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沒有找到結果。

大學入學考試英文科翻譯試題對臺灣高中英語教學的意義與作用

N/A
N/A
Protected

Academic year: 2021

Share "大學入學考試英文科翻譯試題對臺灣高中英語教學的意義與作用"

Copied!
148
0
0

加載中.... (立即查看全文)

全文

(1)國立臺灣師範大學文學院翻譯所 碩士論文 Graduate Institute of Translation and Interpretation. National Taiwan Normal University Master’s Thesis. 大學入學考試英文科翻譯試題對臺灣高中英語教學的 意義與作用 On the Significance and Effects of Translation Test Items of College Entrance Examinations on Senior High School English Teaching in Taiwan 留郁涵 LIU, Yu-Han 指導教授:廖柏森教授 Advisor: Prof. LIAO, Po-Sen 中華民國 109 年 07 月 July 2020.

(2)

(3) 謝誌 首先誠摯地感謝指導教授廖柏森博士,在老師的親切關懷與悉心指導 下完成,他嚴肅的學術態度,嚴謹的治學精神,精益求精的工作作風, 深深地感染和激勵著我。廖老師不僅在學業上給我以精心指導,同時還 在思想上給我以無微不至的關懷,我在這段時間中獲益匪淺,老師對學 問的嚴謹更是我輩學習的典範,在此謹向廖老師致以誠摯的謝意和崇高 的敬意。 一路上要感謝的人很多,正是由於你們的幫助和支持,我才能克服一 個又一個的困難和疑惑,直至本文的順利完成。不論是一直為我加油打 氣、鼓勵我、催促我的同學與朋友們,學校的同事主任,盡最大的可能 幫我安排方便的課表,讓我在上班的同時,有完整的時間可以看文獻、 寫論文。你們的幫忙我銘感在心。 最後,謹以此文獻給我摯愛的父母,謝謝你們對我用心地栽培與付 出,才成就今天的我。謝謝你們。. i.

(4) 摘要 本研究以臺灣中部地區之高中英語教師與學生為研究對象,分別從教 師與學生的視角探討教學翻譯的重點、目的與成效。本研究對臺灣中部 地區之教師與高三學生,分別進行問卷調查與訪談,瞭解他們對於應用 翻譯在教學之中的態度與想法,以及從教師與學生的角度看大學入學考 試中的翻譯題,探討高中翻譯題的本質是什麼,以及教師與學生在練習 翻譯題時,強調的重點為何,高中翻譯題的意義,以及翻譯是否能對語 言學習有所幫助。 教師問卷共有 14 位臺灣中部(中彰投地區)的教師協助填答,這些 教師都曾任教高三班級,有多年教學經驗,其中又有 3 位教師參與本研 究的訪談,深入分享自己身在教育前線,對於高中翻譯題的認知與看 法,並針對大學入學考試的翻譯題型及學生困難,調整自己的教學內容 與教學活動。學生問卷共回收 98 份有效問卷,作答學生皆為參加過 109 年學測的高三應屆畢業生。本研究以 109 年學測英語考科之全臺平 均作為標準,將高於全國平均之學生歸類為高成就學習者,而低於全國 平均之學生歸類為低成就學習者,並分別透過訪談學生的方式,讓高低 成就學習者分別做民國 99 年至民國 108 年,共 10 年的學測與指考歷 屆考題,並觀察高低成就學習者的作答狀況進行分析。 本研究的結果發現,1. 教師與學生對於翻譯的認知不同。教師認為 在翻譯題中,學生對原文的理解最為重要,而學生則認為單字片語是拿 高分的關鍵。2. 為因應大考翻譯題,教師將教學翻譯活動融入其課程之 中,然而卻流為文法及句型教學,並非一般專業翻譯之中英文轉換等翻 譯技巧。3. 觀察過去學測與指考的翻譯題題型與配分,可瞭解到雖然為 了批改效率以及降低主觀評分,翻譯題比重相較於過去較少,是比重最 ii.

(5) 少的題型,也曾有 7 年的時間取消翻譯題型,然而從民國 93 年恢復至 今,即便大考經歷多次變革,翻譯題依舊存在,顯然翻譯有其不可取代 之地位。除此之外,教師對翻譯題型與配分皆還算滿意,也在問卷中表 示 108 課綱的上路,第一屆學生於 2 年後考的 111 年大學入學考試, 應保留翻譯題型。 關鍵字:教學翻譯、翻譯試題、英文能力. iii.

(6) Abstract This study takes high school English teachers and 12th grade students in central Taiwan as the research subjects, and discusses the focus, purpose, and effectiveness of translation teaching from the perspective of both teachers and students. Questionnaire surveys and interviews with teachers and 12th grade students in central Taiwan were conducted to understand their attitudes and thoughts on applying translation in teaching, as well as the translation questions in college entrance examinations from the perspective of teachers and students. This study explores the translation in high school English teaching, the essence of high school translation practices, emphases the teachers and students have when practicing translation, the significance of high school translation, and whether translation can help with language learning.. A total of 14 teachers from central Taiwan, including areas in Taichung, Changhua, and Nantou, filled out the questionnaire for teachers. These teachers have many years of teaching 12th grade students. Among them, 3 teachers participated in the interview of this study and shared their own in-depth understandings and views on translation in high school English and how they adjusted the content of their teaching activities according to the translation questions of college entrance examinations and the difficulties students encounter while practicing translation questions. A total of 98 valid questionnaires were collected from the students. All the students that filled in the questionnaires were senior students who had taken the 2020 General Scholastic Ability Test (GSAT). This study uses the national average score of 2020 GSAT English subject as standard. Students who score higher than the iv.

(7) national average are classified as high achievers, while students who score lower than the national average are classified as low achievers. Students were interviewed and both high and low achievers of English were asked to do the translation questions from the college entrance examinations of the past 10 years, from 2000 to 2019. The answers of both high and low achievers were observed and analyzed respectively.. The research results show that 1. Teachers and students have different perceptions of translation. Teachers believe that the most important thing in high school translation questions is students' understanding of the original text, while students believe that new words and phrases are the key to high scores. 2. In response to the translation questions in the college entrance examination, teachers have integrated translation teaching and activities into their English classes. However, such translation teachings focus on grammar and sentence pattern instead of translation skills such as the transfer between English and Chinese, as is emphasized in professional translation. 3. From the observation of translation questions and distribution of points in translation questions in the past college entrance examinations, it can be understood that although for the sake of efficiency and lowering the subjective score while marking the test papers, the proportion of translation questions is less than that what it was in the past, taking up the least percentage in the college entrance examinations. Translation questions were even cancelled for 7 years, but has been restored since 2004. Even if the college entrance examination has undergone many changes, the translation questions still exist, which shows us clearly that translation plays an irreplaceable role in terms of high school English learning. In addition, teachers are quite satisfied with the translation question types and v.

(8) distribution of points. With the 2019 curriculum guideline on the way, teachers have also indicated in the questionnaire that the 2022 college entrance examination for the first students after 2 years should continue to have translation questions in the college entrance examinations.. Keywords: pedagogical translation, translation test items, English ability. vi.

(9) 目次 謝誌……………………………………………………………………………..i 摘要……………………………………………………………………….........ii Abstract……………………………………………………………………….iv 目次………………………………………………………………………...…vii 表次……………………………………………………………………………ix 圖次………………………………………………………………………….....x 第一章. 緒論………………………………………………………………….1. 第一節. 研究背景與動機………………………………………………..1. 第二節. 大學入學考試英文科翻譯試題的現況………………………..3. 第三節. 大學入學考試英文科翻譯試題的未來展望—108 課綱翻譯題 型………………………………………………………………..6. 第四節 第二章. 研究目的與問題………………………………………………..7. 文獻探討…………………………………………………………….9. 第一節. 語言學習對翻譯的認知………………………………………..9. 第二節. 翻譯在高中外語學習中的作用……………………………....12. 第三節. 臺灣高中教學翻譯的問題…………………………………....17. 第三章. 研究方法…………………………………………………………...22. 第一節. 研究對象………………………………………………………22. 第二節. 研究工具………………………………………………………23. 第三節. 問卷調查的實施過程…………………………………...…….31. 第四節. 訪談的實施過程………………………………………...…….32. 第四章. 研究結果……………………………………...……………...…….34. 第一節. 高中英語老師問卷調查與訪談結果…………………...…….34 vii.

