern people face today. When people experience distrust for their environment, they yearn to look within and focus on the spiritual dialogue with the inner self. This project, which will include aspects of creation and research, explores the reclusiveness of modern people living in urban areas and observes all kinds of social phenomena and absurdities from the perspective of reclusive thinking in ancient China. By looking at changes in how people relate to one another, this study aims to reflect on the unexpected changes and panic experienced by modern human beings; and by exploring the restlessness and anxiety people feel in society, which is displayed in both personal loneliness and a collective feeling of loss, this study emphasizes the observation of the inner world as a reflection of the external environment, as well as the need for modern people to pursue reclusion through use of images. I use “micro dissociation” to describe the wandering, multiplication, separation, and imbalance experienced by human beings living in this ever-changing world. Dissociative disorder is a breakdown of one’s mental state or awareness of the external world, and is used to describe when one’s perceptive integration is disrupted and out of balance. Symptoms of dissociative disorder include identity disorder, multiple personalities, de-realization, and amnesia, all of which originate from a iii.

(5) self-defense mechanism arising from resistance to external stress from society. “Micro” is used in a way similar to micro films and micro novels in that it describes the quick short-cut pursuits that people nowadays pursue. “Micro” befittingly describes the modern human being’s pursuit for momentary happiness in a world where time and space always seem scarce. While dissociative disorder is a mental illness, micro dissociation, which is the focus of this study, refers to the common experience of people living in modern civilization, including the multiple roles one has to play, and the feelings of anxiety and loneliness one has while within a society.. Keywords: dissociative disorder, reclusion. iv.

(6) 目. 第一章. 次. 緒論 ..................................................................................................................... 1. 第一節. 研究動機與目的............................................................................................. 1. 第二節. 研究內容與範圍............................................................................................. 2. 第三節. 研究與創作的關係 ........................................................................................ 2. 第四節. 名詞解釋 ......................................................................................................... 3. 第二章. 隱逸在時代中的意義 ........................................................................................ 4. 第一節. 中國歷史的隱逸思維 .................................................................................... 4. 第二節. 外在世界的虛擬真實 .................................................................................... 6. 第三節. 藝術作為現實社會的心靈補償.................................................................. 11. 第三章. 回歸心之宇宙................................................................................................... 16. 第一節. 從心出發─現實世界的倒影 ...................................................................... 16. 第二節. 現代人的焦慮與統合失調 .......................................................................... 22. 第三節. 自我與社會的再度連結─重生.................................................................. 25. 第四節. 主體意識在現代社會之下的心靈樣貌 ..................................................... 27. 第四章. 創作理念與實踐 .............................................................................................. 29. 第一節. 創作理念與內涵........................................................................................... 29. 第二節. 畫面形式的建構........................................................................................... 30. 第三節. 創作內容與實踐........................................................................................... 31. 第五章. 作品分析 ........................................................................................................... 34. 第六章. 結論 ................................................................................................................... 49. 參考書目............................................................................................................................ 51. v.

(7) 圖. 次. 圖一:〈竹林七賢與榮啟期〉,南朝大墓磚印模畫,88x244cm,南京博物院藏。 圖二:五代梁 荊浩,〈匡廬圖〉,185.8x106.8cm,臺北:國立故宮博物院藏。 圖三:宋 馬遠,〈山徑春行圖〉,27.3x43cm,臺北:國立故宮博物院藏。 圖四:達利, 〈內戰的預感〉 ,1963 年,油彩,100x100cm,美國賓州費城藝術館 藏。 圖五:石田徹也,1997 年,日本東京:ISEYOSHI ART PROJECT 藏。 圖六:黃致陽,〈肖孝形產房〉,1992 年,墨、宣紙,240.8x59cm(x24),臺北市 立美術館藏。 圖七:林玫伶,〈骨子裡〉,2013 年,彩墨,180x90cm,局部。 圖八:局部─噴瓶效果 圖九:局部─暈染效果(一) 圖十:局部─暈染效果(二) 圖十一:局部─積滯效果 圖十二:林玫伶,〈隱性腐蝕〉,2012 年,彩墨,130x147cm。 圖十三:林玫伶,〈溫和的陷阱〉,2012 年,彩墨,180x270cm。 圖十四:林玫伶,〈綑綁現代人〉,2013 年,彩墨,68x68cm。 圖十五:林玫伶,〈壓縮現代人〉,2013 年,彩墨,68x68cm。 圖十六:林玫伶,〈腦內小劇場〉,2013 年,彩墨、色鉛筆,49x52cm。 圖十七:林玫伶,〈骨子裡〉,2013 年,彩墨,180x90cm。 圖十八:林玫伶,〈水母捕獲〉,2013 年,彩墨,180x90cm。. vi.

(8) 第一章 第一節. 緒論 研究動機與目的. 人們生活在社會當中,作為社會的一份子,直接或間接的受到社會文化的束 縛與制約,而在現今這個科技社會發達的時代中,許多荒謬和匪夷所思的事件正 在發生,人類的生活型態正在改變,思緒和溝通方式變得扁平、壓縮、圖像化。 如今大量的科技產品和訊息充斥著社會,衝擊著人們的思考,人們學習的速速趕 不上推陳出新、日新月異的科技產品,這些產品除了加深世代的隔閡,在這種跟 隨在科技後面追逐的過程當中,是否也跟著媒體的運作在起舞。 觀察在環境中的人們生活情景,無論是公車上、捷運上、甚至馬路旁,人手 一支智慧型手機,許多人都成為了低頭族,曾幾何時科技的互動已經取代了人們 的真實互動,美其名為縮短,實際上為侷限,並冷卻了人們之間該有的溫度。而 網路的資訊是可以捏造的,人們在這個過程當中產生了比現實社會更多的不信任 感,接收訊息的同時也懷疑著真實性的存有,當中資訊被大量製造、散播,被改 造、重組、扭曲、異變…,資訊不斷的死亡又再生,不斷產生聯結又斷裂,處在 一個無法穩定的變動狀態。累積了各種生活上的壓力,隨著文明世界對與名與利 的追逐,對與時間的壓縮和追趕,身處文明社會的人們開始產生文明社會特有的 症狀:文明病,一種說不上來、難以被醫學定義、卻又背負著一個無比沉重的隱 形軀殼一般的存在。因此,人們開始關注與以往不同的人與人之間的關係,只因 外在力量的介入,導致溝通方式的改變,人彼此之間的互動將比以往要複雜的許 多,現代人也愈來愈注重自身心靈的對話和寧靜。 當外在過於龐大、過於令人產生不信任感、不安全感的時候,現代人可分為 兩種反應,一種是習慣了外在的刺激,導致無法獨處,時時刻刻必須把自己拋在 有聲有色的空間當中,否則會不似存在。另外一種應對方式則剛好相反,正因為 外在過於繁雜,他嘗試隔絕外界,讓自己的心靈進入一個空無的領域,在這個看 似虛無、實則飽滿的領域當中,他可以恣意的漫遊,凝結時間和空間,靜靜的凝 視自我。此研究基於在現代社會當中人的形態去做思考和呈現,用剖面、窺視自 身的狀態強迫現代人坦誠面對各種變異、扭曲、透析的真實自我樣貌,抽離了外 1.

(9) 界偽裝和社會化的表象,抽離了科技和實際環境,只留下心靈樣貌中自我的鏡像 投射與呈現的純粹,藉由人自身不同的感受狀態去反思這個社會的時代樣貌,以 自身為例,透過剖面、單一、群體、增生等狀態的圖像呈現來探究人們對外在社 會或是他人難以言喻的深層情感。. 第二節. 研究內容與範圍. 在第一章的緒論之後,第二章用中國隱逸的思維做為開端,蒐集歷代隱逸思 想的相關資料,再拉回現代文明社會,描述外在環境的紛擾與變動性,用具體的 外在社會觀察與舉例來形塑現代人抽象的內在心靈,描繪現代人在科技社會之下 所轉變的隱逸樣貌,和現代人在社會當中感到焦慮空虛的心境。人們因焦慮心境 而創造了虛擬世界,在虛擬和真實界限模糊的情況下,現代人在圖像中的隱逸作 為一種心靈的補償,圖像呈現了真實的自我,不必擔憂外在必須扮演好的各種角 色,圖像代替人們作為一個情感宣洩的出口。第三章強調心靈想像世界比現實更 加神秘而珍貴,它並不是虛無的,而是作為現實的倒影,甚至比現實更加真實。 透過筆者對於人的觀察,並且與自身經驗連結,呼應與強調現代人在社會中的游 離和無力感。最後嘗試透過較宏觀的角度,探討人們與社會的再度連結,作為一 種與心靈對話之後的社會重生,在現代社會當中將隱逸之心寄託為圖像呈現,觀 照自身、面對不同的自我、與自我產生對話,最後如浴火鳳凰般重生,從藝術作 品的暫歇再度回到社會當中,帶著一個成長茁壯的心靈。第四章與第五章的部 分,描述筆者將這種自我審視的過程畫為圖像呈現的想法,用詭異而唯美的作品 氛圍,剖面、透視、增長、疊合的人體圖像來表現人們心中的焦慮和不安,以及 在社會中生存的各種心靈樣貌。. 第三節. 研究與創作的關係. 本研究主軸為:觀察現代人的孤寂和焦慮的心境,並且將相關理論結合筆者 所見所想,與筆者個人主觀的心靈圖像作聯繫,兩者相輔相成,呼應了現代人以 圖像作為隱逸的躲藏領域。作品裡若有似無的背景,就像現代虛擬和真實界線已 模糊,不知何者為真實、何者為虛假。創作用人物形象為主,增生、分裂、蜷縮、 2.

