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沒有找到結果。

曲館與地方社會―北港音樂子弟團的變遷 - 政大學術集成

N/A
N/A
Protected

Academic year: 2021

Share "曲館與地方社會―北港音樂子弟團的變遷 - 政大學術集成"

Copied!
248
0
0

加載中.... (立即查看全文)

全文

(1)國 立 政 治 大 學 民 族 學 系. 博士論文. 曲館與地方社會 政 治 大 立 ―北港音樂子弟團的變遷 ‧. ‧ 國. 學. n. er. io. sit. y. Nat. al. Ch. engchi. i n U. v. 指導教授:康培德博士 研 究 生:李孟勳. 2016 年 12 月.

(2) 立. 政 治 大. ‧. ‧ 國. 學. n. er. io. sit. y. Nat. al. Ch. engchi. i n U. v.

(3) 立. 政 治 大. ‧. ‧ 國. 學. n. er. io. sit. y. Nat. al. Ch. engchi. i n U. v.

(4) 立. 政 治 大. ‧. ‧ 國. 學. n. er. io. sit. y. Nat. al. Ch. engchi. i n U. v.

(5) 本論文是在. 中央研究院臺灣史研究所. 「中央研究院人文社會科學博士候選人培育計畫」獎助 治. 大. 學. 期間完成(2015.8~2016.7). ‧. io. sit. y. Nat. 謹此致謝. n. al. er. ‧ 國. 立. 政. Ch. engchi. i n U. v.

(6) 博士課程期間獲得. 鄭福田文教基金會學位論文獎助金(2014) 治. 立. 政. 大. ‧ 國. 學 ‧. 謹此致謝. n. er. io. sit. y. Nat. al. Ch. engchi. i n U. v.

(7) 博士課程期間赴國外短期研究. 政治大學國際合作事務處補助赴 日本國立一橋大學短期研究(2014). 立. 政 治 大. ‧ 國. 學. 蔣經國國際學術交流基金會補助赴. 日本國立民族學博物館短期研究(2015). ‧. n. 謹此致謝. Ch. engchi. er. io. sit. y. Nat. al. i n U. v.

(8) 博士課程期間參加研習營. 上海交通大學「明清契約文書」國際暑期學校(2014). 立. 政 治 大. ‧. ‧ 國. 學. 閩南師範大學「閩南文化研習營」(2015). n. al. er. io. sit. y. Nat. 謹此致謝. Ch. engchi. i n U. v.

(9) 謝. 辭. 這是一個中年人的奇幻漂流,因個人的無明,人生常常「山窮水複疑無路」, 卻有幸受到許多師長和親友們的協助,得以「柳暗花明又一村」,這個過程有太 多人需要感謝。 指導教授康培德老師,博士班期間從學分課到論文指導,過程中我常迷失在 龐雜的資料、混亂的想法中,在老師淵博的學識,冷靜的分析下,總能快速釐清 問題,指出一條明路。 口試委員李明仁、林修澈、謝國興、簡秀珍教授,在百忙之中為我的論文詳 細斧正,指出許多問題,並提供精闢的見解,使後續的修改和發展,有了明確的 方向。而且多年來,一直受到您們的提攜和愛護。 政大教導過我的老師們,民族學系王雅萍、林修澈、官大偉、張中復、陳文 玲、黃季平、傅琪貽;台史所李永熾、薛化元、戴寶村;歷史系呂紹理;中文系 蔡欣欣諸位先生。 中研院台史所博士培育計畫期間,謝國興所長、陳培豐老師擔任指導教授, 使論文得以順利完成。而此前的工作期間,受到許多師長在學術和行政上的指導, 許雪姬所長、吳叡人、林玉茹、林文凱、洪麗完、陳宗仁、張隆志、曾品滄、曾 文亮、詹素娟、劉士永、蔡慧玉、鍾淑敏諸位先生;同事美慧姊、慧敏、靜涵、 慧芩、詩倫、美雪、麗芬、智明、建中、佳霖、頌文、秀靜、鴻德、安瑜、昌蓬、 世溫、惠美在工作上的協力。 學術之路照顧過我的老師們,石婉舜、張勝彥、張啟豐、陳茂萱、莊效文、 劉正元、蔡培煌、顏娟英諸位先生。學長姊,伊萬納威、李台元、林丁國、陳鄭 港、張靜宜、鄭梅淑、鄭麗榕、鄭溪和、鄭安睎;學友朱瑪瓏、江宜葳、吳奇浩、 沈昱廷、李佩蓁、李鎧揚、李翊媗、邵磊、林靖修、林佳儀、周士煌、周俊宇、 徐聖凱、陳怡方、陳洛嘉、張昆晟、莊勝全、莊濠賓、曾獻緯、葉育倫、楊朝傑、 鄭螢憶、廖志軒、蔡長廷、賴玉玲、賴秀宜、謝宗榮、蕭晏翔、鍾秀雋、顏翩翩。 日本短期研究期間接待我的先生和學友們,一橋大學佐藤仁史、洪郁如教授、 學友菅野智博、藤原裕士;國立民族學博物館野林厚志、福岡正太先生、學友林 麗英、富永悠介,對我的照顧。 北港的耆老和前輩們提供珍貴史料和口述歷史:王啟光、王淑珍、李春生、 李進成、李澤川、李國隆、吳正雄、吳登興、林永村、林圭英、林延樺、紀雅博、 紀仁智、柯中元、許士能、許暉明、許澤猛、葉勝輝、葉勝祁、唐昭龍、陳哲正、 張金塗、黃崇榮、廖世冠、劉建志、劉建宏、蔡慶華、蔡維力、蔡碧峰、蔡承祐、 蔡享潤、蘇木崑、蘇仁義等,從您們身上感受到一個古鎮人的文化底蘊,提供珍 藏史料時的大氣,確實不同凡響。 台北華聲南樂社,吳昆仁、江月雲兩位先師的啟蒙;林珀姬老師從理論到實 務都給我許多指導,蕭志恆師兄提供珍貴資料,師兄姊們的愛護,讓我在現代化 的大都會,仍有身為「良家子弟」的光榮感。. 立. 政 治 大. ‧. ‧ 國. 學. n. er. io. sit. y. Nat. al. Ch. engchi. i n U. v.

(10) 感謝家人的辛苦和包容,母親在父親英年早逝後,獨立扶養四個小孩,堅持 讓孩子都受大學以上的教育,沒有她的含辛茹苦,就沒有今天的我;弟妹們留在 南部陪伴母親,讓我沒有後顧之憂;妻子除了工作還要照顧兩個孩子,沒有她的 支持和體諒,是無法走到今天的。 最後要感恩北港媽祖的護佑,多少田野的日子裡,我常在朝天宮的一隅靜靜 的觀察、思考、休息、等待……。有一次為了解決內心的不安,向媽祖擲筊祈求 答案,結果連續三個笑杯,這實在有趣又意味深長,我想媽祖已給我最好的答案, 無需多問了。 感恩,天地人!. 立. 政 治 大. ‧. ‧ 國. 學. n. er. io. sit. y. Nat. al. Ch. engchi. i n U. v.

(11) 摘. 要. 曲館是臺灣傳統社會非常普遍的組織,成員為地方仕紳或青年,平常聚會切 磋技藝,祭典時則排場、演子弟戲、參加遶境,這是地方菁英的義務也是榮譽。 本文以北港音樂子弟團為核心,用貫時性的方法,從音樂戲曲的分類與流變,來 探討地方社會的變遷。 北港古稱「笨港」 ,17 世紀即形成繁榮的港口市鎮,加上朝天宮媽祖的香火 鼎盛,子弟團的組織相當興盛。從清代至戰後,樂種包括南管、十三腔、北管、 京戲、九甲戲、歌仔戲、西樂、廣東音樂、現代國樂等。其樂種與組織的多樣性, 是研究社群分類極佳的區域。 本文首先利用先賢圖,考察清代五大社之年代、樂種及成員身分,得知北港 作為港口市鎮,子弟團都是異姓結合的組織,氏族結構有如北港的縮影。從時代 來看,18 世紀是由泉州紳商所主導的社會,其子弟組織為南管集斌社;19 世紀 前半,鄉里子弟通過科舉形成士階層,其子弟組織為十三腔集英社。19 世紀後 半北管集雅軒、南管武城閣、開路鼓金聲順陸續成立,代表各階層的子弟組織, 多元分類的社會在清末已告確立。 日治時期,在殖民現代化與舊慣溫存的作用下,子弟團在南北管的基礎上, 新增京戲、九甲戲、歌仔戲、西樂等類型,形成文化多樣性。這些子弟團在每年 朝天宮聖母遶境行列中,以「南的」 、 「北的」 、 「西的」群組為順序,社會更為多 元而有序。 二戰前後,歷經皇民化運動、政權轉換、二二八事件、白色恐怖、國語政策 等影響,子弟團的活動受到壓抑。1950 年代以後,社會逐漸穩定,子弟團復興。 但之後又因社會變遷走向衰微,傳統斷裂,子弟戲、南管消失。 1989 年,地方有志之士成立笨港媽祖文教基金會,舉辦各種藝文活動、傳 習班,致力於傳統文化的復振,使子弟團在當代社會得以新的方式繼續傳承,顯 示地方社會仍有其生命力。 綜合本文的研究,在音樂方面,樂種的分類變化反映社群的身分、認同及知 識體系;在地方社會方面,民眾有其能動性,在發展的過程中不斷吸納新文化, 並融入固有的社會秩序中運作;在時代方面,子弟團的發展在 1930 年代達到高 峰,當時的地方菁英既承繼父兄的傳統,又吸收現代文明,傳統與現代得到很好 的交融,可做為臺灣文藝復興的典範。. 立. 政 治 大. ‧. ‧ 國. 學. n. er. io. sit. y. Nat. al. Ch. engchi. 關鍵字:曲館、音樂、子弟團、北港、地方社會. i n U. v.

