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沒有找到結果。

第九章 新移民與社會工作

第五節 如何增進社會工作人員的多元文化勝任能力

目前各縣市對於新移民及其家庭相關服務,幾乎都是由「外配中心」社會 工作人員提供,但是這些社會工作人員不僅年紀輕、實務工作經驗淺,同時也比 較欠缺多元文化覺察力,這些都可能影響個案服務的成效與品質。在最後一節中,

將透過對「美國社會工作人員協會」(NASW)對專業倫理規範的討論,提出我國 社會工作應如何增進社會工作人員多元文化敏感度與,與提升社會工作人員多元 文化勝任能力(cultural competence)。

一、美國社會工作專業人員多元文化的規範

所謂「文化勝任能力」(cultural competence)是指:在提供服務過程,助 人工作者有能力覺察到,案主可能因其種族、性別、年齡、宗教信仰或身體功能 等差異,而影響其對事件或經驗的認知、行為與態度反應的不同,覺察到不同文 化背景的案主,可能因其性別或文化差異而在家庭關係中經驗到權力不平等或甚 至遭受壓迫的事實(Ferrer, 1998; Ko & Brownell, 2005; Sue, 2006)。

在 1970 年代初期,「美國社會工作教育協會」(Council on Social Work Education, CSWE)提倡社會工作人員必須具備對不同族群多元文化的覺察能力,

時並未引起太多關注。2000 年修訂了「專業倫理守則」(Code of Ethics),將多元 文化(multiculture)納入專業倫理規範,規範社會工作人員必須具備三個層面的 多元文化能力:(NASW 1999, 引自 Sue, 2006;包承恩、王永慈主譯,2000;林 木筆,2007)

1. 了解文化及其對人類行為和社會的功能。

2. 具備服務對象文化背景的知識基礎,並且在提供服務過程,能展現對服務對 象文化及不同族群服務對象文化差異的敏感度。

3. 能透過教育過程,致力於對多元文化及權力壓迫的了解。

上述規範,主要是幫助社會工作人員能達到四項目標:

1. 自我覺察:

透過自我反省,覺察自己對特定文化族群的刻板印象、偏見或歧視,並檢視 社會工作理論、方法、策略的價值。

2. 理解案主的文化觀點:

理解文化觀點與日常生活經驗息息相關,在提供服務過程中必須能與來自不 同背景之服務對象分享不同文化觀點,了解服務對象對事件的認知、反應、行為 與態度的文化意義。

3. 發展適切的服務策略與技巧:

59

發展適切的服務策略與技巧,在提供服務過程包容不同背景服務對象的觀點,

讓服務對象有機會對自己的問題與需求表達意見,並能與服務對象討論服務目標,

而非單方面的專業凌駕個人權利。

4. 覺察組織與制度內部促進或抑制的力量來源:

覺察到組織內部對於多元文化是站在支持或反對的立場,同時對社會制度是 強化或抑制多元文化發展的事實有覺察能力,必須適度的挑戰這些不正義與錯誤 的迷思。

二、如何增進多元文化勝任能力

(多元)文化勝任能力絕對不是一蹴可及,需要長期教育、自我反思、及生活與 實務經驗的累積,才能逐漸提升多元文化覺察能力。Sue(2006)提出自我檢視 架構:

(一)覺察(awareness)層次

第一個層次是屬於態度和價值信念(attitudes and beliefs)的層次,具有文化勝 任能力的社會工作人員,不僅要能敏感覺察自己對特定文化背景的群體的刻板印 象與偏見,可能在服務過程對服務對象產生影響,同時能覺察到自己與服務對象 對於特定事情的文化信念與價值觀的差異可能對服務的影響。

(二)知識(knowledge)層次

第二個層次是屬於知識的層次,具有多元文化勝任能力的社會工作人員,必須對 服務對象的文化背景或價值信念有所了解,並覺察到這些文化價值信念是如何影 響服務對象對事件的認知與看法,甚至可能影響服務對象對接受服務的反應與詮 釋。