(10) 透視等人物的焦慮狀態為輔,將現代人焦慮、分身乏術、多重面具的複雜情緒用 圖像呈現,並且將主體置身於一個空無而虛擬的空間。在空間當中,時間是被抽 離的,作為一種凝結的心靈空間與時間,嘗試營造一個虛幻、唯美、悲傷的作品 氛圍,作品中的人或是觀者作為一個身在其中卻彷彿置身事外的旁觀者,即便我 們想脫離社會,想無視一些社會現象,卻早已置身其中、無法逃脫的無奈。人們 的死亡又重生也如外在社會一樣永遠處在變動當中,我們不可捉摸,只能珍視當 下片段的情感。. 第四節 名詞解釋 一、解離:「解離」為一種心理現象,個體把引起心裡痛苦的意識活動或記憶, 從整個精神活動分離出來,以求保護自我。解離症的特徵是性格失去統一性。即 個人的思想、情緒、行動分別各行其事,因而在行為上呈現紊亂現象。1. 二、微解離:將「微」和「解離」兩個詞彙並置,創造出一個新詞彙,旨在形容 人在社會環境當中對於外在和內在的自我失調,這種自我統合失調即是科技社會 底下出現的文明病,尚未達到精神疾病的解離症,但潛意識中卻對社會感到茫 然,在其中產生異化的狀態。因此筆者將兩個詞彙作一個碰撞,強調一種曖昧的 中介狀態。. 四、統合失調:主體對於外在的認知產生分裂,大腦無法針對各種外在訊息組織、 整合,以傳遞給主體,導致主體在外在環境之下會出現不適當、沒有效率的行為 表現。. 1. 林寶貴、李旭原編著, 〈特殊教育學名詞辭典〉 ,臺北市:五南,2003,頁 138。 3.

(11) 第二章 第一節. 隱逸在時代中的意義 中國歷史的隱逸思維. 中國歷史上隱逸風氣最為盛行 當屬魏晉南北朝,此時期朝代變動 劇烈、社會動盪、民不聊生,在這 種社會環境下,玄學思想大行其 道,因此隱逸思潮也非常盛行。 「文 人在想像的世界中,構築了一個主 觀的理想生活空間,以補償在現時 空間中的失落」2桃花源作為一個亂. 圖一:〈竹林七賢與榮啟期〉 ,南朝大墓磚畫, 88x244cm,南京博物院藏。. 世當中的精神寄託,在進入桃花源之前,必定經過一條深邃幽遠的隧道,柳暗花 90 明又一村,是架築在現實之上的世外桃源。另外,在魏晉時期,開始用全新的眼 80 70 光看待山水,不只看山水的形,更要得山水的神,山水不只可以望,還可以在其 60 中游走、居住,開拓了全新的視野,也推動了中國山水詩和山水畫的創作。隋唐 50. 東部 王朝的建立,結束了中國的混亂割據之局面,在思想方面,「儒家思想得到了抬 中部. 40. 北部 頭,入世的思想戰勝了過去禁慾性的出世幻想主義」3,隋文帝主張學術思想三 30. 教,儒、佛、道並重的思想,讓士人有了更大的思想自由,入可仕,退可隱。蘇 20. 軾讚王維「詩中有畫,畫中有詩」,王維學佛,即便身在仕,卻保留一種超越人 10. 間的清幽,創作的詩文和繪畫具有一種空靈、超然物外的精神。唐朝一代,士人 0 第一季 第二季 第三季 第四季. 可仕可隱的這種風氣,與魏晉時期作為避世的隱居狀態有所差異,根據不同的歷 史時代背景,形成了不同的隱逸樣貌。唐代的安史之亂是使唐代從盛轉衰的重要 (圖一) 歷史事件,也為之後的五代割據埋下伏筆,五代十國的動亂彷彿魏晉的重現,政 治的動盪與社會的分裂導致士人們紛紛往山林隱居,也因如此,開創了山水畫的 另一個高峰(圖二)。. 2. 尤雅姿, 《魏晉士人之思想與文化研究》,臺北市:文史哲,1998,頁 76。. 3. 李浴, 《中國美術史綱》 ,臺北市:華正,2006,頁 133。 4.

(12) 宋代統一後,將許多權力收回中央以便實施集權統治,重文抑武的政策、科 舉制度的完備,也使宋代廣設書院,並且文人們多博學有才。士人們一面身處官 場,為國家付出心力,一方面也追求一種雅致與閒適的生活。宋代文人才情俱高, 將詩、書、畫的意境結合並且相通,抒發文 人情懷與胸中氣節。到了南宋,原本全景式 構圖的山水畫,開始出現”一角”和”半邊”的 作品(圖三),後世推測是由於南宋政治局勢 偏安,國土殘缺不全所造成藝術創作者反映 在作品上,文人們為了國情而奔走,作品較 具有憂心國事之意。接著,元朝由於異族統 治,並且將不同種族的人們分階級,又取消 了科舉制度,於是元朝在魏晉五代之後,再 一次的興起了向隱之風,這是一種對於外在. 圖二:五代梁 荊浩, 〈匡廬圖〉 ,. 社會失望而導致群體的退避。明代大興文字. 185.8x106.8cm,臺北:國立故宮博. 獄,攏絡和高壓並行的統治,稍不如意、格. 物院藏。. 殺勿論。在這種時代下,文人們沒有太多自 由的舞臺,只能聽從上意作畫。明末清初, 階級和民族矛盾劇烈,對明末遺民來說,不 願意在清朝為仕,他們的心境十分複雜,明 代江山已去,使江山拱手讓人的敵人也已 亡,不知要向誰宣洩心中的不滿,許多文人. 圖三:宋 馬遠, 〈山徑春行圖〉 , 27.3x43cm,臺北:國立故宮博物院. 便去追尋佛老作為精神支柱,或是埋首書. 藏. 堆,亦或是遁入空門。中國山水畫可以說是 由隱士之心所創造出來的,是一種精神的寄託和心境的映照,然而隨著時代的變 遷,在民主的文明社會當中,隱逸方式將有所轉變,這也是在接下來的章節所要 闡述的部分。 在《精神的折射》一書中將隱士分為三種類型,一種是身隱,即不問世事, 自我放逐在山林之間。第二種為先隱後仕、或是先仕後隱,帶有一種對政治的不 得志和不滿意,等帶著東山再起,雖身處隱居之地,內心仍牽掛著世事。第三種 5.

