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沒有找到結果。

第二章 早期五大社的分類與比較

第三節 子弟團的復興

立 政 治 大 學

N a tio na

l C h engchi U ni ve rs it y

144

第三節 子弟團的復興

子弟團從日治末期至戰後初期,歷經皇民化運動、二次世界大戰、政權轉換、

二二八事件等影響,受過一些衝擊。1950 年代,社會逐漸穩定,子弟團活動復 甦,進入最後一段興盛期。民國 42 年(1953),《聯合報》報導北港的音樂活動:

近來研究音樂風氣極盛,有西樂、國樂(南、北管、票房)等,各團體練 習處大多設在媽祖廟內,華燈初上東西樂齊鳴,熱鬧異常。夜半尚有南管 清音悅耳,使遊人依依忘歸。140

從這則報導可知,當時每天晚上,在朝天宮內有「東西樂齊鳴」,有西樂和 國樂各種團體,這裡的「國樂」是指廣義的傳統音樂,如南管、北管、京劇票房 等。南管還「敕」141到半夜,可見南管是有錢有閒的人在玩的音樂。以下敘述戰 後前期的發展:

一、南管

(一)集斌社

民國 47 年(1958)元月,朝天宮宗聖臺落成。142 1 月 22 日,集斌社舉行演 奏會慶祝。根據節目表所寫:

噯仔143指和「綉成孤鸞」、簫指和「心肝跋碎」

唱曲起倍工過北調;宿譜「四時佳景」

唱曲之曲目如下:

表 4-11 集斌社慶祝朝天宮宗聖臺落成曲目表

曲名 滾門 演唱者

一 叫小童 倍工 顏清四

二 杯酒勸君 倍工 蔡老池

三 幸遇良才 倍工 蕭烟祥

四 行船人 倍工 楊 義

五 論人情 倍工過北調 顏清四

六 奏明君 寡北 曾百年

七 赤壁上 金錢北 陳維謀

八 冷宮寂悶 北調 許 讚

140 北港訊,〈綠島紅塵【北港】〉,《聯合報》1953.3.27,第 4 版。

141 南管絃友說玩南管為「佚陶」,曲詞寫為「敕桃」。

142 林文龍、李西勳、吳政恆編撰,《北港朝天宮文物專輯(壹)》(北港:財團法人北港朝天宮,

2014),頁 23。

143「噯仔」:小嗩吶。

‧ 國

立 政 治 大 學

N a tio na

l C h engchi U ni ve rs it y

145

九 一路安然 北調 高玉清

十 離漢宮 南北交 魏火炎

十一 白雲飄渺 北調 陳清安

十二 冬天寒 北調 陳少資

十三 小將軍 南北交 鄭錦波

十四 形影 四朝元 陳祥百

十五 遠望鄉里 四朝元 洪元得

十六 愁人怨 北調 許啟東

十七 告大人 南北交 麗雲

十八 鼓返五更 北調 愛珍

十九 心頭思想 北調 顏清四

資料來源:紀雅博老師提供。

從這份節目表可以知道,在曲目安排上仍遵守傳統「指→曲→譜」的結構,

中間的唱曲也是依照「排門頭」的順序,換滾門必須先唱一首「過枝曲」為過渡。144 如上表第四首滾門為「倍工」,第六首為「寡北」,所以第五首需要安排「倍工過 北調」的「過枝曲」為過渡。

從演唱者而言,出現兩位女性―「麗雲」和「愛珍」,女性加入傳統子弟團 的現象,在戰後越來越多,南管的演唱者轉為以女性為主。

民國 51 年(1962),鈴鈴唱片行出版,集斌社演奏之唱片七張,唱片上書有 指導者是施光華先生,別號老虎先。145演唱者則為魏秀雲和郭麗雲兩位女性。

表 4-12 集斌社唱片一覽表

唱片編號 曲名 滾們 演唱者

FL-394A 山險峻 中滾 魏秀雲

B 見水鴨 長滾 魏秀雲

FL-395A 輕輕行 中滾 郭麗雲

B 三更人 中滾 郭麗雲

FL-396A 杯酒勸君 倍工 魏秀雲 B 遙望情君 相思引 郭麗雲 FL-397A 我為汝 北相思 魏秀雲 B 出漢關 長潮陽春 郭麗雲 FL-398A 回想當日 相思引 郭麗雲

B 滿空飛 寡北 魏秀雲

FL-399A 聽杜鵑 北調 魏秀雲

144 呂錘寬,〈民國以來南管音樂文化的演變〉《音樂研究學報》3(1994.6),頁 13。

145 呂錘寬,〈民國以來南管音樂文化的演變〉,頁 19。

‧ 國

立 政 治 大 學

N a tio na

l C h engchi U ni ve rs it y

146

B 燈花開 長滾 魏秀雲

FL-400A 告大人 南北交 魏秀雲

B 望明月 中滾 魏秀雲

資料來源:呂錘寬,〈民國以來南管音樂文化的演變〉《音樂研究學報》3(1994.6),頁 19。

(二)武城閣

武城閣武城閣在戰後設立會長一職,歷任資料如下:

表 4-13 武城閣歷任會長與館先生一覽表

民國 西元 會長 館先生

1 34 1945 高棕 蔡福安

2 蔡福安 王火淵

3 44 1955 高烶芳 陳玉新 4 53 1964 王火淵

許丙丁 陳玉新

沈夢熊

5 61 1972 蔡錦芳 陳玉新 6 70 1981 許丙丁 王火淵 7 73 1984 陳政行 王火淵 8 76 1987 陳介民 王火淵

資料來源:蕭雅玲,〈北港鎮之南管〉,《音樂研究學報》3(1994.6),頁 149。

民國 75 年(1986),武城閣曾受邀到嘉義市參加扶輪社和獅子會的典禮演 出、146

二、子弟戲

北港的子弟戲團,每團都有一齣拿手好戲,因此地方有一句俗諺云:「集雅 軒『倒銅旗』,錦樂社『一文錢』,錦陞社『剪羅衣』,和樂軒『三國志』。」147「集 雅軒」的樂種是北管;「錦樂社」和「錦陞社」是九甲戲;「和樂軒」是京戲。再 加上「新樂社」的歌仔戲,北港的子弟戲在最興盛時,共有北管戲、京戲、九甲 戲、歌仔戲四種不同的劇種。

子弟戲在戰後初期仍相當盛行,人員也相當充足。北管子弟團「集雅軒」在 民國 40 年(1951),達到全盛時期,包括站山(出錢的地方人士)、藝員(前後 台演出者),共有一百五、六十人。先賢吳燦華、吳炎林受訪時,提及興盛期的 盛況:

146 蕭雅玲,〈北港鎮之南管〉,《音樂研究學報》3(1994.6),頁 150。

147 紀雅博採訪、紀錄,〈北港子弟戲〉手寫稿,頁 5。

‧ 國

立 政 治 大 學

N a tio na

l C h engchi U ni ve rs it y

147

興盛期,人手可分雙陣,一陣出陣遶境、一陣演戲。學戲的人多,也可出 雙棚戲,那就是把戲台加大,後台演奏在中間,雙棚演員同在這戲台上各 演同一齣戲,且戲碼多如黃鶴樓、忠義節等大戲,一棚演員就需二、三十 人,其盛況由此可知。148

民國 43 年(1954),蔣中正六十八歲壽誕時,集雅軒受邀前往臺北士林慈諴 宮媽祖廟前公演子弟戲,當時參加演出的前後場人員,將近四十人。149

民國 51 年(1962),集雅軒會員陳金田與曾老成認為,由於媽祖遶境隊伍很 長,媽祖鑾轎離金聲順開路鼓太遠,所以成立駕前開路鼓「聖震聲」,聖震聲亦 擔任聖安宮五年千歲之開路鼓。150

新街錦陞社的九甲戲在最興盛時,社員多達六十多人,民國 50 年代曾到臺 北大稻埕、嘉義城隍廟、臺南天后宮公演。根據十八歲就進入錦陞社,曾當該社 小生的蘇金生先生口述:

我們每到一處公演,棚仔腳就站滿了一大群人,台上演得如醉如癡,台下 觀眾掌聲如雷是常有的事。我們全團一律男生,當時生旦,由蔡連晃先生 反串,因面貌姣美、唱腔優雅,戲迷都以為他是女的,因此每當戲後,大 夥兒都爭先恐後看他上廁所,等到看他上男生廁所,才知道他確確實實是 男的……。151

當時錦陞社很多台柱,他們每個人都是唱作俱佳,身懷絕技。那時大花蔡長、

花旦蔡用、老生劉拋、蔡東合、老旦何家長、蔡東山、小旦林飛東,個個都能歌 能彈。

三、西樂

(一)北港樂團

民國 39 年(1950)10 月 31 日,蔣中正六秩晉四誕辰,全臺各地都舉行慶 祝活動,晚間於南陽國小運動場,由駐軍某師政治處及北港樂團舉辦遊藝晚會。152 北港樂團,是北港最早的西樂子弟團,成立於大正 14 年(1925),原名「新協社」, 由陳家湖擔任指導。153戰後,改名為「北港樂團」。154