(12) Chiu-kuan and Local Society: Changes in the Musical Tsú-tē-thuân of Beigang. LI Meng-hsun. Abstract Chiu-kuan is a very common organization of traditional Taiwan society, members of the local gentry or youth, usually party learn skills, when the festival to participate in the performance which is the honor of the local elite. This paper discusses the Changes in the Musical Tsú-tē-thuân of Beigang. Beigang in the 17th century that the formation of the prosperity of the port town, with the Matsu belief, the Tsú-tē-thuân is quite prosperous. From the Qing Dynasty to the post-war, music including the Lâm-kuán, Sip-sam-khiang, Pak-kuán, Beijing Opera, Kao-ga-á-hì, Kua-á-hì, and Western Music, Guangdong Music, Guo-yue. The diversity of organization is the best research area. This article first use the Hsien-hsien-tu, study the Qing Dynasty five major Chiu-kuan, music and membership, that Beigang as a port town, the group is a combination of different names of the organization, the clan structure as a microcosm of Beigang. From the time of view, the 18th century by the Quanzhou gentry business-led society, its organization is the Chi-pin-she; the first half of the 19th century, rural children through the imperial examination of the formation of the class, the organization is the Chi-ying-she. After the 19th century, the Chi-ya-hsuan, Wucheng-ge, Chin-sheng-shun, on behalf of the various groups, multi- classification of society in the late Qing Dynasty has been established. During the Japanese rule, the music and organization of the Tsú-tē-thuân were more diverse, Annual Matsu procession can be divided into "South", "North" and "West" formation of community order. Before and after World War II, the activities of the Tsú-tē-thuân were suppressed. After the 1950s, the society gradually stabilized and the Tsú-tē-thuân were revived. But then because of social change to decline, the traditional fracture, Tsú-tē drama, Lâm-kuán disappeared. In 1989, the local elites established the Bengang Matsu Culture and Education Foundation, held a variety of arts activities, workshops, dedicated to the revival of traditional culture, so that Lâm-kuán in the contemporary society to continue to inheriting.. 立. 政 治 大. ‧. ‧ 國. 學. n. er. io. sit. y. Nat. al. Ch. engchi. i n U. v.

(13) In the study, the classification of music changes reflects the identity and knowledge system of the community. In the local society, the people have their initiative, in the process of development continue to absorb new culture, and into the inherent society order to operation; in the times, the development of the Tsú-tē-thuân in the 1930s reached the peak, when the local elite both inherited the tradition, but also absorb modern civilization, tradition and modern get a good blend, can be used as Taiwan's Renaissance model. Keywords: Chiu-kuan, Music, Tsú-tē-thuân, Beigang, Local Society. 立. 政 治 大. ‧. ‧ 國. 學. n. er. io. sit. y. Nat. al. Ch. engchi. i n U. v.

(14) 立. 政 治 大. ‧. ‧ 國. 學. n. er. io. sit. y. Nat. al. Ch. engchi. i n U. v.

(15) 目 次. 緒. 論 ..................................................1. 一、研究動機與問題意識 二、文獻回顧 三、研究範圍與方法 四、章節架構. 1 2 8 10. 第一章 北港地方社會 ...................................13. 20. ‧. ‧ 國. 立. 31. n. er. io. sit. y. Nat. al. 13 15. 政 治 大. 學. 第一節 地理環境與經濟活動 第二節 族群與姓氏 一、族群 二、姓氏 第三節 朝天宮與神明會 一、朝天宮 二、神明會 第四節 南北壇與八大境 一、南北壇 二、八大境 三、媽祖遶境範圍 小 結. Ch. engchi U. v ni. 46. 第二章 早期五大社的分類與比較 ........................47 第一節 樂種與組織 一、樂種 二、社團組織 三、社會功能 第二節 南的清雅 一、集斌社 二、集英社 三、武城閣 第三節 北的雄武 一、集雅軒 二、金聲順. 47. 53. 67. i.

(16) 第四節 五大社的比較 一、先賢姓氏 二、成立年代 三、語言聲腔 小 結. 76. 79. 第三章 傳統與現代的交會 ...............................81 第一節 殖民現代化 一、街庄制度與青年組織 二、新式教育 三、現代設施 四、文化發展. 81. ‧ 國. 立. 政 治 大. 101. ‧ 107. n. er. io. sit. y. Nat. al. Ch. 97. 學. 第二節 傳統的延續 一、南管 二、北管 三、十三腔 第三節 現代的發展 一、京戲 二、九甲戲 三、歌仔戲 四、西樂 第四節 聖母遶境序列與群組 一、媽祖祭典盛況 二、子弟團的序列與群組 小 結. engchi. i n U. v. 113. 第四章 中挫與復興 ...................................115 第一節 皇民化運動 一、北港神社 二、國語普及 三、祭典革新 四、演藝統制 五、國防獻納 六、子弟團的活動 第二節 政權轉換 一、地方行政變革. 115. 125. ii.

(17) 二、二二八與白色恐怖 三、戰時體制的延長 四、中華文化的「重建」 第三節 子弟團的復興 一、南管 二、子弟戲 三、西樂 第四節 廣東音樂、現代國樂 一、新生樂團 二、朝天宮國樂團 小. 144. 149. 結. 153. 政 治 大. 第五章 變遷與轉型...................................155. 立. ‧ 國. ‧. 160. y. Nat. sit. 162. n. er. io. al. 結. Ch. 155. 學. 第一節 社會變遷 一、產業轉型 二、人口外流 三、視聽媒體增加 第二節 傳統的斷裂 一、最後的子弟戲 二、南管的消失 第三節 笨港媽祖文教基金會 一、成立背景及活動 二、文化復振 第四節 子弟團的變化 一、團數變化 二、樂種變化 三、組織變化 小 結. engchi. i n U. v 179. 182. 論 ..............................................183. 一、共同體的結構 二、樂種的變化 三、世代的差異 四、語言的問題 五、傳統與現代的分野. 183 184 185 187 187. iii.

(18) 附. 錄................................................189. 附錄一 附錄二 附錄三. 北港地方菁英一覽表 日治時期朝天宮聖母遶境行列整列係與煙火係 日治時期北港公學校教員一覽表. 189 195 203. 徵引書目..............................................207. 圖目錄 章節架構圖 康熙年間山疊溪流域圖 笨港區域圖 清代北港街圖 日治時期北港街市區地圖 日治時期北港媽祖遶境範圍 戰後北港媽祖遶境範圍 音樂子弟團組織圖 集斌社 集斌社先賢圖 集英社 武城閣 武城閣先賢圖 集雅軒 集雅軒先賢圖 金聲順 金聲順先賢圖 新協社 麗聲樂團 聖母遶境行列順序表(1930) 李淵先生之「廣東」曲簿 朝天宮國樂團藝閣 笨港集斌社 汾雅齋 社會結構圖 北港神明會分類圖 子弟團分類與群組圖. ‧. y. sit. n. er. io. al. Ch. 10 14 33 34 40 41 45 52 54 56 60 65 65 68 69 73 73 105 106 112 150 151 174 178 183 184 185. 學. ‧ 國. 立. 政 治 大. Nat. 圖 緒 ○ -1 圖 1-1 圖 1-2 圖 1-3 圖 1-4 圖 1-5 圖 1-6 圖 2-1 圖 2-2 圖 2-3 圖 2-4 圖 2-5 圖 2-6 圖 2-7 圖 2-8 圖 2-9 圖 2-10 圖 3-1 圖 3-2 圖 3-3 圖 4-1 圖 4-2 圖 5-1 圖 5-2 圖 結 ○ -1 圖 結 ○ -2 圖 結 ○ -3. engchi. iv. i n U. v.

(19) 圖 結 ○ -4 子弟團時代分期變化圖. 186. 表目錄. 學. ‧ 國. 立. 政 治 大. n. Ch. engchi. v. y. sit. er. io. al. 17 17 18 24 26 28 29 30 30 34 39 42 43 52 55 56 57 58 58 61 62 63 66 66 67 70 70 71 72 74 75 75 76 76. ‧. 北港街與新街庄的族群調查(1900) 新港區的族群調查(1900) 北港鎮十大姓氏戶口統計表(1988) 朝天宮管理委員會一覽表 財團法人北港朝天宮董事會一覽表 朝天宮轎班會一覽表 北港曲館一覽表 北港武館一覽表 北港鋪會一覽表 北港八大境一覽表 朝天宮聖母遶境路關(1928) 朝天宮聖母遶境路關(1937) 朝天宮聖母遶境路關(2014) 金聲順過爐儀式 五少先賢比較表 御前清曲傳說比較表 集斌社先賢神位 集斌社先賢姓氏統計表 集斌社先賢人物考察一覽表 集英社成員身分考察一覽表 笨港聚奎閣先賢神位 聚奎閣先賢人物考察一覽表 武城閣先賢神位 武城閣先賢姓氏統計表 武城閣先賢人物考察一覽表 集雅軒先賢神位 集雅軒先賢姓氏統計表 集雅軒先賢人物考察一覽表 金聲順年中行事 金聲順先賢神位 金聲順先賢姓氏統計表 金聲順先賢人物考察一覽表 早期五大社比較表 先賢姓氏排行表. Nat. 表 1-1 表 1-2 表 1-3 表 1-4 表 1-5 表 1-6 表 1-7 表 1-8 表 1-9 表 1-10 表 1-11 表 1-12 表 1-13 表 2-1 表 2-2 表 2-3 表 2-4 表 2-5 表 2-6 表 2-7 表 2-8 表 2-9 表 2-10 表 2-11 表 2-12 表 2-13 表 2-14 表 2-15 表 2-16 表 2-17 表 2-18 表 2-19 表 2-20 表 2-21. i n U. v.

(20) 集斌社與武城閣比較表 集雅軒與金聲順比較表 子弟團語言比較表 日治時期北港街庄制度沿革表 北港街役場職員表 北港街協議會員 北港街保正一覽表 北港街方面委員一覽表 日治時期北港地區鐵道路線一覽表 日治時期北港街私人醫院一覽表 集斌社郎君祭曲目 臺灣總督府官員參拜朝天宮一覽表 日治時期朝天宮聖母遶境行列表 日治時期朝天宮遶境行列群組分類表 北港媽祖祭典革新會組織與成員 皇民奉公會演劇挺身隊公演節目表 戰後初期雲林地區鄉鎮改制表 北港鎮各里沿革表 北港鎮團務委員會組織架構演變表 蔣經國訪問北港朝天宮事蹟一覽表 日本帝國與中華民國統治臺灣比較表 國民政府推行「國劇」事務一覽表 戰後國樂相關組織一覽表 國民政府推行「國樂」事務一覽表 集斌社慶祝朝天宮宗聖臺落成曲目表 集斌社唱片一覽表 武城閣歷任會長與館先生一覽表 朝天宮國樂團花燈展示會演奏曲目 朝天宮國樂團曲目分類表 戰後雲林縣人口社會增加率 北港電影院一覽表 集雅軒扮演八仙之先賢 笨港媽祖文教基金會董事 笨港媽祖文教基金會之委員會 笨港媽祖文教基金會 1989 年舉辦活動 笨港媽祖文教基金會 1990 年舉辦活動 全國文藝季「笨港到北港」活動內容 《笨港史的真象》目錄. ‧. n. Ch. engchi. vi. y. sit er. io. al. 78 79 79 81 82 82 83 84 88 89 98 108 110 112 119 123 125 126 133 135 135 138 142 143 144 145 146 152 152 157 159 161 163 164 164 165 167 170. 學. ‧ 國. 立. 政 治 大. Nat. 表 2-22 表 2-23 表 2-24 表 3-1 表 3-2 表 3-3 表 3-4 表 3-5 表 3-6 表 3-7 表 3-8 表 3-9 表 3-10 表 3-11 表 4-1 表 4-2 表 4-3 表 4-4 表 4-5 表 4-6 表 4-7 表 4-8 表 4-9 表 4-10 表 4-11 表 4-12 表 4-13 表 4-14 表 4-15 表 5-1 表 5-2 表 5-3 表 5-4 表 5-5 表 5-6 表 5-7 表 5-8 表 5-9. i n U. v.