(13) 為心隱,即「身在混沌而心游物外,身在朝市而心存山林者」4,中國歷史上, 存在著不同類型的隱士,有些起身反抗社會現狀、有些則遠離塵囂安居於偏遠山 林,不同類型的隱士,不論是入世或出世,皆保有思想的獨特性和個人性,因此 不論身在何處,以概念來說,都算是一種形式的隱逸。 筆者認為現代人的隱逸將「心隱」作了更進一步的轉化,成為都市當中的「圖 像隱逸」,從古代的士人在政治上得志與否轉變為集體現代人對於社會普遍的焦 慮心境,對於外在社會的不信任感,必須找一個情感可以宣洩的出口,但在現代 社會當中已經無法離開文明的便利而隱居山林,因而將隱逸之心轉變為其他管道 宣洩,藝術作品做為情感的出口,在現代社會扮演了一個重要的隱逸介質。. 第二節. 外在世界的虛擬真實. 隨著智慧型手機、平板電腦等科技產品的崛起,走在路上或是搭乘交通工具 皆可觀察到許多行人都在低著頭滑、滑、滑…,科技產品將大量的資訊帶入我們 的生活,我們可以更輕而易舉的從網路擷取全球各地的最新訊息,接收到來自外 在的各種資訊。 由於科技發達、資訊傳播快速,地球成為一個村,我們可以任意的到達任何 國家,透過媒體資訊得知遙遠國度發生的事件,進行文化和思想的交流。但這也 造就了具主導性質的主流、強勢文化的出現和控制,以及弱勢文化的削弱和被吞 噬。當軍事武器力量較為強大的國家主導了文化藝術的走向,文化原本所應當存 有的多元並存的平衡樣貌便會岌岌可危。在文化霸權的處境之下,如何在其中鞏 固或求新是文化被殖民者必須面對的文化復建工作。對於外在社會來說,科技發 達導致文化的相互交流,產生了強勢主導文化和弱勢的被主導文化,弱勢文化作 為一個防禦的姿態,抵抗被吞噬。以文化來說,弱勢被主流吞噬;對於個人來說, 人心被科技吞噬。一但「人心」被「機心」所取代,這個社會將引導人們走向一 個變異和扭曲的心靈狀態。人們想著支配科技、運用科技,但卻被反向制約,導 致不能抽離這些自動化的機械,產生異化。. 4. 陳傳席、劉慶華, 《精神的折射─中國山水畫與隱逸文化》 ,濟南:山東美術出版社,1998,頁 5。 6.

(14) 余英時在《從價值系統看中國文化的現代意義》中提到:. 人已不是『科技』的主人,而變成了它的奴隸,用海德格的名詞說,是『科 技』的『後備隊』 。……人雖發明了『科技』而終於變成『科技』的『後備隊』, 這便是我們現在常常聽到的所謂『疏離』或『異化』。5. 身處科技發達的時代,人們應當警戒的是,當科技取代了人性、現代人失去人性, 失去了用科學無法測量的道德心、同理心…,失去了身為人最重要的情感,社會 將會失去原有的溫度。當機心取代了人心,人們的自主思考意識被科技資訊所取 代,人們就變成科技社會底下的盲從者。人們開始無法過濾這些龐大的資訊,只 好全盤接收,這時人們會疏忽一個重要的事實,那就是媒體資訊是可以被操作 的。當媒體資訊選擇性的讓民眾只觀看部分訊息,而不是事實真相全貌,甚至煽 動、造謠,只選擇局部的真實放大,若是不加思辨,人們容易便被資訊蒙蔽,人 云亦云、隨波逐流,甚至一些原本人們應當關注的社會事件,因為媒體的過度報 導和渲染而疲勞轟炸,導致人們對事件產生了反感。當個人失去了思考能力,便 失去了自我,當電視、電腦網路和報章雜誌主導著時代的審美觀和價值觀,人們 不再作為一個單一而特殊的主體,而是在大環境當中,被不同的價值觀同化、壓 抑、塑造成社會所希望的樣貌。 資訊發達後,來自各地、五花八門的外來訊息,讓人們眼花撩亂。適當並且 適度的資訊是便利的,若是吸收了過多的資訊卻不知思考和變通,會導致人們的 空無,掏空了人們的心靈,不論古今都要警惕,古人曰: 「盡信書不如無書」 ,現 代網路的資訊又比書籍來的迅速,若是盡信網路和媒體資訊,不如沒有這些訊 息。《水墨十講》一書中提到,如果人們在自然當中,仍保留一種原創性,我們 可以獲知自然、人與文明的關係;反之若文明對人來說只剩下技術操作,則文明 遂變得膚淺了。 當人們還原成純粹的接收者而非主動思考者,就有可能失去了原創性和思考 性時,媒體會在此時趁虛而入,透過對他人洗腦來獲取利益。人們身為被動的旁. 5. 余英時, 《從價值系統看中國文化的現代意義》 ,臺北市:時報文化,1985,頁 60。 7.

(15) 觀者、接收者,沒有思考的後果就容易被引導到混沌的層次,如同洛西可夫在《大 腦操縱》中提到的媒體操作模式,「只要你受到我的情結的影響而淪於一種被動 的旁觀角色時,我就可以引導你再度沉淪到更弱的層次:恍惚狀態。」6外在媒 體或是商業公司運用一些手段,對人們進行洗腦,導致人們產生內在自覺和外在 行為上的矛盾,人們就在這種狀況下被進行思想操控。例如:電視節目教人各種 瘦身方式、娛樂節目對女星的身材開玩笑、報導模特兒們的纖瘦身材多麼令人羨 慕等,間接或直接的影響了大眾對於女性之「美」必需達到骨感狀態的標準。廣 義來說,社會文化和媒體記者的觀點置入也是一種強制的引導,人們在接收訊息 時會進入恍惚的狀態,盲從、人云亦云、搧風點火…是媒體世代常見的人群現象, 這是朝向接收者的單一方向的箭頭。對人類而言,單一的個體是聰明的,而群體 往往就變得不聰明了,在心理學上來說,是由於群體的責任可以被分擔,個體對 於選擇不需要太多的深思,認為無論結果如何都會有他人可以分擔責任,因此容 易模仿他人,對自我沒有信心,對外界沒有警覺的群眾即有可能被操弄。媒體彷 彿水一般,可載舟亦可覆舟,從正面的角度來看,它可以將訊息快速的傳播到各 地,擁有極高的便利性。另一方面它也可能造成訊息片斷化、壟斷、廣告置入等 虛擬訊息,人們彷彿在媒體洪流當中載浮載沉,稍一不慎就會迷失自我主體意 識,取而代之的是外界告訴你應該要有的「意識」,像寄生一樣的在普羅大眾的 腦海裡滋長,逐漸取代原本大腦的思考邏輯,從其他感官介入來改變大腦的印 象。任何媒體都有他的操作手法,如果不設防,就會不知不覺陷入並且認同這個 媒體的假設, 「預測、管控,即在避免陷入這種自我迷戀的閾下意識恍惚狀態」7。 人們必須瞭解媒體資訊的操作模式,將訊息停留在腦海中思考前因後果,並且明 瞭媒體的迷惑力何在,如此才可能有意識的提防外在資訊的操作和主導,否則容 易在辨認資訊洪流的正確性當中誕生了不安全感,在選擇與分辨外在接收的訊息 當中覺得空虛而迷惑,因此造成個體內心和環境的脫節,思緒和情感上的破碎。 人們在現代社會當中被物化、機械化,將每個人作身份上的標籤化,用一堆 晶片和數字堆疊出一個活生生的人,用分類的方式將人統計在平面的圖表和數字 研究上,忽略了個人的特殊性。人們被歸類、分化閱讀成百分比的分母與分子、. 6. 洛西可夫著,蔡承志譯,《大腦操縱》 ,臺北市:貓頭鷹出版,2008,頁 32。. 7. 麥克魯漢著,鄭明萱譯,《認識媒體:人的延伸》,臺北市:貓頭鷹出版,2006,頁 46。 8.

(16) 政治選票的圓餅圖、網路的瀏覽次數、訊息被按讚的熱度、或是商品的銷售統計 長條圖……這種對人的切割、抽離、碎裂,導致人們遠離對自我的理解,最後化 為虛無。這是一個有失溫危機的科技時代,人們對於自我和他人的認同感開始產 生變異,不論存在於哪個時空,人們都必須追求一種社會的歸屬感,人們選擇面 對社會的方式式為了讓心靈有所依歸。當社會不斷的變遷,人們就必須與社會的 節奏和脈動同步,個人將自身化為碎片以服膺由碎片組成的世界,像是螺絲一樣 使社會得以運轉,並且不得不被安置在身處的歷史時空當中,作為生存在社會當 中的人們來反映社會的脈動,「不管改變會從哪裡開始,體驗改變、貫徹變革的 必然是單一的個體。」8時代的演變在人們身上留下了不可抹滅的痕跡,社會環 境之下個人心靈的變化、人們相處方式的改變、環境的變遷、對末日未來的焦慮, 也形塑了時代的樣貌與風格。而根據資訊的發達,操縱與被操縱成為扭曲的常 態,「這場不間斷的權力遊戲,已經迅速取代了日常生活互動,我們已經淪為籌 碼與操控者。」9當科技的自動化愈高,人們就愈接近機器裝置,甚至被大量的 複製機械所取代。 當人淪為被操縱的魁儡,一種自動化的機械裝置,外界隱形操縱的爪子入侵 到人們的潛意識當中,從意識深層對人們產生隱性但卻強烈的影響,人們在科技 社會當中產生快速傳遞訊息的慣性,制式化的操作性,同時也感受到人性的疏離 以及自我肉體和精神的分化。科技的自動化將人類的人性排除在外,它支解了人 性,將人壓縮為一個一個無情感的運作零件,人們在科技面前將被取代而投降, 當這些自動化機器習慣性的出現在我們生活當中,個體與他人的相處或是生存模 式將有所變化。當人與人之間的溝通、互動方式轉變為平面化的科技產品,為了 追求簡約、方便、快速,圖像也廣泛的運用在科技的溝通,在通訊軟體當中,大 量的貼圖符號與文字並行,甚至取代了文字,訊息不只被解構,還被簡約。這種 簡約過後的圖像更容易大量散播給群眾,圖像也比文字更容易植入人心,與此相 伴而來的副作用便是現代人扁平的情感現象,一個個大量複製的圖像取代了真實 面對他人的溫度,大量複製的科技也取代了人與人之間真實的互動模式。此外, 同一個圖像也根據文化的差異性而產生不同的看法,個人對圖像的看法會順從著. 8. 卡爾.榮格主編,龔卓軍譯, 《人及其象徵:榮格思想精華的總結》 ,臺北縣新店市:立緒文化,. 1999,頁 107。 9.