(三)技巧(skills)層次

第三個層次是屬於實作的層次,具有文化勝任能力的社會工作人員,必須能夠透 過會談與訪視,運用各種溝通技巧與工作方法達到充分雙向溝通,在互動與溝通 過程必須回歸服務對象的社會與生活脈絡,才能充分瞭解服務對象的問題與需 要。

許多多元文化學者(Dana, 2005; Congress and Gonzalex, 2005; Phillips, 2007)強調,

若不涉及權力(power)的本質,只有討論文化之間的差異(differences),那麼 這樣的多元文化論述,充其量也只不過是建立在強勢文化的多元文化主義,缺乏 對弱勢文化的理解。多元文化的本質不僅不同文化並置在社會的事實而已,同時 也關注來自不同文化背景的族群與團體,在互動過程中是否遭受歧視或壓迫的權 力不平等(inequality)事實。

表 9-2 彙整了美國社會工作專業人員倫理守則中對於多元文化倫理規範,和 Sue

(2006)檢視社會工作人員多元文化勝任能力的架構,回應我國邁向多元文化社 會過程中,應透過何種機制與訓練內涵,增進社會工作人員對於多元文化勝任能 力。

三、結語

我國已經邁入多元文化社會。隨著多元文化社會的到臨,政府對於新移民的

60

居留與公民身分,也逐漸由封閉、排他,朝向開放、接納的態度;對於新移民及 其家庭相關福利政策與服務輸送,也逐漸擺脫過去保守與殘補思維,轉為彈性開 放與融入的立場。但是整體社會仍瀰漫著對新移民的刻板印象、偏見與歧視,而 提供新移民及其家庭服務的社會工作人員,也經常落入個人主觀價值判斷的迷思,

不僅影響服務效能,更可能成為對新移民壓迫來源而不自知。因應多元文化社會 發展趨勢,社會工作必須正視多元文化的重要性,發展出一套具有本土色彩、且 符合本土經驗之多元文化教育的重點與內涵,增進社會工作人員多元文化覺察能 力,讓實務工作人員都能成為具有文化勝任能力的助人工作者。

【問題與思考】

1. 當提到新移民時,妳/你的腦海會浮現甚麼樣的想像?

2. 目前社會上大多數人對於新移民有那些刻板印象?妳/你覺得哪些刻板印象 是有歧視的成分?

3. 妳/你覺得社會工作教育應提供那些課程與訓練內容,才能幫助學生成為具 有多元文化素養的社會工作人員?

4. 除了現有的福利服務之外,妳/你認為可以加強提供哪些福利服務?

【建議研讀著作】

1.夏曉鵑、陳信行、黃德北(2008)《跨界流離:全球化下的移民與移工》。臺北:

臺灣社會研究雜誌社。

2.顧玉玲(2008)《我們:移動與勞動的生命記事》。臺北:刻印。

3.邱埱雯(2005)《日本與臺灣的亞洲新娘》。臺北:巨流。

參考書目

內政部入出國及移民署全球資訊網(2010)統計資料。2011 年 3 月 2 日,取自 http://www.immigration.gov.tw/lp.asp?ctNode=29699&CtUnit=16434&BaseDS D=7&mp=1

內政部戶政司全球資訊網(2009)人口資料庫之人口資料統計。2010 年 1 月 30 日,取自 http://www.ris.gov.tw/version96/population_01.html

家庭暴力及性侵害防治委員會(2010)96 年至 98 年家庭暴力事件通報被害人籍 別統計。2009 年 12 月 6 日,取自

http://dspc.moi.gov.tw/ct.asp?xItem=2291&ctNode=776&mp=1

內政部兒童局全球資訊網(2004)發展遲緩兒童早期療育。2009 年 10 月 7 日,

取自 http://www.cbi.gov.tw/CBI_2/internet/main/doc/doc.aspx?uid=228 行政院主計處(2010)2009 年 8 月 1 日,取自

http://www.dgbas.gov.tw/ct.asp?xItem=13213&CtNode=3504&mp=1 教育部統計處(2008)統計資料發佈時間表。2010 年 11 月 24 日,取自

http://www.edu.tw/files/site_content/b0013/fomas.xls

61

王永慈(2005)〈外籍與大陸配偶家庭之貧窮分析〉,《臺灣社會工作學刊》,4:

3-32。

王永慈、彭淑華(2005)《外籍與大陸配偶福利提供規劃之研究》。內政部社會司 委託研究。

王宏仁(2001)〈社會階層化下的婚姻移民與國內勞動市場:以越南新娘為例〉,

《臺灣社會研究季刊》,41: 99-127。

王宏仁、唐文慧(2009)《夫枷蓮花:十六個受暴越娘的出走》。臺北:巨流。

王志弘(2006)〈族裔─文化經濟、謀生策略與認同協商:臺北都會區東南亞風 味餐廳店個案研究〉,《國立政治大學社會學報》,39: 1-43。

王秀紅、楊詠梅(2002)〈東南亞跨國婚姻婦女的健康〉,《護理雜誌》,49(2): 35-41。

王明輝(2006)〈跨國婚姻親密關係之探討:以澎湖地區大陸媳婦的婚姻為例〉,

《中華心理學刊》,19(1): 61-87。

王燦槐、林艾蓉(2009)〈臺灣女性勞動力運用之比較:以東南亞配偶、大陸配 偶、本國有偶婦女為例〉,《臺灣東南亞學刊》,6(2): 97-134。

包承恩、王永慈主譯(2000)《社會工作價值與倫理》。臺北:紅葉。

李明堂、黃玉幸(2008)〈新移民在成人基本教育研習班學習現象之研究〉。發表 於「2008 年臺灣東南亞區域研究年度論文研討會」。97 年 4 月 25 日中央研 究院人社中心亞太區域研究專題中心亞洲大學管理學院國際企業學系東南 亞企業研究中心主辦。

李明臻(2006)《彰化縣幼稚園外籍配偶家庭需求研究》。嘉義:國立嘉義大學幼 兒教育學系研究所碩士論文。

沈倖如、王宏仁(2003)〈融入或逃離?越南新娘的在地反抗策略〉,收錄於蕭新 煌(主編),《臺灣與東南亞南向政策與越南新娘》,頁 249-286。中央研究 院亞太區域專題研究中心。

林木筆(2007)〈美國社會工作對多元文化境況的回應:省思及借鏡〉,《社會政 策與社會工作學刊》,11(2): 79-110。

林開忠(2006)〈跨界越南女性族裔邊界的維持:食物角色的探究〉,《臺灣東南 亞學刊》,3(1): 63-82。

邱淑雯(1999)〈在地國際化:日本農村菲律賓新娘〉,《當代》,141: 108-117。

邱淑雯(2003)《性別與移動:日本與臺灣的亞洲新娘》。臺北:時英。

翁毓秀(2006)〈為新住民建構社會包容的家庭政策〉,《社區發展季刊》,114:

61-76。

夏曉鵑(2000)〈資本國際化下的國際婚姻:以臺灣的外籍新娘現象為例〉,《臺 灣社會研究季刊》,39: 45-92。

夏曉鵑(2001)〈「外籍新娘」現象之媒體建構〉,《臺灣社會研究季刊》,43:

157-196。

夏曉鵑(2002)《流離尋岸─資本國際化下的「外籍新娘」現象》。臺北:臺灣社 會研究。

62

陳小紅(2006)〈跨界移民:臺灣的外籍與大陸新娘〉,《亞洲研究》,52: 61-92。

陳淑芬(2003)〈大陸新娘的擇偶、受虐與求助歷程─兼論服務提供者對大陸新 娘的假設及其對服務提供的影響〉,《社區發展季刊》,101: 182-199。

陳毓文(2010)〈新住民家庭青少年子女生活適應狀況模式檢測〉,《教育心理學

陳毓文(2010)〈新住民家庭青少年子女生活適應狀況模式檢測〉,《教育心理學

相關文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