(21) 表 5-10 《大甲媽祖停止往北港進香史料彙編》目錄 表 5-11 臺灣文化節「御前清曲」節目表 表 5-12 北港南管復振大事記 表 5-13 笨港集斌社大事記 表 5-14 「御前清曲―南管整絃會奏」節目表 表 5-15 北港汾雅齋大事記 表 5-16 日治至戰後音樂子弟團遶境比較表 表 5-17 北港音樂子弟團之樂種比較表 表 結 ○ -1 樂種比較表 表 結 ○ -2 世代差異比較表. 立. 171 172 172 175 177 178 180 181 184 186. 政 治 大. ‧. ‧ 國. 學. n. er. io. sit. y. Nat. al. Ch. engchi. vii. i n U. v.

(22) 立. 政 治 大. ‧. ‧ 國. 學. n. er. io. sit. y. Nat. al. Ch. engchi. viii. i n U. v.

(23) 緒 論 一、研究動機與問題意識 音樂子弟團是結合民間信仰與曲藝的業餘表演團體,成員為地方仕紳或青年, 平常聚會切磋技藝,祭典時則排場、演子弟戲、參加神明遶境,這是地方菁英的 義務也是榮譽。子弟團通常具有以下幾個特徵:1.非營利的業餘團體 2.祭祀自己 的樂神或戲神 3.祭祀本社的先賢神位 4.參與村廟祭典。子弟團在臺灣傳統社會非 常普遍,幾乎每個村落都有,是相當重要的地方組織。 1998 年,筆者讀碩士班時,開始回老家雲林縣元長鄉,調查音樂子弟團的 情況。當時傳統的南北管已經沒落,這並不意外;但意外的是,發現遶境隊伍裡 有一支已成立五十週年的西樂子弟團「元長樂團」,團員多是七十歲左右的老先 生。當時看到這群「庄腳人」看五線譜,吹奏小喇叭、薩克斯風等西洋樂器,感 到非常震撼與不解!他們從何而來?如何可能?心中有太多的疑問,為什麼身為 元長子弟的我,對故鄉的歷史一無所知!這中間到底出了什麼問題? 從小被灌輸雲林是「文化沙漠」 、 「流氓的故鄉」的我,毫無判斷能力地接受 了這個標籤。一心只想: 「我卜來去台北打拼」 ,我才不要待在這個沒有霓虹燈的 鄉下。直到碩士班,開始修讀台灣史,在田野調查中摸索學習,才知道地方社會 是個無盡藏,無明如我,卻棄之如敝屣。 為了解答這些人生的疑惑,索性將鐵飯碗給扔了,毅然辭掉了小學的教職。 到中研院臺史所從兼任助理做起,希望有朝一日能夠用學術研究解開自己的「身 世之謎」。經過幾年的學習,嘗試以故鄉為研究地方社會的原點。 1 元長鄉在日治時期的行政區隸屬臺南州北港郡元長庄,北港街和元長庄的關 係非常密切,上述元長樂團的指導老師,即來自北港麗聲樂團的蔡榮森先生,兩 團的團員是師兄弟的關係,許多活動時常相互支援。因為這個連結,引發筆者想 要進一步探討北港子弟團的動機。 北港地區古稱「笨港」 ,17 世紀即形成繁榮的港口市鎮。康熙年間《諸羅縣 志》載: 「笨港街,商賈輳集,臺屬近海市鎮,此為最大。」2乾隆時期《續修臺 灣府志》曰:「港分南北,中隔一溪,曰南街、曰北街;舟車輻輳,百貨駢闐, 俗稱小臺灣。」 3加上媽祖廟朝天宮香火鼎盛,子弟團的活動相當興盛。 最早的音樂子弟團「集斌社」 ,創立於乾隆 11 年(1746) 。4清代的樂種已有 南管、十三腔、北管;日治時期增加了京戲、九甲戲、歌仔戲、西樂;戰後又增 加廣東音樂、現代國樂。其樂種與組織的多樣性,是研究社群分類與變遷極佳的 區域。. 立. 政 治 大. ‧. ‧ 國. 學. n. er. io. sit. y. Nat. al. 1. Ch. engchi. i n U. v. 李孟勳, 〈舊信仰與新子弟―元長西樂團〉 , 《臺灣文獻別冊》43(2012.12) ,頁 56-64。李孟勳, 〈從元長鄉音樂子弟團的分類變化看地方社會的變遷〉, 《嘉義研究》10(2014.9) ,頁 1-30。 2 周鍾瑄,《諸羅縣志》 (南投:臺灣省文獻委員會,1999) ,頁 32。 3 余文儀,《續修臺灣府志》(南投:臺灣省文獻委員會,1993) ,頁 87。 4 相良吉哉編, 《臺南州祠廟名鑑》(臺南:臺灣日日新報社臺南支局,1933) ,頁 392。 1.

(24) 本文以音樂子弟團為研究取徑,首先用民族學的田野調查方法建立民族志, 再以社會結構的視角分析,加上長時段的歷史研究,期能解明地方社會的內在秩 序及其變化,並提出新的研究成果。 二、文獻回顧 (一)地方社會之研究 1.漢人社會 關於臺灣漢人社會之研究,始於日治時期的調查研究,如地理學者富田芳郎 的聚落型態之研究,社會學家岡田謙的祭祀圈理論,法學家增田福太郎、人類學 家宮本延人的寺廟調查等。 5法律學者戴炎輝以淡新檔案研究清代臺灣之鄉莊的 建立及其組織,包括保甲、團練、墾隘、村廟、共同團體等。 6對臺灣地方社會 提出具有「法人」視角的制度史研究。 戰後,研究中國社會的西方學者,因無法進入中國做調查,將臺灣當作「代 用品」。但在研究過程中發現臺灣在日治時期累積了豐富的調查資料,具有比中 國更優越的條件。陳紹馨認為臺灣是中國社會文化研究的實驗室,是一社會科學 7 的研究寶庫。 受到這一潮流的影響,中研院民族所從 1965 年起,李亦園與王崧 興開始進行漢人社會之研究。 1970 年代,由張光直帶領的「濁大計畫」,整合考古、民族、地質、地形、 動物、植物等領域的學者,在濁水溪、大肚溪流域進行以人類社會文化為主,自 然環境為輔的人地關係研究。 8民族學部門的研究重點在於分析漢人之拓展史、 原住民之遷徙與漢化的過程,以及各族群對於自然資源之利用的差異與變遷。此 一研究成為臺灣社會文化史的範例,對於社會文化之變遷理論,提出具有實證性 的貢獻。 9 「濁大計畫」產生的重要成果之一是祭祀圈理論的再發展,日治時期岡田謙 研究士林地區的信仰,提出祭祀圈是「共同奉祀一個主神的民眾所居住之地 域」。 10許嘉明給祭祀圈重新下定義,他說祭祀圈是指「以一個主祭神為中心, 信徒共同舉行祭祀所屬的地域單位,其成員則以主祭神名義下之財產所屬的地域 範圍內之住民為限」。 11林美容在祭祀圈的基礎上進一步提出信仰圈理論,認為 祭祀圈是「為了共神信仰而共同舉行祭祀的居民所屬的地域單位」,信仰圈則是. 立. 政 治 大. ‧. ‧ 國. 學. n. er. io. sit. y. Nat. al. 5. Ch. engchi. i n U. v. 王崧興,〈臺灣漢人社會研究的反思〉 ,《國立臺灣大學考古人類學刊》47(1991.12),頁 1-9。 戴炎輝,《清代臺灣之鄉治》 ,臺北:聯經,1979。 7 陳紹馨,《臺灣的人口變遷與社會變遷》(臺北:聯經,1979) ,頁 1-7。 8 張光直編, 《臺灣省濁水溪與大肚溪流域考古調查報告》 ,臺北:中央研究院歷史語言研究所, 1977。 9 王崧興, 〈濁大流域的民族學研究〉 , 《中央研究院民族學研究所集刊》 「濁大流域人地研究計劃 民族學研究專號」 ,36 期(1973.秋) ,頁 1。 10 岡田謙,〈台湾北部に於ける祭祀圈〉, 《民族學研究》,4 卷 1 期(1938) ,頁 1-22。 11 許嘉明, 〈祭祀圈之於居臺漢人社會的獨特性〉 , 《中華文化復興月刊》 ,11 卷 6 期(1978) ,頁 59-68。 2 6.