(10) 第二節. 高三學生問卷調查與訪談結果……………………………....57. 第三節. 師生問卷調查與訪談綜合分析…………………….......…….98. 第五章. 結論………………………………………………………..……...103. 第一節. 研究發現……………………………………………………..103. 第二節. 研究意涵與教學應用………………………………...……...104. 第三節. 研究限制與未來研究的建議………………………………..105. 參考文獻………………………………………………………………….....106 附錄……………………………………………………………………….....111 附錄一. 教師問卷………………………………………………..……111. 附錄二. 學生問卷………………………………………………..……113. 附錄三. 研究用同意書…………………………………………..……116. 附錄四. 學生訪談卷 A、B、C、D、E……………………..………117. viii.

(11) 表次 表 1-1 試卷架構表……………………………………………………………3 表 1-2 歷年學測非選擇題翻譯題題型與配分表……………………………4 表 1-3 歷年指考非選擇題翻譯題題型與配分表……………………………5 表 4-1 各校參與調查教師人數表…………………………………………..35 表 4-2 應用翻譯技巧在教學上的成效平均分數表………………………..37 表 4-3 其他教學方式列表……………………………………………..…….62 表 4-4 109 年學測英文考科五標級分……………………………………...98 表 4-5 109 年學測英文考科各級分分數…………………………………...99. ix.

(12) 圖次 圖 3-1 學生訪談歷屆試題隨機分配圖……………………………………..33 圖 4-1 教師年紀分佈圖……………………………………………………..34 圖 4-2 教師對大學入學考試翻譯題配分滿意程度統計圖………………..36 圖 4-3 教師對大學入學考試翻譯題形式滿意程度統計圖………………..37 圖 4-4 教師 D 之翻譯講義拍照圖檔 1…………………………………...48 圖 4-5 教師 D 之翻譯講義拍照圖檔 2…………………………………...49 圖 4-6 教師 D 之翻譯講義拍照圖檔 3…………………………………...50 圖 4-7 任課英語教師會另教翻譯題統計圖………………………………..59 圖 4-8 大考翻譯題最難處分佈圖…………………………………………..59 圖 4-9 教師教翻譯題的方式分佈圖…………………………………..…....61 圖 4-10 學生回答中常見關鍵詞分佈圖……………………………………64 圖 4-11 學生準備翻譯題方式分佈圖……………………………………....66 圖 4-12 學生認為翻譯題最重要的部分分佈圖………………………..…..68 圖 4-13 學生認為翻譯題次要的部分分佈圖………………………………68 圖 4-14 學生認為翻譯題中第三重要的部分分佈圖………………………69 圖 4-15 學生認為翻譯題中第四重要的部分分佈圖…………...………….70 圖 4-16 學生認為翻譯題中排序較不重要的部分分佈圖…………………71 圖 4-17 翻譯題是否有必要考的百分比圖…………………………………72 圖 4-18 學生態度--翻譯是學生必備能力統計圖………………………….73 圖 4-19 學生態度--單字量夠即可統計圖………………………………….74 圖 4-20 學生態度--文法正確即可統計圖…………………………...…..…75 圖 4-21 學生態度--翻譯很難無法拿高分統計圖………………………….76 圖 4-22 學生態度--學翻譯很不實用統計圖…...………………………..…77 x.

(13) 第一章 第一節. 緒論. 研究背景與動機. 中華民國的大學入學考試,包括民國 83 年起的大學學科能力測驗 (簡稱「學測」)以及民國 91 年開始的大學入學指定科目考試(簡稱 「指考」)。根據大學入學考試中心的官方網站,學測的目標主要有四:1. 測驗考生是否具備高中生應有的基本學科知能。2. 是否具備接受大學教 育應有的基本知能、通識導向。3. 結合生活或整合不同領域。4. 重視理 解與應用的能力;而指考的目標也有四:1. 測驗考生對重要學科知識的 瞭解。2. 測驗考生資料閱讀、判斷、推理、分析等能力。3. 測驗考生表 達的能力。4. 測驗考生應用學科知識的能力。而不論是學測或是指考, 在英文考科中包含的題型有詞彙題、綜合測驗、文意選填、閱讀測驗、 中譯英及英文作文,且根據「107 學測英文考試說明定稿」及「107 指 考英文考試說明定稿」 ,可見不論學測或指考,其測驗目標皆相同,如 下: 一、測驗考生對高中常用實詞詞彙 (content words) 的構詞、語意、 搭配詞 (collocation) 的瞭解與運用能力。 二、測驗考生參酌上下文意發展,掌握各類詞彙(含實詞、虛詞、慣 用語及轉折詞等)及句法應用的能力。 三、測驗考生依據篇章段落的文意發展,掌握實詞詞彙(含慣用語及 轉折詞)運用的能力。 四、測驗考生綜合運用詞彙(含慣用語)、語意、語法、語用的知 識,瞭解整篇或局部文意,並加以分析與推理的能力。 五、測驗考生將中文句子譯成正確、通順、達意英文的能力。 1.

(14) 六、測驗考生依據提示,運用所學詞彙、句法,寫出切合主題,並具 有一致性與連貫性短文的能力。 七、測驗考生邏輯思考、判斷與發揮創意的能力。 由此可見,大學入學考試中心對於英文科考試的測驗目標中,除了第 五點要求考生擁有「將中文句子譯成正確、通順、達意英文的能力」之 外,其餘皆側重於「詞彙(含慣用語) 、語意、語法、語用」。然而,這 個第五點說得有些含糊。何謂「正確」 、 「通順」 、 「達意」呢?這與嚴復 說的翻譯要求的「信、達、雅」十分相似,也是林語堂說的,翻譯講求 忠實、通順與美。在高中生的翻譯題目裡,對於譯文是否「正確」 ,指的 是高中生必須用到教育部指定的單字、文法正確,並且與原文意思相 同; 「通順」則是使用正確的句型,讓句子是正常的,沒有文法錯誤,強 調的是文法結構與句型的正確使用;而「達意」則包括在「正確」裡 面,在譯文中傳達正確的訊息。由此可見,高中生的翻譯題型以及評分 標準中,只要一個蘿蔔一個坑的,把正確的單字拼湊成正確的語序即 可。顯然,這與實務的翻譯標準有些落差,而這將是本文探討的一個重 點。 教育部在 103 年核定招聯會所呈報之「大學招生及入學考試調整方 案」中提到,自 107 學年度起,學測英文、指考英文均依據 99 學年度 實施之「普通高級中學課程綱要」 (簡稱「99 課綱」 )命題。在試卷架構 不變之下,僅微調非選擇題題型:第一大題以中譯英(單句翻譯)呈 現,第二大題英文作文為引導作文,題型包含主題寫作、主題句寫作或 圖片/圖表寫作等。 在「107 學測英文考試說明定稿」及「107 指考英文考試說明定稿」 中,可見原本的 99 課綱,其試卷架構如下:. 2.

(15) 表 1-1 試卷架構表. 題型. 題數. 選. 詞彙題. 15 題. 擇. 綜合測驗. 15 題(3 題組). 題. 文意選填. 10 題(1 題組). 閱讀測驗. 16 題(4 題組). 小計. 56 題. 非. 擇一出現. 句子合併或句子改寫. 5 題(1 題組). 選. 單句翻譯. 2 題(1 題組). 擇. 克漏式翻譯. 2 題(1 題組). 簡函寫作. 1 題. 主題寫作. 1 題. 看圖作文. 1 題. 題. 擇一出現. 小計. 3-6 題. 整卷題數. 59-62 題. 資料來源:99 課綱學科能力測驗英文考科命題方向. 從表 1-1 中我們可以看到,原本非選擇題的第一部分包含「單句翻譯」、 「克漏式翻譯」以及「句子合併與句子改寫」 ,三種題型併放在非選擇題 的第一部分擇一出題,可見大學入學考試中心認為,翻譯題型與句型息 息相關,甚至可以彼此取代,達到測驗考生該項能力的功能。. 第二節. 大學入學考試英文科翻譯試題的現況. 在 103 年的「大學招生及入學考試調整方案」中提到,英文考科非 選擇題的部分,微調非選擇題題型,其第一大題以中譯英(單句翻譯) 3.

(16) 呈現,雖然依然有翻譯題,但是顯然大考中心的專家認為,單句翻譯的 題型測驗面向夠全面,足以判斷學生是否達到該學科指訂目標。 學測及指考英文考科之非選擇題的題型分為兩種題型: (一)中譯 英,以及(二)英文作文為主題式的引導寫作。近幾年來,中譯英的部 份包括 2 小題合計 8 分,評分方式依各句所測驗之標的詞彙與句型結構 進行評閱。 學測從民國 83 年開始持續至今共 29 次,包括民國 91 年及民國 92 年兩次的學測補考,其題型與配分經歷了多次的變革,如下表:. 表 1-2 歷年學測非選擇題翻譯題題型與配分表. 年份. 題數. 配分. 民國 83-84 年. 5 句單句翻譯. 每句 4 分,共 20 分. 整段文章中的 民國 85 年. 每句 4 分,共 20 分 5 句單句翻譯. 民國 86-92 年(包括民. 取消翻譯(以簡答 0 分. 國 91, 92 年學測補考). 題或閱讀題代替). 民國 93 年. 2 句單句翻譯. 每句 5 分,共 10 分. 民國 94-109 年. 2 句單句翻譯. 每句 4 分,共 8 分. 指考從民國 91 年開始持續至今 108 年(今年民國 109 年尚未考指 考) ,包括民國 93 年的「敏督利颱風受塞地區考生補救考試」 ,共 19 次。其題型與配分也經歷了多次的變革,如下表:. 4.

