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沒有找到結果。

大學入學考試英文科翻譯試題的現況

第一章 緒論

第二節 大學入學考試英文科翻譯試題的現況

4

5 中,不斷遭到質疑,也有可能因為當時盛行溝通教學法 (communicative

6

language learning, CLT),強調學生的語言溝通能力,要能夠流暢、正確,

要多用英語、少用母語才能增加學生在英語方面的輸入,因此翻譯題型 被取消。而就算再民國 93 年恢復翻譯題至今,翻譯題題型的比重從最 早的 20 分下降到 8 分。雖然表面上看起來大家對翻譯的重視度逐漸下 降,但大考在經歷多次變革後,依舊保留此一大題,充分顯示出翻譯題 不可或缺的存在,也表示翻譯技巧可有效評量學生語言能力。

第三節 大學入學考試英文科翻譯試題的未來—108 課綱 翻譯題型

民國 108 學年入學的高一新生開始適用 108 課綱。由於他們還在就 讀高一,所以尚未有 108 課綱的歷屆考題可供參考,而這一屆到了高三 考大學入學考試時,已是 111 年。大考中心也為了因應 108 課綱,研發 111 年大學入學考試的「研究用試題」,目的是為了瞭解 108 課綱之後的 題型設計、難易度,文章長短以及學生所需作答時間是否需調整,作為 往後出題之參考。「研究用試題」並非未來 111 年大學入學正式考試時的 最終版本,仍需討論與修正。由於一切都還在研究階段,為了研究方 便,大考中心發布的英文科的研究用試題有兩卷,但是有趣的事情是,

兩份試題中的選擇題部分,包括詞彙題、綜合測驗、文意選填、篇章閱 讀是一模一樣的。108 課綱中的大考考題,增加了「選擇題」與「非選 擇題」之間卷卡合一的混合題題型,這部份兩份考卷是不同的。而非選 題部分,跟之前一樣包括「中譯英」與「英文作文」,英文作文部分在兩 份考卷中題目也不相同,但翻譯題兩卷卻是一樣的。卷一與卷二的翻譯 題是相同的。其題目與參考答案如下:

1. 一個親切的微笑能給人好印象,比語言更有說服力。

7

A warm/An agreeable smile gives people a good impression and (it) is more persuasive than language/words.

2. 當人們初次相遇,微笑能夠拉近彼此的距離,促進溝通。

When people first meet, smiles can/will shorten the distance between each other and enhance communications.

第 1 題主要想考的單字有「親切的」、「有說服力」,而片語有「給人好 印象」、「比…更…」。而第 2 題想考的單字是「拉近距離」、「溝通」,片 語有「當…十」以及後面的分詞構句。學生需要將所學到的單字與片語 正確地使用在句子中。

可以發現,108 課綱之下即將上路的 111 年研究用試題中的翻譯題 與學測與指考的翻譯題,並沒有太大的差異,依然維持 2 句單句中進英 的連貫式翻譯。然而,高中翻譯題考的重點是什麼?為什麼大學入學考 試變革的同時,翻譯題被保留了,題型與配分不變?是單字嗎?文法 嗎?又為何在大學入學考試經歷過這麼多次變革之後,翻譯題型依然不 變呢?這顯然翻譯題在檢驗高中生英語學習成果具有不可替代的地位。

本研究將會從教師與學生的角度,透過問卷調查與訪談的方式,深入探 討高中翻譯題的本質以及教學翻譯對語言學習的成效。

第四節 研究目的與問題

在國內學習英語的過程中都會遇到需要翻譯的時候,無論是幫助英語 的理解或是表達自己的想法時,用英語寫出來或說出來。尤其對初學者 而言,每當看到一篇英語的文章、告示等,第一反應都是先將其翻譯成 母語去理解其意義,由此可見翻譯在英語學習的過程中扮演重要的角

8

色。許多研究也從英語教學法的角度切入,探討如何在每一種教學法 中,運用翻譯練習來提升語言學習者的學習經驗與成效。翻譯有助於英 語學習,翻譯因此成為語言學習中很重要的一環,甚至出現在大學入學 考試的試題中,作為判斷學生英語能力的指標。然而,到目前為止翻譯 與語言學習之間的關係的研究並不多,現有的少數研究著重第二外語學 習者以及大學生,較少將高中生納入考量。

本文旨在探討教學翻譯對高中英語學習的意義和作用,其中一個重要 切入點就是大學入學考試的翻譯試題。大學入學考試的連貫式翻譯都有 正確答案,也就是大考中心提供的參考答案。考生須寫出出題老師當初 設計試題時,所期望考到的單字、片語、句型和文法。這顯然與實際的 翻譯情況很不一樣。翻譯應該要靈活,然而大學升學考試的英文翻譯 題,卻有正確答案,或大考中心所謂的「參考答案」。表面上僅是「參 考」,但大考中心從未公布學生作答與實際被扣分的地方,無法得知到底 需要多貼近參考答案才可以得分。因此本文將探討對高中階段的語言教 學者與語言學習者來說,翻譯到底是什麼?高中的教學翻譯是如何應用 在語言學習之中?其成效如何?而高中階段的教學翻譯是否與大學入學 考試的翻譯題型接軌,有助於學生的英語學習,並透過高成就與低成就 學生的翻譯練習結果,檢驗大學入學考試的翻譯題型是否符合其學測及 指考的測驗目標。