(25) 「以某一神明及其分身之信仰為中心,所形成的志願性宗教組織」。 12 另一個成果是陳其南的《臺灣的傳統中國社會》,該書從清代的開墾組織與 土地制度、社會分類意識、宗族的形成與社會轉型等,提出土著化理論。 13其與 歷史學者李國祁的內地化理論對話,是臺灣學術史上相當重要的討論。 2.地域社會 1981 年,日本明清史學者森正夫提出「地域社會論」做為漢人社會的研究 取徑,森氏在名古屋大學東洋史學研究室主辦的中國史研討會,提出基調報告: 〈地域社会の視点―地域社会とリーダー〉,認為中國史研究應擺脫過去以經濟 史為主的階級史觀,而是應將中國地方社會視為一個整合性的「場」,這個場域 的運作,地方士紳扮演著一定指導者的關鍵位置。 14 森正夫的「地域社會論」影響了歷史地理學者施添福, 15施氏最早以清代的 岸裡社地域為例,探討區域地理的歷史研究途徑,認為就方法論而言,具有三個 意義:一、地理區不是一片不證自明的空間;二、地理區不是靜態的,它永遠處 於變動不居的動態歷史過程之中;三、地理區的自然空間,因族群的互動而賦予 16 不同的空間意義。 康培德分析臺灣相關學者對地域/地域社會一詞的空間概念及其差異,認為 光譜的一端是洪麗完,其地域一詞的用法為地理空間概念;光譜的另一端是黃宣 衛,地域一詞主要用於不同空間脈絡的概括性用法。光譜的中間則是施添福與詹 素娟,強調人文地理區應考慮人群與環境、人群與人群互動後所形成的空間區劃 圖像。 17. 立. 政 治 大. ‧. ‧ 國. 學. sit. y. Nat. n. al. er. io. (二)子弟團之研究 1.組織與功能 日治時期,山根勇藏的《臺灣民族性百談》認為,子弟團的頭人在婚喪喜慶 活動中不惜揮灑重金,乃是臺灣舊慣信仰的威力所使然,這是將富戶財產重分配 的手段,可避免權力獨佔的弊端,是一種良好的社會政策,而音樂展演則是此制 度的重要媒介。 18 王一剛的〈子弟戲.子弟班〉指出,子弟團在臺灣非常普遍,幾乎任何大城 12. Ch. engchi. i n U. v. 林美容, 〈由祭祀圈到信仰圈—臺灣民間社會的地域構成與發展〉 ,收入張炎憲編, 《中國海洋 發展史論文集(3) 》(臺北:中研院三民主義研究所,1988) ,頁 95-125。 13 陳其南,《臺灣的傳統中國社會》,臺北:允晨,1997 訂正版。 14 森正夫,〈中国史シンポジウム「地域社会の視点―地域社会とリーダー」基調報告〉 ,收入 《森正夫明清史論集(第三卷)地域社会・研究方法》 (東京:汲古書院,2006) ,頁 5-44。 15 施添福之相關著作,參見〈施添福教授教授著作目錄〉 ,收入詹素娟主編, 《族群、歷史與地 域社會:施添福教授榮退論文集》(台北:中研院台史所,2011) ,頁 373-381。 16 施添福, 〈區域地理的歷史研究途徑―以清代的岸裡地域為例〉 ,收入黃應貴主編, 《空間、力 與社會》 (臺北:中研院民族所,1995) ,頁 39-71。 17 康培德,〈族群、歷史與地域社會:「地域」一詞的理解與討論〉 ,收入詹素娟主編, 《族群、 歷史與地域社會:施添福教授榮退論文集》 (臺北:中研院臺史所,2011) ,頁 353-371。 18 山根勇藏,《臺灣民族性百談》 (台北:杉田書店,1930) ,頁 5-12。 3.

(26) 市小鄉鎮都有,無論是迎神遶境或喪葬出殯都是以子弟班為主力。音樂種類包括 南管、北管、什音、西樂等。這些社團通常附設在廟宇,並以某某軒、園、社、 團為名,其命名習慣,受到師承流派、活動區域、所學內容等因素之影響而有所 區別。 19 林美容探討彰化南瑤宮媽祖信仰圈,子弟團的派別、組織與活動,並分析其 與村庄、村廟和村民的關係。認為這些團體和村庄、街市組織的關係密切,公有 性非常明顯,常由地方頭人或宗族召集、資助、或村民共同出資維持。而彰化媽 祖信仰圈內以北管及獅陣較盛,亦顯示區域內漳州籍住民為主的族群特色。 20 邱坤良的〈臺灣民間戲曲表演的社會功能〉,舉出戲曲表演在傳統社會有三 種重要的功能, (1)是申禁與罰戲, (2)是祭祀公業的字姓戲, (3)是同業的演 戲。參加演出的子弟團多是由宗族或職業團體所組成,成為促進社群團結和處理 人際關係的重要媒體。 21 林鋒雄的〈臺灣亂彈子弟的一個實例〉指出,在農業社會中,這種票房活動 配合當地人民的年中行事,在民間信仰中扮演重要的角色。以彰化梨春園為例, 他們是南瑤宮的輿前陣頭,每年媽祖生日需搭台演戲。成員大多十二三歲即加入, 年長後擔負傳承的任務,教導年輕子弟看工尺譜、操絃、習唱,附近鄉村若成立 新館,亦經常請他們前往任教,社群組織具有濃厚的地域色彩。 22 胡台麗的〈南屯的字姓戲〉研究臺中市南屯區萬和宮的字姓戲,指出字姓組 織具有宗親團體、神明會與地緣宗教團體的多重性質。其字姓圈範圍內大多數的 姓氏各自組成的高層次宗親團體藉由一共同的媽祖祭典活動,聯合成一個字姓組 織的綜合體。其持續與擴張則靠父子承續、同姓宗親觀念、血緣親屬網絡及鄉土 宗教信仰的認同。 23 王振義的《臺灣的北管》指出,北管子弟團一方面是隸屬於地方廟宇的公有 組織,慶典時具有演戲酬神或出陣遶境的權利與義務,另一方面也是私人興趣的 結合。是農村不可少的組織,是地方共同體的象徵,具有安定社會的功能。 24 王嵩山的《扮仙與作戲》認為,子弟戲活動具有凝聚社群情感、鋪排社會秩 序與關係、展示社區內在社會地位的高低,融匯統治階層與被統治階層之思考理 念,藉由作戲的儀式化過程及其象徵化的具體展現,扮演一個由社會認同出發, 最後勾連住個體與社會文化的中介角色。 25 楊桂香的專書《台湾の南管:南管音楽における演劇性と音楽集団》指出,. 立. 政 治 大. ‧. ‧ 國. 學. n. er. io. sit. y. Nat. al. 19. Ch. engchi. i n U. v. 王一剛,〈子弟戲.子弟班〉 ,《臺灣風物》 ,23 卷 2 期(1973.6) ,頁 48。 林美容, 〈彰化媽祖信仰圈內的曲館與武館之社會史意義〉 , 《人文及社會科學集刊》 ,5 卷 1 期, (1992.11) ,頁 57-86。 21 邱坤良,〈臺灣民間戲曲表演的社會功能〉 ,《文藝復興月刊》,112 期(1980.5) ,頁 53-59。 22 林鋒雄,〈臺灣亂彈子弟的一個實例―彰化梨春園所藏劇本目錄初輯〉 《書評書目》,10 期 (1974.2) ,頁 70-76。 23 胡台麗,〈南屯的字姓戲―字姓組織存續變遷之研究〉, 《民族學研究所集刊》48(1979 秋) , 頁 55-78。 24 王振義,《臺灣的北管》 ,台北:百科文化,1982。 25 王嵩山,《扮仙與作戲》 (台北:稻鄉,1997 再版) ,頁 273-287。 4 20.

(27) 南管音樂團體具有三種社會機能: (1)教育性:對祖師爺孟府郎君、館先生、先 賢的尊敬; (2)儀禮性:對絃友的冠婚葬祭等人生通過儀禮的演奏; (3)娛樂性: 26 絃友們平日在館閣合奏稱「敕桃」(佚陶),即台語遊戲之意。 2.發展與變遷 (1)戰前的發展 邱坤良的《舊劇與新劇:日治時期臺灣戲劇之研究(1895-1945) 》認為,日 治時期皇民化運動以前,總督府對臺灣的舊慣信仰,基本上採取懷柔的統治方針。 因此,文人的詩社活動,蓬勃發展,民間信仰也能受到尊重。加上現代化與商業 發展,音樂戲曲得到空前的發展。 27 范揚坤的〈曲館文化與常民生活―以日治時期(大正昭和年間)彰化街(市) 北管子弟活動為例〉 ,指出日治時期因商業劇場的興起,大量中國戲班來台演出, 曲館子弟進而認識並學習京劇,並將京劇吸收到曲館文化中,擴大了北管的範疇, 可見民間對新文化的調適態度。 28. 政 治 大 徐亞湘的《日治時期臺灣戲曲史論:現代化作用下的劇種與劇場》,討論在 立 現代化作用下歌仔戲的外台與內台演出、京戲的傳播與發展、商業劇場的繁榮與 ‧. ‧ 國. 學. 多樣性。 29 簡秀珍的《開枝散葉根猶在:宜蘭總蘭社的繁華與衰微》,探討宜蘭總蘭社 的發展與變遷,以長時段的歷史研究,從清代的源起、日治時期的發展至戰後的 變遷。並考察總蘭社的子社與相關社團,及其參與者、子弟戲的特色等。 30 石婉舜的〈尋歡作樂者的淚滴:戲院、歌仔戲與殖民地的觀眾〉,指出臺灣 戲院的普及從高松豐次郎於 1908 年起,在臺灣八個主要城市建立戲院為基礎, 20 年間成長了 6.5 倍,這期間也是歌仔戲「重新誕生」的時期。歌仔戲在 1920 年前後進入戲院,在商業劇場競爭的環境下,逐漸成長茁壯,演劇程式到了 1930 年代趨於完備,並一躍成為民眾娛樂的主流,代表臺灣人從傳統走向現代的內在 情感投射。 31. n. er. io. sit. y. Nat. al. Ch. engchi. i n U. v. (2)戰後的變遷 王嵩山、江宜展的〈臺灣民間戲曲的形式與意義―兼論傳統的轉型與現代發 展〉,分析現代社會戲曲沒落的原因是農村社區結構的改變。戰後出生的世代所 面臨的社會情境、教育體系、價值取向均與上一代不同,加上人口外流,生活方 式改變,導致過去戲曲展演與村落或宗教組織緊密結合的關係鬆動,最後走向宗 26. 楊桂香,《台湾の南管:南管音楽における演劇性と音楽集団》 ,東京:白帝社,2004。 邱坤良,《舊劇與新劇:日治時期臺灣戲劇之研究(1895-1945) 》 ,臺北:自立晚報,1992。 28 范揚坤,〈曲館文化與常民生活―以日治時期(大正昭和年間)彰化街(市)北管子弟活動為例〉 , 《彰化文獻》,2 期(2001.3) ,頁 217-249。 29 徐亞湘,《日治時期臺灣戲曲史論:現代化作用下的劇種與劇場》 ,臺北:南天書局,2006。 30 簡秀珍, 《開枝散葉根猶在:宜蘭總蘭社的繁華與衰微》 ,五結鄉:國立傳統藝術中心,2015。 31 石婉舜, 〈尋歡作樂者的淚滴―戲院、歌仔戲與殖民地的觀眾〉 ,收入李承機、李育霖編, 《「帝 國」在臺灣:殖民地臺灣的時空、知識與情感》 (臺北:國立臺灣大學出版中心,2015) ,頁 237-325。 5 27.