(17) 表 1-3 歷年指考非選擇題翻譯題題型與配分表. 年份. 題數. 配分. 民國 91-92 年. 取消翻譯. 0 分. 民國 93-108 年(包括民國 93 年「敏. 每句 4 分, 2 句單句翻譯. 督利颱風受塞地區考生補救考試」 ). 共 8 分. 從歷年來的學測與指考題型可見,學測英文在非選擇題的部分,有了 一些改變。民國 83 至 84 年的翻譯題共有 5 個單句完整句子,每題 4 分,共 20 分。民國 85 年翻譯題,雖然也是 5 個句子,但是題目是一 整個中文段落,取其中的 5 個句子,讓考生進行翻譯。研究者認為會有 這樣的改變是因為,翻譯很多時候講求前後文以及情境,若能以段落的 方式呈現希望考生翻譯的句子,學生對原文可以有更完整的理解。民國 86 年至民國 92 年之間,翻譯題題型遭取消,由簡答題與閱讀題取代, 然而,這種現象僅持續 9 年,後來於民國 93 年至今,考題皆為 2 句 單句中進英翻譯,僅配分不同。從歷年學測配分上來看, 從最開始的 5 句,每句 4 分,共 20 分。後來的 9 年,因為沒有翻譯題型的關係, 配分為 0,一直到民國 93 年才又出現翻譯題型 2 句,每句 5 分,共 10 分。一年後,民國 94 年至今,翻譯題型皆為 2 句,每句 4 分,共 8 分。 指考從民國 91 年開始,比起學測較晚開始。在開始的前兩年與學測 相同,沒有翻譯題型。與學測相同,從民國 93 年開始有翻譯題,但配 分一直都是 2 句,每句 4 分,共 8 分,持續至今。雖然民國 86 至民 國 92 年的學測以及民國 91 年與民國 92 年的指考,因批改翻譯需要 大量人力,且容易因為主觀因素影響給分,在如此大型且重要的考試之 中,不斷遭到質疑,也有可能因為當時盛行溝通教學法 (communicative 5.

(18) language learning, CLT),強調學生的語言溝通能力,要能夠流暢、正確, 要多用英語、少用母語才能增加學生在英語方面的輸入,因此翻譯題型 被取消。而就算再民國 93 年恢復翻譯題至今,翻譯題題型的比重從最 早的 20 分下降到 8 分。雖然表面上看起來大家對翻譯的重視度逐漸下 降,但大考在經歷多次變革後,依舊保留此一大題,充分顯示出翻譯題 不可或缺的存在,也表示翻譯技巧可有效評量學生語言能力。. 第三節. 大學入學考試英文科翻譯試題的未來—108 課綱. 翻譯題型 民國 108 學年入學的高一新生開始適用 108 課綱。由於他們還在就 讀高一,所以尚未有 108 課綱的歷屆考題可供參考,而這一屆到了高三 考大學入學考試時,已是 111 年。大考中心也為了因應 108 課綱,研發 111 年大學入學考試的「研究用試題」 ,目的是為了瞭解 108 課綱之後的 題型設計、難易度,文章長短以及學生所需作答時間是否需調整,作為 往後出題之參考。「研究用試題」並非未來 111 年大學入學正式考試時的 最終版本,仍需討論與修正。由於一切都還在研究階段,為了研究方 便,大考中心發布的英文科的研究用試題有兩卷,但是有趣的事情是, 兩份試題中的選擇題部分,包括詞彙題、綜合測驗、文意選填、篇章閱 讀是一模一樣的。108 課綱中的大考考題,增加了「選擇題」與「非選 擇題」之間卷卡合一的混合題題型,這部份兩份考卷是不同的。而非選 題部分,跟之前一樣包括「中譯英」與「英文作文」 ,英文作文部分在兩 份考卷中題目也不相同,但翻譯題兩卷卻是一樣的。卷一與卷二的翻譯 題是相同的。其題目與參考答案如下: 1. 一個親切的微笑能給人好印象,比語言更有說服力。 6.

(19) A warm/An agreeable smile gives people a good impression and (it) is more persuasive than language/words. 2. 當人們初次相遇,微笑能夠拉近彼此的距離,促進溝通。 When people first meet, smiles can/will shorten the distance between each other and enhance communications.. 第 1 題主要想考的單字有「親切的」 、 「有說服力」 ,而片語有「給人好 印象」 、「比…更…」。而第 2 題想考的單字是「拉近距離」、 「溝通」,片 語有「當…十」以及後面的分詞構句。學生需要將所學到的單字與片語 正確地使用在句子中。 可以發現,108 課綱之下即將上路的 111 年研究用試題中的翻譯題 與學測與指考的翻譯題,並沒有太大的差異,依然維持 2 句單句中進英 的連貫式翻譯。然而,高中翻譯題考的重點是什麼?為什麼大學入學考 試變革的同時,翻譯題被保留了,題型與配分不變?是單字嗎?文法 嗎?又為何在大學入學考試經歷過這麼多次變革之後,翻譯題型依然不 變呢?這顯然翻譯題在檢驗高中生英語學習成果具有不可替代的地位。 本研究將會從教師與學生的角度,透過問卷調查與訪談的方式,深入探 討高中翻譯題的本質以及教學翻譯對語言學習的成效。. 第四節. 研究目的與問題. 在國內學習英語的過程中都會遇到需要翻譯的時候,無論是幫助英語 的理解或是表達自己的想法時,用英語寫出來或說出來。尤其對初學者 而言,每當看到一篇英語的文章、告示等,第一反應都是先將其翻譯成 母語去理解其意義,由此可見翻譯在英語學習的過程中扮演重要的角 7.

(20) 色。許多研究也從英語教學法的角度切入,探討如何在每一種教學法 中,運用翻譯練習來提升語言學習者的學習經驗與成效。翻譯有助於英 語學習,翻譯因此成為語言學習中很重要的一環,甚至出現在大學入學 考試的試題中,作為判斷學生英語能力的指標。然而,到目前為止翻譯 與語言學習之間的關係的研究並不多,現有的少數研究著重第二外語學 習者以及大學生,較少將高中生納入考量。 本文旨在探討教學翻譯對高中英語學習的意義和作用,其中一個重要 切入點就是大學入學考試的翻譯試題。大學入學考試的連貫式翻譯都有 正確答案,也就是大考中心提供的參考答案。考生須寫出出題老師當初 設計試題時,所期望考到的單字、片語、句型和文法。這顯然與實際的 翻譯情況很不一樣。翻譯應該要靈活,然而大學升學考試的英文翻譯 題,卻有正確答案,或大考中心所謂的「參考答案」 。表面上僅是「參 考」 ,但大考中心從未公布學生作答與實際被扣分的地方,無法得知到底 需要多貼近參考答案才可以得分。因此本文將探討對高中階段的語言教 學者與語言學習者來說,翻譯到底是什麼?高中的教學翻譯是如何應用 在語言學習之中?其成效如何?而高中階段的教學翻譯是否與大學入學 考試的翻譯題型接軌,有助於學生的英語學習,並透過高成就與低成就 學生的翻譯練習結果,檢驗大學入學考試的翻譯題型是否符合其學測及 指考的測驗目標。. 8.