148 許士能、許文綺,〈叶奏鈞天集雅軒―訪笨北港集雅軒談北管及子弟戲〉,《笨港雜誌》25.26

(1993.12),頁 20。

149 廖財聰主持,紀雅博紀錄,〈北港鎮分組座談紀錄〉,《耆老口述歷史(十八)雲林縣鄉土史料》

(南投:臺灣省文獻委員會,1998),頁 543-544。

150 鄭志明、孔建中,《北港朝天宮的神明會》(大林鎮:南華管理學院,1998),頁 116。

151 顏昭武,〈北港錦陞社風光五十年代〉,《聯合報》1999.10.3,第 39 版。

152 北港訊,〈全臺各地籌備慶祝總統六秩晉四壽誕〉,《中央日報》1950.10.28,第 9 版。

153 廖財聰主持,紀雅博紀錄,〈北港鎮分組座談紀錄〉,《耆老口述歷史(十八)雲林縣鄉土史料》,

‧ 國

立 政 治 大 學

N a tio na

l C h engchi U ni ve rs it y

148

民國 47 年成立神明會,置有「至聖先師、天上聖母爐」,每年農曆 8 月 16 日舉行過爐和吃會。155

民國 55 年(1966)11 月 1 日,為慶祝總統八秩華誕,陳家湖家族於北港高 中依仁堂舉行音樂會。陳家湖,出身笨港南壇水月庵望族,其妻子林觀蘭、長子 陳茂萱、長媳段悅治、次男陳茂竹、三男陳哲久、四男陳哲正、長女陳令觀、五 男陳哲民、次女陳桂英、三女陳琴姬、六男陳哲昌,均擅長西樂演奏,被譽為音 樂世家。演出節目有七重奏、小提琴獨奏、鋼琴獨奏、女高音獨唱、五重奏、大 提琴獨奏、四重奏等十二曲目,均由陳氏家族擔綱演出。長子陳茂萱為作曲家,

特為總統八秩大壽作「祝壽歌」,長媳段悅治獨唱臺灣民謠「蓮花池」,這是陳家 第二次對外演出。156

民國 57 年(1968)9 月 30 日,陳家應北港國際獅子會之邀請,於北港高中 依仁堂舉行第三次家庭音樂會。157民國 61 年(1972)8 月 27 日,陳家長女陳令 觀結婚,以及次女陳桂英訂婚誌慶,於北港南陽國小禮堂舉行第七次家庭音樂 會。158

(二)麗聲樂團

民國 40 年(1951)9 月 15 日,雲林縣中秋節勞軍團,於北港中學大禮堂舉 行慰勞軍中英雄大會,邀請軍中克難英雄、勞動英雄、政治大考優勝官兵,及各 機關團體首長約 250 人,參加慰勞會節目有:一、聚餐會,二、由婦女會贈送襯 衣褲,三、由北港麗聲樂團表演音樂,四、下午二時電影大會,由吳縣長親自主 持。159

其中第三項,北港麗聲樂團,成立於昭和 5 年(1930)。160指導老師是蔡榮 森先生(1921-2008),高中留學日本時參加學校吹奏樂團,戰後曾指導元長樂團、

北港農工管樂隊、北港宗聖商工管樂隊、大埤崇先高中管樂隊、林內國中管樂隊 等。161

麗聲樂團亦有一個「天上聖母」爐,每年農曆 8 月 21 日舉行過爐和吃會。162

頁542-543。

154 鄭志明、孔建中,《北港朝天宮的神明會》(大林鎮:南華管理學院,1998),頁 112-113。

155 鄭志明、孔建中,《北港朝天宮的神明會》(大林鎮:南華管理學院,1998),頁 112-113。

156 北港訊,〈音樂家庭祝壽演奏〉,《徵信新聞報》1966.10.31,第 8 版。

157 北港訊,〈一片歌聲琴韻,譜出快樂家庭〉,《中央日報》1968.9.30,第 6 版。

158 北港訊,〈音樂世家為女完婚,閣府老幼演唱慶祝〉,《中央日報》1972.8.28,第 6 版。

159 雲林訊,〈何日報恩遇 征人盡望鄉〉,《聯合報》1951.9.16,第 7 版。

160 管樂研究會編,《日本吹奏樂年鑑》(東京:管樂研究會,1941),頁 262。

161 劉建志先生口述,李孟勳訪問、紀錄,2016 年 4 月 4 日於北港鎮大同路劉宅。

162 鄭志明、孔建中,《北港朝天宮的神明會》(大林鎮:南華管理學院,1998),頁 114。

‧ 國

立 政 治 大 學

N a tio na

l C h engchi U ni ve rs it y

149

第四節 廣東音樂、現代國樂

隨著教育的普及,加上廣播和唱片的傳播,「現代國樂」這種有別於傳統南 北管子弟團的新型樂團,也進入地方社會,成為宮廟的子弟組織,以下探討北港 的「國樂」發展。

隨著教育的普及,加上廣播和唱片的傳播,「現代國樂」這種有別於傳統南 北管子弟團的新型樂團,也進入地方社會,成為宮廟的子弟組織,以下探討北港 的「國樂」發展。

相關文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