(17) 自身社會文化的走向,同一個文化圈的人群所看見的事物彷彿是用同一隻眼睛看 世界,群體的觀點取代個人的觀點。尼采提到:「意識並非真的屬於人作為個體 10. 的存在,而是屬於社會與群體在個人中的存在。」 人們無法與他人完全的切割, 人們依賴著社會生存,就會受到社會所規範和影響。人類是一個天生會模仿的生 物,許多孩童的模仿對象是自己的父母或老師,其實除了幼兒,成人亦會不自覺 地模仿對方的行為,藉以達到對方的認同,這是心理學上的一種保護機制。 人們接觸到的人、事、物皆來自於同一個文化特質時,人們就會對常接觸到 的文化產生認同感,並且視其他文化為外來種,這是文化的自我認同,藉以達到 一個心靈上的寄託和依靠,一種安全感。生活在不同的文化背景當中,不同觀點 的群體差異即如此誕生。當人們被社會分類成不同群體,就有可能失去個人特殊 性,當人們全然接受外界的訊息而不加反思,精神上會趨於空無,現代人在物質 上的充足與精神上的空泛形成了極其顯著的對比。余英時說:「在現代生活中物 質豐裕和精神貧困的尖銳對照則是有目共睹的。存在主義所揭發的關於現代人心 理失調的種種現象如焦慮、怖慄、無家感、疏離感等,更是無可否認的。」11 科技發達、物質豐裕,過度注重物質世界的結果是否造成了文明社會的人們 精神上的貧困、自我認知統合的失調、多重面貌的出現,造成人們失去時間感、 莫名的感到焦躁、無法正確接收他人的情緒表達、過度的回憶和沉浸在過去事物 的美好而不願向前看等。筆者觀察,在社會環境變得日趨複雜的情況下,愈來愈 多沒有被定義成精神疾病的亞健康狀態在群眾當中蔓延著,上班族日復一日的工 作,薪水卻永遠趕不上物價的上漲,年輕人們努力念書,卻一直達不到社會的期 望,地球資源有限,專家討論著資源何時會枯竭,世界末日的預言一次又一次的 出現,天災人禍反覆衝擊人類的生存……。人們嘗試生存在這個荒謬而壓抑的現 代社會當中,服膺社會所給予的各種規範,承受來自外界的無形壓迫,同時也擅 於運用發達的科技來製造訊息,這是對於外界感到無奈的最後一絲反抗的力氣, 「任何人都可以發揮影響,也沒有人能夠肯定他拋到裡面的東西,會如何被人解 構、改變用途再四處散布。」12在網路發達的現代社會,過度氾濫的網路平臺如 9. 洛西可夫著,蔡承志譯,《大腦操縱》 ,臺北市:貓頭鷹出版,2008,頁 93。. 10. 劉昌元, 《尼采》 ,臺北市:聯經,2004,頁 106。. 11. 余英時, 《從價值系統看中國文化的現代意義》 ,臺北市:時報文化,1985,頁 50。. 12. 洛西可夫著,蔡承志譯, 《大腦操縱》 ,臺北市:貓頭鷹出版,2008,頁 239。 10.

(18) 臉書、Youtube、Plurk 等,都讓資訊可以輕易再造,人們可以上傳文字、圖片、 影片……。在網路世界,任何人都能複製、改造、散播各式各樣的訊息,令人難 以分辨真偽,各式訊息寄生在這種無限迴旋的傳播當中,透過再造和不同人對它 的的理解而逐漸壯大自己,透過這種轉載和播送,讓愈多人接觸到訊息的資訊, 無論是原貌或謬誤皆可,它才能彷彿有生命的存活著,這是訊息的生存方式。 「沒 有任何媒體可以獨存,只有在不斷與其他媒體交互作用下,媒體才有意識、方才 存在。」13 網路發達的情況下,你我都可以任意的對大眾發佈訊息,訊息被解構之後再 度經過重組,重組過後的資訊又再度被解構,如此循環與再生,訊息早已失去了 最初的樣貌,有時更成為商人利用的手段,用一些花言巧語和偽造的數據,讓民 眾購買他們的產品,或是攻擊競爭對手。人們對科技產生不信任感,卻又無法離 開科技的制約,導致一種不得不依賴的矛盾性,這種矛盾性也加深了現代人在潛 意識當中的焦慮感。在社會現況混亂而繁雜時,人們試圖回到精神層面去自我檢 視,回到自身無可取代的存在。. 第三節. 藝術作為現實社會的心靈補償. 二十世紀,佛洛依德提出了精神分析學,認為在意識底下還有一層潛意識的 存在,人們開始探究並且重視內在心靈世界,潛意識也成為觀看和分析藝術作品 的一種新的方式。從歷史演變和藝術表現形式來看,東方文化性格較西方內斂, 而藝術作品也著重於背後的精神意義,多用象徵性的圖像來表述,重點不是圖像 本身,是圖像背後的意涵,從表面圖象進行背後的延伸想像。「當一個字或一個 形象索引含的東西,超過其顯而易見的直接意義時,就具有了象徵性。」14從前 的專權政體,使文人或創作者避免太明確的表達自身對於政治的看法或立場,因 此藝術創作者們用不同的語彙呈現出他們的心境,藝術作品某方面來說成為創作 者和社會的一個中介,由創作者創造出來與世界產生溝通的方式,這些作品傳承 下來,後世就似乎可以窺見當時的時代樣貌,不論是歷史的哪個時間點,對於人 13. 麥克魯漢著,鄭明萱譯,《認識媒體:人的延伸》,臺北市:貓頭鷹出版,2006,頁 58。. 14. 卡爾.榮格主編,龔卓軍譯, 《人及其象徵:榮格思想精華的總結》 ,臺北縣新店市:立緒文化,. 1999,頁 3。 11.

(19) 們來說,當下的時空就是他們的「現代」,創作者的與他們所身處的「現代」時 空密不可分。陳孝信在《人文藝術》一書中提到,”現代”這個詞語的三層意涵, 第一層是時間上的,第二層是與傳統相對立的形態上的,第三層是他認為最重要 的,是「現代精神、現代理念和現代人格意識,這才是”現代”這個關鍵詞的核 心內涵」15,現代人的意識型態,拼湊成這個時代的樣貌。 當今科技發展與進步迅速,在不同文化相互交流影響的情況,又處在藝術多 元表現的時代環境當中,以往藝術的紀錄功能逐漸轉換,人們開始注重作品的思 考性質,在當代藝術當中也有許多以多元嘗試的題材或媒材來呈現,企圖把藝術 帶領到另一個新的高度,顯示為當代藝術已相當開放。在藝術因為科技的介入、 議題思考的深入而提到一個新的高度時,人們對時代的焦慮和壓抑卻與日俱增, 藝術在現實世界中介入,向外扮演了一個探索世界高度的觸角,向內則維持了與 現實相互平衡的心靈補償作用,除了作為一個反思時代樣貌的媒介之外,也作為 一個現代人焦慮困頓的抒發。藝術創作者透過藝術作品代替現代人發言,代替充 斥著鬱悶、困頓、貧乏、地球資源逐漸減少的現代社會作發聲,在承襲著歷史、 推展著歷史往前走的重責大任下,也蘊含了警世的意味。我們所生存的時代看似 民主,但過度自由的後果也導致另一種形式的亂世的形成。 回到我們所處的現代時空,思想處在過度多元而繁雜的環境之下,新聞媒體 每天播報的是失業率上升、貧富差距甚大、政治鬥爭惡劣的社會現況……筆者觀 察作為這種剛出社會或是即將進入社會的年輕人,對時局和未來感受更加茫然。 觀察年輕一代的藝術創作者,發現有部分作品所關心的是內心的情感狀態,也許 是焦慮、壓抑、創傷、心靈世界…,用另一種形式呈現對於隱逸的嚮往,畫面上 沒有過多沉重的歷史包袱和文化傳承,取而代之的是描繪人與人關係的轉變、與 自我心靈的對話等,抽離了現實社會,檢視自身身為人的心靈狀態,在喧囂都市 當中開闢一塊心靈的淨土,躲藏其中。在歷史的時間軸當中,人類不斷重複演練 曾經發生過的事件,我們學習了歷史,但卻無法將歷史當作借鏡。文明和科技的 進步,導致人們被區分得更加細微、破碎,人們被區分為很多塊面,依據不同的 外在環境會有不同面向的個人樣貌呈現,現代人總是扮演著一個多重的角色,除 了個人的社會化,需要因應社會的環境而轉換自身角色之外,在現代社會又多了 15. 陳孝信, 〈20 世紀水墨藝術問題〉 ,許江主編, 《人文藝術》 ,杭州:中國美術學院出版社,2003, 頁 135。 12.