(21) 第二章 第一節. 文獻探討. 語言學習對翻譯的認知. 古今中外,很多人熱衷於語言學習,也不斷尋找讓語言學習更有效率 的方式,於是出現了許多不同的教學法,其中,除文法翻譯法 (grammar translation method)、暗示感應法 (suggestopedia) 和團體學習法 (community language teaching) 之外,其他的教學法都認為翻譯會阻礙第 二語言的習得,主張只用目標語言 (target language) 授課。家長及學生總 是認為老師用全英語教學比較好,對學生有潛移默化的作用,讓學生沉 浸在目標語言的環境當中,希望藉由這種方式,自然而然地習得一門語 言。但是長期下來,教師發現這樣的方式成效不彰,且全英語教學在一 般的高中教室中幾乎不可能發生。 在高中英語課堂中使用全英語教學,在有進度及考試壓力的情況下, 加上常態分班,在同一個班級裡,學生程度落差過大,基本上無法進 行。全英語教學的支持者多半信奉沉浸式教學,希望學習者盡可能的接 觸第二外語,在這樣的環境中耳濡目染,自然而然地習得一門語言。然 而,全英文教學效率低下,原本用一兩句中文就可以讓全班同學快速理 解,現在卻要用更簡單的英文去解釋較難的英文,逐步引導學生,耗費 好幾倍的時間,也無法確定學生是否真的聽懂了。一個班級大約 40 人 左右,學生程度落差大,英文好的學生可能一下子就聽懂了,卻需要在 教室裡花大量的時間,聽老師用各種換句話說,試圖讓英文不好的同學 瞭解,甚至英文程度最差的同學,很可能在老師花了大量時間講解之 後,依然不懂,不但沒有達到效果,程度好的學生覺得浪費時間等待, 而程度不好的同學可能因為老師一直用他們不懂的語言解釋他們不懂的 9.

(22) 東西,過程漫長也痛苦,因而更加失去興趣,出現直接放棄聽講或是假 裝自己懂了。也因為在如此多人的班級當中,教師無法在一節 50 分鐘 的課堂之內有效的讓全班都理解上課的內容,費時費力。 不只這樣,高中課程有進度壓力,每個學期通常需要完成一冊的英文 課本,加上每學期會有 3 次段考,也會有每次的段考範圍,教師其實是 有進度壓力,必須要在考試之前上完指定內容。若沒有完成,則會遭到 學校、家長及學生的施壓。所以在有進度壓力的情況之下,教師講課速 度勢必不能太慢,若無法達成指定進度,學生無法在有限的時間內,獲 得進度所要求之知識內容,雖然照顧到語言學習中強調的自然及引導式 教學,但可能效率低下,影響學業表現。所以在高中的英語課堂中,會 根據學生程度,盡可能使用外語,但不可避免地仍需要以母語以及翻譯 輔助教學,讓學生在學習第二外語時,達到最高成效,可見翻譯在高中 英語學習中扮演非常重要的角色。 在 21 世紀的今天,第二外語的教學已有各種創新的想法,其中一個 很大的轉變是重新開始將翻譯使用在外語學習的教室中。過去有接近一 世紀的時間,大部份的教材教法都不鼓勵使用翻譯 (Cook, 2010),直到現 在又開始將翻譯視為語言學習的第五技巧,是學生在語言學習中必須要 會的技能 (Witte et al., 2009, Leonardi, 2010)。 張嘉倩 (2009) 與周中天 (2014) 提到「翻譯教學」與「教學翻譯」 不論在目標層次,教學對象,進行方法等都大不相同。「翻譯教學」的翻 譯是原文與譯文皆有明確讀者,教學內容必須包括對原文與譯文的讀 者、用途、目的等不同變數的分析,並以譯文目的為依歸選擇翻譯策略 以產出符合譯文目的的譯文文本。「教學翻譯」中的翻譯通常只要依照譯 出語提示的詞彙與. 文法結構寫出譯入語文本即可,較為貼近高中英語所 需之能力。教師在課堂中使用「教學翻譯」 ,將翻譯作為一種語言學習得 10.

(23) 過程與工具,檢驗學生對於高中英語的單字片語、文法句型的掌握度, 以及如何寫出正確的英文句子,用正確的表達自己的想法。 外語教學中使用教學翻譯是一件歷史悠久的事,然而翻譯似乎一直被 排除在主流外語教學方法之外。在大家崇尚以全英語教學的氛圍下,很 少有人思考這樣的方式是否真的是最有效的方法,還是融入母語,在教 學中使用翻譯其實效果更好。目前許多英文教師甚至在談論教學法時, 第一個遭受批評為最死板的、填鴨式教學就是文法翻譯法。大家似乎在 瞭解翻譯對語言學習的作用之前,已經將翻譯排除在外了,因為文法翻 譯法顧名思義就是「記語法規則、記單詞、練習翻譯文學作品」。教學中 使用翻譯會受到母語的干擾。以英語為外語的學生而言,在學習上使用 翻譯,通常會先用母語,也就是中文想好之後,再想辦法用英文表達。 學生在無法使用英語正確的表達自己想說的內容時,便會從他們的母 語,也就是中文先行思考,所以我們可以發現,學生外語程度越低,越 需要依賴翻譯。這種中英文之間的轉換,需要對母語有足夠的理解,才 能用較不熟悉的英語進行轉換與翻譯。因此,外語教學能不能使用翻譯 是一個值得探討的問題。 傳統上,語言學習當中有四大技巧:聽、說、讀、寫。然而 Wu 和 Stephens (1991:29) 在 Be Bicultural to Be Bilingual 一文中提到 “Most Chinese teachers of English agree that their primary goal should be to develop students’ proficiency in five areas: hearing, speaking, reading, writing and translating the English language….” 這段話說,大部分的母語為中文的英 文老師,在進行第二外語教學時,強調的基本目標是要培養學生的五大 能力:聽、說、讀、寫以及對英語的翻譯能力…,他們將 translating the English language,也就是翻譯,列入語言學習的第五種技能(the fifth skill),甚至可以與傳統的聽、說、讀、寫相提並論,翻譯的地位大幅提 11.

(24) 升。早期在第二外語的學習理論中,許多人排斥翻譯,到後來翻譯成為 學習第二外語的輔助工具,對習得一門外語而言,具有正面意義與貢 獻。國內也有許多學者專家也十分認同翻譯作為語言學習得第五技巧, 比如何慧玲 (1997) 在翻譯理論與訓練對英語教學的啟示一文中提到金陵 教授近年來積極提倡翻譯列為外語教學,聽、說、讀、寫之外的第五技 能,且她自己認為教學翻譯法與外語教學法可相輔相成。 翻譯作為一種學習外語的技巧,其定義與一般認知有所不同。Oxford (1990) 認為翻譯就是在語文的各種層次包含單字片語直到整篇文本,將 目標語言的表達方式轉化為母語,或將母語轉化為目標語言。Leonardi (2009:143) 也指出,「跟聽、說、讀、寫相比,翻譯不應該被視為另一種 語言技巧,因為它包含,且在某種程度上包含所有其他技巧 (should not be seen, and consequently treated as a completely different language skill as compared to reading, writing, speaking, and listening because it is an activity which includes them and is, to a certain degree, dependent on them.)。」 Campbell (2002) 提到,翻譯是一個多技巧的語言活動,包含接收與輸出 的一種語言技巧,譯者在進行翻譯時,會同時用到所有技巧。它與聽、 說、讀、寫這四個技巧並沒有太大的差異,因此可以被視為是「第五技 巧」 。. 第二節. 翻譯在高中外語學習中的作用. 許多學者專家對翻譯運用在外語教學有不同的觀點,有些專家指出將 翻譯有助於學生學習外語,不但可以增加學生在現實生活場景中練習這 個語言,也可學習獨特的文化語言技巧,讓學習環境更加生動活潑 (Cervantes, 2010)。且根據研究調查,使用翻譯和口譯來提高學生的英語 學習,比使用削減式雙語教學 (subtractive bilingualism),即直接使用第二 12.

(25) 語言模型形成鮮明對比,後者以犧牲傳統語言為代價來促進英語流利, 而運用翻譯在教學中,使學生不但學習語言效果較佳,也不會取代母語 (Cervantes, 2010)。也有學者在 16 歲的中學生身上做實驗,相當於臺灣 的高一學生,將教學翻譯和翻譯練習運用在一般的高中程度的第二外語 教學中 (Ferreira Gaspar, 2009)。他使用翻譯後的熱門新聞和雜誌,提供給 學生作為討論教材,發現學生更熱衷於討論原文與目標語言之間的差 距,以及用怎樣的語言來表達原文更加適當 (Ferreira Gaspar, 2009),而這 樣對於語言的翻譯討論,不但提升學生學習動機,進而增加了語言學習 的效果。 Arter (2017) 認為翻譯是溝通最基本的方式,卻在外語教學中被忽略 也被鄙棄。他的研究以土耳其的外語教學為例,說明應用翻譯在外語教 學的看法以及翻譯活動是否提升學生語言技巧。有趣的是,他的調查對 象包含學生、實習老師及正式老師,對應用翻譯在教學之中,卻有不一 樣的看法。前兩者都習慣於也支持翻譯的應用,反倒是正式老師都反 對。而就翻譯的成效方面,Artar (2017) 做了實驗,將受試者分成兩組, 在八週的課程中,對照組的教學融入了翻譯活動,而控制組則是完全使 用全英語,也就是完全用目標語言進行。他的實驗結果發現,對照組的 寫作表現明顯大幅進步,因此 Artar 總結學習外語時不應該迴避翻譯練 習。 Koletnik (2013) 在研究中提到,從 20 世紀以來,翻譯在外語教學中 的角色頗具爭議性。文法翻譯法的支持者認為應用翻譯在教學中是好 的,而溝通為主的教學法則認為這非常不好。然而近幾年來,許多學者 專家呼籲大家應多將翻譯納入語言學習,也因此文章中探討大家普遍反 對應用翻譯在外語教學中的原因。而在研究最後,Koletnik (2013) 希望未 來的語言教學人員及翻譯人員都能將翻譯應用在教學之中,成為有建設 13.