(28) 教體系與戲曲活動體系分離的結果。 32 李國俊的〈臺灣南管社團的興衰〉提到,參與南管社團者多屬有錢有閒階層, 或自命風雅之士。但社會變遷後,社團後繼無人,原有的社交功能和組織漸漸萎 縮。政府為了鼓勵傳統藝術的傳承,設立了「薪傳獎」 、 「民族藝師」等獎項,雖 使民間藝人受到重視,卻也使原本講求清雅的樂人,變得過於重視名利。 33 王櫻芬的“Amateur Music Clubs and State Intervention: The Case of Nanguan Music in Postwar Taiwan” 指出業餘音樂社團在臺灣傳統社會的社群生活中扮演 了重要角色,但戰後臺灣社會快速工業化、都市化,導致業餘音樂社團嚴重凋零。 1990 年代政府提出種種政策來提倡傳統藝術,其中南管是受到最多扶持的項目 之一,這主要是由於臺灣南管音樂崇高的社會地位,以及中外學者對其學術價值 的肯定。雖然政府的介入為南管樂界帶來豐富的資源,但也導致南管社團生態的 破壞,以及業餘樂人心態的改變。 34 林珀姬的〈從子弟陣頭「文武郎君陣」看台灣民間音樂的傳承與發展〉,探 討一個台南縣佳里鎮安宮的特殊子弟團―「文武郎君陣」 ,又名「羊管走」 ,從曲 目與演唱形式來看,其音樂屬於南管系統。由於他們在世代傳承中,缺乏完整的 記載,又無相同的陣頭可互為佐證,要追溯它的起源已相當困難,所演唱的「羊 管歌」曲目嚴重流失,且為了三年一次的香科才出陣練習,是一個瀕臨消失的陣 35 頭。 柯孟潔的〈臺中新樂軒與何厝關係之研究〉指出,子弟團在早期是男性獲取 參與村庄事務,以及凝聚感情的橋樑。新樂軒是何氏宗親會下的組織,宗族的祭 典必須排場吹奏樂器。但如今老一輩逐漸凋零,願意學習北管的年輕人不多,幸 好何厝國小發展鄉土教育,結合新樂軒師資,讓北管增加存活契機。 36. 立. 政 治 大. ‧. ‧ 國. 學. er. io. sit. y. Nat. al. n. (三)北港之研究 有關北港市街的研究,最早是富田芳郎的〈臺灣鄉鎮之地理學的研究〉,富 田芳郎於昭和 15 年(1940)到北港做調查,指出北港市街原來的河港機能已經 消失,惟以鄉村都市成為附近的商工業中心,雖然有北港製糖所之存在亦有工業 都市的機能,以及是北港郡役所的所在地而具有行政都市的機能,但兩者皆為副 的,最主要還是因朝天宮的參詣者眾多,成為宗教都市。 37 洪敏麟的〈從潟湖、曲流地形之發展看笨港之地理變遷〉,認為北港朝天宮 所在的笨港北街是歷次河道變遷後殘存的最大遺跡,雖然最後笨港因泥沙淤積使 32. Ch. engchi. i n U. v. 王嵩山、江宜展, 〈台灣民間戲曲的形式與意義―兼論傳統的轉型與現代發展〉 , 《民俗曲藝》 , 28 期(1984.3) ,頁 55-121。 33 李國俊,〈臺灣南管社團的興衰〉, 《民俗曲藝》,71 期(1991.5) ,頁 42-51。 34 王櫻芬 “Amateur Music Clubs and State Intervention: The Case of Nanguan Music in Postwar Taiwan”《民俗曲藝》 ,141 期(2003.9) ,頁 95-167。 35 林珀姬, 〈從子弟陣頭「文武郎君陣」看台灣民間音樂的傳承與發展〉 , 《關渡音樂學刊》 ,2 期 (2005.6) ,頁 1-21。 36 柯孟潔,〈臺中新樂軒與何厝關係之研究〉 ,《民俗曲藝》 ,152 期(2006.6) ,頁 221-251。 37 富田芳郎,〈台灣鄉鎮之地理學的研究〉, 《台灣風物》,4 卷 10 期(1954.10) ,頁 1-7。 6.

(29) 河港機能消失,但北港仍能以媽祖信仰維持發展。 38 溫振華的〈北港媽祖信仰大中心形成試探〉認為,北港朝天宮能成為全台性 的媽祖信仰中心,其成因是發展過程中,媽祖神格逐漸多元化,滿足農業社會的 需求,加上彰化南瑤宮進香團之強化宣傳後的結果。 39 林永村的〈笨港聚落的形成與媽祖信仰重鎮的確立〉 ,指出笨港於 17 世紀因 具有港口貿易的機能,在康熙年間已是臺屬近海的大城鎮,且居民合建了媽祖廟, 加上乾隆初年海禁的解除,得以迅速發展進入鼎盛時期。雖然後來歷經水患、械 鬥、亂事、河道淤積的衝擊,失去了港口機能,但卻能以悠久的歷史背景與媽祖 的靈驗感召,成功轉型成全臺性的宗教中心。 40 蔡相煇的〈日據時期的北港朝天宮〉,指出清代寺廟原由僧侶掌管,明治大 正年間,朝天宮因重建工程規模龐大,地方士紳組成董事會協助,迨重建工程完 成,朝天宮的主導權由僧侶轉到董事會手上。大正 10 年(1921)正式成立管理 委員會,最高權力機構「信徒總會」由委員 16 名及居北港有力者 15 名以上。41. 政 治 大. 鄭志明、孔建中的《北港朝天宮的神明會》,將朝天宮的神明會分為一、附 屬於朝天宮者;二、鋪會;三、陣頭會;四、附屬於其他廟宇者。其中第三類陣 頭會包括 9 個曲館和 11 個武館。在導論〈北港朝天宮神明會的祭祀組織〉中指 出,從神明會的位置來看朝天宮的祭祀圈,其範圍很明確,主要是北港鎮街市, 加上草湖、新街、新厝等里,以及緊鄰的六腳鄉崙陽村、蘇厝村等地。 42 Elana Chipman(秦琳珍)“The Local Production of Culture in Beigang”探討 當代北港的文化工作者。將「文化工作」作為一種特別的社會行動領域,指經過 慎思的歷史文化再生產,認為北港的文史工作者的地方性敘事,強調過去的傳統 和道德,批評當代的權力關係,反映了地方認同脫離廟宇及其領導階層的轉向。43 黃阿有的〈笨港的商業發展和水仙宮及郊商的關係〉,認為笨港出入口改到 溪北之下湖口後,郊商也遷往北港,北港商業地位取代了南港,南港水仙宮的信 仰也跟著沒落。 44. 立. ‧. ‧ 國. 學. n. er. io. sit. y. Nat. al. Ch. engchi. i n U. v. (四)問題討論 人類社會以核心家庭(nuclear family)為基礎,經由血親與姻親的聯結,形 成世系群(lineage) 、氏族(clan) ,最後擴張為地域化的社群(community) ,這 45 種人口幾百人或幾千人的共同體,就是是具體而微的社會、民族或邦國。. 38. 洪敏麟, 〈從潟湖、曲流地形之發展看笨港之地理變遷〉 , 《臺灣文獻》23:2(1972.6) ,頁 1-42。 溫振華,〈北港媽祖信仰大中心形成試探〉 ,《史聯雜誌》 ,4 期(1984.1) ,頁 10-20。 40 林永村,〈笨港聚落的形成與媽祖信仰重鎮的確立〉 ,《臺灣文獻》 ,42 卷 2 期(1991.6) ,頁 333-341。 41 蔡相煇, 〈日據時期的北港朝天宮〉 , 《中國歷史學會史學集刊》 ,27 期(1995.9) ,頁 217-234。 42 鄭志明、孔建中,《北港朝天宮的神明會》 ,大林鎮:南華管理學院,1998。 43 Elana Chipman ,“The Local Production of Culture in Beigang”《臺灣人類學刊》 ,6 卷 1 期 (2008.6) ,頁 1-29。 44 黃阿有, 〈笨港的商業發展和水仙宮及郊商的關係〉 , 《嘉義研究》 ,3 期(2011.3) ,頁 213-252。 45 George Peter Murdock, Social structure New York : Macmillan, 1949。 7 39.

(30) 人類學家Maurice Freedman對福建、廣東宗族的研究,認為中國社會以宗族 為核心,其村落與宗族重疊在一起的現象,又以福建和廣東地區最為明顯。這種 由宗族形成的社會結構,乃透過祖先崇拜的儀式所組織而成。46但不同的地域或 民族,社會結構並不相同。如許烺光比較中國、印度及美國三種社會,提出分別 代表其社會的核心組織─宗族、種姓與社團,相當適切的點出三個社會結構之特 色。 47 而臺灣的情況如何?莊英章、陳其南認為研究臺灣的合約字祭祀團體,應撇 開宗族的「親屬中心」觀念,與組織原理類似的其他民間祭祀組織,如神明會等 做比較,將其視為地緣社區的一種特殊結社來考察。 48 筆者認為,「子弟」是「父兄」的對稱,子弟團既有宗族的本質,又有團結 異姓的社會功能,是臺灣社會運作相當重要的組織。若能將所有樂種的子弟團, 從樂種的流變探討社會變遷,應能提出新的觀點。例如,西樂在日治時期,被地 方社會吸收融合,亦成為子弟團,傳統與現代並存,子弟團的發展達到高峰。到 了 1980 年代,因社會變遷、宗族離散,社會結構轉型,導致子弟團倒館,或走 向職業化、傳習班的形式。這些問題,需要用長時段的研究,考察其發展脈絡, 才能理解當代的問題根源,及其因應之道。. 立. 政 治 大. ‧ 國. 學. ‧. 三、研究範圍與方法 (一)研究範圍 1.區域 研究區域以古笨港為範圍,即北壇碧水寺(位於今雲林縣北港鎮新街里)和 南壇水月庵(位於今嘉義縣新港鄉共和村)之間。 2.時代 研究時期,從清代 18 世紀以來至戰後。 3.樂種 包括南管、北管、十三腔、京戲、九甲戲、歌仔戲、西樂、廣東音樂、現代 國樂等。. n. er. io. sit. y. Nat. al. 46. Ch. engchi. i n U. v. Maurice Freedman, Lineage organization in southeastern China, London: University of London, Athlone Press, 1958. ; Chinese lineage and society: Fukien and Kwangtung, London : Athlone P.; New York : Humanities P., 1966. 47 Hsu, Francis L. K., Clan, caste, and club. New York : Van Nostrand, c1963. 48 莊英章、陳其南, 〈現階段中國社會結構研究的檢討:臺灣研究的一些啟示〉 , 《社會及行為科 學研究的中國化》 (臺北:中研院民族學研究所,1982) ,頁 281-310。 8.