(20) 一層虛擬面具,也就是透過網路,個人可以虛擬出一個全新的自我角色,這是現 代社會容易讓人分割成多重面貌的一個重要因素。虛擬是因為它是可以再造的, 而實體是因為這些網路的角色會影響到實際層面的生活,對於網路另一端的觀眾 來說,這個角色就是實體。科技的發達導致人們可以任意地發佈和接收訊息,容 易用資訊操縱別人和淪為被操縱者,人們對外界的懷疑度提升,對他人產生不確 信感,與他人的關係也有所改變,網路的社群很可能會影響真實的人際群。 觀察臺灣的社會現況,政客們的相互攻擊或是政策的錯誤決定也導致人們的 懷疑以及對政府失去信心,加上對於社會運行的末日觀點,以及科技逐漸取代人 性的演變,人們對於現實世界的空虛必需有所填補,以維持一個心靈上的平衡。 「科學越是發達,人們的精神越是空虛;人們也就越需要幻想,越嚮往科學解釋 不了的神話」16,幻想是為了在現代生活當中,取得一個與現實相反的心理平衡 與補償的不可或缺的手段。人們用不同的方式讓心靈得到滿足,以彌補外在的煩 悶,例如東方山水畫,有部分即虛擬出一個山水仙境,人們隨著翻閱卷軸,就彷 彿遊走其中,遠離繁縟的塵囂,進入一個世外桃源,這是一種與外在世界同時並 存的心靈世界。現代人對於外界也有許多不如意,因此寄情於圖像當中,也是物 質世界再發達卻不可忽視與丟棄的精神食糧。圖像存在的方式也許有所轉變,但 將心靈寄情於藝術當中的行為卻從古到今持續著。人們除了物質生活之外,還有 一個精神層面的需求,若是忽視了精神層面,忽略了身為人的溫度,便會失去文 化,失去情感,這種現代人對於精神上的寄託,比外在虛華的金錢、名利更為重 要。在人類文明的起源之地,相聚千里之遠,從不曾交流過的文化,不約而同的 具有神靈的崇拜,這是人們最原初的本能,一種用自己的方式去詮釋的外在世 界,如此人們才能與未知與恐懼的外在世界產生平衡。外在世界的樣貌是依據人 們的認知而塑形的,在生與滅不斷流轉的現實社會當中,是否有一層與之相反 的、永恆的、超越時空的心之力量,那就是人們內心的無限宇宙,而可以同時連 結現實社會和人之本心的,就是藝術。 「藝術家總是時代精神的工具和發言人。」17人與社會是一種相依相存的概 16. 榮格著,鴻鈞譯,《榮格分析心理學─集體無意識》 ,臺北市:結構群,1990,導論頁 15。. 17. 阿妮拉.賈菲,卡爾.榮格主編,龔卓軍譯, 《人及其象徵:榮格思想精華的總結》,臺北縣新. 店市:立緒文化,1999,頁 315。 13.

(21) 念,人們構成了社會,社會塑造了人們。而藝術家在這當中又扮演了一個敏銳的 觀察者和中介角色,透過圖像,人們可以更直接的感受到理性科學之外的情感表 達,而情感也最能夠貼近人,貼近人們所形塑而成的時代性格。「藝術沒有進化 的問題,藝術依著它生存狀態的需要,有了不同的表白方式,但這表白的姿態, 則顯示出它所鏡照的社會功能。」18現代社會各種文化的交流頻繁,原本相異文 化之間的高牆,因為科技發達而加速了彼此的互動,當代藝術創作者需要思考的 命題是,如何紮根於歷史傳承當中,感受與呼應社會現狀,開拓新的視野。臺灣 的地理和政治環境特殊,曾受過許多不同國家的殖民,甚至到目前在國際上都仍 處於一個曖昧的定位點,這個土地上滋養的創作者感受到被殖民之後的漂浮與不 確定性,發展出了特殊的文化藝術性格。筆者嘗試退回自身思考,回到臺灣這個 處境特殊的地區和生長在這塊土地的人們身上,著重人們的心靈狀態,描繪人們 對於外界的不確信、無力、茫然的心靈狀態,以及群眾對於外在環境與資訊的麻 木與盲從,這是一種對於人之間環境改變的疏離感。 當人與環境感到疏離,必須透過其他方式寄託情感,透過其他方式來想像外 在的世界仍然美好,透過與自己的對話確認自身仍然存在,沒有被埋沒在這數字 化、扁平化的媒體時代。高千惠說:「每一世代,用他們的想像塑造,在精神、 物質、愛情、肉身、社會階層等無法滿足或以為不公的現實裡,發表不同的批判, 勾畫新的虛擬理想。」19每一個世代用他們獨有的藝術語言來發聲,用他們對於 社會當下的樣貌作反思,這些思維隨著時代演進,擁有他們對於當下時代塑造的 虛擬精神世界演變。 從古到今的藝術作品,皆可觀察出隱逸的性質持續存在並且綿延著,人們為 了維持心靈世界的平衡,在現實社會不滿足時,便嘗試逃離到幻想的領域當中。 從古代文人不得志或對於政權不滿的隱居山水,藉由山水表達心境,徜徉在山水 之中以忘卻君主霸權的掌控和抒發文人在政治社會上的鬱悶,那是過去特定時代 的虛擬理想山水。而如今的藝術卻也逃脫不了避世的心態,人們為了抵拒外在的 龐大威脅,蜷縮回主體自身,用他們的想像力創造出時代當下,屬於心靈的烏托 邦世界。「現代藝術家的目標在於,表達他對人類的內在憧憬,以及生命與世界. 18. 高千惠, 《藝種不原始:當代華人藝術跨領域閱讀》 ,臺北市:藝術家出版社,2003,頁 24。. 19. 同上,頁 64。 14.

(22) 的精神背景。」20這個世界的美好並不是因為不沾染任何世俗塵事的仙境,而是 這個創造出來的世界貼合了人們內在真誠的感受,在心靈隱逸的圖像中不用去懼 怕外在世界,可以與最真誠的心靈展開對話,可以透過藝術作品在精神層面達到 滿足,甚至用詼諧的繪畫語彙來訴說當今社會的荒謬,筆者認為這也是塑造烏托 邦的另一種方式,藉由凸顯當代社會的不滿和不足,以反思什麼才是理想、美好 的狀態。「在藝術中如在遊戲中一樣,有一種”假象”或幻覺。理想世界再出神 入化的一刻,可以達到現實界的全部力量與生氣。」21 藝術作品可以反映出人們對於烏托邦的虛擬幻想,藉由描繪創造出來的理 想,似乎就可暫且逃脫現實生活的殘酷和壓抑。「原來的自然空間想像轉化成社 會生活空間想像,華人藝術家入世與混世的精神與日俱增」22,自然空間的桃花 源被瓦解之後,人們必須要在新世界打造一個新樂園,藝術家無法再置身於世界 之外。現代人就像是在都市空間當中營造出一個心靈別墅,在混亂的外在世界尋 求一個微小而穩定的立足點,現代人的隱逸性格反映出了現代社會環境當中,人 們對於心靈空間的需求和理想寄託的可能。. 20. 阿妮拉.賈菲,卡爾.榮格主編,龔卓軍譯,《人及其象徵:榮格思想精華的總結》,臺北縣新. 店市:立緒文化,1999,頁 317。 21. 朱光潛, 《悲劇心理學》 ,臺北市:元山書局,1982,頁 16。. 22. 高千惠, 《藝種不原始:當代華人藝術跨領域閱讀》 ,臺北市:藝術家出版社,2003,頁 66。 15.