(26) 性的教學工具。 Malmkjar (2010) 也在 Handbook of Translation Studies 這本書中 Language Learning and Translation 這個章節提到,雖然我們感覺翻譯是外 語學習的前提條件,但是否將翻譯納入語言學習中,一直都是西方語言 教學界備受討論的議題。到底應該使用自然的學習方法,還是文法翻譯 法呢?即便許多老師認為翻譯融入語言教學十分有效,但大多數語言教 學專家不建議使用翻譯協助語言學習,特別是對中小學的學生。Harvey (1996) 以法國為例,提到在過去,語言學習教室之中,翻譯是被禁止 的,老師還得「偷偷」使用翻譯在教學中,很顯然政策上明文禁止使用 翻譯這件事,和在教學第一線的老師對翻譯的認知,是有落差的。翻譯 在語言教學中也扮演不同的角色。若是利用翻譯,讓學生練習將外語翻 譯進自己的母語,這使學生能夠練習對外語的理解,然而這與真正的翻 譯教學並不是同一件事。真正的翻譯教學,根據 Vienne (1994),是針對 翻譯過程中的技巧,將原文的訊息正確且通順地翻譯成另一種語言,搭 建橋樑。而讓學生翻譯進第二外語的教學翻譯,也就是我們大學入學考 試翻譯題的狀況,讓學生練習單句中譯英的題目,是可以用來測試學習 者對第二外語的產出能力 (Malmikjar, 2010)。 其實我們不難理解為什麼很多學者不願意把翻譯運用在語言教學之 中,因為他們認為文法翻譯法跟真正的翻譯教學一點關係都沒有,而是 讓學生練習如何清楚翻譯出獨立的句子。為了使學生按照他所會的單字 文法將這個翻譯寫出來,這些多半是刻意造出來的句子。所以, Malmikjar (2010) 在反對應用翻譯在教學方面也提出理由,一來是因為他 認為翻譯是獨立於聽說讀寫之外的語言學習技巧,是需要另外花時間學 習的一門專業。況且,翻譯是不自然的,會誤導學生以為每個單字在原 文以及外語之中,都會有一對一的對應詞彙,且使用翻譯會不斷提醒學 14.

(27) 生以母語思考,阻撓學生直接用第二外語思考。他還認為翻譯是測驗語 言學習成效很爛的方法之一。 前面提到,現在高中英語教學中的翻譯,與單字量和文法句型關係密 切。然而,Prince (1996) 提到,越來越多人建議,學習單字時盡量不要 利用翻譯或仰賴第二外語的情境來學習。雖然這個想法尚未經過實驗證 實,外語學習者也普遍不認同,但 Prince 做了實驗,調查研究到底利用 情境學習較有效果,還是翻譯練習。Prince (1996) 的研究結果顯示,利 用翻譯學習的學生,在單字量的提升優於情境學習,但對於低成就學習 者而言卻有困難,無法將自己過往認知轉達成第二外語。 Garcia (2011) 對此也有相關研究,她利用機器翻譯,發現學生在直接 用第二外語寫出句子時,所需要的專注力較高,也需要多次的修正才有 辦法完成。雖然她的研究以機器翻譯為主,但他提到在過往研究中,通 常使用翻譯在語言學習中的是高成就學習者,並非初學者。他也發現, 當今的許多線上翻譯軟體的定位,在於幫助低成就學習者,也就是那些 對於第二外語的能力非常有限的人群。課堂當中也有證據指出,即便違 反老師的建議,學生會自行上網找尋工具翻譯,可見翻譯在語言學習當 中是多麼的重要且不可或缺。Garcia (2011) 請學生利用機器翻譯,分別 以母語及第二外語寫出指定句子,發現對初學者,或是低成就學習者而 言,翻譯可以提升他們的溝通能力。而且,程度越低,透過機器翻譯能 直接用第二外語寫出句子的單字越多。 放眼望去,將教學翻譯應用在語言學習之中,有人支持,也有人反 對,然而幾乎所有的研究都著重了不同語言教學法的效果以及翻譯的使 用,很少研究著重於高中英語教育中的翻譯,只有 Pym (2013) 在其研究 中調查了 52 位德國的老師,對初等、中等級高等教育在英語教學中使 用教學翻譯的頻率進行比較,從 Pym 的研究中可以看到其實大家在語言 15.

(28) 學習中,並不是特別重視翻譯。他還調查了 15 位使用翻譯在教學中的 老師,發現大部分使用翻譯在教學中的老師,都是將獨立句子翻譯進母 語,而第二高的才是將母語翻譯成獨立句子 (Pym, 2013) 。反觀臺灣的 大學入學考試中,卻主要考單句翻譯進英語。考生如何在老師使用教學 翻譯頻率不高的情況下得到高分以及單句中翻英的考法是否真的能達到 測驗目標,也是值得我們探討的問題。 然而,雖然國外的英語課堂當中使用教學翻譯的活動值得我們參考, 但不同國家國情不同,所使用的教材及教學活動並不完全適合臺灣的教 學環境和中英文的翻譯。西方國家的教育體制與台灣也有很大的差異, 西方國家的教學翻譯經驗無法直接套用於臺灣的情況,所以我們應該將 別人的優點學起來,而缺點的部分也引以為鑒,經消化吸收,再內化修 正調整成一套適合臺灣高中英語教學的教學翻譯活動。 根據 Catford (1965: 20),「翻譯是將原文從一個語言替換轉變成另一 種語言,把原文想表達的內容,在另一種語言中,將相同的內容呈現出 來 (the replacement of textual material in one language by equivalent material in another language)」,讓讀者可以從目標語言直接理解原文。張培基 (1993:1) 也有類似的看法,他說「翻譯是運用一種語言把另一種語言所表 達的內容準確而完整表達出來的語言活動。」本文與 Aguado (2013) 的 文章類似,將翻譯視為第二外語教學的工具之一,因此,與一般訓練翻 譯人員所用的翻譯不同,僅指第二外語教學中的翻譯練習。許多專家學 者也就一般翻譯與教學翻譯 (pedagogical translation) 進行定義與探討。 張嘉倩 (2009) 稱翻譯系所的教學為「翻譯教學」,而高中課堂中的教學 為「教學翻譯」,由此課見兩者不同。很多人其實不清楚這兩者之間的差 別,也有學者認為這樣的現象歸咎於大家其實並沒有那麼重視翻譯。許 多學者開始注意到這件事,比如 Vermes (2010)、Klaudy (2003) 和 16.

(29) Holmes (1994) 都認為我們必須將一般的翻譯與教學中的翻譯活動進行區 分,根據他們的功能來進行分類,比如說,教學中的翻譯只是個工具, 用來提升學生第二外語的能力,因此教學中的翻譯並不是一般翻譯中, 將原文翻譯成「目標」語言,也不是最終產物,而是一個中間過程中的 工具與教學方法。 一般翻譯與教學中的翻譯,除了在功能上不同之外,其目標對象也不 同。教學中的翻譯會依據學生的語言能力與程度進行調整,內容可能偏 離真實情境,僅為了達到學習與鞏固第二外語的目的。教學中也偶爾會 透過翻譯練習題進行學生程度的評分與評量,除了平常小考之外,各校 校內段考之外,甚至連大學入學考試都將翻譯題作為考題的一種,用來 評判學生的語言程度。本問卷也將在教師訪談中,詢問受訪教師對於一 般翻譯與教學中的翻譯的認知與區別,以及對於大考中考翻譯題的形式 與配分之滿意度也會在本文中進行探討。. 第三節. 臺灣高中教學翻譯的問題. 翻譯題在臺灣大學入學考試中,不論大學學力測驗或指定科目考試 中,分別在 100 分當中佔了 8 分,不算是太大的比例,但卻是很重要 的部分。翻譯在高中英語教學中,幾乎天天使用,但卻不是許多老師教 學上的重點,反倒是注重背單字、文法句型,甚至這幾年來,大家越來 越重視閱讀理解,認為能理解才稱得上是真正意義上地習得一門語言, 如果單單只是翻譯的中英轉換,那其實在高中階段,那也只是單字文法 句型的應用,並不是真正的活學活用。 許多研究討論了翻譯在語言學習中的作用以及重要性,然而卻很少人 研究是否應該「教」翻譯,還是僅僅將翻譯視為語言學習的一種工具而 已。而本研究特別著重高中生在英語學習的過程中,做翻譯題時會遇到 17.