9

第二章 文獻探討

第一節 語言學習對翻譯的認知

古今中外,很多人熱衷於語言學習,也不斷尋找讓語言學習更有效率 的方式,於是出現了許多不同的教學法,其中,除文法翻譯法 (grammar translation method)、暗示感應法 (suggestopedia) 和團體學習法

(community language teaching) 之外,其他的教學法都認為翻譯會阻礙第 二語言的習得,主張只用目標語言 (target language) 授課。家長及學生總 是認為老師用全英語教學比較好,對學生有潛移默化的作用,讓學生沉 浸在目標語言的環境當中,希望藉由這種方式,自然而然地習得一門語 言。但是長期下來,教師發現這樣的方式成效不彰,且全英語教學在一 般的高中教室中幾乎不可能發生。

在高中英語課堂中使用全英語教學,在有進度及考試壓力的情況下,

加上常態分班,在同一個班級裡,學生程度落差過大,基本上無法進 行。全英語教學的支持者多半信奉沉浸式教學,希望學習者盡可能的接 觸第二外語,在這樣的環境中耳濡目染,自然而然地習得一門語言。然 而,全英文教學效率低下,原本用一兩句中文就可以讓全班同學快速理 解,現在卻要用更簡單的英文去解釋較難的英文,逐步引導學生,耗費 好幾倍的時間,也無法確定學生是否真的聽懂了。一個班級大約 40 人 左右,學生程度落差大,英文好的學生可能一下子就聽懂了,卻需要在 教室裡花大量的時間,聽老師用各種換句話說,試圖讓英文不好的同學 瞭解,甚至英文程度最差的同學,很可能在老師花了大量時間講解之 後,依然不懂,不但沒有達到效果,程度好的學生覺得浪費時間等待,

而程度不好的同學可能因為老師一直用他們不懂的語言解釋他們不懂的

10

11 Chinese teachers of English agree that their primary goal should be to develop students’ proficiency in five areas: hearing, speaking, reading, writing and translating the English language….” 這段話說,大部分的母語為中文的英 文老師,在進行第二外語教學時,強調的基本目標是要培養學生的五大 能力:聽、說、讀、寫以及對英語的翻譯能力…,他們將 translating the English language,也就是翻譯,列入語言學習的第五種技能(the fifth skill),甚至可以與傳統的聽、說、讀、寫相提並論,翻譯的地位大幅提

12 be seen, and consequently treated as a completely different language skill as compared to reading, writing, speaking, and listening because it is an activity which includes them and is, to a certain degree, dependent on them.)。」

Campbell (2002) 提到,翻譯是一個多技巧的語言活動,包含接收與輸出 的一種語言技巧,譯者在進行翻譯時,會同時用到所有技巧。它與聽、 學習,比使用削減式雙語教學 (subtractive bilingualism),即直接使用第二

13

語言模型形成鮮明對比,後者以犧牲傳統語言為代價來促進英語流利,

而運用翻譯在教學中,使學生不但學習語言效果較佳,也不會取代母語 (Cervantes, 2010)。也有學者在 16 歲的中學生身上做實驗,相當於臺灣 的高一學生,將教學翻譯和翻譯練習運用在一般的高中程度的第二外語 教學中 (Ferreira Gaspar, 2009)。他使用翻譯後的熱門新聞和雜誌,提供給 學生作為討論教材,發現學生更熱衷於討論原文與目標語言之間的差 距,以及用怎樣的語言來表達原文更加適當 (Ferreira Gaspar, 2009),而這 樣對於語言的翻譯討論,不但提升學生學習動機,進而增加了語言學習 對應用翻譯在外語教學中的原因。而在研究最後,Koletnik (2013) 希望未 來的語言教學人員及翻譯人員都能將翻譯應用在教學之中,成為有建設

14

性的教學工具。

Malmkjar (2010) 也在 Handbook of Translation Studies 這本書中 Language Learning and Translation 這個章節提到,雖然我們感覺翻譯是外 語學習的前提條件,但是否將翻譯納入語言學習中,一直都是西方語言

Malmikjar (2010) 在反對應用翻譯在教學方面也提出理由,一來是因為他 認為翻譯是獨立於聽說讀寫之外的語言學習技巧,是需要另外花時間學 習的一門專業。況且,翻譯是不自然的,會誤導學生以為每個單字在原 文以及外語之中,都會有一對一的對應詞彙,且使用翻譯會不斷提醒學

15

16 來 (the replacement of textual material in one language by equivalent material in another language)」,讓讀者可以從目標語言直接理解原文。張培基 (1993:1) 也有類似的看法,他說「翻譯是運用一種語言把另一種語言所表 達的內容準確而完整表達出來的語言活動。」本文與 Aguado (2013) 的 文章類似,將翻譯視為第二外語教學的工具之一,因此,與一般訓練翻 譯人員所用的翻譯不同,僅指第二外語教學中的翻譯練習。許多專家學 者也就一般翻譯與教學翻譯 (pedagogical translation) 進行定義與探討。

張嘉倩 (2009) 稱翻譯系所的教學為「翻譯教學」,而高中課堂中的教學 為「教學翻譯」,由此課見兩者不同。很多人其實不清楚這兩者之間的差 別,也有學者認為這樣的現象歸咎於大家其實並沒有那麼重視翻譯。許 多學者開始注意到這件事,比如 Vermes (2010)、Klaudy (2003) 和

相關文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