(31) (二)研究方法 1.田野調查法 經由田野調查和口述訪談建立民族志,並搜集相關史料: (1)子弟團相關文物,如樂神、先賢圖、名冊、曲簿、樂器、戲服、老照片等。 (2)寺廟的碑刻、廟志、歷年遶境路關、陣頭順序等。 (3)族譜、契約文書、郊商帳簿等。 2.文獻分析法 將田野資料配合相關文獻互相印證考察,如: (1)先賢圖之人物比對《臺灣人士鑑》等人物誌,了解社員的身分背景。 (2) 《臺灣日日新報》 、 《臺南新報》等報章,對日治時期的遶境有詳細的報導。 (3)參考相關人物日記、遊記、書信、自傳、回憶錄、訪談錄、詩文等。. 立. 政 治 大. ‧. ‧ 國. 學. 3.深度訪談法 子弟團成員多屬地方人物,若上述文獻史料沒有記載,則必須透過社員、親 屬、交陪館閣等關係人的深度訪談,以獲得細部的資料。. n. er. io. sit. y. Nat. al. Ch. engchi. 9. i n U. v.

(32) 四、章節架構. 緒. 一、地方社會. 立. 地. 地理與經濟. 人. 族群與姓氏. 廟. 朝天宮與神明會. 治 政 南北壇與八大境 境 大. io. 北 武. n. al. 集雅軒. 三、東西交響. C比h 較 engchi. y. 武城閣. 集英社. sit. 集斌社 文. er. 南. ‧. ‧ 國. 學. 南管、十三腔、北管. 樂 種. Nat. 二、早期組織. 論. 金聲順. iv n U五大社的比較. 現代化與舊慣. 殖. 民. 傳. 統. 南管、北管、十三腔. 新. 增. 京戲、九甲、歌仔、西樂. 南•北•西. 10. 遶境序列與群組.

(33) 四、中挫 復興. 戰. 爭. 皇民化運動. 戰. 後. 政權轉換 傳統的尾聲. 復 興 國. 政 治 大. 學. 變 遷. 社會變遷. 斷 裂. 子弟戲•唱曲消失. 復 振. 笨港媽祖文教基金會. ‧. ‧ 國. 立. 朝天宮國樂團. 新生樂團. 樂. sit. io. n. er. Nat. al. y. 五、變遷 轉型. 子弟團的變化. 轉 型. Ch. engchi. 結. i n U. 論. 緒 -1 章節架構圖 圖 ○. 11. v.

(34) 立. 政 治 大. ‧. ‧ 國. 學. n. er. io. sit. y. Nat. al. Ch. engchi. 12. i n U. v.

(35) 第一章 北港地方社會 第一節 地理與經濟 北港古稱笨港,17 世紀形成繁榮的港口市鎮,古笨港的地理區域位於今北 港溪兩岸,行政區屬雲林縣北港鎮與嘉義縣新港鄉之局部。 1624 年,荷蘭東印度公司在安平建立貿易據點時,原住民村落中已有許多 漢人來此做交易,他們以廉價收買鹿肉及鹿皮,或以物易物,其中最重要的是食 鹽。 1荷蘭東印度公司為了發展農業,獎勵漢人移民臺灣種植稻米和甘蔗。 2 有關笨港最早的紀錄是,1634 年 3 月 5 日的《熱蘭遮城日誌》記載,有兩 艘戎克船從安平出航,一艘前往下淡水,一艘前往笨港(Poncan),要去交易鹿 皮與鹿肉。 3 因來臺的商人驟增,荷蘭東印度公司向新港社購買土地,在近海岸處建街以 安置漢人、日本人以及其他殖民。 4為了擴大統治的範圍,荷蘭人首先與新港社 結盟,透過武力征服使其他原住民部落逐一歸順,並與荷蘭人形成同盟。1636 年,荷蘭東印度公司的統治範圍擴展至北方的諸羅山社、熱蘭遮城以南,以及福 爾摩沙東部。 5 1640 年起,荷蘭東印度公司在臺灣實施贌社制度,將各村社的番產交易以 包稅方式標售給商人,每年 4 月公開招標,得標者必須先付半數的現金,另一半 於一年後付清。得標的漢人社商可以獲得在原住民村社貿易的權利,東印度公司 則在此制度中獲得較大的收益。 6其中較為特別的是絕大部分的贌社單位都是原 住民的社域,只有笨港地區以「笨港溪」為贌社單位。 7 隨著商貿活動以及周邊地區的農業拓墾,笨港發展成擁有了廣闊腹地的港口 市鎮。 8康熙 56 年(1717),周鍾瑄的《諸羅縣志》「山川」曰:「笨港,商船輳 集,載五穀貨物。」9又同書「街市」載: 「笨港街,商賈輳集,臺屬近海市鎮, 此為最大。土獅仔街、猴樹港街、井水港街,俱屬外九莊。」 10如圖 1-1 所示, 笨港在山疊溪口,南岸有笨港街,北岸有水師汛。. 立. 政 治 大. ‧. ‧ 國. 學. n. er. io. sit. y. Nat. al. 1. Ch. engchi. i n U. v. 村上直次郎譯注、中村孝志校注, 《バタヴイア城日誌(一)》 (東京:平凡社,1975),頁 47-48。 曹永和,《臺灣早期歷史研究》 (臺北:聯經,1979) ,頁 60-64。 3 江樹生譯註, 《熱蘭遮城日誌(一) 》(臺南:臺南市政府,2000),頁 148。 4 村上直次郎譯注、中村孝志校注, 《バタヴイア城日誌(一) 》,頁 73。 5 村上直次郎譯注、中村孝志校注, 《バタヴイア城日誌(一) 》,頁 278-279。。 6 曹永和,《臺灣早期歷史研究》 (臺北:聯經,1979) ,頁 60。 7 梁志輝、鍾幼蘭, 《臺灣原住民史:平埔族史篇(中) 》 (南投:臺灣省文獻委員會,2001) ,頁 69。 8 洪敏麟,〈從潟湖、曲流地形之發展看笨港之地理變遷〉 ,《臺灣文獻》 ,23 卷 2 期(1972.6), 頁 9。 9 周鍾瑄,《諸羅縣志》 (南投:臺灣省文獻委員會,1999) ,頁 12。 10 周鍾瑄,《諸羅縣志》 ,頁 32。 13 2.

(36) 立. 政 治 大 康熙年間山疊溪流域圖. 學. ‧ 國. 圖 1-1. 資料來源:周鍾瑄,《諸羅縣志》. ‧. 康熙 39 年(1700) ,笨港居民合建天妃廟。11許多店鋪商號聚集在媽祖廟的. n. al. er. io. sit. y. Nat. 周邊,成為信仰和經濟的中心。如乾隆 42 年(1777)有陳寧老因乏本營生將北 港媽祖廟旁邊的二進店鋪典給「日升號」 ,據「陳寧老出典契字」載: 「自己與夥 記承坐明買瓦店一座,前後二進,坐在北港媽祖宮邊,坐北朝南。」 12又如乾隆 55 年(1790),業主陳立勳家族分家的鬮書,共承祖業除了位於今水林鄉、六腳 鄉、鹿草鄉等地之田園、糖廍、瓦窯外,還有「北港宮口店地三坎」。 13 乾隆年間,余文儀的《續修臺灣府志》載:「笨港街,距縣三十里,南屬打 猫保、北屬大槺榔保。港分南北,中隔一溪,曰南街、曰北街;舟車輻輳,百貨 駢闐,俗稱小臺灣。」 14據「乾隆臺灣輿圖」,笨港溪南岸有笨港前街、笨港後 街、縣丞署、縣倉、南港汛防、砲臺等,北岸則有笨港北街、笨港汛。 15 乾隆 4 年(1739) ,笨南港街建水仙宮。 16水仙尊王是航海業者、貿易商、 沿河居民所尊奉之神。17笨港郊商林立,據現存水仙宮內的〈重修水仙宮碑記〉, 由「笨中三郊」廈門郊金正順、泉州郊金和順、龍江郊金晉順同立,捐錢的商號. 11. Ch. engchi. i n U. v. 周鍾瑄,《諸羅縣志》 ,頁 281。 臨時臺灣舊慣調查會編,《臺灣私法附錄參考書 第一卷上》(神戶:小寺活版所,1910) ,頁 514-515。 13 臨時臺灣舊慣調查會編, 《臺灣私法附錄參考書 第三卷上》 (東京:東洋印刷,1910) ,頁 15。 14 余文儀,《續修臺灣府志》(南投:臺灣省文獻委員會,1993) ,頁 87。 15 洪英聖編著, 《畫說乾隆臺灣輿圖》 (南投:行政院文化建設委會中部辦公室,1999) ,頁 119。 16 余文儀,《續修臺灣府志》(南投:臺灣省文獻委員會,1993) ,頁 649。 17 黃阿有,〈笨港的商業發展和水仙宮及郊商的關係〉 ,《嘉義研究》 ,3 期(2011.3),頁 238。 14 12.

(37) 舖戶高達數百家。 18 隨著市鎮規模的擴展,笨港地區在諸羅縣的政經重要性提高,官方也在此加 強行政與軍事的力量。 《諸羅縣志》載: 「查笨港地方廣闊,內港紆迴,為縣治以 北扼要之地,添兵八十名,哨船一隻;合猴樹港共一百三十名、哨船二隻,以左 營遊擊守備一員輪防,帶隨防千、把總一員。」 19雍正 9 年(1731),福建總督 劉世明等條奏台灣事宜:「諸羅縣笨港地方,煙戶繁多,姦良莫辨,請添設縣丞 一員,令其查拏巡緝。」 20 但山疊溪時常泛濫成災,影響了笨港南街的發展。嘉慶 8 年(1803),山疊 溪再度泛濫,大洪水沖毀南街,郊行遷移至北街。道光 30 年(1850) ,笨中三郊 重修水仙宮,據《嘉義管內采訪冊》載:「水仙宮在舊南港後枕笨港溪,崇奉水 仙王於前殿,崇奉關聖帝君於後殿。」 21南街經過大水的破壞後,從此沒落。 相對地,北街則持續繁榮,清末倪贊元的《雲林縣采訪冊》亦載:「北港街 即笨港,因在港之北,故名北港。東、西、南、北共分八街,烟戶七千餘家,郊 行林立,廛市毘連。金、廈、南澳、安邊、澎湖商船常由內地載運布疋、洋油、 雜貨、花金等項來港銷售,轉販米石、芝蔴、青糖、白豆出口;又有竹筏為洋商 儎運樟腦前赴安平轉儎輪船運往香港等處。百物駢集,六時成市,貿易之盛,為 雲邑之冠,俗人呼為小臺灣焉。」22當時,北港街的人口有 7150 戶,40937 丁口, 比雲林縣城內之斗六街 2680 戶,10500 丁口, 23幾乎是 4 倍的人口。 到了日治時期,北港因長期的河沙淤積,逐漸內陸化,原來的河港機能已經 消失。富田芳郎於昭和 15 年(1940)曾到北港街做調查,指出北港市街雖然有 北港糖廠之存在而有工業都市的機能,以及是北港郡役所之所在地而具有行政都 市的機能,但兩者皆為副的,最主要的機能是朝天宮的參詣者眾多,成為宗教都 市。 24. 立. 政 治 大. ‧. ‧ 國. 學. n. er. io. sit. y. Nat. al. Ch. i n U. v. 第二節 族群與姓氏 一、族群 北港溪流域原是他里霧社、虎尾壠社、猴悶社、打貓社等平埔社群的生活領 域。17 世紀以降,因國際商貿活動的繁盛,荷蘭東印度公司和閩粵移民來此進 行貿易和拓墾,笨港成為臺灣西部重要的港口。 1641 年,荷蘭總督保羅‧特勞牛斯(Paulus Traudenius) ,集合了公司轄下各 25 村社長老於赤崁舉行首次地方會議(landdag) 。 1644 年起,加入通行虎尾壠語 (Favorlanghs)的諸羅山、打貓、虎尾壠、貓兒干、猴悶、他里霧、東螺、西螺 18 19 20 21 22 23 24 25. engchi. 據〈重修水仙宮碑記〉現存南港水仙宮。 周鍾瑄,《諸羅縣志》 ,頁 122。 鄂爾泰監修, 《大清世宗憲皇帝實錄》 (臺北:華聯出版社,1964) ,頁 1549。 臺灣銀行經濟研究室編,《嘉義管內采訪冊》 (南投:臺灣省文獻委員會,1993),頁 4。 倪贊元,《雲林縣采訪冊》(南投:臺灣省文獻委員會,1993) ,頁 47。 倪贊元,《雲林縣采訪冊》,頁 2、43。 富田芳郎,〈臺灣鄉鎮之地理學的研究〉, 《臺灣風物》,4 卷 10 期(1954.10) ,頁 1-7。 江樹生譯註, 《熱蘭遮城日誌(二) 》(臺南:臺南市政府,2002),頁 3。 15.