(30) 的困難。其實高中生遇到的翻譯題,跟一般翻譯有些區別。高中考題中 的翻譯題,根據教育部考試說明中提到,大考中的翻譯題以單句翻譯為 主,目標為「測驗考生將中文句子譯成正確、通順、達意英文的能 力。」也就是說,學生要運用自己在過去高中兩年半到三年的時間所學 的英文單字、片語、文法,將題目的中文句子翻譯成英文。所以,當學 校老師幫學生準備翻譯題時,其實就是要學生多背單字,熟練文法及句 型結構,以達到「正確、通順、達意」的英文,與真正的「教翻譯」似 乎有較大差異,琢磨地並非更高層次地翻譯的好與壞,而是是否正確 等。但是即便如此,在周中天與王滿芳 (2004:90) 的研究中,調查了高中 校內 13 位老師以及高二的 86 位學生,仍然發現大多數學生認為翻譯 對他們的語言學習是有幫助的。雖然研究結果顯示,學生在做翻譯題時 的主要困擾為字詞片語、句型結構等,但學生也都認為進行翻譯練習, 有助於他們瞭解英文相關問題, 「對其聽、說、讀或作文皆有正面效 用。」 周中天和王滿芳 (2004) 在文章中對翻譯練習,給予了詳盡的定義, 翻譯練習專指高中生所做的中英文轉換練習,尤其是中譯英的筆譯練 習,題型包括單句整句式、單句填空式、短文段落填空式、短文段落 式。他們也在文中多次提到翻譯具有引導臺灣高中英語寫作教學的作 用。然而在教學現場的教師們對此有不同的聲音,支持此一說法的老師 認為,若學生能在翻譯指定句子時,用正確的單字片語文法寫出正確的 句子,之後確實會對學生之英語寫作有所幫助,畢竟以英語為第二外語 的學生在寫英文作文時,也是先用母語思考,再把自己想寫的翻譯成英 文,所以若單句能寫好,那較長篇的作文就不會有太大的問題。當然也 有許多反對的聲音,反對此一論述的教師普遍認為,對高中生而言,翻 譯題考的其實是學生的單字量、句型語法的使用以及對句構的掌握度。 18.

(31) 也就是說,翻譯題跟英文作文,雖然都屬於非選擇題,但對於檢測學生 英語能力的功能上,有本質上的差異。這也是為什麼有些教師認為,英 文作文甚至較翻譯題容易,因為當學生在寫英文作文時,倘若遇到不知 道如何用英文表達的單字片語,學生大可換個用詞即可,甚至句型也不 受限制,可以全都使用最基本的句型即可表達內容。 劉月雲和廖柏森 (2010) 也對大學入學考試英文科翻譯試題進行深入 的探討,研究中提到雖然翻譯題佔的分數並不高,甚至是所有題型當中 比重最低的,但依然扮演很重要的角色。研究中從過去的聯考開始講 起,分析了共 100 題翻譯題及其所應用到的翻譯技巧,也在研究中提到 高中翻譯題的目的在於檢驗學生是否能運用所學之單字片語與文法句 型,寫出正確且簡潔的英文句子,其目的與專業翻譯有所不同,也建議 教師針對翻譯題常考的文法與內容,對教學進行調整,藉由教導學生常 用的翻譯技巧,提升學生的翻譯能力。 沈耿立 (2014) 的研究中提到,許多人只把翻譯當成語言學習的一種 工具,也不認為可以運用翻譯來進行語言學習,外語學習中的翻譯,經 常被忽略。在英語教學方面,許多人也把文法翻譯法視為最死板、填鴨 式的,中英對照學習法,只適合初學者,並不適合更高階的語言學習。 但真的是如此嗎?或許翻譯與語言教學之間的關係,比我們想像的密 切。然而,沈耿立的研究以臺灣北部的國民中學為例,而本研究則針對 臺灣中部地區的高級中學,研究任教於高三的英文老師及高三學生對翻 譯在英語學習中的學習方式、困難、以及解決方法進行研究,希望透過 本研究瞭解,高中教學翻譯是否真的對語言學習有幫助,以及現在高中 英語教學翻譯是否真的能幫助學生在大學入學測驗中,獲得高分以確實 達到學測與指考的測驗目標。 根據大學入學考試中心於民國 109 年 4 月 15 日發布之「109 學年 19.

(32) 度學科能力測驗英文考科評分標準說明」,非選擇題的題型與配分皆與過 去幾年一致,共占 28 分,分為兩種題型,而今天我們要討論的中譯英有 2 小題,合計 8 分。其評分標準如下: 1. 本大題總分 8 分,每小題滿分 4 分。 2. 每小題各有 8 個部分,各部分獨立;每個錯誤扣 0.5 分,各部 分扣完為止。 3. 相同之拼字錯誤或文法錯誤,只扣一次。 4. 句首未大寫或標點符號不妥,各扣 0.5 分,只扣一次。 從評分標準中可以看出,高中翻譯題的評分標準注重單字拼字、大小 寫、標點符號及文法。由此可知,高中階段的翻譯停留在直譯階段,學 生只要用自己學過的單字片語和文法,把中文轉換成英文即可,這不需 要太多的翻譯技巧,僅止於語言轉換而已。 民國 109 年學測英文考科非選擇題部分,翻譯題共有 762 人拿到滿 分,較去年提升 0.43%,9372 人拿 0 分滿分人數比例,較去年下降 3.08%。民國 108 年學測英文考科非選擇題部分,翻譯題共有 210 人拿 到滿分,13911 人拿 0 分。民國 105 年指考英文考科翻選擇題部分, 英文翻譯題有六千多人零分。民國 99 年學測英文考科非選擇題部分, 翻譯題滿分人數比去年少 267 人,而 0 分人數則有 15157 人。民國 98 年學測英文考科非選擇題部分,翻譯題共有 22179 人 0 分。2007 年 07 月 20 日的聯合報中,報導民國 96 年(2007 年)指考中,有兩 萬考生翻譯題拿 0 到 1 分。此一數據顯示程度落差之大,而高中英語教 學是否應在聽、說、讀、寫之外,加強教學翻譯,是我們需要思考的問 題。 周中天 (2014) 也提出針對中學英語課程可進行的教學翻譯活動,教 師應如何協助學生辨識中英文之間,語言結構上的共同點與不同點,進 20.

(33) 而有效學習如何寫好翻譯題。他建議可從三個方向去討論:培養語文意 識、有效教學活動、與正確教學評量。本研究訪談教師,瞭解其上課時 會進行的教學翻譯活動,包括練習逐句翻譯、大量練習等。然而,因為 高中題翻譯題型的關係,教師教學上容易變成大量的文字對譯,以及教 師大量用中文解說,導致語言學習成效不彰。除此之外,正確的教學評 量也很重要。翻譯強調的不應該只是文字表面形式上的對應,而更應該 讓學生明白,翻譯應該在維持兩種語言本身具有的特性,用不同的語言 表達相同的語意,正確傳遞訊息,避免中式英語或不正確的使用方式, 文章中也舉例說明學生容易在對應單字片語都寫出來的情況下,依然犯 下中式英文或用法錯誤的情況,依舊無法順利得分。. 21.

(34) 第三章 第一節. 研究方法. 研究對象. 本研究範圍限定臺灣中部地區(中彰投)的高級中學,包括臺中、彰 化、南投地區。研究分兩部分,一部分是臺灣中部地區高三學生共 101 位。高三學生目前已在高三下學期,也已經考過學測,他們的單字量、 文法及句型,比起高一、二年級的學生,較為充足,且已經歷過學測的 高三同學,也為了學測進行多次模擬考與總複習。因此,以高三學生作 為研究對象,可以排除許多可能影響研究結果的變因,例如高一、二同 學學到的英文還不夠多,做翻譯題時錯誤率大增,無法判斷這些錯誤是 因為單字量不足、句型還沒學到或是其他原因所造成。由於本研究跨多 校進行,所以不同於過往研究,本研究以 108 學年度全臺高三生之成績 為依據,均標以上定義為高成就學習者,而低於均標者則視為低成就學 習者。如此一來,就能避免明星學校普遍表現成績較好,出現該校之後 標成績依然高於他校之高標的現象、不同老師給分標準不同等問題,可 提升研究調查結果的可信度。 本研究另一部分是針對在臺灣中部地區任教的高三英文老師進行問卷 調查及訪談。教師問卷調查回收 14 份有效問卷進行分析。至於訪談部 分,則是邀請 3 位填寫問卷的老師協助完成,分析師生對教學翻譯在語 言學習上的作用,進而瞭解教學翻譯對臺灣高中生英語學習的意義和作 用。. 22.