(23) 第三章 第一節. 回歸心之宇宙 從心出發─現實世界的倒影. 萬物有正必有反,任何事物都有與之相對應的另一面存在,「在我思想之向 前向下望著現實世界之生滅與虛幻時,在我們思想之上面,必有一恆常真實的根 原與之對照」23,唐君毅在這裡所指的即是與生滅和虛幻的現實世界對照,凌駕 於時空之上的心之本體。幻想世界是人們真實世界的倒影,作為與現實世界平衡 的一個心靈之鏡,這類的心靈倒影反映出最真實的人,不論是精神分析學派的潛 意識概念,或是東方追求心源和強調本心的說法,都是在說明人們在外在表象之 下還有一個更重要的精神中樞,這是人們一切的源頭,所有的慾望、恐懼、力量 都由此誕生。「榮格特別重視對夢、幻覺和想像的研究分析。他並不把它們看成 是現實的歪曲的反映,反倒把它們看成是人類心靈的一面鏡子,通過這面鏡子就 可以窺見人的心靈。」24 從佛洛依德的精神分析出現開始,人們對潛意識部分展開探索和研究,其中 夢境作為重要的窺見潛意識方式之一,佛洛伊德說: 「潛意識是真正的精神現實, 他的核心性質與外部世界的現實一樣,並不為我們所理解」25。精神分析學的理 論說明,夢中各種天馬行空和怪異的想像與呈現,實為現實生活當中所見所感, 對於現實生活當中被壓抑的慾望轉化。也許在意識表層,主體尚無法全面的了解 自身的壓抑或情緒,深藏在心靈其中的潛意識卻知覺到了,它常會化作另一種型 態出現在夢中,佛洛伊德認為夢中不同的事物具有他的象徵性,通常來自於個人 在現實世界對於慾望的壓抑,以及透過作夢來填補現實中無法滿足的部分。藝術 創作是人們探索潛意識,讓潛意識用圖像來呈現的一種方式。在藝術當中,與潛 意識理論相關,並且最具代表性的即為超現實主義。超現實主義重要畫家:達利 作品的畫面中常出現荒謬、怪誕的非真實景象,引導人們進入一種詭譎的夢境(圖 四)。筆者自身在創作的時候,經常感覺到創作需要一種衝動和感動,有時甚至 會先在腦海浮現作品的畫面構成,而自身卻不知為何會在腦海擁有這種畫面,而. 23. 唐君毅, 《道德自我之建立》,臺北市:臺灣學生書局,1985,頁 102。. 24. 榮格著,鴻鈞譯,《榮格分析心理學─集體無意識》 ,臺北市:結構群,1990,導論頁 5。. 25. 佛洛伊德著,孫名之譯,《夢的解析》 ,臺北縣新店市:左岸文化,2006,頁 566。 16.

(24) 這種未經嚴謹構圖的作品,卻意外的可以感 受到較為濃烈的情感。從精神分析學的觀點 來看,要瞭解作品,需要追溯創作者的童年 經驗、對社會的感受、曾經與人相處的體會 等,用過去經歷過的現實事件來解釋、說明 這些屬於探索心靈的作品。藝術作為與自身 對話、與觀眾對話、與社會對話,在心靈潛 意識層面和社會外在的意識層面有不可抹 滅的連結作用,反之,而這種心源對於藝術. 圖四:達利, 〈內戰的預感〉 ,1963 年, 油彩,100x100cm,美國賓州費城藝術 館藏。. 創作來說,也是非常重要的一個種子、一個 原始而強大的力量。余英時說:. 儒家教人『深造自得』 、 『歸而求之有餘師』 ,道家要人『得意忘言』 ,禪師對 求道者則不肯『說破』。重點顯然都放在每一個人的內心自覺,所以個人的修養 或修持成為關鍵所在。……所以『心源』這個觀念在繪畫和詩的創作上都是非常 重要的。26. 所謂的修心,便是要激發個人的內心自覺,這個自覺是深層的、內在超脫的一種 精神所在。而人文精神便是以人作為出發點,探究人的各種樣貌和挖掘人的內心 狀態,人的價值來自於人本身。東方人所講究的修身養性便是要聆聽自我內心深 處的聲音,並且不斷的超越內在,俗話說: 「一個人最大的敵人就是自己」 ,也是 相同的道理。 與西方的科學主義相較之下,東方的觀念很是注重內在精神的超越性,呈現 在繪畫上也不似西方多以客觀形象為出發點來描繪對象物,而是以觀者所觀看的 主觀視覺感受為主。例如東方的山水不符合透視的原則,同一個畫面上會並存不 同的視點,或是同一個人物在畫面中重複出現的布局,都是讓觀者可以在畫面中 遊走。有時為了強調人物的特徵,會將畫作中的人或物件變形、誇張化,以追求 其象徵的意涵、畫面構成的活潑、或是觀看的協調平衡。「我們可以說中國文化. 26. 余英時, 《從價值系統看中國文化的現代意義》 ,臺北市:時報文化,1985,頁 26。 17.

(25) 比較具有內傾的性格,和西方式的外傾文化適成一對照。內傾文化也自有其內在 的力量,只是外面不大看的見而已。……若以內與外相對而言,中國人一般總是 重內過於重外。」27這種東西方的差異和文化性格有關,東方朝向心源,探索宇 宙的無限循環和內心的深邃寧靜,人文性格從古到今都極為濃厚。 現今科技發達,人們的認知和思維也漸受西方文化所影響,加上科技發達的 社會發展,在環境影響下人們追求快速、簡便、遵循框架和規則,人們被四面八 方襲來的訊息所節段、分你我、分團體、分族群…,這是一種人對於自身和社會 的標籤化,這種標籤化也造成了一些隱憂。隨著外在的分化,造成不同團體之間 的鬥爭,區分派系也成為政客利用的手段,人們可能被操作而迷失了自我。科技 的便利和發達也導致人們心靈被外在社會掏空,追求物質上的求新求變而不重視 文化藝術陶冶的後果,是否也間接導致許多人追名逐利,將金錢的重要性超越情 感的聯繫,這是當今社會的荒謬和怪異現象。「無疑的,即使在我們所以為的高 度文明中,人類意識仍未達於合理程度的圓融,而易受傷害、易於分裂。」28人 們的心靈狀態並不因為科技文明社會而變得充實飽滿,甚至相反,在科技愈是發 達,物質生活愈是充足的時候,人們的心靈卻彷彿逐漸被掏空一般,有一些東西 被取代了,人心被機械所取代了,精神被物質所支配了。現代人的壓力愈來愈大, 各種的精神官能症狀增加,更多的是尚未被定義成精神疾病,一種綿延在普羅大 眾之間的負面情緒。這些力量造成了人們與自我的衝突、與他人的溝通障礙、或 是情緒掌管的失調,這是身為文明人所特有的文明相關延伸症狀,因此更需要注 重心靈層次的平衡。余英時說:. 西方人採取了外在超越的觀點,把人客觀化為一種認知的對象。人既化為認 知對象,則多方面的分析是必然的歸趨,這種分析一方面雖然加深了我們對『人』 的瞭解,但另一方面也不免把完整的『人』切成無數不相連貫的碎片。中國人則 從內在超越的觀點來發掘『自我』的本質;這個觀點要求把『人』當作一有理性 的、也有情感的,有意志、也有慾望的生命整體來看待。整體的自我一方面通向. 27. 余英時, 《從價值系統看中國文化的現代意義》 ,臺北市:時報文化,1985,頁 47。. 28. 卡爾.榮格主編,龔卓軍譯, 《人及其象徵:榮格思想精華的總結》 ,臺北縣新店市:立緒文化,. 1999,頁 7。 18.