(38) 等社。 26 北港溪在清代稱為山疊溪,據康熙 24 年(1685) ,首任知府蔣毓英纂修的《臺 灣府志》,其地形和社群如下: 山疊溪源流有三:南從鹿子埔之北流過西北,與中流會;中從斗六門山之 南,流過西南,與南流合;遂西過覆鼎山北,又北折過打猫社,至石龜之 南,復與北流會,同為山疊溪,至笨港,入於海。其北流則又從斗六門山 西出者也,經柴裡社、猴悶社、他里霧社,而與南流、中流合。 27 康熙 36 年(1697) ,郁永河從南部走陸路北上往北投採硫磺,經今嘉雲地區 亦有相關的描述: 遲明,抵諸羅山,倦極坐憩,天既曙,復渡牛跳溪,過打貓社、山疊溪、 他里霧社,至柴里社宿。計車行兩晝夜矣。 28. 立. 政 治 大. ‧. ‧ 國. 學. 郁永河走的路線是嘉南平原東側的沿山地帶,他經過了諸羅山社、打貓社、 他里霧社、柴里社等。但平埔族的土地在典賣予漢人的過程中逐漸流失,29如乾 隆 3 年(1738) ,打貓社番婦茅干等人將水田賣給洪家; 30嘉慶元年(1797) ,他 31 里霧社番婦催娘及女喜娘,因「乏銀別創」,將土地典給漢人陳耀祿等。 康熙 22 年(1683) ,陳立勳以捐獻軍資獲得笨港一帶的開墾權,成為此地的 大租戶,之後歷經變遷,大租權分為陳瑞玉、陳碧玉、吳裕源等數家。 32笨港地 區成為漳泉移民主導的社會。 乾隆 47 年(1782) ,彰化縣發生漳泉械鬥,亦波及笨港地區。北港街的吳妹、 施斌、張俊等招集泉民,攻過南港、牛稠溪、月眉潭等處共一百三十八庄。 33據 閩浙總督富勒渾、福建巡撫雅德的奏摺云:. n. er. io. sit. y. Nat. al. Ch. engchi. i n U. v. 緣乾隆四十七年八月內,彰化縣之漳州人黃璇毆傷泉人廖老身死,泉人不 服,起釁械鬥,兩郡在臺居住之人各分氣類,互相焚殺,諸羅匪徒亦聞風 效尤。該處笨港地方有南、北二港,漳人居南,泉人居北。九月十九日北 26. 康培德,《臺灣原住民史:政策篇(一)荷西明鄭時期》 (南投:國史館臺灣文獻館,2005), 頁 118。 27 蔣毓英,《臺灣府志》 (南投:臺灣省文獻委員會,1993) ,頁 27。 28 郁永河,《裨海紀遊》 (臺北:臺灣銀行經濟研究室,1959) ,頁 18。 29 參見梁志輝, 〈最後的打貓社人?一個平埔番社的歷史敘述〉,收入詹素娟、潘英海編,《平埔 族群與臺灣歷史文化論文集》 (臺北:中央硏究院臺灣史硏究所籌備處,2001) ,頁 139-163。池 永歆,〈數張有關打貓社的契字介紹及其文本的解讀〉,收入李明仁等編,《第二屆嘉義硏究學術 硏討會論文集》 (民雄:國立嘉義大學台灣文化硏究中心,2007),頁 209-233。 30 劉澤民,《平埔百社古文書》 (南投:國史館臺灣文獻館,2002),頁 348-349。 31 劉澤民,《平埔百社古文書》 ,頁 342-343。 32 臨時臺灣土地調查局,《臺灣土地慣行一斑(一) 》(臺北:臺灣日日新報社,1905) ,頁 57。 33 國立故宮博物院編, 《宮中檔乾隆朝奏摺(55) 》(台北:國立故宮博物院,1986),頁 863。 16.

(39) 港之泉人吳妹、施斌等以彰化泉人被漳人焚殺受虧,倡議攻搶南港漳人洩 忿,約二十日會聚并先令人預伏南港,放火為號,該犯等至期各執鎗鋛、 鍬棍等械,前往焚搶。審據楊自遠、蔡嘉和、許迎春、蔡有金、蔡春梅等 五犯供認,隨同放火燒燬南港房屋,并搶奪番銀、衣服、食物不諱。 34 笨港南街經過漳泉械鬥加上水患的破壞,逐漸沒落,部分居住舊南港街的漳州人 移居新南港街,即今新港鄉。35形成漳泉分類而居的情況,根據日治初期,明治 33 年(1900),臺灣總督府的戶口調查,北港街與新街的泉州人高達 97.82%, 族群統計如下: 表 1-1. 北港街與新街庄的族群調查(1900 年) 戶數 福州人. 北港街. 1404. 25. 9. 新街庄. 112. 計. 1516. ‧ 國. 漳州人. 25. 立4. 9. 政 治 大 1442 6614 105. 廣東人. 4. 計. 泉州人. 112. 598. 1554. 7212. 漳州人. 福州人. 廣東人. 計. 36. 20. 6775 598. 學. 泉州人. 人口. 105. 36. 20. 7373. 資料來源: 〈臺灣發達ニ關スル沿革調查ノ件(各縣廳、二冊ノ一)〉, 《臺灣總督府公文類纂》,. ‧. 1900,檔號 000007810010219。. Nat. sit. y. 新港區則以漳州人為多數,占 65.13%,泉州人占 29.90%。泉州人主要住在. io. er. 舊南港庄、板頭厝庄、頂灣仔內庄、頂菜園庄、下菜園庄等古笨港地區。漳州人 則集中於新港街,百分比高達 86.03%。. n. al. 表 1-2. Ch. engchi. i n U. v. 新港區的族群調查(1900 年). 戶數. 人口. 街庄名. 泉州人. 漳州人. 廣東人. 計. 泉州人. 漳州人. 廣東人. 計. 新港街. 110. 796. 24. 930. 501. 3862. 126. 4489. 埤頭庄. 1. 17. 51. 69. 1. 62. 195. 258. 舊南港庄. 124. 4. 1. 129. 581. 24. 3. 608. 板頭厝庄. 39. 14. 53. 211. 69. 頂灣仔內庄. 64. 64. 460. 39. 下灣仔內庄. 後庄. 21. 頂菜園庄. 19. 34 35. 27. 39 1. 280 460. 195. 49. 101. 19. 75. 94. 195 4. 199 75. 國立故宮博物院編, 《宮中檔乾隆朝奏摺(55)》 (台北:國立故宮博物院,1986) ,頁 626-627。 臺灣銀行經濟研究室編,《嘉義管內采訪冊》 (南投:臺灣省文獻委員會,1993),頁 4-5。 17.

(40) 下菜園庄. 11. 計. 389. 897. 77. 11. 47. 47. 1363. 1977. 4306. 328. 6611. 資料來源: 〈臺灣發達ニ關スル沿革調查ノ件(各縣廳、二冊ノ二)〉, 《臺灣總督府公文類纂》, 1900,檔號 000007820010143。. 二、姓氏 笨港早期的大姓,據唐贊袞之《臺陽見聞錄》載: 「笨港之蔡、許、楊、陳, 36 皆係聚族而居。素恃丁強,每行不義。」 最後一句「每行不義」可說是修志者 的偏見,但「素恃丁強」則是事實,在傳統父系社會,男丁旺盛強悍,對於族群 的生存競爭,非常重要。 其中以蔡姓所占的地域最廣,從朝天宮兩翼以南到到北港溪河岸,約占北港 街域的三分之二。早期每年農曆七月中元普渡,照例由青陽蔡、峯山蔡、許、楊、 陳五大姓輪值主普,此舊慣至日治末期才停止。 37 根據《北港鎮志》的統計,前十名姓氏除了蔡、許、楊、陳以外,還有吳、 蘇、黃、李、王、林等大姓。. 1. 蔡. 2,364. 10,990. 2. 陳. 1,203. 5,728. 3. 吳. 1,080. 4,847. 4. 蘇. 773. 3,690. 5. 黃. 730. 3,488. 6. 許. 7. 李. 8. 王. 9. 林. 10 合計. 楊. io. n. 總人口. al. 740. C h630 en hi 490 g c. 百分比 % 20.77 10.83. y. 人數. 9.16 6.97. er. 戶數. ‧. 姓氏. Nat. 序. sit. 北港鎮十大姓氏戶口統計表(1988 年). 學. 表 1-3. ‧ 國. 立. 政 治 大. iv n U3,052 3,413. 6.59 6.45 5.77. 2,191. 4.14. 396. 1,687. 3.19. 315. 1,247. 2.36. 40,333. 76.23. 52,907. 100. 資料來源:仇德哉,《北港鎮志》(北港:北港鎮公所,1989) ,頁 94-95。. 蔡姓為笨港第一大姓,依祖籍地不同,又分為「青陽蔡」和「峯山蔡」兩個 氏族,青陽蔡居住於今北港鎮新街里一帶,據《青陽鄉蔡家移居笨港大房族譜》, 開臺祖蔡文韜(1658-?)於康熙 12 年(1673)從福建泉州府晉江縣南門外青陽 36 37. 唐贊袞,《臺陽見聞錄》 (南投:臺灣省文獻委員會,1996) ,頁 18。 蔡相煇,《北港朝天宮志》(北港:北港朝天宮董事會,1995) ,頁 137。 18.