(35) 第二節 研究工具 壹、問卷設計 一、教師問卷 本問卷(見附錄 1)為線上問卷,前面的基本資料是為了瞭解教師的 背景,是否曾任教過高三,以及有多少年的教學經驗。由於本研究對象 為臺灣中部(中彰投地區)的高中英文老師,所以也要求受試者將自己 的學校名稱及所在縣市寫下來,以確認該研究對象符合本研究的範圍要 求。 由於翻譯題題型前前後後已考了 32 年,包括民國 70 年到民國 82 年的聯考試題、民國 83 年到民國 85 年及民國 93 年至今的學測及指 考,不計民國 86 年到民國 92 年之間取消翻譯題型,共高達 53 次考 試中都有翻譯題,扣除不在本研究範圍內的聯考,在過去幾年間的 40 次考試中,翻譯題的配分從未改變,始終佔英文考科 100 分中的 8 分,而未來在 108 課綱中的大學入學考試,大考中心所發布的研究試題 中的翻譯題,配分依然維持 8 分,所以在問卷第 10 題中調查教師對於 翻譯題配分的滿意程度。而除了配分之外,也在第 11 題當中詢問教師 對翻譯題出題形式的滿意程度。 第 12 題則詢問教師教學生翻譯之後,分別對高低成就的學生語言學 習方面的成效如何,以及對學生整體英語學習的幫助是否顯著,以瞭解 教師所進行的翻譯活動是否確實對學生有幫助。 第 13 題則是問教師在教學生翻譯練習題中, 「原文理解」、 「單字 量」 、 「文法句型」、「句子正確」 、 「分析句構」以及「翻譯技巧」 ,請教師 依照其重要程度排序,以瞭解教師在教翻譯題時,會特別注重翻譯題中 23.

(36) 的哪個部分,搭配訪談題目,瞭解教師在翻譯題中特別強調並給學生加 強的部分。 第 14 題是瞭解教師認為在大學入學考試中考翻譯題是否必要。在前 面的章節提到,雖然翻譯題的題型在大學數學考試中,曾經被取消了將 近 8 年的時間,但在民國 86 年之前的 16 年,以及民國 93 年後持續 至今的 16 年的時間,都一直保留翻譯題的題型,包括接下來的 111 年 大學入學考試也是。然而,在問卷及訪談當中,都可以看見大家普遍認 為翻譯題考的其實是單字片語、文法句型,在這樣的情況下,是否試題 中的其他部分,比如單字選擇及文法選擇,就可以取代翻譯題的題型, 所以調查教師覺得是否應保留翻譯題題型。 而問卷的最後一題則是問教師對於高中生擁有翻譯作為一種語言能力 的態度為何。語言學習的歷史中,許多教學法否定將翻譯應用在語言教 學之中,所以將本題設計在本問卷中是為了理解現在的高中教師是否認 為翻譯是高中生必備的能力之一。 原先要在問卷中問教師是否會在「單字教學」 、 「文法句型」 、 「講解課 文」 、 「延伸活動」、「檢討考卷」時使用翻譯練習作為教學活動,以瞭解 教師是否會在教學中使用翻譯相關的教學活動以及使用在教學中的哪一 個環節。由於這個問題層面太廣,無法用問卷的方式詳細說明,於是本 題將會在教師訪談中請每位教師分享,瞭解現今臺灣中部地區的高中英 文老師對於在教學中使用翻譯練習的態度為何 二、學生問卷 除了前面的基本資料之外,學生問卷(見附錄 2)第 11 題從學生的 角度想瞭解現在臺灣中部地區的高中英語老師,在教學生語言學習的四 大技巧「聽、說、讀、寫」之外,是否會教學生怎麼做翻譯題,以學生 24.

(37) 的角度瞭解他們認為教師所提供的教學翻譯,偏向於哪一種練習,是否 與學生所面臨的困難相呼應。本題欲從學生的角度看他們所接受到的翻 譯練習是否對應到他們真正需要提升與加強的部分。 第 12 題詢問學生在準備大學入學考試中的翻譯題時,會如何準備以 及針對哪部分特別加強練習,包括多背單字片語、熟悉文法句型、多看 英文文章、多做翻譯題目等。 第 13 題則搭配教師問卷,瞭解學生對於翻譯題的認知,以及學生認 為在做翻譯題時,「原文理解」 、 「單字量」 、 「文法句型」、 「句子正確」、 「分析句構」以及「翻譯技巧」中,何者較為重要。這裡的重要就是 說,哪部分寫好了,就可以拿到比較高分。 第 16 題與教師問卷相同,但從學生的角度理解學生認為在大學入學 考試中考翻譯題是否必要。而最後第 17 題,一樣從學生角度瞭解學生 對於翻譯的態度,以及他們認為翻譯在語言學習中的重要性有多少。從 本題中也可以瞭解學生對於翻譯的重視度有多少,以及推論學生是否會 因此更努力準備翻譯題,以在大考中獲得高分。我們也可以瞭解學生是 如何將翻譯應用在語言學習之中。翻譯並不只是個大考中要應付的題型 之一,學生在學習英語的過程中,是如何運用翻譯技巧來學習語言。 而在最後一題第 17 題與教師問卷相同,以瞭解學生對翻譯的態度。 問卷中原本要調查學生在寫翻譯題時,認為最困難的地方是什麼?此 問題是為了瞭解學生在做翻譯題最需要得到的協助是什麼。本題後來會 在學生訪談中進行詢問,用學生實際做得題目,請他們說明在那些地方 遇到困難以及解決方式,進而瞭解學生實際在做翻譯題時的實際狀況。 貳、訪談大綱設計 一、教師訪談 25.

(38) 訪談問題的設計是為了彌補問卷的不足,希望透過深入訪談的方式, 瞭解教師是如何將翻譯應用在語言教學之中,以達到學生英語學習的最 大效果。研究者總共訪談了 3 位教師,分別來自於彰化鹿港高中、員林 高中及彰化女中,透過線上訪談的方式進行。訪談大綱如下: 1. 你覺得高中翻譯題與一般的翻譯有何區別? 2. 大學入學考試英文科翻譯試題對您的英文教學有何影響? 3. 請問您會特別教學生如何寫翻譯題嗎?為什麼? 4. 請敘述您是怎麼教學生做翻譯題的?學生的反應或接受程度如何? 5. 請問您能分享一些翻譯練習的活動嗎?可否提供翻譯相關的教材? 6. 請問通常您會將翻譯練習應用在哪部分的教學上面?效果如何? 7. 請問您在翻譯教學的過程中,遇到的困難有哪些?您又是如何解決這 些困難的呢? 8. 請問您覺得翻譯練習對學生整體英語程度有幫助嗎?特別是哪方面 呢?. 二、學生訪談 研究者總共訪談了 10 位學生,都來自研究者所任教之高中,而且透 過實際約談學生,請學生當場完成歷屆試題之後,實際進行訪談。學生 訪談大綱如下: 1. 請描述一下當時在做這題題目時的想法 2. 請描述當時做這道題目時遇到的困難 3. 請描述當下處理題目的方式. 26.

(39) 參、問卷和訪談預試預試 (pilot test) 一、教師部分 (一)教師問卷 教師問卷的預試,研究者找了臺中與彰化各一名的教師參與。兩位老 師在作答時,都對翻譯的定義有些困惑。比如原本問卷的第 10 題問: 「請問您是否使用翻譯練習作為以下教學活動?」由於「翻譯練習」的 定義很廣泛,所以每一個填答者對於「翻譯練習」的理解都不一樣,因 此影響他們的作答。問卷一開始的說明中提到, 「本問卷中所提到的翻譯 教學,並非使用母語教學進行講課講解,而是指運用翻譯練習及增強中 英轉換技巧的方式,輔助語言教學。」在這個定義的前提之下,老師們 對「中英轉換技巧」也提出了疑問,若學生問: 「老師,apple 是什 麼?」 ,而老師答:「蘋果。」又或者說,老師問學生單字的意思,或是 某句話的意思,比如:「I admire you. 是什麼意思?」學生: 「我欣賞 你。」這樣單字或短句的直接中英文對照,是否能稱之為翻譯?這裡學 生知道意思,把相對應的中文說出來就叫做翻譯了嗎? 再者,課堂中使用的翻譯多為口頭上的翻譯,不論是講課、解題或是 練習,強調的是溝通式語言教學法,要學生理解課文或是題目之後,做 出回應。而學生也可能用在回答問題時,先將自己的想法用中文想好, 再以英文回答,這些都是中英轉換技巧的運用,因此稱之為翻譯。而老 師也設計相關活動等,訓練學生運用這樣的中英轉換技巧。然而,本文 探討的是大學入學考試中,非選擇題部分的翻譯題,共兩題連貫式中譯 英的翻譯題,是書面的翻譯,與老師一般在課堂中使用的「翻譯練習」 並不相同,所以教師在試測時,很難理解要怎麼運用書面的翻譯題來進 27.