(26) 宇宙,與天地萬物為一體;另一方面則通向人間世界,成就人倫秩序。29. 將人當作一個客觀化的認知對象物,所認知的對象也是用人造標籤去拼湊起來 的,這些社會的標籤是人們創造出來的,不斷的因為歷史的流轉而變動的價值 觀,只能代表部分的真實。人們不可能將所有的標籤拼湊起來達到客觀真實,因 為除了過去和現在,還有未來對於事物描繪的不同可能性,因此從客觀來了解對 象物人,只能是片段的,從內心來發掘人,將人當作一個會思考的生命體,而不 是一個客觀的對象物,如此才能與天地萬物的道理相容。 陸九淵說: 「四方上下曰宇,往古來今曰宙。宇宙便是吾心,吾心即是宇宙。」 內心的力量值得無窮盡的探索,整體的自我作為核心,分為兩個方向,一面向宇 宙,一面向人間,成為世界運轉循環和運轉的動力源頭,萬物皆由人心出發,心 靈彷彿一盞明燈,照耀著我們所認知的外在世界,用個人的內心世界與外在理性 世界相對應,唐君毅提到:「我們重在說明生命、心靈精神,亦是一種存在,一 種實在;宇宙間不只有物質世界,且有生命世界,心靈精神世界」30。人們對外 在世界的主觀認知,也成為我們觀看世界最真實的方式。作品從人出發,具有濃 厚的人文性格,重視人們的感受性和情感表達,並且嘗試引起觀者的共鳴,是藝 術創作者重要的使命之一。外界的客觀事物,要透過心的觀點出發,才能再度以 嶄新的樣貌呈現出來。將客觀事物經過主觀詮釋後,所傳達出來的即為意象。藝 術創作者所表現出來的「象」是他們身處當下之各種複雜之「意」的具體化,人 們的思緒是複雜的,而由簡單的客觀事物,經過人心的複雜思緒和感受,這些感 受與過去的經驗相互串連,再從複雜的情感淬煉出一種單純,這是某種藝術創作 的進程。此象經過了人心的詮釋和轉化,彷彿賦予了事物一個全新的生命,幻化 為全新的對象物生命體,這是經過情感的梳理、濃縮或是轉化而誕生的象。 人的思緒情感複雜,世間可供體驗之事物也有無限多,藝術創作者即成為情 感與作品的聯結,在某個瞬間,現實世界與心的感受傳出共鳴,作品與情感產生 關連,創作者在畫面上試圖抒發感受,並且將這個感受傳達給觀者,嘗試讓觀者 產生情感上的共鳴或是抒發。若是技巧很好卻沒有生命,便是缺乏了創作者個人 的感受,一不留神就容易淪為匠。「榮格反覆強調,意象,並不是對外部世界的. 29. 余英時, 《從價值系統看中國文化的現代意義》 ,臺北市:時報文化,1985,頁 83。 19.

(27) 反映,而是經由內心體驗而產生的幻想。」31內心若是對外部世界的單純反映, 則外部為主、心靈為輔。榮格認為,人們必須先以內心的力量作為出發點,經由 情感的體驗來產生形象,此為意象。他強調,有意之後才有象,所以意是非常重 要的部分,創作者勢必先有所感觸之後,再根據自身的情感,塑造出精神層面的 「象」,此「象」是主觀的,與客觀的外在事物有所不同。因此意象的順序為: 客觀之象→藝術創作者之意→經過凝練、融合、轉化的象→藝術創作者再將此象 創作成為藝術作品。「一切直接經驗都是心理經驗,因而直接的現實只能是心理 的現實。」32 心理上的感知對人們來說,比理性科學所認識的外在世界更為真實。更進一 步來說,世界萬物都是因為人們的命名而出現,人們將時間的概念劃分為秒、分、 時、天、週、年…,或是將自然區分為界、門、綱、目、科、屬、種,每一個人 們所知道的事物,都可幫它命名,若是世界上沒有人類的誕生,這些東西依舊存 在,但就只是存在,沒有人會去認識、研究、受感動。世界是人們所認知的世界, 人們用自己的方式去理解,抽離了這些人們對世界的命名和創造的概念,世界在 某種觀點來說將會成為一無所有,因此,人心是理解這世界萬物,珍貴也最重要 的存在。 「尼采認為事物、事實、意義皆已預設了主體性與解釋,皆已預設了某種關 係網絡。…尼采的觀點主義否定了康德所謂的物自體之說,而採取了現象主義的 立場。」33尼采的觀點主義說明:每一件事物可以從各種觀點和角度去看他,而 這種加諸在事物身上的不同觀點會形塑出不同面貌,每一個人、每一個瞬間的觀 點都是真實。在此,觀點作為一個關係網絡,任何一個觀點都可與時間和空間作 連結,也可與其他人的觀點作聯繫,如同人們在認識一個全新事物時,通常會先 用過去所習得的認知模式去認識、解釋、判斷、詮釋新事物。中國畫特別注重精 神層面的,這種精神建立在形之上,但沒有摒棄形,反而是透過現實世界客觀的 形所延伸的意象,來抒發個人主觀的心境或心志,同時也具有象徵意涵,藝術作 品上呈現一個物件,但表達的卻是物件背後的精神。雖然注重心靈表達的藝術在 30. 唐君毅, 《心物與人生》 ,臺北市:臺灣學生書局,1984,頁 171。. 31. 榮格著,鴻鈞譯,《榮格分析心理學─集體無意識》 ,臺北市:結構群,1990,導論頁 12。. 32. 同上,頁 22。. 33. 劉昌元, 《尼采》 ,臺北市:聯經,2004,頁 102。 20.

(28) 東西方皆可見到,但大體來說,東方所注重的哲學思維和藝術表現形式更加追求 這種本心的流露。東方人的情感較為隱晦,因此在藝術創作當中情感的呈現方式 較為內斂與象徵性,卻更加深刻,這種變形和重新詮釋,可說是將作品回歸自我 的凝想,更加注重心靈深處真實的人心。外在的物象會變動,而人心則是一種抽 離了時間和空間的雋永的存在,它像宇宙般遼闊無際,等著我們去挖掘,心靈作 為現實的倒影,卻比現實更加真實。 「榮格提出 self 這一觀念,就是要代替 ego, 對”自我”作更廣泛的理解。Self 和 ego 雖然都可以譯為”自我”,但 ego 只是 意識的主體,self 卻是包括無意識在內的人的全部精神和人格的主體,顯然,榮 格更重視這個人格的主體,這個感性血肉之軀的主體。」34作為一個主體「人」, 精神分析學的理論認為,人包含了意識與潛意識兩個層面,也就是表層意識與內 在深層心靈的部分。佛洛伊德將意識與潛意識比喻為冰山露出水面的部分和隱藏 在水底下的部分,也可以補充說明這個概念。要全面瞭解一個人,不能只看表象, 必須同時觀照外在意識與內在潛意識部分。榮格更將人區分為外在意識、潛意 識、集體潛意識三層概念,而這三層概念是同時並存的。外在意識是我們可以認 知到的自身想法,潛意識是個人在意識底下不自覺的部分,有時會透過夢境或其 他方式顯現出來,而集體潛意識則是更深層也更廣闊的東西,沉澱在全人類當 中,以佛洛依德的冰山來譬喻,集體潛意識就是屬於海床綿延的部分,榮格說: 「我所稱之為集體性的,是指所有那些並不單屬某個人,而是屬於許多人,即社 會、民族或一般人類的心理內容」35。人們有共通的集體潛意識,因此可以透過 個人去觀照整體宇宙的運行,與天地萬物融合為一體。「我們的心靈是自然的一 部分,其奧祕也跟自然一樣,無止無盡。」36 意象不是人的全部,它只是一瞬間所誕生的產物,人對外在的認知會產生許 多的一瞬間,將這種一瞬間累積起來便是人對於外在的情感認知。「意象的形成 並不僅僅依賴無意識,也要依賴意識,它是作為整體(同時包括意識和無意識)的 心理情況在一瞬間的凝鍊的表現。」37它可以排除不想得知的,就彷彿人們會意. 34. 榮格著,鴻鈞譯,《榮格分析心理學─集體無意識》 ,臺北市:結構群,1990,導論頁 9。. 35. 榮格著,吳康、丁傳林、趙善華譯, 《心裡類型(下)》 ,高雄市:基礎文化創意,2007,頁 459。. 36. 卡爾.榮格主編,龔卓軍譯, 《人及其象徵:榮格思想精華的總結》 ,臺北縣新店市:立緒文化,. 1999,頁 6。 37. 榮格著,鴻鈞譯,《榮格分析心理學─集體無意識》 ,臺北市:結構群,1990,導論頁 13。 21.