(41) 鄉移居笨港。 38乾隆 30 年(1765),蔡天賞成立「大王公會」,祭祀宋朝時討賊 有功成為順正府大王的蔡姓祖先蔡志、蔡澤。 39 據北港新街望族蔡家大宅所存《泉州府晉江縣青陽來臺開族族譜》 ,40第一代 蔡道(1761-1824) ,生於乾隆 20 年(1755) 。第四代蔡楝(1859-1918) ,日治時 41 期,擔任北壇碧水寺管理人。 第五代蔡裕斛(1888 生) ,曾任新街壯丁團團長、新街第一保保正、北港信 42 用組合理事。 昭和 12 年(1937),於新街興建七開間三合院大宅,同年並投資 五萬圓,於北港街興建北港戲院。 43 峯山蔡則居住於今北港市區,朝天宮廟前中山路兩側。據《峯山三房長衍派 族譜》第十六世蔡浡塘(1785-1818)英年早逝,其妻曾氏(1797-1891)率長男 蔡然義於嘉慶年間,從福建泉州府晉江縣南門外峯山容卿鄉渡臺,住北港街「經 營商業,家有餘祿」;第十六世蔡本草(1824-1884)於道光 27 年(1847)渡海 來臺,住北港街做雇工,道光 30 年(1850)娶北港街黃文枝長女黃氏後即「自 營業得利數萬元」;第十七世蔡然猛(1845-1890)亦來臺,住北港街經商。 44. 政 治 大 蔡然標(1853-1929) ,咸豐年間隨父親從福建晉江遷居北港。光緒 5 年(1879) 立 考取秀才,光緒 7 年補廩生,光緒 18 年補縣學廩生。與同為秀才的蔡子珊、蔡 ‧. ‧ 國. 學. 萱培執教於社學聚奎閣。日治時期,擔任北港區長、朝天宮管理人。 45 陳姓是最早的移民群,康熙 22 年(1683) ,獲得大槺榔東堡的開墾權的陳立 46 勳。 乾隆 40 年(1775) ,笨港縣丞薛肇熿倡議重修天妃廟,董事有貢生陳瑞玉、 監生王希明、監生蔡大成等人。 47其中貢生陳瑞玉即是陳立勳的後代,天妃廟之 土地即由陳立勳所奉獻。 48 另有南壇水月庵陳家,開臺祖陳順直於乾隆 24 年(1759) ,從福建安溪后埔 應笨港縣丞之聘,捧「聖諭牌」來到笨港頂菜園建南壇宣講聖諭。 49聖諭牌後書 有「己卯陳順直敬筆」,陳氏目前仍保存聖諭牌,以及〈康熙聖諭十六條〉木刻 本。50第三代陳嘉清經營布商「德發號」 ,第五代陳子溥、陳子宜於光緒 13 年(1887). n. er. io. sit. y. Nat. al. 38. Ch. engchi. i n U. v. 林永村、林志浩, 《笨港:一個古老港口的歷史與文化》 (北港:笨港文化事業,1995) ,頁 86。 相良吉哉編, 《臺南州祠廟名鑑》(臺南:臺灣日日新報社臺南支局,1933) ,頁 392。 40 《泉州府晉江縣青陽來台開族族譜》由新街蔡家提供。 41 曾萬本,《北港香火》 (斗六:雲林縣政府文化局,2004) ,頁 48。 42 臺灣新民報社編集, 《臺灣人士鑑》 (臺北:臺灣新民報社,1937) ,頁 155。 43 林永村、林志浩,《笨港:一個古老港口的歷史與文化》 ,頁 59、64。 44 蔡慶元,《峯山三房長衍派族譜》,1888。 45 呂雲騰,〈笨港人物誌(二)宏揚中華文化的蔡然標〉,收入吳仁懋編, 《笨港》 (北港:笨港 媽祖文教基金會,2004),頁 64-65。 46 臨時臺灣土地調查局,《臺灣土地慣行一斑(一) 》(臺北:臺灣日日新報社,1905) ,頁 57。 47 薛肇熿撰,〈重修諸羅縣笨港天后宮碑記〉 ,1775。石碑存於北港朝天宮聖父母殿前。 48 臨時臺灣舊慣調查會, 《臺灣私法附錄參考書 第二卷上》 (東京:臨時臺灣舊慣調查會,1910) , 頁 232。 49 陳哲正,《南壇水月庵沿革》 ,北港:陳哲正,1996。 50 李淑芳,〈清代以來台灣宣講活動發展研究―以高雄地區鸞堂為例〉(國立高雄師範大學臺灣 歷史研究所碩士論文,2010) ,73-75。 19 39.

(42) 考上秀才。51笨港社學「聚奎閣先賢神位」上有陳氏宗族陳順直、陳嘉清、陳濬 哲、陳子溥、陳子宜、陳世南等列位。 52 另有瑯玕陳氏,來臺始祖為第十三世陳興透,生於乾隆 41 年(1776) ,卒於 53 咸豐 2 年(1852)。 嘉慶 13 年(1808) ,原籍泉州府晉江縣的吳秋來北港經商,第二代吳垂慶創 立吳資生號,購買大量的土地,並以捐納的方式獲得監生;第三代吳采修於光緒 15 年(1889)考取秀才。 54 吳采修,同治 5 年(1866)生,光緒 15 年(1889) ,福建撫臺歲取嘉義文學 第四名補子弟員,同年以秀才應福州省鄉試。光緒 19 年(1893) ,於北港修己軒 55 56 設教弟子。 光緒 22 年(1896)撰〈重修聚奎閣序〉。 第四代吳玉峯,於日治 時期,昭和 6 年(1931)於北港街開設玉峯醫院。 57 較大氏族都有宗祠或爐會組織,作為凝聚宗親的中心,如乾隆 30 年(1765), 漳州人創立陳姓王會,主祀開漳聖王。 58開漳聖王為唐代陳元光將軍,因隨父入 閩平亂,並開闢漳洲,宋高宗加封「靈著順應昭烈廣濟王」,明代加封為「開漳 聖王」、「昭烈侯」爵位,所以陳姓王會名為「昭烈堂」。昭烈堂是笨港漳州人的 會館和陳姓宗祠,地方稱為「陳姓王廟」 。清光緒末年,北港發生大火又遭地震, 59 本堂傾毀多年。戰後,北港鎮長陳向陽募款重建,於民國 48 年(1959)落成。 楊姓有四知堂爐會,吳姓有宗親會,許姓有三房爐會等。 60同時,大姓氏族 亦成立武館保護族人,如德義堂是蔡姓之組織;勤習堂是陳姓之組織;雄武館是 許姓之組織。 61. 立. 政 治 大. ‧. ‧ 國. 學. y. Nat. io. al. sit. 朝天宮與神明會. er. 第三節. n. 一、朝天宮 康熙 33 年(1694) ,僧人樹璧從湄州朝天閣請來一尊媽祖神像,笨港附近九 莊的漳泉人合建一茅屋小祠奉祀。據《臺灣私法附錄參考書》之〈斗六廳北港街 朝天宮之來歷〉云:. Ch. engchi. i n U. v. 北港朝天宮,前繫笨港天后宮,自康熙三十三年三月,僧樹璧奉湄州朝天 51. 陳茂萱藏,《陳德發號帳簿》 ,光緒 13 年(1887) 。 「聚奎閣先賢神位」,現存南壇水月庵。 53 陳伯侗,《瑯玕陳氏家譜》北港:資生齒科醫院,1945。 54 沈昱廷,〈北港吳資生家族研究(1808-1931)〉 (東海大學歷史學系碩士論文,1997) ,頁 2。 55 吳采修,〈履歷書〉,收入曾品滄編, 《笨港古文書選輯》 (臺北:國史館,2001),頁 394。 56 吳采修,〈重修聚奎閣序〉,收入曾品滄編, 《笨港古文書選輯》 ,頁 392。 57 沈昱廷,〈北港吳資生家族研究(1808-1931)〉 ,頁 2。 58 相良吉哉編, 《臺南州祠廟名鑑》(臺南:臺灣日日新報社臺南支局,1933) ,頁 391。 59 林永村、林志浩,《笨港:一個古老港口的歷史與文化》 ,頁 52。 60 林永村、林志浩,《笨港:一個古老港口的歷史與文化》 ,頁 87。 61 廖財聰主持,紀雅博紀錄, 〈北港鎮分組座談紀錄〉 , 《耆老口述歷史(十八)雲林縣鄉土史料》 (南投:臺灣省文獻委員會,1998) ,頁 541。 20 52.

參考文獻

相關文件

唐法應 唐紹闍黎 唐保恭 唐法祥 唐僧定 唐滿意 唐慧暠 唐慧蕭 唐空藏 唐法護 唐慧斌 唐慧休 唐慧璧 唐寶相 唐道會 唐弘智 唐明隱 唐明解 周神楷 唐詮律師 唐法翫 唐玄嶷 唐元崇

數學學門 李瑩英 召集人 中研院統計所 楊欣洲 委員.. 數學學門 許元春 召集人 台大數學系

• 邀請男生女生分別上台進行雨夜花(FLOWERS IN THE RAINY NIGHT) 和丟丟銅仔(CLINKING COINS)合奏,邀請有個別樂器演奏的學生表

指導老師:蔡佩芳 團隊組員:陳采君 張培琪 吳明憲 鄒夢雨 李佳馨 鐘啟榮 陳佳琳 楊巧薇 陳語婓 李宜靜 沈敬華

大師這篇論文把二十世紀以前佛教在中國的傳播,分成五個時期:秦漢

於是,榮方歸而思之,數日不能得。復見陳子曰: 「方思之不能得,敢請問之。」陳

何東中學 馬錦明慈善基金馬陳端喜紀念中學. 佛教何南金中學

青松侯寶垣中學 陳志成老師丶蕭偉權老師 香海正覺蓮社佛教正覺中學 陳偉倫老師丶陳國基老師 香港四邑商工總會黄棣珊紀念中學 徐崑玉老師丶梁浩權老師 香港聖公會何明華會督中學