(40) 行教學活動。 在原本的教師問卷中,詢問教師會在教學的哪個部分使用翻譯練習。 問卷中所提到的部分有:單字教學、文法句型、講解課文、延伸活動、 檢討考卷以及其他(請自行填寫) 。然而這也一樣遇到了定義上的問題, 單字教學中,如果只是中英文的轉換,甚至只是中英對應的詞彙,那可 以叫做翻譯嗎?如果可以,那只要用中文講解,都叫做翻譯。其他部分 的教學也遇到同樣對於翻譯練習的理解上的差異,比如,要怎麼用翻譯 講解課文呢?用中文講解是否就是使用翻譯技巧呢?而兩位受試者對於 延伸活動也有不一樣的想法,由於無法明確舉例說明,因為大家對於延 伸活動的想法也不同。至於檢討考卷的部分,本來學生在做題時,都是 用中文理解英文題目的,而老師解題或是檢討考卷時,問的也是是否有 不會的單字、看不懂的文章片語,並用中文解釋,因為考卷上有看不懂 的問題,若又用英文去解釋,那不但沒有達到檢討考卷讓學生理解錯誤 的效果,還低效又耗時,而若使用中文講解,那還是翻譯嗎? 其他較小需要修改的地方為問卷的設置。本問卷採線上問卷,原本許 多問題皆為必選題,但經試測者建議,有些開放性問答的問題,不需要 有這個設置,可答可不答。以及在詢問教師關於翻譯運用在學生上的效 果中,將學生分為高低學習成就者,試圖瞭解教師覺得運用翻譯在教學 之中,對不同程度的學生是否有不同的成效,然而在教學現場中,班上 人數眾多,程度差異大,很難顧及每位學生,也不會因為學生差異而進 行不同的教學方式,更不可能注意到每位學生因為運用翻譯的學習成 效。可以增加成效的方式很多,教學方式多元而且並行,教師無法得知 學生的學習成效變好是否因為教師在教學中運用翻譯的關係,故新增 「不知道」這個選項。 教師問卷的題目經過多次修改,除了前面調查教師的基本資料之外, 28.

(41) 最後的問卷版本中主要的問題為: 1. 請問您對大學入學考試翻譯題配分的滿意程度。 2. 請問您對大學入學考試翻譯題形式的滿意程度。 3. 應用翻譯技巧在教學上的成效(1 表示效果最不顯著,5 表示效果最 顯著) 4. 請問您在教學生做翻譯題時會特別注重哪些部份,請依其重要順序排 序。 (依據排列,1 表示最重要,5 表示最不重要) 5. 請問您覺得大學入學考試是否有必要考翻譯題? 6. 請問您覺得翻譯技巧是一個高中生必須要具備的能力嗎? (二)教師訪談 研究者經過多次修正,最後進行試測的訪談大綱如下: 1.. 你覺得高中翻譯題與一般的翻譯有何區別?. 2.. 大學入學考試英文科翻譯試題對您的英文教學有何影響?. 3.. 請問您會特別教學生如何寫翻譯題嗎?為什麼?. 4.. 請敘述您是怎麼教學生做翻譯題的?學生的反應或接受程度如何?. 5.. 請問您能分享一些翻譯練習的活動嗎?可否提供翻譯相關的教材?. 6.. 請問通常您會將翻譯練習應用在哪部分的教學上面?效果如何?. 7.. 請問您在翻譯教學的過程中,遇到的困難有哪些?您又是如何解決這 些困難的呢?. 8.. 請問您覺得翻譯練習對學生整體英語程度有幫助嗎?特別是哪方面 呢? 接受試測的老師共 2 位,一位來自臺中市的學校,另一位來自彰化. 縣,兩位老師年紀在 26-35 歲之間,均有多年教學經驗,也都任教過高 三班級。訪談預計進行 1 小時,但實際預測結果,依每位老師願意分享 29.

(42) 的內容多寡而有所不同,平均大約花 40 分鐘左右。教師訪談的試測進 行還算順利,可能是因為可以互動的關係,一來一回的問答,從受試教 師口中獲得了許多意見。 二、學生部分 (一)學生問卷 學生問卷試測的部分,邀請兩位已考過學測並已錄取理想大學的高三 學生。他們兩位均為高成就學習者。原本應該高低成就學習者的測試者 都找,但因為低成就學習者,通常對英文問題沒有想法,看到不會的題 目就直接放棄,於是請高三期他英文老師推薦幾位對英文練習題及問卷 較有個人想法且知道如何表達的同學,請他們參與預試。. (二)學生訪談 除了問卷之外,學生還須做 2 題組,共 4 題的連貫式翻譯。其中兩 題來自學測、兩題來自指考,兩題組會來自不同年度,且不會是 109 年 學測的題目,畢竟高三為應屆考生,對題目記憶猶新。原本希望能讓學 生多寫幾題,然而考量到實際運作上的困難,教師也有上課壓力,無法 讓學生利用課堂上的時間寫翻譯題,影響進度或考試安排。因此,研究 者從過去十年 (99-108) 的學測指考題中,隨機挑選,同時也確保每題會 有 2 位學生作答,以利後續分析。而訪談部份只針對彰化縣立和美高中 的高三學生進行施測,並將接受問卷調查的學生分為高成就學習者與低 成就學習者。訪談大綱如下: 1. 請描述一下當時在做這題題目時的想法 2. 請描述當時做這道題目時遇到的困難 30.

(43) 3. 請描述當下處理題目的方式. 第三節. 問卷調查的實施過程. 壹、教師問卷 本研究將問卷發給臺灣中部地區曾任教於高三的英語老師共 14 位, 其中有 7 位來自彰化縣市、6 位來自臺中市以及 1 位來自南投縣市。 首先,教師問卷的部分先瞭解教師所任教的高中以及任教年資,並知道 教師是否曾教過高三學生,以瞭解教師是否有協助學生準備及複習大學 入學考試的經驗。接著詢問教師對大考中翻譯題部分的滿意度為何,包 括配分及形式等等。而因為大考中有翻譯題,所以詢問教師在教導學生 翻譯時的成效如何,並瞭解教師在教如何做翻譯題時,會將重點放在教 學中的哪個部分。最後問教師對於高中翻譯的態度,大考是否有必要考 以及高中生是否需要具備有翻譯能力與技巧。 貳、學生問卷 學生問卷的部分共邀請 101 位學生填寫問卷,其中有 3 份無效問 卷,所以最後收回來的有效問卷有 98 份,這些學生全部都來自彰化地 區的學校。一開始先詢問學生的學測成績,將受試學生分類為高成就者 及低成就者,分別調查分析,看學生的問卷調查結果是否有所不同。問 卷會調查老師與學生對於翻譯的感想,翻譯是什麼,上課教翻譯的看 法,以及他們認為翻譯對自己的幫助為何。調查學生如何準備學測及指 考的翻譯題,以及他們在這些試題上的表現為何。. 31.

參考文獻

相關文件

The purpose of the study aims at discussing the important factors of affecting junior high school students in aboriginal areas in terms of learning mathematics.. The research

This purpose of study was to realize, as well as the factors of influence of information technology integrated in teaching by junior high school special education teachers in

This study was conducted to understand the latest situation between perception of principal‘s leading role and school effectiveness in junior high schools, and

It aims to understand the authentic English learning adjustment of junior high school students in remote area and to compare the difference between the family background and

The purpose of this study was to investigate the current situation of multicultural literacy and intercultural sensitivity of junior high school teachers in Taichung

This study was based on the decomposed theory of planned behavior (DTPB) , aimed at investigating whether the behavior will of junior high school teachers integrating

The participants of this case study are two eighth graders in junior high school. The math game is designed to assist in teaching volume four, chap- ter one of grade eight

The study mainly focuses on discovering the actual situations and issues facing senior high school students in remote areas in studying mathematics and tests the discovery by