(29) 識或無意識的忽略某些事物,抽離這些忽略的事物,保留情感認知,就是人們的 心靈所體會到的世界樣貌。心之本體涵蓋了自我與他人,涵蓋了現實世界,是現 實世界的主宰者。藝術必須用不同方式來感知與呈現人們的潛意識幻想,透過這 種發自人的內心源源不斷的力量,挖掘比表層認知更深層的事物,並且將藝術提 升到新的哲學層面去思考,從心出發,以追求無可取代的藝術創作。. 第二節. 現代人的焦慮與統合失調. 人們在環境當中遊走,就像一個不停晃動的點在平面上跳動著。筆者從國中 到研究所,皆在不同的縣市求學,在每個階段與不同的群體相遇又分離,人們和 土地之間的游離性格感受特別明顯,除了環境的快速變遷讓人失調之外,也感受 到因為轉換地區而在土地上形成無根、漂浮的一種狀態。. 一、環境的失調 人在轉移環境時會有心理上的一種失落感,這是對於環境的轉移來不及調和 的一種心理狀態。高千惠說:. 人的『自我疏離』除了環境變遷的失落感之外,事實上,也是心理環境的一 種失調,這裡無關乎劇烈的移民流徙心態,而是個人對於整體環境的自我失調, 最明顯之例便是地域生態與心態的分離。38. 當個人環境與外在環境造成失調,就容易導致失衡的情況,一方面,兩方無法平 衡的情況會造成強大的一方入侵弱勢的一方,也就是外在環境的龐雜的訊息進 入,造成人們的焦慮,環境變遷,科技網路發達,人們不必花力氣就可以不斷接 收訊息,大腦無法自行思考,造成人們深度思考的功能萎縮,跟隨著媒體所賦予 的訊息走向。另一方面,人們心靈調適的速度比不上快速變化的歷史進程,短短 幾十年間,科技的進步神速,從電視、電腦的竄出,到現在幾乎人手一支智慧型 手機,從專制強權的體制到現在的民主政治,人們隨時都在適應社會的變遷。而. 38. 高千惠, 《藝種不原始:當代華人藝術跨領域閱讀》 ,臺北市:藝術家出版社,2003,頁 45。 22.

(30) 當外在環境和身處環境之中的人們無法協調的情況下,就會加強人們對於外在的 疏離感,彷彿沒有跟上社會的腳步,就與社會和他人產生脫節一般。 「人們在經濟和社會領域的不安全感是個體不安全感的首要根源。」39人們 擔憂連結的喪失,失去了某方面的安全感,害怕失去對現實世界的認同感,精神 和肉體產生失調,造成一種解離的樣貌,科技社會當中求新求變、日新月異、眼 花撩亂,並且龐大、快速而複雜,當外界整體環境超出人們原本所能理解的範疇, 原本的認知模式無法適應,運用科技不得當,便會產生反被運用的狀態,人們被 外在環境所操縱,不是人利用科技,而是科技支配人的行為、語言、文化意識, 除了失落感外,也強烈的失去了安全感。對於虛擬與真實同時存在的情況下,很 難分辨什麼是真實、什麼是虛假,虛擬世界甚至逐漸取代了真實的人的互動,這 些網路溝通模式擬真的狀態讓人身在其中流連忘返,同時也具有太多不確定性和 不穩定性,令人產生虛擬與真實的混淆,因而迷失自我意識。「多元多生,時空 跳躍,挑戰著舊價值觀崩離後的文化多疑狀態。面對真實與虛擬都是現實一部分 時,人們對於人腦影像與電腦影像,有了記憶與想像之間的混淆迷惑。」40 我們面對的是一個虛擬的文化,在一個虛擬和真實的界線日趨模糊的時空, 更正確地來說,真實被虛擬入侵,虛擬逐漸取代真實並且成為真實的一部分。我 們所見所聞有可能是被塑造出來的意識假象,但這種意識假象的重疊卻是時代當 下最真實不過也不能缺乏的特質。「人的疏離『虛擬』體驗愈來嚴重,也都在尋 覓可以信賴的東西,廣告主把握這個機會讓我們自欺,認為自己還沒有完全和社 會失聯。」41當雙眼被蒙蔽之後,所看到的任何東西都認為是真的,因為是唯一 見到的面貌,人們多半不會去深思背後的其他事件,單純的就眼前之事物來評 斷,在這種情況下就容易迷失了主體的自我意識。. 二、人的游移 現代人生活在科技發達的地球村,除了交通便捷之外,也容易因為工作和求 學等需求而離開故鄉,轉換到不同的地區。當一株植物不停的轉換地點,它便無 39. 葛魯嘉、陳若莉, 《文化困境與內心掙扎:荷妮的文化心理病理學》 ,臺北市:貓頭鷹出版,2000,. 頁 66-67。 40. 高千惠, 《藝種不原始:當代華人藝術跨領域閱讀》 ,臺北市:藝術家出版社,2003,頁 23。. 41. 洛西可夫著,蔡承志譯,《大腦操縱》 ,臺北市:貓頭鷹出版,2008,頁 246。 23.

(31) 法適應環境和土地,很容易就枯萎,人們也一樣。也許可以因為接收了外來不同 訊息而拓展自己的視野,但這種拓展必須建立在自身已經生根的情況之下,人們 對原本的土地有既存的心靈寄託,以此為根基開展,擴大自身的眼界。反之,若 人們的情感尚未生根,或是頻繁的轉換造成對環境失去認同感,個體尚未適應就 要離開這個地區,導致人的心緒很容易就隨著身體在各個地區游移。這種地球村 的狀態一方面打破了不同地區、文化之間的界限和隔閡,另一方面卻讓人們在接 收外來訊息和不同地區飄移的過程當中失去了安定感。因求學的關係,筆者在求 學階段不停的轉換地點,體會到在各個城市之間漂浮遊走而焦慮的感受。「現代 人的眾多魔咒之一,便是許多人都因人格分裂而苦惱不已,它根本不是病理症 狀,而是我們隨時隨地皆可觀察到的普遍現象。」42 筆者本身是彰化人,從國中就離開家鄉住校,待過雲林、臺中、高雄和臺北, 時間一到即變換自己的學習場域。由於大環境的半強迫,遊走於各個地區,和不 同的土地、人群、思維方式產生新的聯繫,在時間被分散,空間被轉移的情況下, 與同一個地區產生的聯繫相對的就少了,似乎哪裡都沒有生過踏實的根,用漂浮 不定來形容對筆者對於學習階段的感受是貼切的。從一個地方換到另一個地方, 時間並沒有短到尚未建立任何連結,但卻也沒有足夠長的時間駐留於此,似乎隨 時都處於過渡期,而累積了許多看似中間的過渡期,加起來則造就了現在的自 我。在一個地方停留,產生人與環境的交互作用,離開時人們就攜帶著這些變化, 也許有些累積在表面,但更多是隱藏在心靈深處的,彷彿背負著原本之地的養分 和記憶來到新的地方,而新的地方又會和外界產生新的交集,累積不一樣的層次 在自身。這個過程當中就像是將自己的外在包裹著,並且層層疊起了想像概念, 真實的、原初的自身即在自己塑造的這個厚膜當中存活著,也許在其中發生異 變。在此筆者並沒有去探討人從外在獲得了什麼,而是經過這個程序之後,主體 的內在發生什麼樣的變化,這才是筆者所關注的重點,環境的變化不是變化,因 為外在環境是透過人去體驗的,因此只有在人身上反映出來的變化才是真實的變 化。 人們在這個環境不斷轉換因此而漂浮的過程當中,除了自己的外在包裹物累. 42. 卡爾.榮格主編,龔卓軍譯, 《人及其象徵:榮格思想精華的總結》 ,臺北縣新店市:立緒文化,. 1999,頁 5。 24.

參考文獻

相關文件

Inspired by the circumcircle, the project aims to study the regular polygon through three points and symmetry-induced polygon, which could generalize Fermat point and

After the Opium War, Britain occupied Hong Kong and began its colonial administration. Hong Kong has also developed into an important commercial and trading port. In a society

 Promote project learning, mathematical modeling, and problem-based learning to strengthen the ability to integrate and apply knowledge and skills, and make. calculated

• The stimulation of domestic demand aims to changes the Chinese economy from the one aimed at encouraging investments to one where demand and domestic consumption plays a

The aim of this research is to study changes resulting from parents attending a study group designed by class teacher that include reading a chosen book and engaging in

This study analyzes and reorganizes the problems proposed by the industry and develops the strategies regarding literatures and interview with experienced firms in order to serve

This paper aims to study four issues, (1) to observe how the size, liquidity, value, growth, price, and momentum of stocks influence the stock price and

The aim of this study is to investigate the actual performance of fifth grade children in diagnostic teaching and their changes in scores on fraction word problems test.. Through